登陆注册
17561200000031

第31章 “火炬”计划:盟军进入北非

“不要把兵力浪费在防守上,要在德国人屁股上踢一脚!”温斯顿·丘吉尔说。英军撤出欧洲大陆后,整个欧洲大陆几乎没有一个盟军士兵,成为纳粹德国的天下。丘吉尔认为,盟国即便一时无法反攻欧陆,也得为反攻欧陆做点什么。那就是站在德国人的后面,朝他的屁股踢一脚。德国的后面是北非。

丘吉尔对法国有特殊情愫,对法国投降耿耿于怀。自从维希政权建立后,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投向维希政权。北非与南欧隔着地中海。盟军从北非维希政权地盘登陆,安抚在那儿当家的维希政权,而后把北非作为反攻南欧的跳板。这就是丘吉尔设计的计划,代号为“火炬”。

由于英军与法军结了仇,“火炬”计划不适于英军单干。1940年6月法国败降。为防止法国舰队落入德、意之手,英国制订“弩炮”计划,击毁法国舰只。袭击奥兰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海军奉命组建“H”舰队,由海军中将J.F.萨默维尔指挥,在直布罗陀集结待命。7月3日凌晨,“H”舰队起航,9时30分抵达奥兰附近。萨默维尔向法国舰队司令M.让苏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继续对德、意作战,或在英国舰队监督下驶往英国港口,或驶往法属西印度群岛港口解除武装,或将舰船交给美国保管,如拒绝要求,则应在6小时内自沉。但遭法国贝当政府拒绝。17时54分,英国舰队开火,舰载机同时实施轰炸。约30分钟后,停泊港内的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被击沉,战列舰“普罗旺斯”号、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被击伤搁浅,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水上飞机母舰“泰斯特”号和驱逐舰6艘逃往土伦。此役,法方死亡1297人;英方无损失,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这件事令法国人万分悲伤,从此恨上了英国人。所以,在法属北非登陆,唱主角的应该是美国人,能避免英法之间的尴尬。

1942年8月,丘吉尔飞到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的首轮会谈中,还没等丘吉尔开口,斯大林就发了一通火。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大陆上一直是苏军单独与德军作战,英美一再允诺要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至今没有动静。对斯大林的怨言,丘吉尔心里并不服,当初英军与德军单独作战时,苏联也没有在东线开辟第二战场。但丘吉尔没有揭短,他对斯大林说,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忠勇的民族,绝不会食言,一旦条件成熟,马上会开辟第二战场。即便目前条件不成熟,却也准备实施一个替代方案。丘吉尔拿出“火炬”作战计划。据说,斯大林看完这个计划后,气马上消了一半。

北非国家濒临地中海,当时都是西方大国的殖民地。英国是埃及的宗主国,意大利是利比亚的宗主国,最富的是法国,拥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大半个摩洛哥。

盟国之所以选择法属北非为登陆区域,原因很简单,这里有良港,有小半个法国舰队,却没有德军。法国投降后,法属北非由维希政府继续控制,并且由法国军队继续驻守。根据停战协定,法国舰队大部分停泊在本土的土伦军港,其余则分别停泊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港、奥兰港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自从美国参战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考虑向太平洋战场以外的対德战场投入一支大军。因为美军是匆匆扩编的,既没有两栖作战经验,也不摸德军的实力,因此只能挑一个稳妥,但又至关重要的地区登陆。与纳粹德国作战屡战屡败的英军,不敢把刚刚出道的美军领到烽火连天之处,只好在法国人的地盘里了。丘吉尔认为,盟军只要做好法国守军的工作,便可以把登陆的风险降到最低。

