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02600000008

第8章

第九断诸障染者。障有二种。一俱生。二分别。此复有二。一烦恼障。二所知障。成唯识论第十卷云。分别烦恼障现行。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种。习俱初地断。俱生烦恼障现行。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有时犹起而不为失。八地以上永不现行。习地地除。种金刚断。其身见等及此俱生。四地永伏。法执无故。此所生起五地不行。以害伴故。所知障中分别现行。亦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种习初地断。俱生现行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伏尽。若别说者。前之六识八地伏尽。种习皆地地断。七识现行金刚喻定加行道伏。金刚喻定起时种。习俱断。菩萨地说。烦恼。所知障皆有三住所断。一极喜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皮粗重。皆悉永断。能令一切中上烦恼皆不现行。最初证得二空真智。二无功用无相住。一切能障无生法忍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肤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最初任运得无生忍。三最上成满菩萨住。一切烦恼习气随眠。及所知障在骨粗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解深密经说。有三随眠。一害伴随眠。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此意说言。第六识俱身见等摄说名俱生。所余烦恼名非俱生。然体稍粗因彼而起。由彼断故此亦随无。故名害伴。二羸劣随眠。谓第六七地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非俱生身见断此亦随灭。稍难断故。不违楞伽俱生身见断故贪即不生。彼约二乘断烦恼说。不依菩萨所知障无故烦恼不生说。或依二随眠究竟断位。彼经。此论亦不相违。三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然由初地已断皮粗重故。方可显得初二随眠位。复由第八地在肤粗重断故。显微细随眠位。若在骨粗重断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住在佛地。实性论中或说四障。一阐提不信障。二外道着我障。三声闻畏苦障。四缘觉舍心障。十信第六心。伏初障信不退故。十住第四住。伏第二障分别我见粗不生故。此二种子入初地断。第三所知障五地断。乐于下乘涅槃之障五地断故。缘觉舍心所知障七地方断。六地犹观十二缘故。或初二烦恼种见道断。后二烦恼种金刚断。胜鬘经说五住地烦恼。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见一处住地初地断。次三金刚断。无明住地见。修二道如其次第顿渐而断。若初四习随同所知障。见。修道中顿渐而断。或说六烦恼。或说七随眠。八缠。九结。十烦恼。十散动。十分别等。如断障章广说。此说唯识观断。不说余所除

第十归摄二空者。诸论说二空。一生空。二法空。其唯识观通二空观。寻思实智通生。法空。为生所依。但说观法。意求种智。观法空故。为于二空生正解故。然且法观必带生空。论诚说故。何故翻悟说迷。生执必兼法执。返迷说悟。生空不带法空。若以解有浅深。悟生未必悟法。亦应迷有深浅。迷用不迷于体。今释未有解体而迷用。所以生执必带法执。悟浅不达深。生空未必带法。二十唯识云。所执法无我。复依余教入。此唯识教入于法空。此说法空必依唯识。非唯识观唯是法空。独作生空亦唯识故。但是法空观必定是唯识。生空不定。二乘生空非唯识观。故唯识观宽通生法观。法观义局唯是唯识。生观义宽通唯识非唯识观。唯识观局有生空非。由此唯识观望生空观。顺前句分别。无唯识观非生空。但法空观必带生故。有生空观非唯识。谓二乘生空观。法空对唯识。亦复如是。有唯识非法空。谓唯生空唯识观。无是法观非唯识。此二作句其义可知。总相而言。唯识通二空观。论但说法观为唯识观者。据决定故。复说诸空互相摄者。如空章说

诸乘义林第四

乘义略以五门分别。一明增减。二辨体性。三释名字。四彰废立。五问答料简

第一明增减者。或说一乘。法花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胜鬘经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乃至又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又言。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二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等。辨中边论第三卷无上乘品广说一乘差别有三。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如彼广说。显扬第二十。以六因故佛说一乘。不过摄论所说十因。摄论第十以十因义佛说一乘。如下当解。或说二乘。世亲摄论初云。上乘下乘有差别故。涅槃又云。为声闻乘而说半字。为菩萨乘而说满字。又云。一者大乘。二声闻乘。唯识摄论。成立大乘真佛语中皆有此文。亦名大乘小乘。或说三乘。涅槃经云。譬如病人有其三种。一若遇良医。及与不遇。决定可差。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三者遇与不遇。决定不差。即以大乘。为初。二乘为次。无性为第三。又有三乘。一菩萨乘。二独觉乘。三声闻乘。故契经言。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法。乃至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此三乘文处处非一。或说四乘。胜鬘经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荷四重任。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大般若经第十六会。善勇猛请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镜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唯愿世尊为答所问。或说五乘前三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善戒经等云。无种姓人无种姓故。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又称赞大乘功德经。十卷楞伽第八卷说五乘。三乘如前。第四即是种种姓乘。第五方是人天之乘

