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2000000009

第9章

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甞炙燈帳中看讀。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湛堂即時屏去所習。專注禪觀。一日聞衲子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豁然開悟。凝滯頓釋。辯才無礙。在流輩中。鮮有過者。

杜塞也。專注一心。相繼不斷也。禪是定心不掉動。觀是慧照不沉昏。出師表。是諸葛武侯進後主。欲出師伐魏之表也。事詳音義。記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點燈帳中看讀。可謂篤學人也。真淨見而呵責誡之曰。所謂參學者。求修理自心也。讀學雖廣。而自己心地不修理。縱學廣而有何所增益。而況諸子百家差異。學術如山高海深。爾從何而可盡。今反弃自根本。而逐尋枝葉。如卑賤之使尊貴。恐于道業。反相妨礙也。直須塞斷外緣。扣己而求真參實悟。一朝了達自理之時。如推門樞入斗曰一般。活鱍鱍地。任開任闔。何難之有。湛堂是個決烈丈夫。聞斯行之。即便屏絕去除所習之事。專注一心。念念相續。不亂妄想。不沉無忌。忽一日聞禪人讀武侯出師表。念到宮中府中皆為一體處。瞥然心地開悟。凝結積滯。如日銷氷。語言陀羅。縱橫無礙。在同流儕輩之中。少有人出。得過他者。所以禪人貴實悟也。

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今稱住持者。多以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孰不歸焉(二事癩可贅疣集)。

湛堂誡住持者。當與眾同好惡說。道全德備的人。極好廣眾。眾愈多而心中愈是歡樂。道微德薄的人。不喜廣眾。只圖自樂。而不與人同樂。殊不知與眾同樂者久長。樂于自身者喪亡。今之住持的人。多是用己好己惡。以臨大眾。與眾不合。眾人不服。而拂逆之。求其我好。而知人之所不好我惡。而知人之所不惡者。葢少矣。寒暑饑渴。眾所同憂。安逸飽暖。眾所同樂。道德仁義。眾所同好。殘忍刻薄。眾所同惡。故住持人。能同于眾者義也。義既在此。而天下四眾。孰不來歸于此焉。

湛堂曰。道者古今正權。善弘道者。要在變通。不知變者。拘文執教。滯相殢情。此皆不達權變。故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謂古人不達權變。能若是之酬酢。聖人云。幽谷無私。遂致斯響。洪鐘簴受。扣無不應。是知通方上士。將返常合道。不守一而不應變也(與李商老書)。

殢音替。困極也。客報主曰醋。主答客曰酬。趙州名從諗。南泉普願之嗣也。簴渠上聲。鐘鼓柎。橫曰簨。縱曰簴。所以舉鐘鼓者。湛堂與李商老書。論弘道貴變通說。道者從古迄今。正理權要也。能恢張此道的人。要在因機合義。變化通情。所以不知變通的人。拘繫文字。執著教典。滯礙名相。困殢識情。此皆不是主宰權衡。通達變化者。故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做一領布衫。重七斤。若謂趙州不通達權變。安能有如是之問答。至人云。幽深巖谷。了無私心。遂使有呼。則應之以響洪鐘高懸。簴受在架。持槌扣擊。音無不應。趙州酬酢。如空谷之無心。如洪鐘之在架一樣。是知通方大士。將欲返背常理。而侔合妙道。行不思議巧方便。決定不滯。守一法而不應變不窮也。季而順朱。凡遇公案。即便拖筆徑過。不敢註脚者。何也。公案貴參究起疑情。以求徹悟。若註破。則于人無益也湛堂以布衫話。為達權變。為返常。為合道。為不守一法。為應變不窮。不守不窮且置。布衫與一歸。何處作麼生。返作麼生。合試道看。若道不得。則依舊又滯相殢情了也。曾有頌云。問頭如鐵壁。答話似銀山。堪嗟未悟者。十難與萬難。季而任麼也。是泥裏洗土塊。

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無也(寶峯實錄)。

湛堂示人求友須勝己說。學者求擇善友。須是可與我做得。師承者。二六時中。長遠懷存。尊重恭敬。凡所作事。一一取法。待後有益。或是智慧見識。略強過我。亦可相從警惕。我之所不及。萬一與我一般樣。則不如無也。何益之有。

湛堂曰。祖庭秋晚。林下人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昔真如住智海。甞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自大溈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也(實錄)。

