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00200000170

第170章 皇宫里的大食堂

“猪……猪食?”

听了高力士的话,范局令不禁大惊失色,这高力士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说皇帝吃的是猪食!

高力士也自觉失了言,马上道:“范局令,你还不要这么惊讶!这是圣上昨日从秦少郎君的西域风情大酒楼回来的路上亲口对我说的,圣上说你们烹煮的那些食物,和西域风情大酒楼的美食相比,连猪食都不如!”

听高力士话里的意思,似乎是在转述李隆基的话。

至于李隆基到底说没说过这样的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这世上也没有哪个傻瓜敢去找李隆基求证,那纯属没事找事活得不耐烦了。

怕范局令面子上过不去,高力士话锋一转道:“秦朝散郎,范局令,虽然圣上对吃的很在意,但本官对烹饪之事却不是十分精通,至于如何能把尚食院的御厨们调教好,让圣上吃到满意的食物,此事还需你们二位亲历亲行。我一会还要去紫宸殿面见圣上,就不陪你们说话了,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尚食院研究如何调教御厨了,也好尽快让圣上不出宫就能吃到西域风情大酒楼那样的美食。”

“下官告退。”

“下官告退。”

和高力士告了别,秦钺在范局令带领下离开内侍省,穿过一个长长的独立回廊,向位于大明宫中朝院子里的尚食院走去。

大明宫内有三道东西宫墙,把整个大明宫分割成了一个四进四出的庞大院落,总体上分为“前朝”和“内庭”。

前朝包括以含元殿为主殿的“外朝”和以宣政殿为主殿的“中朝”,是皇帝接见文武百官和举行朝会的地方。内廷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和嫔妃们的起居之地,不过皇帝有时也会在内庭最前面的紫宸殿与少数心腹大臣商议国事,所以紫宸殿也叫“内朝”。

秦钺和范局令之所以要从独立的回廊进入中朝的院子,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带“把儿”的,既不是宫女也不是太监,是不能随意在后宫里行走的。就算那些可以进入内庭的宰相们,最多到紫宸殿也就必须止步了。正常的男人要想在皇帝的后宫随意行走,除非去找内侍省负责“去势”的主刀太监割上一刀,把自己也变成六根清净的太监。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透过回廊,秦钺看到整个大明宫内十步一楼百步一阁,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还修建了高大的假山和宽阔的人工湖,看上去建筑规模十分辉煌壮丽,不愧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宫殿群。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能和大明宫相媲美的只有秦朝的阿房宫,但阿房宫也只是占地面积比大明宫大,由于秦朝的宫殿建造水平和盛唐相比还相差甚远,阿房宫内的宫殿远不及大明宫内的宫殿集中,更不如大明宫内的宫殿气派巍峨。

大明宫南北长有五里多,最宽处达三里多,光是一个正门丹凤门的宽度就有将近半里地。整个大明宫占地足有三百五十多公顷,建筑规模是明清时代的北京紫禁城的将近五倍。一直被誉为“千宫之宫”和“丝绸之路尽头的东方圣殿”。

范局令对秦钺道:“秦朝散郎,这宫城里有一处尚食院总院,还有两处分院,另外各大殿里还有十几个御用厨房,不知你先想先去哪里看看?”

秦钺有些好奇:“怎么会有这么多厨房?”

范局令道:“秦朝散郎,你不在宫里当差,是不知道宫里的事的。这宫里上上下下有一万多口子人要吃饭,厨房少了怎么能行?”

“一万多人?”

“你想啊,光是嫔妃和宫女就有三四千人,这还不包括大太监、小黄门、女官、侍卫等人,再加上我等殿中监所属的六局官员和杂役人等,可不就有一万多人了吗!”

“你们尚食局有多少人?”

“不包括我们这些有官阶的官员,尚食院有主食一百余人人,主膳八百四十人,加上各类杂役,总计一千五百余人。”

“我听说大臣们也在宫内用午膳?”

“也不能说是午膳,因为大臣们上朝结束后还不到午时。”

“在宫里吃饭的官员多吗?”

“这也要分日子,赶上初一、十五大朝会的日子,在宫内吃饭的官员有一二百人,赶上每月一、五、九日小朝会的日子人就会少一些,其他日子只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等常参官在宫里用午膳。”

“圣上、皇后、嫔妃和官员们一般都在哪里用膳?”

“圣上在哪里用膳并不确定。”

“怎么会不确定,难道圣上没有专门用膳的地方吗?”

“圣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寝殿用膳,但有时候也会在紫宸殿、麟德殿等地方用膳,因为圣上经常和宗人以及官员们在一起宴会,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地点。皇后和嫔妃们,如果不是为圣上侍宴,一般都在各自寝宫里用膳。至于宰相等大臣,他们有专门的‘公厨’,一般在政事厅用餐,普通官员举行完朝会后在前朝大殿的廊下排桌而食‘廊下餐’。”

“范局令,你们既要为圣上准备专门的宴席,为后宫的数千宫人准备饭食,还要在不同的地方招待品阶不同的官员,这岂不是很麻烦?”