丘吉尔建议罗斯福总统任命艾森豪威尔担任“火炬”战役总指挥。由英国将军亚历山大担任副总指挥。

在法属北非,约有20万听命于维希政府的法军,把自由法兰西的戴高乐将军称为“逃兵”,对英国人怀有强烈仇视情绪。为保证顺利登陆,盟军被安排成一次形式上的纯粹的美国军事行动,由美国将军担任最高指挥。尽管艾森豪威尔没有实战经验,但他却被认为是一支由不同国别组成的混合部队的最好指挥者。登陆地点确定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

实行“火炬”作战计划,是一战爆发以来,英美军队第一次联合军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少将统一指挥。

1942年夏秋之交,第一批美军离开本土,前往英国。为了使这一行动高度保密,这批美军没有乘坐军舰,而是搭乘海军部临时征用的豪华客轮。

1942年8月,盟军司令部情报参谋专门研究轴心国在地中海的军事实力。通过截获德空军的恩尼格玛、意大利的C38M和空军的高级密码情报,盟军很快掌握了地中海地区轴心国军队部署的相关信息。维希军队规模不大但作战力较强的舰队部署在土伦,部署在北非的作战力不强;在北非各机场还部署有几百架老式飞机。意大利舰队部署在从塔兰托、墨西拿、那不勒斯一线地区。德海军16艘U型潜艇和几艘E型潜艇在希腊和意大利外海活动。德空军约170架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部署在西西里和撒丁岛。意大利空军有300架作战力不强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部署在西西里、撒丁岛和的黎波里塔里亚。

盟军司令部在制定北非登陆作战计划之前,对轴心国军队在地中海战区的意图和作战能力进行详尽评估。评估主要由英国进行。经过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政府密码学校空军情报科在1942年夏天完全掌握了德空军的基本信息。另外,德空军的密码情报还反映出,德军直到进攻这一天都没有掌握盟军的“火炬”计划,这使盟军司令部放心大胆进行作战准备。

从英国出发的77艘军舰上,有74000名英军与美军。与此同时,32000人的特别行动部队从美国本土出发,直接前往目的地。率领这支军队的是乔治·巴顿将军。

英美盟军在“火炬”行动中充分利用军事密码情报,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同时对轴心国军队开展军事欺骗行动。盟军破译的轴心国的密码情报不仅帮助盟军大规模舰队平安通过大西洋,进入地中海,而且还使盟军充分了解了轴心国军队的作战力和意图,以及对盟军军事欺骗活动的反应。这样,盟军在基本上未遇到抵抗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作战史上的一次大规模联合登陆作战行动。

制定“火炬”行动计划之初,位于布莱切利庄园的英国密码学校破译了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生成的高级密码,英军获得了新情报来源,即“厄尔特拉”。美国密码分析人员也破译了几种重要密码。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盟军在制定和实施火炬行动作战计划中首次利用“厄尔特拉”和其他来源的特殊情报,并在情报的支持下协同实施战略欺骗活动。

在“火炬”行动中,盟军1400多艘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舰只从美国和英国港口出发,通过德军U型潜艇和空军轰炸机封锁的海域,在卡萨布兰卡、地中海沿岸的奥兰和阿尔及尔3个地方分别发动登陆作战行动。这3处登陆作战行动分别由美国东海岸的西部特遣部队、英国中部和东部特遣部队发动。登陆后,盟军从阿尔及尔沿着北非海岸线向东推进,而蒙哥马利的第8军则从东面出击,消灭德军在突尼斯的残余部队。

盟军登陆特遣部队面临的主要对手为轴心国的海空军力量,主要包括意大利部署在地中海的小规模水面舰队,其主要装备为少量大型军舰、鱼雷艇和潜艇,以及为数不多的巡逻和攻击飞机。这些部队虽然作战力不强,但如果集中力量攻击盟军的舰只,也会使整个登陆作战行动遭受挫折。德军则在撒丁岛和西西里部署大量远程和攻击飞机,许多U型潜艇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游弋,隆美尔的装甲部队主要位于突尼斯。此外,德国还可以命令法国维希政府的军队特别是土伦舰队去攻击盟军。处于中立状态的西班牙的军队也可能对盟军构成威胁。

