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0600000030

第30章 钱锺书的科举观

我印象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社会一般观念中,极少赞美科举制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由国文到语文教材中,《范进中举》始终是入选篇目,这不是偶然的,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科举制度的基本态度,这个影响至今也还在人们的普通观念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在学术界,更多提到的则是科举制度的好处,而对它的坏处则很少议论了。

凡一种制度在稳定周期内长期存在,必是好处多于坏处,因为人类智慧一般是择善而从。一九〇五年,科举为新教育制度取代,也说明这个制度本身的历史终结,表明这种制度的坏处多于好处了,这个大判断,一般不会因为小事实而改变。科举是在端方和张之洞手中废除的,而他们恰是科举中最成功的士人,他们看清了历史的大势。从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到晚清废止,一千多年间,这个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本身也在变革,但变到最后,依然逃不出终结的命运,这是时代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科举制度最为人称道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相对公正,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平等向上流动的制度保障;二是知识训练和道德养成合一的教育方式,让读书人的荣誉感真正成为一种内心需求,齐如山在《中国的科名》一书中曾讲过,明清两朝,进士出身的官员中,贪官污吏较少。唐代名相刘晏的著名判断是:“士陷赃贿则沦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廉洁,终无显荣,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宋代名相王曾对流内官与流外官的著名观察为:“士人入流,必顾廉耻;若流外,则畏谨者鲜。”

不管怎么说,科举废除后,一般的历史观察,还是认为这个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如今想从科举中发现好处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想要挽回这个制度的心理则不免迂腐了。

钱锺书对科举制度的判断非常鲜明,以为荒唐处甚多,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这个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里的好处,而是他更多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坏处,钱锺书从不说科举的好话。他在《谈艺录》中,对学业与举业,多有议论,他的明确评价是:“古代取士有功令,于是士之操术,判为两途。曰举业,进身之道也;曰学业,终身之事也。苟欲合而一之,以举业为终身之学业,陋儒是矣;或以学业为进身之举业,曲儒是矣。”(《谈艺录》,第三五三页,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

一九三五年,钱锺书在苏州和陈石遗聊天,记为《石语》。陈石遗是秀才出身,他说:“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亦已掷十数年光阴于无用。学校中英算格致,既较八股为有益,书本师友均视昔日为易得,故眼中英髦,骎骎突过老辈。当年如学海堂、诂经精舍等文集,今日学校高才所作,有过无不及。以老夫为例,弱冠橐笔漫游,作幕处馆,穷年累月,舍己耘人,惟至欲动笔时,心所疑难,不得不事翻检。然正以无师自通,亦免于今日学生讲义笔记耳学之弊焉。”(《石语》,第四二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钱锺书此处下一批语:“所见先辈中,为此论者,惟丈一人,通达可佩,惜学校中人未足当此也。”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还引徐震《照世杯》第一种《七松园弄假成真》的话:“原来有意思的人才,再不肯留心举业……那知天公赋他的才分,宁有多少,若将一分才用在诗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精神;若一分才用在画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火候;若将一分才用在宾朋应酬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工夫。所以才人终身博不得一第,都是这个病症。”(第三五五页)此段意思和陈石遗所见完全相同,足证钱锺书对科举的观念,他把这种观念带到了《围城》及他的一切文字中。

钱锺书对博士的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科举的另外一种评价。他说方鸿渐到了欧洲:“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信上说,自己深知道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待。过几天,方鸿惭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围城》,第九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这是钱锺书间接的评价,还有更直接的。方鸿渐和唐小姐说:“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第八一页)《谈艺录》中也引过《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小姐的话:“自古及今,几曾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作名士的。”

《宋诗选注》序言中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又宽又滥开放了作官的门路”。书中介绍文天祥早期的诗,认为大部分草率、平庸、都是些相面、算命、卜卦的,顺便说道:“比他早三年中状元的姚勉《雪坡舍人稿》里有同样的情形,大约那些人都要找状元来替他们做广告。”(《宋诗选注》,第三一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钱锺书提到科举、状元一类人事,向不以为然,似可见出他对科举制的基本判断。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于厦门

