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58200000006

第6章

頌言二乘。簡非大乘。謂第八識。行相微隱。淺智難知。故曰不了。不信有此第八識體。曰迷。唯以第六受熏持種。曰執。唯識論云。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問也。聖教正理。為定量故。答也。是故論主。廣引三經四頌。四教十理。證有此識。云何聖教。若阿毗達摩經。解深密經。并楞伽經。此大乘三。若大眾部。阿笈摩經。上座部。分別論。化地部。說一切有部。增益經。此小乘四教。云何正理。十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此頌具含十理。一持種心。二異熟心。三趣生體。四有執受。五壽煖識。六生死時。七緣起依。八識食體。九滅定心。十染淨心。先引聖教。若大乘阿毗達摩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頌第八識。自性微隱。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止。由此有諸趣者。由有此識。執持一切順流轉法。令諸有情。流轉生死。雖惑業法。皆是流轉。而趣是果。勝故偏說。或諸趣言。通能所趣。諸趣資具。亦得趣名。諸惑業生。皆依此識。是與流轉作依持用。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執持一切順還滅法。令修行者證得涅槃。此中但說能證得道。涅槃不依此識有故。或說所證。是修行者。正所求故。或此雙說。俱是還滅品類攝故。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即彼經中。復說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梵語阿陀那。此云執持。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結生即投胎時)。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曰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曰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義。入楞伽經。亦作是說。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此頌喻也)。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擊。恒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此頌法也)。眼等諸識。無如大海恒相續轉。起諸識浪。故知別有。第八識性。已上所引大乘四頌。總證第八識。名持種心義又大眾部。阿笈摩經。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等識。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徧。為三有因。化地部中。密說此名。窮生死蘊。離第八識。無別蘊法。窮生死際。無間斷時。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由是彼說。阿賴耶名。定顯此中。第八識故。上引小乘四教。宛然有此。第八識體。何以堅執。唯前六耶已引聖教。當顯正理。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脫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此識一類。恒無間斷。如苣蕂等。堅住可熏。當彼契經所說心義。此證第八名心。以合十證頌中第一持種心義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眼等轉識。有間斷故。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酧牽引業。徧而無斷。彼異熟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二異熟心義。通上以釋初句持種異熟心竟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要實有。恒。徧。無雜。具此四義。方可立為正實趣生。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諸異熟色。及五識中。業所感者。不徧趣生。無色界中。全無彼故。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徧趣生。起無雜亂。而不恒有。不相應行。無實自體。皆不可立正實趣生。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恒徧無雜。是正實趣生。此即第八心及心所。以合十證頌中。第三界趣生義又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謂五色根。及彼依處。唯現在世。是有執受。彼定由有。能執受心。唯異熟心。先業所引。眼等轉識。無如是義。彼執受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四有執受義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謂諸轉識。有間有轉。如風聲等。無恒持用。不可立為持壽煖識。唯異熟識。無間無轉。猶如壽煖。有恒持用。故可立為持壽煖識。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五壽煖識義。通上以釋次句趣生有受識竟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顯此有心故)。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轉識。必不現起。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不現行。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恒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六生死心義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蘆束。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又諸轉識有間有轉。無力恒時執持名色。寧說恒與名色為緣。故彼識言。顯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七緣起依義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諸有執無第八識者。依何等義。經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故識食體。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八識食體義。已上釋第三句生死緣依食竟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謂眼等識。行相麤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徧執持壽煖識在。依何而說識不離身。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豈得說為住滅定者。眼等轉識。於滅定位。非不離身。故契經言。不離身者。彼識即是此第八識。入滅定時。不為止息此極寂靜執持識故。無想等位。類此應知。故彼定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九滅定心義又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種故。彼染淨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十染淨心義。通上釋第四句滅定心染淨竟。證有此識。理趣無邊。不但十義而已。詳唯識論第三第四。宗鏡四十七。文繁不引。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頌第八識。體性淵微。隨緣生識之義。浩浩者。深廣義。三藏者。能所執也。持種義邊。名為能藏。受熏義邊。名為所藏七執為我。名為執藏。如契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頌言淵深者。顯不可窮義。以水喻於第八本識。故有淵深不窮之相。以浪喻於前七轉識。故有生滅不盡之波。以風喻於境等四緣。故有擊發助生之狀。所以喻中。多風至。多波生。少風至。少浪起。法中多緣多識生。少緣少識起。如楞伽云。如海遇風緣等。