多个无线电信号情报来源为“火炬”行动提供了情报。这些情报来源大多数来自英国破译的轴心国密码电报。英军信号情报局在1942年7月破译了维希政府气象密码报,掌握了登陆地点的最新气象分析。1942年9月,密码学校还破译了德国空军从维希政府获得的气象密报的副本。尽管气象预报并不视为特殊情报,但是两栖攻击行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

维希政府海军继续使用法国被占领之前所使用的密码。虽然维希海军尝试使用新加密方法,但破译这种密码对密码学校来说不是件难事。因为当时法国的一些战舰不愿被纳粹俘虏,而驶往英国,为此英国获得了法国海军的基本密码。密码学校还破译了维希政府空军的密码,从而了解了维希政府空军部署在北非的装备。

10月底时,盟军准备起航,盟军此时主要关注U型潜艇的活动。在舰队起航之前,盟军司令部选择了舰队航行时间以规避德海军U型潜艇的攻击。虽然密码学校破译了空军和陆军的恩尼格玛密码,但是其在德海军U型潜艇的活动方面不能为盟军提供大量准确的信号情报。

不过盟军采用的规避德国U型潜艇“狼群”的手段非常显著。盟军不断破译“海豚”情报,并获得U型潜艇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活动的一些信息。盟军和美海军潜艇利用这些情报,再加上信号报告、测向、通信分析和其他可用的信息获得了德海军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总体情报信息。

这些情报信息在安排和变更盟军舰队行程、指挥舰只护航和提供空中支援对抗U型潜艇,并且应对空中侦察机方面取得极大成功。盟军还通过复杂的通信分析技术,在U型潜艇向陆军驻地中海海军上将邓尼兹的指挥中心报告和接受指令时对单个潜艇进行跟踪。另外,为了应对凯斯勒林的增援要求,部署在挪威和波尔多的远程侦察机在登陆部队起航之前转场至地中海地区。因此“火炬”行动的舰只从大西洋行进至非洲时并没被轴心国军队发现。盟军也没有受到U型潜艇的协同攻击。此外,盟军所有登陆的舰只都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或保持无线电静默。

10月27日,U型潜艇在西非海域碰到一支英国商船队。邓尼兹命令驻守在直布罗陀以外的10艘U型潜艇驶往马德拉进行攻击,击沉了13艘商船。到目前为止,仍不知这是盟军有意做出的牺牲还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对“火炬”行动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关键时间英国商船队牵制了U型潜艇,使得位于亚速尔群岛附近的盟军登陆舰安全航行。

因为盟军实施军事欺骗,U型潜艇驶向地中海东部海域,远离了盟军抵达战区的登陆舰队。11月5日,第一批登陆舰队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盟军破译的密码情报证实轴心国已经发现了登陆舰队。邓尼兹认为有必要增援地中海的部队,但是没有预测出登陆舰队的最终目的。他命令7艘U型潜艇在11月4日从比斯开港前往地中海,这对于盟军8日的登陆行动来说为时已晚。随后,邓尼兹将部署在地中海的9艇U型潜艇调往喀他赫纳到奥兰一线,期待有盟军舰只经过。但是并没有拦截到“火炬”行动的舰只,因为英国海军在塞浦路斯和塞得港附近的活动使邓尼兹将潜艇的位置东移以拦截东线或西线至马耳他的盟军舰队。最后,只有一艘U型潜艇发射鱼雷击伤了美国一艘运输船。这样,盟军在登陆前没有损失一艘舰船。