同类推荐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 感恩图书馆

    感恩图书馆

    本书为一部个人文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书园散章,第二辑:书香报道。第三辑:书海探索。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散文作品,对生活和工作的随想;理论文章,主要是对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探索等。作者的文章多次获奖,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本书分为知青再教育的兴起、北京知青奔赴延安、全国知青扎根农村、中央加强知青工作四部分,内容包括:老三届兴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周恩来支持侄子赴延安插队、广州知青林超强拒绝诱惑、中央号召做好知青下乡工作等。
热门推荐
  • 终极时空之十二时空

    终极时空之十二时空

    有光的存在,就会有黑暗……在时空之战即将打响之际,大东和雷婷奉盟主之令回到金时空,守护金时空,以及做好铁时空的后援工作。哪料,待他们离开铁时空不久,各个时空之间的连续便中断了
  • 残兵灵异笔记

    残兵灵异笔记

    国军67军连长“杨励寒”老班长“孙大勇”炊事员“吕大馒头”神秘刀手“顾佳彬”救护队长“于佳欣”还有台湾籍日本兵“沈俊”他们在淞沪战场上活下来之后,在寻找大部队的时候,阴差阳错的闯进了当地地一座邪灵山—佘山。在经历了日军搜索,阴兵追杀,鬼教堂等一系列毛骨悚然的恐怖事件后,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力气死亡或者失踪,最后就当杨励寒以为终于摆脱险境的时候,摆在他眼前的真相又把它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少年李巴山

    少年李巴山

    李巴山的名号,如今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不是李公子、李少爷,他是李老爷!别问他是谁的后代,因为他不用问也是有钱人的祖先。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我叫李巴山,青春样样红。“人生追逐是名利,总有些要放弃,失败要忘记,悲哀要忘记,一定要胜自己!”如果你对现状不甘心,那就像李巴山一样,用愤怒打破它吧!只要是大人物,就都有自己不可动摇的原则。没抢过钱的人,他李巴山不抢;没杀过人的人,他李巴山不杀。这是怎样的一个江湖?又能成就怎样的一个人?答案,我们一起来找。
  • 成功的阶梯:青少年必读的人生故事

    成功的阶梯:青少年必读的人生故事

    《成功的阶梯》是你成功的帮手,《成功的阶梯》是你读写的助手。人生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敌人。人生不在于有一手好牌,而在于有一手坏牌却能将它打好。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 101个改变孩子命运的经典故事

    101个改变孩子命运的经典故事

    这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长的书,它从爱心、理想、美德、自我、诚信、磨炼、思考、学习、行动、时间、责任、适应、快乐、分享等方面陈述成长的需要,它带给孩子的是无穷的知识和无尽的智慧,它能使孩子在轻松阅读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成长、成才规律,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健全。它是孩子迷失时的灯塔,也是孩子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它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理支撑孩子的成长。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复生之辂

    复生之辂

    为情舍生死为仙为魔却又死而复生而复仇之路已经开启.......
  • 帝王殇:墨倾红颜劫

    帝王殇:墨倾红颜劫

    如果时间能够倒转,六岁那年我宁愿死也不要被你救。倾心之恋,最终只换来我家破人亡,身心皆以成殇。爱也罢、恨也罢,只剩彼此的折磨与伤害...今生惟愿,过往无痕,相忘于人海!--------安墨倾这一生,我只做错了一件事,不过为了留下你,我宁愿错上加错。就算你恨我,我也不会允许你离开我的世界。没有爱,至少还有恨可以让你记住我...宁愿彼此伤害,也不要就此成为陌路!------月璃
  •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继441女生自杀事件之后,阴森诡异的南江医学院,恐阵事件再次卷起!一个陌生的号码,一部盈手可握的手机,一阵随时传来的索命铃声,到底谁在散摇凶咒?厄运降临,为了拯救妹妹,神秘女生苏雅步上了危机重重的生死之旅。一个个染满鲜血的祭礼,一幕幕梦魇般的悲剧,它的背后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死亡怨气,种种嫉妒和贪婪的秘密徐徐地显露出来……
  • 九转狂医

    九转狂医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乃扁鹊又重生。一针之间,翻手可剿灭黑道,覆手可让老板娘暗诉心声。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柔软白富美,高冷大学生,热情俏房东纷纷投入他怀。不用开刀不用药,只要对他‘坦诚相见’,必能针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