受熏持種根身器

頌第八識。既能受熏。復能執持種子根身。及緣器界之義。唯識論云。依何等義。立熏習名。問也。所熏能熏。各具四義。令種生長。故名熏習。答也。何等名為所熏四義。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所熏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由此如來。第八淨識。唯帶舊種。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唯異熟識。具此四義。可是所熏。非心所等何等名為能熏四義。一有生滅。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長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無為。前後不變。無生長用。故非能熏二有勝用。若有生滅。勢力增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劣。故非能熏三有增減。若有勝用。可增可減。攝植習氣。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有勝劣。四與所熏和合而轉。若與所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能熏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如是能熏。與所熏識。俱生俱滅。熏習義成。令所熏中。種子生長。如熏苣蕂。故名熏習問。能熏前七。王所俱能。所熏第八。何非心所。答。所熏唯王。心所非義。所若受熏。大過失生。不應齊責。問。前七能熏第八四分。何熏何分。曰。前五轉識。唯熏第八相。分種子。第七唯熏見。分種子。唯第六識。能熏第八相見。分種。問。能熏前七。各有四分。何分能熏。曰。見相二分。能熏成種。以此二分。有作用故。問。相分是色。何能熏種。曰。但是見分與相分力。相即能熏。如梟附塊。能成卵殼。頌言持種根身器者。持乃執受。有四義故。一攝為自體。同無記故。二持令不散。令不壞故。三領以為境。親相分故。四令生覺受。同安危故。種子根身。四義皆具。器界唯有。領以為境一義。非有情故。無餘三義。

去後來先作主公

頌第八識先來後去。成生死義。所以言去來者。非謂識體有去有來。何則。未生之前。已有識體。故曰來先。既死之後。識體尚存。故曰去後。以來之先去之後而究之。則知識體常存。豈有去來乎。依憑經論。略辨此識捨出之處。瑜伽論云。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二皆至於心。一處同時捨。雜寶藏經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盖離。地獄脚板出。然經論異者。經明六趣差別。論明善惡兩途。其義一也。有漏章竟。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頌第八識。次第捨名。乃至究竟轉智之義。謂第八識。有三種名。三十頌云。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此即三種名。一名阿賴耶。二名異熟識。三名一切種。又謂此識。從有漏因。至無漏果。略為三位。一我愛執藏位。謂從無始。至不動地邊。名阿賴耶識。此云藏識。具三義故。以能持種故曰能藏。以能受熏。故曰所藏。第七念念執為我故。故曰執藏。具此三義。名阿賴耶。得登八地。煩惱永伏。不受彼熏。七不執我。三藏之名。從此捨故。故云不動地前纔捨藏也二善惡業果位。亦從無始。至等覺位。名異熟識。亦具三義。一變異而熟。因種變異。果方熟故二異時而熟。因滅果生。定異時故。三異類而熟。因通善惡。果無記故。具此三義。名異熟識。從斷惑來。名金剛道。二障惑種。由此斷故。金剛道後。即解脫道。餘有漏果。及劣無漏。俱棄捨故。唯識論云。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已棄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有義爾時。猶未捨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菩薩應無生死法故。此位應無所熏識故。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餘有漏等。解脫道起。方棄捨之。第八淨識非彼依故。故此頌云。金剛道後異熟空也三相續執持位。從證佛果。盡未來際。名無垢識。此識與智。同時發起。相續執持。無漏種故。唯識論云。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如大圓鏡現眾色相。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故此頌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虐婢

    虐婢

    一曲琴音,换来他对她的无情掠夺。从此,她为他不顾一切的试毒,从此,她奋不顾身的为他挡箭,从此,她为他倾出所有,甚至不惜为他找来宠妾。卻殊不知,她为他丟了魂。她为他失了心,埋下了他的种。一次次的付出,换来一声背叛,一碗汤药,和成为驸马爷的他。黑色的汤药,缕缕的青烟,入口的苦涩,麻木的情感。它带走的,不止他和她的牵绊,还有她早已死去满是仇恨的心……
  • tfboys当古风爱情遇上我们

    tfboys当古风爱情遇上我们

    两个女生遇上了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还是和三只一起穿到了古代!!!真不知道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谁知,脑残的皇帝竟然还要千总二源上战场!哎,这可如何是好啊!!可笑!王俊凯与书生记忆交换?书生版王俊凯让唐冉险些吐血!二源唐果遭遇毛毛虫围攻!思思千总浪漫恋情遭嫌弃?嗯,想看这些爆笑内容就快点加书架吧!
  • 纵横天下之兑换神话