盟军采取欺骗措施掩盖部队的动向,并通过侦察德军的情报以检验欺骗措施的效力。1942年10月份,密码学校和盟军司令部仔细研究了轴心国在地中海军队的行动和集结的情报,特别是德军战机从其他战区转场至地中海或是在地中海的转场活动以及U型潜艇在地中海的集结情况。情报显示前者没有重大增援迹象,U型潜艇也没有集结迹象。实际上,10月29日德空军装备从西西里转场至爱琴海地区,表明轴心国并没有预见到盟军在卡萨布兰卡等地的登陆行动,这使盟军对夺取登陆胜利充满信心。德空军在1942年秋天将战机转场至挪威,表明德国担心盟军会在西北欧洲发动进攻。直到11月初,这些战机才返回德军驻地中海凯斯勒林陆军元帅的辖区。

轴心国对“火炬”登陆行动的反应影响着盟军的作战决定。尽管情报证实轴心国已经得知盟军在直布罗陀集结空军和海军装备,但是德国仅增援了少量空军装备。其中一个原因是德军认为盟军在举行例行演习,所以未予以重视。这从10月30日和31日的德军情报中得到证实。但是随着登陆舰队大规模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盟军司令部开始担心,如果德军发现盟军的动向,就会出动空军攻击舰队,从而威胁整个登陆行动。11月5日后,德军所有情报都称盟军舰队沿东或东北方向进入地中海。但凯斯勒林认为盟军是向马耳他补给,他采取的措施是待盟军舰队进入西西里时,在12月8日早利用部署在附近的增援飞机进行攻击。盟军登陆指挥官在得知这一情报后都松了一口气。东部和中部登陆部队于11月7日夜向南航行至阿尔及尔和奥兰。德军始终未了解盟军舰队的目的地,而且凯斯勒林对盟军舰队有限应对措施使盟军在未受阻拦的情况下抵达北非战区。

11月初,两支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汇合。共有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船,包括3艘战列舰、7艘航母、17艘巡洋舰、64艘其他战舰以及大批运输船,分编成3个特混舰队,1700架飞机作为登陆的空中保障。总兵力10万人。计划于11月8日分别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三地登陆。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的唯一天然入口,南岸是摩洛哥,北岸属于西班牙,其中有6平方千米的英国飞地,控制着海峡的最窄处。英国自从1704年占领这里后,用了两个半世纪的时间,把它建成坚固的要塞。

德军发现直布罗陀海峡外有庞大的盟军舰船集结,但未能猜出盟军的目的。希特勒这时正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啤酒馆政变”纪念集会,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心不在焉,只是撂下了一句话:“准备占领法国。”希特勒不怕北非法军不忠,他手里攥着一个特殊的筹码,那就是法国未曾沦落的半壁江山。一旦北非法军有靠拢盟军的动向,他将以占领法国全境相胁迫。

盟军登陆舰队抵达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时,盟军司令部密切关注着轴心国在掌握盟军真实目的后会采取的应对措施,破译了轴心国认为盟军可能在11月8日登陆的情报,但该情报内容不完整;还掌握了法国维希部队对登陆反应的情报。在盟军登陆后,破译的情报反映,德国向维希政府施压,要求其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盟军。在卡萨布兰卡登陆时,巴顿将军遇到法国海军和沿海炮兵抵抗,不过土伦的舰队没有参加抵抗盟军登陆的战斗。并且在希特勒下令夺取土伦的舰队时,法国海军立即将军舰凿沉。为了争取法军归顺,英美营救出被囚禁的法国将军亨利·吉罗,并将其送到直布罗陀盟军司令部。美国驻阿尔及尔总领事墨菲也积极争取法军驻北非将领魏刚和朱安等。魏刚对墨菲说:“假如你仅仅带1个师来,我将向你开枪;假如你带20个师来,我就要拥抱你了。”朱安也表示愿意配合。正当盟军的军事和外交工作准备就绪,战役即将打响时,一个意外使情况发生了变化。维希政府副总理达尔朗海军上将因儿子突发小儿麻痹症住院,匆匆于11月5日飞到阿尔及尔探望并多逗留了一天。达尔朗的到来使朱安的职权失去了作用。在朱安劝说达尔朗失败后,他和墨菲遭到逮捕。