“麻烦肯定是很麻烦的,但好在宫内有三处尚食院和十几处厨房,官吏和杂役们各司其责,倒也出不了什么大的差错。”

秦钺感叹道:“不入宫门不知道,想不到这宫城里竟然如此庞杂,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王国啊!”

范局令道:“那秦朝散郎,你打算先去哪里?”

秦钺想了想道:“咱们先去尚食院总院看看吧!”

其实尚食院总院就是大明宫里的一个公共大食堂,并不是专门为皇帝做饭的地方,秦钺之所以想去尚食总院看看,无非是想借此机会去参观一下皇宫里最大的厨房而已,因为好不容易有机会进一趟皇宫,光看皇帝的小食堂实在没啥意思。

【未完待续】

同类推荐
  • 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本书内容包括“皇帝:毕竟高处不胜寒”“权臣:与帝王博弈”“修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世不我知未足忧,是真名士自风流”等。
  • 大唐闲王

    大唐闲王

    一位现代青年,带着空间穿越到唐朝倒霉王爷李佑的身上……
  • 大明王朝1

    大明王朝1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的梁山我做主》是鄙人的新开的,能上架自然是最好,不能上架也争取写完,说话算数,不算数就真成TJ,呵呵
  • 刺客信条:清

    刺客信条:清

    以在这时代在背负的恶名,用剑刃代替救赎那些灵魂被侵蚀黑透的人,但刃尖从不抵向无辜之人。遵循刺客之道,诺下道义信条。清政府从兴直衰的结局已被注定,但曾有不少人试图用双手改变历史,最终改变的终究是自己的命运。这里所写的是晚清时期几位来自中国刺客的传奇一生,文章角度以第一人称开写暂时停更
热门推荐
  •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校荆轲

    少校荆轲

    穿越,为了维护历史的真实。但新的荆轲却开启了另外一个时空世界的大门,在那里,是魔幻的传说和历史的真实之间剧烈的碰撞。不同的荆轲,开始演绎一段浩瀚的魔幻史诗……
  • 送韦书记归京

    送韦书记归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神决

    寒神决

    “我。。我必须强起来,我有要守护东西!”少年手握巨剑,汗水从脸上滴落,洒在地上,少年嗖的一声,消失在了原地。。一处山峰上,一位青年长发飘飘,一身长袍,耸立在那,“你为我而死,我岂可苟活?月儿,你且等着,他们杀你,我定血洗他满门!”说罢,泪水低落,瞬间,消失在了原地。。
  • 我的师傅是道士

    我的师傅是道士

    我当学生那几年,学校发生过很多灵异的事件,生物老师的惨死,409宿舍之谜,食堂重建传说,校长鬼附身等等...当我遇见我的老师葛大爷的时候,我的一切都变了...独闯云南,入苗疆斗巫师,剿灭邪教团伙等等,让我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真”道士。可当葛大爷去世那一天,又因一个女孩的出现,把这一切都打破了...为何我一直坚定的信念正在慢慢瓦解,等待我的还有什么?那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天大的圈套。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神秘新颖在向你走来,各种神秘事件正在等待你来开启。
  • 灵符天下

    灵符天下

    宅男莫明奇妙重生到一个同名同姓的人身上,没想到却由此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古玩,翡翠只能是为他积累财富的一个起点,他的梦想就是入侵西方世界,扬我中华神威。
  • 逆天种植

    逆天种植

    天肖,一个父母双亡的可怜孤儿,一个不明损落的稀世天才,一个注定不能成为武者的废物。被同族兄弟冷落、嘲笑、讥讽的他在某一天非常悲剧地遭遇了魔物的袭击从山崖上落下,然后又莫名其妙地撞到了一个坑爹的农场,从此……嗯?你说黄金葡萄?呃,我这里放的都是白金葡萄。啥,你要一个千年灵芝?抱歉,那个我没有,万年灵芝要不要?哦,你说你有雷鸣地裂剑。挺厉害的嘛,要不要和我这把雷霆破天剑比一比哪边更强?———————随身带个神秘农场,珍品药材,逆天神器,垂手可得。每天拿个推荐票,看见此书,随手一投,霸王感激不尽。
  • 梦的了结

    梦的了结

    那一天,从不弯腰低头的我看到了你,甘愿为你付出一切,为你心痛,为你残忍。或许,双手沾满鲜血的我不配这样,但是我却都做了,都付出了,不论结果如何,我会遵守我的承诺,永远陪着你。直到我化作灰尘,不得存在于世。一切,只为你。……
  • 重生之拈花笑

    重生之拈花笑

    前世遇人不淑,被害惨死。一朝重生,回到七岁。这一世,发誓一定要活的潇洒。斗渣男,整小三,拼谋略,搅乱这一方乱世。且看不幸屌丝女,如何华丽转身,在这乱世之中混的风生水起。没有轰轰烈烈的曲折爱情,只有那初见一秒后的生死倾心。也没有过多惊心诡谲的内宅争斗,只有那乱世争雄的运筹帷幄。
  •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