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02600000004

第4章

显中道者。瑜伽论摄决择分八十一卷说。经体有二。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即能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能诠文中复分为二。一者龙军论师。无性菩萨。及佛地论一师所说。且无性云。此中即是随堕八时。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此意即取随世俗说日夜八时。说花严经八会之时。诠辨诸法八转声时。闻法者识所变声等直非直说。以为教体。佛地论云。谓佛慈悲本愿缘力。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此意即是由佛本愿为增上缘。令闻者识有文义相。此文义相。虽自亲依善根力起。而就本缘名为佛说。佛实无言。故无性云。若尔云何菩萨能说。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于梦中得论咒等。若离识者佛云何说。此就本缘佛不说法。乃无文义。唯有无漏大定。智。悲。若依闻者自识所变。有漏心现。即似无漏声名句文以为教体。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此即如来实不说法。故大波若第四百二十五卷。文殊问经。涅槃经等。皆作是言。我成道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十地亦言三界唯识。故知教体唯心所变文义为性。善顺契经。不违唯识。问何故佛宝即有本佛。今说法宝即唯心变。答教法戏论唯说自心。余非戏论故取本质。理。行。果法同佛宝故。无垢称经言。法非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即是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故唯心变。问若取佛说义即可然。若闻者心所变为教。子细研究。于理实难。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有为法生已便住。如何识上聚集解生。答无性解云。随堕八时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谓八时中闻者识上。有直非直二种言说。聚集显现故。瑜伽说心略有五种。一率尔。二寻求。三决定。四染净。五等流。如五心章自当广释。如圣教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如言诸字率尔心已。必起寻求续初心起。虽多刹那行解唯一。总名寻求。未决定知诸所目故。如瑜伽论第三卷说。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生故。复言行时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现。谓率尔亦寻求及后决定。决定知诸目一切行。故瑜伽说。寻求无间若不散乱决定心生。若散乱时生即不定。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了知复说无字。于此时中有先三心。于无字上但有其二。谓率尔。寻求。未决定知无所无故。即从决定后却起寻求。论但定说率尔寻求定无间生。寻求已后许散乱故。复言常时五心并具。其义可解。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于最后时始能解义。染净等心方乃得转。故虽无过。未。而教体亦成。若新新解并有率尔。四字之上皆定有二心。谓率尔。寻求。即于末后有十二心一时聚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五。故成十二。既于初字有率尔。寻求。于第二字新生决定。并前为三。第三字中却起寻求。并前为四。第四字时但新决定。染净。等流三心而起。合有七心一时聚集。如是方名五心具足。故唯识教其体理成。勘对法第一疏应具广之。二者护法。胜子。亲光等说。凡论出体总有四重。一摄相归性体。即一切法皆性真如。故大波若经理趣分说。一切有情皆如来藏。胜鬘经说。夫生死者是如来藏。无垢称言。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贤圣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诸经论说如是非一。一切有为诸无为等有别体法是如之相。譬如海水随风等缘击成波相。此波之体岂异水乎。一切诸法随四缘会成其体相。然不离如。有漏种子性皆本识亦复如是。故皆无记。二摄境从识体。即一切法皆是唯识。花严等说三界唯心。心所从王名唯识等。如是等文诚证非一。三摄假随实体。即诸假法随何所依实法为体。如说瓶等四尘为体。诸不相应色心分位。即以所依分位为体。对法论说不相应。行色心等中是假立。故是说不害等即无嗔等。此类非一。四性用别论体。色心假实各别处故。瑜伽等说。色蕴摄彼十处界等。此类众多。又有四重。一真如。二无相。三唯识。四因缘。此二四体摄法义周。随其所应释一切法。今随义便略叙明之。庶后学徒详而易入。护法等说。诸教体者。谓宜闻者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实能所诠文义为体。此师意说。众生本愿愿闻佛说。如来识上文义相生。听者识心即闻佛说。亦有如是似文义相。故升摄波叶喻经说。佛取树叶以问阿难。比其林叶所有多少。复告庆喜。我未所说乃有尔所。故诸经首佛皆教置如是我闻。二十唯识天亲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展转互为增上缘故。是故世尊实亦说法。言不说者是密意说。于真如性绝语言故。实无诸事。故波若云。音声寻我不见如来。推功归本。仍言应化非说法者。计所执中无说法故。于依他起譬如幻人为幻人说。唯有假说似能说者。都无实说。听者心识文义之相。理有无疑。故诸教体取本无漏世尊所说文义为体。若取能诠。唯声名等而为体性。十地论说。说者听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声。二者善字。又解深密经。及瑜伽论七十八说。于第九地断二种愚。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愚。成唯识论第九卷言。无量名句字者。谓法无碍解。所说法者所诠义也。名句字者能诠文也。