湛堂示人當實踐此道說。佛祖門庭逗到。而今如林之秋。如日之晚。凋落殆盡。林下人不為囂諠浮懆者。尚亦少有。昔真如住智海寺。曾有言。我在湘西道。吾時大眾雖不甚廣。猶有季老。衲僧幾人。真踐實履。操行此道。我自大溈山來到。此間大眾。近有九百之多。我凡所說話沒得。七人五人會得。予因是知。得人雖多。若不修行。與不得何異。不在眾多也。

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葢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冒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救矣(答魯直書)。

湛堂答魯直書。論知人之難說。凡人履踐力行。不可以一酬酢一詰問。即能悉知。葢有口舌。言辯捷利者。事或虗實。不可深信。辭語魯拙訥鈍者。理或穩當。不可困窮。雖窮其人之辭。恐未能窮其人之理。能服其人之口。恐未能服其人之心。惟人難知聖人。所以有患。不知人之病。況近代衲子為聰明。深察所蔽。不務通佛理人情。眼所見。耳所聽。只伺察人之過患縫隙。與眾人違背。其所好次。與正道乖差。其所向方相。加尚者。欺妄不誠。相蒙昧者。詐佞不忠。致使從上佛祖之法道。漸漸而愈。見衰薄。乃不可拯救矣。知人之難。有如此者。

湛堂謂妙喜曰。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內不明心。縱有弘為。皆非究竟。葢所附卑猥而使然。如博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昔福嚴雅和尚。每愛真如喆。標致可尚。但未知所附者何人。一日見與大寧寬。蔣山元。翠巖真偕行。雅喜不自勝。從容謂喆曰。諸大士法門龍象。子得從之遊。異日支吾道之傾頹。彰祖教之利濟。固不在予之多囑也(日涉記)。

妙喜名宗杲。湛堂高弟。後嗣圓悟勤焉。驥千里馬也。福嚴名良雅。洞山守初之嗣。附托也。大寧名道寬。蔣山名贊元。俱石霜楚圓嗣。偕同也。龍水中之力大者。象陸中之力大者。比況有大見識衲子的意思。支持也。湛堂謂妙喜參學當依附好人說。像季比丘。外多徇順物事。內不明了自心。縱有弘大作為。皆非極底究竟。葢所托卑小鄙猥而致然。譬如搏聚。在牛背上的蚊虻。飛不過數步一般。豈能遠達。設若是肯托于良驥之尾。便就有追風逐日千里之能。蚊豈能勝哉。乃附托之勝也。是故學者居住。必擇有知識之處。遊行必就有道行之人。乃能絕屏私邪偏僻。親近中正吉士。聞了正當嘉言也。昔福嚴和尚。常愛真如喆有標表。有品格。堪可嘉尚。但不知他所近附者是那個。忽一日看見喆與大寧寬蔣山元翠嚴真諸老同行。福嚴欣喜之極。若不可勝載。然從容和緩。而謂喆曰。爾所同行諸大士。法門中有大根器者。如龍如象一般。子得依他們同遊。近朱赤。近墨黑。一定肖像。也們去。在他時支。撑我道法之衰微。彰著祖宗之利濟。本不在我之重重叮嚀告誡也。擇處就士。學者其可不知所附托也歟。

湛堂謂妙喜曰。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寶峰記聞)。

湛堂謂妙喜當識高志大說。參禪人識見須要高。思慮須要遠。志向須要超。氣勢須要邁。或出一言。或行一事。執守誠信。不欺于人。勿隨勢力。貪利苟且。不直等事所移奪。自然不為朋黨之輩描畵模寫同他一般。見識隨時遷改。易上易下也。

湛堂曰。予昔同靈源。侍晦堂於章江寺。靈源一日與二僧入城。至晚方歸。晦堂因問。今日何往。靈源曰。適往大寧來。時死心在旁。厲聲呵曰。參禪欲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清兄何得妄語。靈源面熱。不敢對。自爾不入城郭。不妄發言。予固知靈源死心。皆良器也(日涉記)。

死心名悟新。晦堂祖心嗣也。湛堂說。予昔同靈源。侍晦堂和尚于章江寺。靈源與二僧。入城閒翫。至日暮纔回寺中。晦堂因問。今日往甚處去來。靈源對曰。適往大寧寺去來。時死心在側。見靈源抵對不實。乃大聲呵叱之曰。參禪欲要超脫生死。發言先要誠實不欺。清兄何得不守根本。而脫空妄語耶。靈源面熱。自覺其非。而不敢強辯。從茲改過遷善。不入城郭。不出妄言。以予看來。靈源知過速改。死心正見責善。皆美好之人。大乘根器也。

湛堂曰。靈源好閱經史。食息未嘗少憩。僅能背諷乃止。晦堂因呵之。靈源曰。甞聞用力多者收功遠。故黃太史魯直曰。清兄好學。如饑渴之嗜飲食。視利養紛華若惡臭。葢其誠心自然。非特爾也(贅疣集)。