登陆地点的法军是否会抵抗?盟军始终吃不准。当盟军舰队驶近目的地时,维希法国的三军总司令达尔朗突然来到阿尔及尔,他本来是看望儿子的,却无意间闯入即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他的态度对于法军是否会抵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盟军舰队分为两路,巴顿带一路去卡萨布兰卡,其余的进入海峡,前往阿尔及尔。之所以如此,是怕德军潜艇封锁海峡,所以要在海峡外面留一路,以便内外有个照应。

接近卡萨布兰卡时,巴顿对士兵说:“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法军是否抵抗。如果抵抗,就地歼灭;如果缴枪,平等相待。请记住,法国人不是德国人或日本人。”话虽这么说,巴顿心里比较踏实,因为他是美军,与法军没有什么积怨,况且美法还保持着外交关系。

阿尔及尔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法国人对于皇家空军轰炸法国舰队一事耿耿于怀。所以英国舰只躲在后面,美国舰只打头阵。艾森豪威尔下达命令:“希望法军不要给我们出难题。如果抵抗,就地歼灭;如果无意抵抗,则在垂直方向打开探照灯,以示对盟军友好。”

黑沉沉的夜幕中,舰队小心翼翼地向阿尔及尔港驶去,舰上的盟军士兵焦急地观察着港内法军的反应。直到最后一刻,法军还在犹豫。港口上空亮起了一片探照灯的光带,垂直地指向天空,这是友好的表示。但到舰队入港后,法军开了枪。法国的残山剩水,成为希特勒悬在法国人头顶的一把剑,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在阿尔及尔,美国公使找到达尔朗海军上将和法国驻军司令。后者态度鲜明,站在盟国一边,但是要看达尔朗如何定夺。达尔朗态度暧昧,说如果允许盟军登陆,德国就会占领法国全境。

由于上峰莫衷一是,法军的抵抗也没有统一部署,打不打由前线的军官说了算。阿尔及尔港的法军只进行了轻微抵抗;奥兰港的法国海军进行了较猛烈的抵抗,初出茅庐的美军打了个硬仗。正式抵抗发生在卡萨布兰卡,法军甚至出动了飞机。但是,所有这些抵抗都在几天内平息了。

法国人的犹豫彷徨,使得他们在二战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剧。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希特勒命令德军迅速占领法国全境。这时,艾森豪威尔请达尔朗给土伦军港下命令,让法国舰队开到北非来。但土伦军港却给了达尔朗两个字的答复:“放屁!”转眼之间,德军包围了土伦军港,刚刚强硬拒绝了达尔朗的海军将领,又更强硬地拒绝了德军,下令把法国舰队全部凿沉。

斯大林得知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的消息后,给予了极高评价:“苏联方面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是有重大意义的卓越事实,它表明盟国武装力量的实力正在增长,并展示了意德同盟不久将崩溃的前景。非洲的军事行动再一次驳斥了那些断言英美领导者没有能力组织重大的军事行动的怀疑论者。毫无疑问,只有第一流的组织家才能完成这样重大的战役。”

盟军安排吉罗发表了号召北非法军停止抵抗的广播演说,但作用不大。艾森豪威尔只好与达尔朗谈判。丘吉尔对这一作法是支持的。在艾森豪威尔到直布罗陀前,丘吉尔就曾对他说:“如果我能见到达尔朗的话,尽管我极恨他,但我若能以爬行一里路使他把舰队带到盟军这边来,那我也欣然照办。”11月10日,盟军与法方达成停战协定后,达尔朗下达了停火命令。11月13日,双方又达成协议,以北非的法国军政官员和平民与盟军合作为条件,盟军承认达尔朗对法属北非行政事务的管理权,而北非的所有法国军队则由吉罗将军指挥。此后不久,盟军以这种模式也争取到法属西非的皮埃尔·布瓦松的合作。