对法等云。成所引声者。谓诸圣所说声。成唯识论第二复言。由此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法缘名等。词缘于声。金刚波若天亲论说。又言无记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汝法是无记。而我法是记。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珍宝。是故当知。诠表教体唯声名等体唯无漏。亦唯是善。此通依他及圆成实。从众缘起名曰依他。体是无漏可通成实。佛地论说。依随转门及二乘者。说十五界唯是有漏名。句。文身唯是无记。今依大乘。若唯如来后得说法声。名。句。文。真善无漏。如前所解诸教中说。故佛地论。成唯识。说十八界皆通有漏及无漏。若十地菩萨二乘说法声。名。句。文。唯是有漏。若听者识所变文义。或通有漏及与无漏。一切异生。二乘菩萨七地已前有漏后得。能听法者皆唯有漏。若一切二乘。七地已前无漏后得。八地已去。识上所变声。名。句。文。皆唯无漏。随其所应说之为教。然同所敬既取本质无漏三宝故。今教体亦取本质佛等所说任运而现。非有漏戏论声等为体。摄大乘云。如末尼天鼓无思成自事。声等为体。于能说者识上现故不违唯识。若闻者识所变为教。教唯有漏三性为体。同识性故。依前所说四出体中。今出教体亦。应有四。依前第一摄相归性。教即真如。般若论说。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说法不二取。无说离言相。故知教体性即真如。无垢称语大善现言。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即解脱。解脱相者即诸法也。又云一切法亦如也。又云法非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即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故知教体性即真如。依前第二摄境从识。若取根本能说法者识心为体。若取于末。能闻法者识心为体。故天亲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依前第三摄假随实。一切内教体唯是声。由名句文体是假有随实说故。对法论说。成所引声不说名等名成所引。依前第四相用别论。唯取根本能说法者识上所现声名句文以为教体。假之与实义用殊故。十地论云。一者声。二善字。如前教理成此体讫。此中四体约义用分。不乖真俗法相理故。虽说一体义不违三。即一一法各各有此四种体。故说诸法体。准此应知。虽显教体义有多途。而未解释唯识教性。如何说者识上聚集。令听法者聚集解生。显扬论中第十二说。有字非名谓一字。有名非句。谓一字名。句必有名字。名亦必有字。字不必有名。名不必有句。既大乘中于声屈曲义说名等。故说名等。非小乘义。今准此义。释说法者及听法者识心之上聚集显现。如圣教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善调伏自心。是诸佛圣教。说诸字时。余恶等字并在未来。唯有一字及依一字所成之名于心上现。此即一字成名之义。亦有一字不成名者。非此所明。复言恶时。余者等字并在未来。其前诸字虽入过去现无本质。由熏习力唯识变力。仍于此念说恶字时心上显现。即有二个一字。一个字身。两个一字所成名。一个一字所成名。名身。一个二字所成名。又言者时有三个一字。两个字身 一谓诸恶。二谓恶者。以二合说。下应准知。不可隔越合。故无诸者合名字身一个三字多字身。三个一字所成名。二个一字所成名名身 如前字身二二合说 一个一字所成名多名身 论虽二说今取三字名名多名身。不取四字者下准应知 两个二字所成名 亦二二合说 一个二字所成名名身。一个三字所成名 复言莫时有四个一字。三个字身 亦二二合说准前应知 两个三字多字身 三三合说。更互除初后一字 一个四字多字身。四个一字所成名。三个一字所成名。名身谓二二合说 二个一字所成名三名多名身谓三三合。说更互除初后一字 一个一字所成名四名多名身。三个二字所成名 谓二二合说 二个二字所成名名身。一个二字所成名多名身。二个三字所成名 更互除初后一字如前准说 一个三字所成名名身。一个四字所成名。又言作时有五个一字。四个字身 谓二二合说 三个三字多字身。二个四字多字身。一个五字多字身 至此总合字及字身并多字身有一十五 五个一字所成名。四个一字所成名名身 谓二二合说 三个一字所成名三名多名身谓三三合说 二个一字所成名四名多名身更互除初后一字 一个一字所成名五名多名身。四个二字所成名谓二二。合说三个二字所成名名身。二个二字所成名三名多名身 一个二字所成名四名多名身。三个三字所成名 谓三三合说 二个三字所成名名身。一个三字所成名多名身。二个四字所成名 更互除初后一字 一个四字所成名名身。一个五字所成名 至此总合名及名身并多名身有三十五 合有一句。义究竟故。梵云阿耨瑟多掣陀。即八字成句。不长不短。以圆满故。此中皆取无间相合方成名等。不可隔越合成名等。所隔之字即无用故。此中且依倍倍增长而作其法。合有五刹那所依之声。于心上现。不可为难。此依一句事究竟说。字。名。句。声。都合尚有五十聚集。若约一颂。一段。一卷。一部聚集字名句等。理即无边。若萨婆多等说恶等字时。诸等字已灭。无聚集故。次第而生。不俱时故。无熏习故。不可至后。前已所说字。于后心上现。故彼教义决定不成。亦非由前字等势力。末后字等能生显名。过去无体。又无熏习。由何势力。末后之字能生显名等。故我今时。其说法者若在因位。及诸听者亦在因中。由初诸字等熏本识已。连带缘后恶者等字。识上解生。乃至末后作字之时。先皆聚集。由前熏习后识之上聚集显现。诠所诠义差别圆满。名为说法。说为闻教。若是佛说。虽无熏习亦聚集生。故虽无过未唯识教成立。说者。听者义皆圆满。俱以声。字二种。究竟于自心上聚集显现。为教体故。于此四种出体之中。随其所应。以圆成等及相名等三性五法各别出之。唯大乘义。大乘义中。虽有蕴处。界等三科之法。体性易故复滥小教。故不取之。三性体性略而言之。遍计所执体唯我法。性相都无。依他。圆成各有二体。一者有漏无漏门。诸无漏法皆名圆成。故摄论说。若说四清净是即圆成实。诸有漏法皆依他起。二者常无常门。诸常住者名圆成实。即唯真如圆成实摄。瑜伽论说。五法之中唯说真如是圆成。故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其前教体摄相归性唯圆成实。自余三体可通二说。无漏有为通二性故。五法体性如五法章。义准应悉。余一切章由此门中。已略显示更不别显。准义知之此中所说义理研寻。皆是大师别加训授。传者实虽文拙。而此义或可观。冀诸有智委为详审。其间引证纯用大乘。白日光晖不假众星之助故也。如有谬错。希为箴规。上来合是体性不同。自余义门如余章说