    纵横天下之兑换神话

    (本书已经签约,保证完本,大家可以放心收藏,推荐,评价。)剑,只有不断磨炼,才能突破极限。心,只有经历抉择,才能忘却迷茫。生命的意义永运没有尽头,命运的安排,在不知不觉已经到来。带着神秘古鼎重生的青年,面对前方的重重迷雾,他该何去何从。神秘的造化空间,可以兑换各种各样的神奇的道具和人物,又将他指引向何方。左拥魔女,右抱女神,纵横天地间,以卑微之力,逆天伐道,铸就传奇。追随远古的步伐,他将慢慢的解开,失落的帝国,至尊的神剑,死亡的阴谋,域外的魔族本书qq书友群:272168989(有兴趣的人可以进去看看,在里面谈论谈论剧情。)推荐一本新书,下面有链接,希望大家都过去点点
  • 沧桑正道

    沧桑正道

    人间正道有沧桑,傲气凛,红颜泪,冷眼横剑指江山.世间情关终难度,衣襟散,添香陨,江湖知己几人留.只道侠客逍遥途,泯恩怨,踏不平,纵横万里歌相随,难知英雄独自伤,情千古,愁万年,莫问红尘谁相伴.谁说平淡中不见沧桑,谁言欢笑中没有泪水。豪气有时也难敌柔情,再苦再难的路,我都会陪你一起走过。
  • 那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时光就是一条小河,我们这小河中慢慢流淌,我们不知道会在某天遇到某一个人,也不知道某一天谁会离我们而去,说不定某天会成为我们离开别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多久,也不确定要和谁一起走到永久,只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慢慢的离我们远去,我知道有一天你终将离我而远去
  • 屠狼记

    屠狼记

    “我们的责任就是捍卫!”邢耀东大喝一声,威震鬼子。这是第一部描写山东沂蒙男儿浴血东北的抗战小说,留下说不尽的传奇,道不尽的热血,其中的儿女情长同样感天动地!
  • 夜墓降临

    夜墓降临

    雨夜过后,山中突现墓道,从此安逸的小山村开始渐渐日夜不安……
  • 青春恋曲之悲情如歌

    青春恋曲之悲情如歌

    青春的甜蜜的时光也许只有你我知道,曾经的美丽依旧会在心底涤荡着昔日的甜蜜,是的,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忘记一个人却要一辈子。既然不能在一起,就记住那些曾经的美好,因为,只有爱会让人变得澄明、清澈!一段恋曲,就是最动听的一首歌!
  • 重生之正义化身

    重生之正义化身

    小混蛋马小虎惨遭闷棍黑手,重生到平行世界,分分钟华丽变身,成了如假包换的纨绔富二代,威风八面的大哥大。他以为,从此可以横行霸道,欺男霸女,为所欲为,人生从此牛逼加闪闪!谁知天降‘正义化身’系统,绑架于他,行正义之举有奖励,做邪恶之行则会受惩罚。最关键的还是,马小虎因为作恶过多,他的正义值已然是个大负数!“宿主将获得的奖励是,身高缩短一尺,丁丁亦缩短一尺!三个小时后实施!”“尼玛,这是要把哥变成怪物啊!”马小虎要崩溃了,满大街地找机会,想做正义的事情。“叔叔,他们欺负我。”一个几岁的小朋友抹着眼泪,对他哭诉。“好吧,叔叔给你伸张正义吧!”马小虎哭笑不得,但还是挽起了衣袖,挺身而出。
  • 浴火重生:妖孽妻主请饶命

    浴火重生:妖孽妻主请饶命

    前世,是她太过愚蠢,误信旁人的话,导致母皇的江山被他人所得。今生,她已不是前世的那个她,将在这宫中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登上皇位。顺她者,昌;逆她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