英国政府早早推出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这块牌子。但英法的恩恩怨怨已经延续了若干年,双方的合作并不那么愉快。英国政府在背后一边输血,一边搞小动作,使得戴高乐的势力发展得并不强大。

美国显然也看到了戴高乐这个法国最大抵抗势力的招牌作用,如果运作好了,不仅可以获得法国殖民地支持,甚至能在未来整个法国大蛋糕上切一块。当初身为法国国防部和陆军部次长的戴高乐刚拉起山头的时候,手下能指挥的只有法国外籍军团一个营、阿尔比斯猎兵师一个营、海军陆战队一个连以及几百散兵游勇。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外籍军团那个营,长官是马格兰·韦内雷上校,像当时很多愿意投身抵抗组织的高阶军官一样,他改名为蒙特克拉。处境难堪的戴高乐手下可谓是缺枪少弹。

1942年11月7日深夜,大不列颠首相私人参谋部通知设在伦敦的“战斗法国”运动总部:英美军队开始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战斗法国”参谋长比奥特上校向戴高乐将军报告了北非战役已经打响的消息。“战斗法国”的首脑事先就估计到盟军可能在北非登陆。当然,登陆北非代替不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就规模而言,也不能与当时在苏德战场上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提并论。德军投入260个师对付苏联,而在北非却只有10至15个师的德意军队。然而,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却能使英美军队从后面向德意在利比亚和埃及的军队发动攻击。占领北非之后,英美就可以进军意大利、巴尔干和法国本土。

但是,盟军与达尔朗达成协议一事在英美国内和自由法兰西的拥护者中引起了强烈不满。丘吉尔也为之深感不安,专门打电报给罗斯福提请他注意。罗斯福遂发表声明称:“目前在北非和西非所作的安排,仅是由于战事紧迫而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两天后罗斯福又对记者引用了一个流传在巴尔干的古老格言:“在大难临头之际,你们可与魔鬼同行。”以此说明美国在处理“达尔朗-戴高乐问题”上的态度。声名狼藉的达尔朗哀叹自己“仅是一个被美国人挤干后将要扔掉的柠檬”。12月23日,达尔朗被年轻的戴高乐分子刺杀身亡。

1943年1月中旬,丘吉尔与罗斯福在摩洛哥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戴高乐与吉罗代表法国参加会议。受邀的斯大林因冬季有“重大战役”而无法前来。会议决定北非之战结束后的进攻方向是地中海,开展西西里战役。为打消苏联的怀疑,丘吉尔和罗斯福还在会后举办记者招待会,重申盟国战斗到底的决心,德、意、日“无条件投降”是盟国决不改变的目标。

2月上旬,丘吉尔回国后因病被迫休息,但他仍密切关注议会正在进行的“关于国内事务的生动讨论”。讨论是由贝弗里奇爵士发表的关于战后复兴问题的研究报告所引起。报告提出了激进的改革建议,认为政府应该承认需要实行家庭补贴、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以及维持充分就业,通过扩大社会服务完成社会革命。情报部长布雷肯向内阁报告说,贝弗里奇“已经准备就此问题掀起一场政治风波”。财政大臣金斯利·伍德为内阁中提供了《社会保险计划的财政方面问题》报告,其中提到为维护战后军备所需费用以打消人们关于福利社会的不切实想法。2月,下院就此问题进行辩论并表决,结果忠于政府的人以335票对119票获胜。激进派的反叛没有成功,但造成的政治影响很大。反映了英国政治向左转的趋势。