憩息也。黃太史名庭堅。字魯直。號山谷居士。得法于黃龍祖心。特爾強要如此的意思。湛堂借靈源好學以激勵諸人說。靈源愛好看讀經典。一食之際。呼吸之頃。也是不肯休息的。且必竟要背得熟了乃罷。晦堂因他過于好學。乃呵止之。靈源對曰。曾聞勇猛力剛。精進神壯。自強不息者。則三昧易成。彼岸易到。而圓滿功德。亦得永遠也。故黃太史魯直贊美之曰。清兄篤學。就如肚皮饑餓的人好飯食。咽喉消渴的人愛茶湯一般。觀世間財利奉養紛襍華美之事。就如惡臭屎一樣。葢他又本色又本分。乃是天性使然。不是他特意。要如此也。

靈源清和尚。往舒州太平。每見佛眼臨眾周密。不甚失事。因問其要。佛眼曰。用事寧失於寬。勿失於急。寧失於略。勿失於詳。急則不可救。詳則無所容。當持之於中道。待之以含緩。庶幾為臨眾行事之法也(拾遺)。

庶幾近辭。記靈源清和尚在舒州太平寺時。每見佛眼。臨蒞大眾。周詳細密。事事做得。恰好不差。因問是何要法。佛眼答曰。凡幹辦一切事。寧可失之于寬緩之間。不可失之于急迫之際。寧可失之于槩略之日。不可失之于詳審之時。若是失于急。則一定不可拯救。失于詳。則一定無所含容。當持守中道。在不急不寬不詳不略之間。而期待之。以含容舒緩。方近為調御大眾行持道法之準則也。

靈源謂長靈卓和尚曰。道之行。固自有時。昔慈明放意於荊楚間。含耻忍垢。見者忽之。慈明笑而已。有問其故。對曰。連城與瓦礫相觸。予固知不勝矣。逮見神鼎後。譽播叢林。終起臨濟之道。嗟乎。道與時也。苟可強乎(筆帖)。

長靈卓名守卓。靈源清嗣。固本也。連城玉也。表貴重的意思。事詳音義。礫小石也。神鼎名洪諲。首山念祖嗣也。靈源謂長靈卓行道要知時說。授受之道。要待時而行。不可強行。本一定有個時節也。昔慈明肆意于荊楚之間。眾人指目之不暇。明唯包容耻辱。忍受垢浼。見者輕忽。而不推重。慈明自覺無過。亦不洗雪。但笑而順受其辱焉而已。或有問其不辯雪者是何緣。故明對之曰。連城璧貴重者也。二十五座城。不可易之寶。而與無用瓦子石頭相觝觸。譬如以金丸彈子去打那小雀一般。豈不因小而失大。予固已知其決不勝矣。用辯雪奚為及。明訪見神鼎。鼎問曰。汾陽有西河師子是否。慈明指後。厲聲曰。屋倒矣。鼎回顧盻。慈明坐地。脫隻履而視之。鼎老忘所問。又失公所在。慈明起整衣。且行且語曰。見面不如聞名。遂去。鼎遣人追之。不返。鼎嘆曰。汾陽有此兒耶。慈明從此名重四方。究竟大興臨濟之道。靈源又復嘆惜道。用是觀之。道理之與時節。也果可得。而勉強以行之也乎。時節若至。其理自彰矣。

靈源謂黃太史曰。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筆帖)。

古人云。是梁太傅賈誼上漢文帝疏云。備詳音義。措置也。頓足是跌脚。扼腕猶捶胸也。靈源謂黃太史當慮生死大事說。古人賈誼設譬。有云。把火安厝于堆柴之底。而人睡臥其柴上。火勢未曾發作。人本是可以安寢的。此個比譬說話。真可喻安危的機括死生的道理。猶同光天化日之下。一絲毫許。不相間隔。極是分明。夫人平昔安居之日。只知眼下安樂享福。而不知危禍伏於其中。燕閒坐處之時。只知生質強健多壽。而不知死患隨于其後。就如那睡寢在積薪上。火不曾發。安固安矣一般。忽地一時禍殃患難火發。無常煞鬼到來。突出于不知不覺不可測度之表。那時節方纔跌脚捶胸。欲搤腕而拯救之。已是遲了。到底終是不能濟。得斯急矣。人可不預為遠慮也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稻草冥猫