第五得名悬隔。于中有二。初谈古说。后论今释。谈古说者。古师解释诸法名义。但随己情各为一解。既无依据难可准凭。义与体乖遂成疏谬。或云当体以彰名。或云就义以为目。或云从能依以受称。或云从所依以立名。或云从数就义为名。或从相应增强为号。或两体相违。如是种种解释不同。并率己情未为典据。所以诸师纷乱互起异端。令后学徒无可从受。皆由翻译之主不善方言。语设将融玄旨犹隔。师既堕矣。资亦负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为爱穿梭千年

    为爱穿梭千年

    第一次相见,他把巧克力当做了毒丹,以为她要害死他!第二次相见,两人都因失血过多而昏迷,和平共处!第三次相见,因为意外,他吻了她,吵着闹着要负责!第四次相见,……好吧,这次是他故意来找她的,就是想要赖上她!第五次……第六次……林梦影恼了,他妈的,你到底要来多少次啊!凌少寒笑了,别生气,因为我会一直来的,你现在就生气了,以后怎么办啊!……文艺版:一颗舍利,穿梭时空!一段幼时情缘,纠缠出一生的爱恋!穿梭千年,只为来到你面前,与你共谱一段旷世情缘!
  • 万界神王

    万界神王

    我成道时,天要泣血,地要哀鸣!时间长河里我称霸群雄,诸天万界里我锋芒毕露!放眼天下,海天之内,世间万宗,任你天才、妖才、神才、鬼才,尽皆要匍匐在我之脚下!若无镇天之意,岂能做逆天之修?我雷力,誓要镇压诸天!求收藏,求推荐,各路神仙,请施展法力神通相助俺吧!
  • 仙境只是个传说

    仙境只是个传说

    传说中世界末日那天游戏在了个线,居然穿进网游里面去了!那就键盘网游当全息耍了还不行?喂!没有下线选项也好歹给个复活回城啊!现在闹出人命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各种谜团串不起来,每天都过着惊心动魄的倒数。争分夺秒跑迟一步都会死于非命!
  • 武者非侠

    武者非侠

    我怀念的,是两肋插刀;我骄傲的,是挥汗如雨;我歌颂的,是江湖。
  • 社交礼仪恰到好处

    社交礼仪恰到好处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奏国歌时要起立,行注目礼;参加宴会时要穿晚礼服等。其实,礼仪就是规定了一条人们该走的固定的轨道,或者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规定了一套应遵循的模式。遵循它,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得体,顺畅;违背它或偏离它,往往会遭到社会习俗的惩罚,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巴黎铁塔的邂逅,注定了我们的缘分。暖心的梨涡,薄荷般的声音,可爱的虎牙,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好像发生在昨天。本书讲述了墨浅兮,伊暮雪,夏紫璃的故事,她们与Tfboys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韩娱传奇

    韩娱传奇

    前世足坛的辉煌,今世君临韩娱,坐拥佳丽三千。他只想做一个低调的天才,却永远都是话题人物,花花公子是现实逼他带上的头衔,一本纯韩娱YY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注:本小说纯属YY,大家勿对号入座,谢谢合作,本人新手一个,但是保证完本哈,毕竟俺构思一年多的小说。大家多多支持哈
  • 正邪天下正邪篇第一卷

    正邪天下正邪篇第一卷

    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预约爱情

    预约爱情

    沈小莫在五年后踏入上海,她见到了她一直深爱的男人宋家明。原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却不知这一切只是一个……而你总会听过一个爱情故事。或凄哀婉转,或开心圆满。小莫第一次见到苏奈良时,她已经三十五岁。岁月在她脸上显得格外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