1943年5月4日,丘吉尔一行乘坐“玛丽王后”号前往美国。5月12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军政首脑举行了代号为“三叉戟”的秘密军事会议。会议确定了英美两国的全面战略思想:“同俄国和其他盟国合作,尽早促成欧洲轴心国家的无条件投降;与太平洋的其他有关国家合作,维持并扩大对日本施加不懈的压力,以便继续削弱日本的军事力量……尽早促成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会议规定的基本任务是:打破轴心国潜艇的威胁;加强空中优势;尽力援助苏联和中国;促使非洲法军在今后战争中起积极作用;在地中海作战以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集中最大限度的人力和物力于英国。以便在1944年春在法国登陆,对德实施决定性进攻。

会议结束后,丘吉尔和马歇尔一同飞往阿尔及尔,与艾森豪威尔讨论下一步战斗部署,授权他在攻占西西里岛后采取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适当措施。丘吉尔飞抵北非的消息导致了一场悲剧。一架由里斯本飞往英国的客机被德军战机击落,13名旅客全部丧生,其中有英国电影明星莱斯利·霍华德。原因是该机起飞前曾有一个口衔雪茄烟的矮胖子上了飞机,德国间谍误以为是此人是丘吉尔。

同类推荐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战后再战

    战后再战

    一个农民,不得已之下放下了锄头,投入了一次又一次战场的厮杀。几年的战场生活,数十次的战斗过客。每一次都危险丛生,却幸运的活了下来。他见证了离别、恐惧、无奈与绝望,朴实的心灵被这一切洗礼。然而,他身经百战,伤痕累累。
  • 重工帝国

    重工帝国

    土匪遍地,日寇入侵,热血男儿自当保国安邦。奋发图强,科技兴邦。什么土匪日寇都是浮云长枪大炮会让他们老实,大地上是无边无际的坦克战车,空中战机轰鸣遮天蔽日,大洋之上航母群在四处游荡。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骄傲的昂起头颅。
  • 我的军营回忆录

    我的军营回忆录

    我想用我这些文字记录我青春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我最难忘的时光,我也想用这些文字来记录我五年的军旅生涯,这五年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 天罗地网

    天罗地网

    秦山杰爱妻心切,只好答应,但他纵然智勇双全,也逃不出机智勇敢、破案无数的侦缉总队长山猫王森所布下的天罗地网……而最后秦山杰能否与妻子团聚呢?
热门推荐
  • 80后女生

    80后女生

    刘子夕因喜欢有妻有女的钟昊佐而感到恐惧,便和远在美国的博士保持联系,当成最后的托底,两个男人把她耗到了快三十岁。博士回国后,刘子夕发现他是性无能。但她的同室杜明明说她不在乎,于是博士带走了杜明明。刘子夕又找其他女人过合租生活,之后又衍生出更多的剩女们的故事……
  • 苍穹无限

    苍穹无限

    星空广阔无边,总是有个神秘的吸引力让人仰望观看,似乎那里面的深处藏着答案。当所有人都走向星空的时候,人们都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更会清楚的了解到星空的广大。宇宙之间的能量等待开发。看张凡是如何破解这无限苍穹之谜,打开这人类未知的世界。让这样如此神秘的世界展示人间!
  • 明伦汇编皇极典文质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文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一个梦想有个家的屌丝女,在被屌丝男友假死真抛弃后,一怒之下嫁给了比自己大廿岁,长得如同豆丁般的男人。从此我的丈夫是豆丁诞生了。而这个男人除了是她的丈夫以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这是个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一段不断逃离与不断纠缠的婚姻。在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生活中,屌丝女与豆丁男的感情到底何去何从?是否我的丈夫就真的只能是这个,即无财又无貌的豆丁男?……敬请稍候,广告过后更精彩哟!
  • 女扮男装:银镯钦定无盐妻