第二辨体性者。总而言之。教。理。行。果总名为乘。教一乘者。谓诠顺大乘三藏教法。故摄论言。阿毗达磨大乘经等。此正本教大乘。又法花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又胜鬘经言。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为大乘故说此六处。此方便教大乘。故知诠顺大乘所有言教。若方便。若根本。皆教大乘

理大乘者。谓真如理六度等行乘此真如理。能有所往名为大乘。故无性言。或乘大性故名大乘。此唯举根本。胜鬘经言。圣谛者。非声闻独觉谛。亦非声闻独觉功德。法花论云。念观者。声闻观人无我。菩萨观真如二无我等。涅槃亦言。声闻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故大乘方便四谛理等皆理大乘。行大乘者。谓六度等。故无性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又胜鬘云。正法住等。既是行法名曰大乘。法花论言。方便者声闻观蕴。界。处厌苦离苦。菩萨修六度。四摄。二利。即顺大乘。若根本行。若方便行。皆名行大乘。果大乘者。谓佛菩提。涅槃果法。法花经言。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又胜鬘云。二乘者即是一乘。法花又言。息处故说二。又寿量品说成道已久报佛也。安乐行品说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是法身。即菩提。涅槃皆是果大乘。胜鬘又云。二乘涅槃名向涅槃界。四智究竟得苏息处。是佛有余不了义说。故根本果若随顺果。皆名大乘。有为法中通现及种并诸随顺有漏善法。即善法欲已去闻思等行。并无为法皆为乘体。二乘体者。大乘如前。声闻乘体。即合二乘所有三归已去。随顺出世有漏五蕴。及随所应教理行果。以为体性。故瑜伽论六十四说。声闻乘证得者。谓先受归依等以为因故有五证得。一地证得。谓见。及修。究竟三地。二智证得。谓九智即法类四谛。此后所得世俗智。尽智。无生智。三净证得。谓四证净。四果证得。谓四沙门果。五功德证得。谓无量。胜处。乃至神通等。故知教。理。行。果并是乘体。此论证得。略见道前。据实归依已后并是乘体。此唯根本无方便乘。最下乘故。设有不定性。称退故非因。瑜伽复说独觉证得。谓略有三。一先得顺决择分善证得。二先已得证得证得。三先未得证得证得。前二证得名为独胜。最后证得名麟角喻。故此根本及方便法。教。理。行。果并为乘体。以合独觉。声闻总为声闻乘故出二体。法花经中果为三乘。一乘因称门。唯有一门复狭小故。二乘因称衣裓机案。从舍出之随宜而出。非依门故。三乘体性。若别说者。四谛教。理。行。果并声闻乘。十二缘起教。理。行。果并独觉乘。大乘如前。故成差别。然有说为菩萨乘。能自运及运他故。法华但说为佛乘。三乘相望。佛自乘此。唯广运他故。若名大乘即包因果。若四乘者。胜鬘四乘。以人天善根福分有漏闻思修现种。三归。五戒。八戒。十善等。教。理。行。果。以为体性。由果是彼因眷属故。若运载义其果即非。余三如前说。若般若四乘种。具多少有异。教等无差。唯根本为三乘。并方便为第四。楞伽等五乘。合人天为一。开不定三乘外为一。通别异故。种有异故。乘体无别。合人天者。同有漏法根种齐故。又一种五乘。以通从别。合不定性以趣异故。开人天为二。乘体无差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众经撰杂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帝外传

    汉武帝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朝天圣路

    朝天圣路

    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朝圣者,你们的任务就是朝圣,登上那看得见的巨山。“不管我们的前面有多么的困难,我们还是要一往无前的前进!”“不管有多少的阴谋阻挡在我们的面前,我还是要前进!”“因为我们都是朝圣者……”“我是朝圣者,我会赌上我的性命爬到那个巅峰,站在大陆的顶点………………然后……回家!!!”陈圣。
  • 镇魔世界