    稻草冥猫

    她是被世人称为妖妃冷血无情的冥姬,她是从一出身就克死父母的孤儿,她是可爱却极为腹黑的十六岁少年稻月,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呢?就连她本人也分不清了,就在她决定不在乎时,因为一场冒险而有了突变。他是全国首富的儿子睨迩,因为从小养尊处忧而想要出去闯荡。他是孤独一人的赏金猎人狮王,在一次狩猎途中救了稻月而成了稻月的伙伴。他是调皮捣蛋又好吃的邻国王子铁忻,因为抱走了冥姬的猫,而被冥姬戏耍。如此有趣的四人组,将会发生什么呢?
  • 监狱收尸人

    监狱收尸人

    大家可能都对监狱有些陌生,对于被严格保护的刑场更是一无所知。然而,刑场上被枪毙的尸体往往会被运送到哪儿呢?有些被家属当场认领,有些则是被法医部接收。有那么一小撮的尸体,因为种种原因,就连法医部也不愿意接收。而我的工作,就是专门接走那些连法医部都不敢接收的尸体,这行有个名字叫做监狱收尸人。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
  • 窃盗玄功

    窃盗玄功

    大道三千,各有其道,各道皆可成神证圣。张玄,偶得《窃天玄功》以窃盗入道,天地间万物皆可窃盗,窃盗时间?探囊取物而!天道?囊中之物罢了!且看一个重生少年,如何凭借窃盗之道扭转乾坤,偷天换日,改变家族本被屠戮地未来······玄者等级:玄者,小玄者,大玄者,玄师,玄宗,玄君,玄王,玄皇,玄帝,玄尊···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寂寞是一种修行

    寂寞是一种修行

    浮躁社会的智慧活法,把寂寞当成一种修行!人生无处不寂寞,寂寞是人生的底色。漫漫人生路中,把寂寞当成一种修行是一种智慧,让你从从容面对喧嚣的尘世,获得心灵的宁静。周成功编著的《寂寞是一种修行》分品味寂寞、感恩寂寞、超越寂寞、享受寂寞四个部分去阐释与寂寞为伴的心态,引导人们直面寂寞,品味寂寞,在寂寞中静思,在寂寞中沉淀,在寂寞中审视自己、发掘自己,直至在寂寞中获得超越与救赎。《寂寞是一种修行》适合所有在这个浮躁社会里想要修炼心灵的人阅读。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来探索人生的真谛,有助于人的身心灵成长和升华,引导人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 皇上的弃妃

    皇上的弃妃

    她,穿越而来,成为了将军府倾国倾城的二小姐,从此,爹宠,娘爱,还外加一个阳光少年哥哥。一次意外爬墙,遇见了邪魅霸气的他,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般沦陷,本以为这是一场久违的幸福,却没想到最后都是一个谎言。,,,,,,黑夜,冷宫中。一个女子浑身是血的躺在地上,娇躯轻颤着,鞭子在背上挥舞,血溅了一地。女子没闪没躲,承受着全部力量。手握成拳,因为疼痛而捏的骨节发白,女子咬唇,眼中划过滔天的恨意,楚凌霄,我一定会杀了你。
  • 风华传说之上古圣器龙啼

    风华传说之上古圣器龙啼

    千年前,龙族的祖先跟勇者的祖先是很要好的朋友,而某天勇者却拿走了龙族的上古圣器‘龙啼’并以保护公主为由杀害了龙族的祖先,从此两族势不两立永不往来。可失去了圣器的龙族逐渐开始远离了人类并与外界隔离创建能让龙族生活的环境,从此便有了——卡塞尔。千年后,龙族出现了背叛者并被长老流放出卡塞尔,如今他却回来了并且企图要消灭卡塞尔而唯一能拯救卡塞尔的只有龙族的圣器‘龙啼’,传说只要吹奏龙啼,死去的生物就会起死回生恢复成以往的样子,在得知‘龙啼’的下落就在人类世界的勇者手上时,龙族的长老们都一致决定由龙族的公主殿下铃兰以及护卫夜罗欣以及竹马金夜辰去人类世界把‘龙啼’从勇者手中拿回来拯救卡塞尔……
  • 亘古大陆

    亘古大陆

    在宇宙的深处,存在一块无边无际的亘古大陆,一个名为“陆雨”无名的小卒无意中获得一颗种子,从地球穿越到此,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血杀征程。
  •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对联里不乏这样的例子:它们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机敏,又于机敏中见诙谐,蕴意丰富,用词巧妙,语言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讲的就是产生这些妙对的著名的背景故事,有:乾隆留步金山寺、妙对六榕寺、小文玉巧联解姓等,除了介绍这些经典故事,书中还汇集了许多诗句中的妙联佳对,让读者饱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