    女扮男装:银镯钦定无盐妻

    二十一世纪,她是精明的女干警。穿越古代,她成了将军之女!凭借做特警的能力,她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勇退敌军,在朝堂之上妙语连珠,智破危机,却不曾想惹来一段段剪不清理还乱的情缘,也在此时,她才知晓自己的真正身份!(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收录凡尔纳的两部佳作,《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这两部小说共同讲述了一部完整的太空历险记,第一部《从地球到月球》讲的是试验的由来和人们到月球之旅的准备工作,以及成功发射的全过程。第二部《环游月球》讲的是“炮弹车厢”发射之后在太空的种种历险。小说的情节奇幻惊险,充满了作者的科学设想,而这些设想在以后几乎又一一得到验证和实现。
  • 死而生

    死而生

    一次意外,将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带到了另一个时空,变成一个古代诸侯国中的小农,他由死而生,凭着自己的机灵小狡猾,遇山过山,遇水踩水,遇人就骗,大话连天,却从没有人能揭穿他的谎言。在那个世界里,他亦步亦前。
  • 周家窑往事

    周家窑往事

    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期。戏子出身的京城女子夏茜烟来关东寻夫不见,流落至关外宁县,幸遇富户子弟赫老六将其收留。时逢关东土匪猖獗,官场腐败,军阀肆虐。把一片祥和的关东辽西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故事以此为背景,以人物夏茜烟、赫老六为主线,讲述了以周家窑的百姓与土匪、贪官污吏、军阀恶霸周旋抗争的过程。着重描述了以赫家为主的几个家族兴衰,人世间的情感纠葛、悲欢离合尽现其中。伴随着关东风情和关东人的侠义,展现出那个历史时期关东人生活。
  • 豪门难嫁:不育之战

    豪门难嫁:不育之战

    五年前一场意外,让她失去做母亲的资格,从此被打上不孕标签,以致爱荒芜,心门闭。五载拼搏,总算事业有成,五年前的始作俑者却携巨额风投出现在她面前,容颜不改,冷笑迭迭:“成了不会下蛋的鸡?你可真是报应!”她鹿眼湿渌,愤然离席。他却紧追不舍,霸道之言字字锥心:“你逃到天涯海角,也难逃我的掌心!任安秋,除了我俞漠,我看还有谁敢要你!”她泪撒衣襟,不可置信:“叫我做你见不得光的情人?绝无可能,绝不可能!”这是一场自我的救赎,嫁入豪门的不育女人与传统世俗间的愤然宣战……在“生不了孩子就不能算女人”的讥笑嘲讽里的昂然前行。
  • 重生灵瞳之鬼才商女

    重生灵瞳之鬼才商女

    相传,鉴宝孟家有一灵犀之眼,能辨世上一切真伪,包括人心。然人心终究叵测,孟家惨遭灭门。孟檀音绝地重生,世代相传的灵犀之眼终于觉醒,从此:纵横商海,风生水起;识别人才,轻而易举;鉴宝赌石,手到擒来;古董修复,不在话下;发家致富soeasy,腰缠万贯不是梦!如此酷炫,当真不枉此生。唯一闹心的是,某boss死活都甩不掉!季boss死皮赖脸地凑上来:亲亲,你叫我?家族灭门真相的浮出,引发异能界动荡,危机也一步步逼近。且看她素手翻云,力挽狂澜。——————季boss逗比的片段①季boss表示:要攻略酷炫界人士,只有一个宗旨——不要脸,就是不要脸,真心实意地不要脸!孟檀音:呵呵。季boss:亲亲,你这么嘲讽,已经去世的岳父大人知道吗?改嫁的岳母大人知道吗?可爱呆萌的小舅子知道吗!孟檀音:你这么没皮没脸,你姑姑跟二叔知道吗?你堂弟表妹知道吗?你手下知道吗?季boss:为了我能娶到亲亲,他们只能忍了!季boss壕的片段②“亲亲,”季boss一手拿着价值千万的钻戒,一手拎着一摞财产转让证明,“嫁给我。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车子房子票子还有一个汉子,孟檀音扶额:“还没收货就想退货了怎么办?”“这不能够啊亲亲!”季boss眨巴着真诚的双眼,求蹭求抱抱,“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想始乱终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