    镇魔世界

    这是一个阵吹无下限扔八阵图的故事。“进了,进了,漂亮的一个小无相阵,哎,又要坑几百万晶石了。”“砍我,杀我,还是爆我,哼,来啊!小乾坤阵,咱们走起。”从地师开始,凌熙面对的是专业,专业,还是专业。铭阵师,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样子,随便的茅山鬼画符,啥?增幅200%,好吧!那随便纹个太极图上去,额,500%增幅,应该是很有前途的。铸阵师,好像也有前途吧,什么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什么周天星辰大阵,什么十绝阵,好像都能创造哎。还有什么阵器师,好像也可以炼炼诛仙剑,都天旗,星辰幡玩玩。凌熙郁闷了,原来选择是硬伤。
  • 我的漫画王国

    我的漫画王国

    「通俗版简介」这是一位天朝的漫画老师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霓虹凭借着这一世所没有的漫画,翻云覆雨,成为一个王者的故事。「装13版简介」劳伦斯#凯特,美国继乔丹,科比之后又一位超级篮球手在帮助自己的球队获得三连冠后,他在一次采访时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你问我为什么会喜欢上篮球?因为13岁的时候我看到了一部影响了我一生的漫画《灌篮高手》,我很感谢那部漫画的作者,因为他改变了我的人生,否则也许我现在可能还在某家汽车修理店工作呢。”「真实版简介」这是一位无良作者因为一包牛肉干的对赌,而开的一个坑,慎入。
  • 魅世红颜:魔帝傲九天

    魅世红颜:魔帝傲九天

    她本是黑暗中的王者,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从一人口中竟得知自己是魔界公主。难怪她喜黑暗,原来她本为魔。知道自己身为公主却出现在现代的原因,又该是怎样的风雨。她道:“风雨欲来,吾战于世,与吾为敌,吾必杀之,血流成河,万兽饮之,木秀于林,吾欲摧之,见佛屠佛,遇神弑神;挡吾之路,吾必除之,报仇之路,必是荆棘,血色之路,吾定踏之,父母之仇,必将报之。”
  • 昙花一现:冷颜杀手

    昙花一现:冷颜杀手

    她,因好友的背叛而家破人亡;她,因保护妹妹而得罪人而被人灭门;她,因亲眼看到父亲杀掉母亲,听到外公被杀的真相而逃出家门;她,因姐姐的嫉妒而遭陷害推下大海却大难不死。她们是好姐妹,她们都发誓要报仇,经过十年的艰苦蜕变,她们回来了!她们回到了...
  • 袭风逐月

    袭风逐月

    话说这凤王凰后年轻时候只生了一个蛋,孵出一只小凤凰,凤王凰后希望是女儿,可恨的是小家伙偏偏都选择了男性,于是乎,待小凤凰第二次浴火重生行成人礼时,凤凰夫妻直接将国事丢给他,跑到凡间逍遥自在去了;千年后,一颗白色的小凤凰蛋落在炎谷内的皇宫门口,旁边丢下一张纸条“交给凤王,他妹妹傲琼”,结果小家伙第一次浴火显现性别也是带把的,于是傲琼这么女性化的名字就套在悲催的老二身上;五千年后炎谷皇宫门口一只火红色的小凤凰“扑腾扑腾”折腾,这只小凤凰浴火变成一个女娃,名曰:黎月,于是炎谷炸开了;袭风是龙族太子,自从广茂森林与凤凰公主的一次“邂逅”,自此麻烦缠身,不对盘的两人处处作对,从未停歇;黎月的古灵精怪让下凡的降龙尊者济公看中收为徒弟,返回天庭后将扇子送之,长大的黎月和袭风因为一次一言不和,失手将袭风和他的随从扇入凡间妖狐洞,天上人间,不死不休
  • 逆修归元

    逆修归元

    这是一个没有宗门没有国度的世界,只有着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了一起,组成一个个的社团,每一个团体都有着各自的绝技战!战!战!挥手之间敌人烟消云散,谈笑之时通往巅峰之路兄弟,朋友,爱人,且待我功成时,造化一个天地!!!
  • 你的青春丢了我

    你的青春丢了我

    一段您有关于高考的故事就此展开,带有青涩、懵懂、倔强、叛逆、偏爱的我们走在那些与高考有关的日子,回首才发现,我们丢了很多东西。青春之作,敬请关注。
  • 落花集

    落花集

    她是第一操控师苏暖,重生成九州城第二千金苏冷。他是沉睡千年的最高级人形木偶,偶得灵魂,渐变成人。爱从零度升温,他感情迟钝,悉心学爱;情牵今生前世,她精心授爱,终得良果。她是他的主人,也是他的宠妻;他是她的作品,也是她的依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蔓陀萝

    蔓陀萝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