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5900000056

第56章

诸惑无再断  离系有重得

谓治生得果  练根六时中

论曰。所断诸惑。由得自分无间道故。便顿永断。离退后时无再断义。断已复断则为唐捐。所得离系虽无随道渐胜进理。而道进时容有重起。彼胜得理以离系得道所摄故。舍得道时彼亦舍得。故诸离系有重得理。此依容有时总有六。谓治道起得果练根。说治生言通目二义。若据住此能证离系。目无间道。若据住此正证离系。目解脱道。言得果者。谓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言练根者。谓增进根由此六时得未曾道有舍曾道得离系故。说得果言既无差别。如摄四果应摄练根以转根时必得果故。何劳长说此练根言。为显练根异断惑得果故。得果外说练根无失。然得离系随其所应。有具六时。乃至唯二谓欲界系。见四谛断。及色无色。见三谛断所得离系得具六时。色无色界见道谛断。所得离系得唯五时。由治生时即得果故。说得果已。不说治生。欲界修断五品离系亦五时得。除预流果。第六离系得唯四时。得果治生时无别故。第七八品亦唯四时。得四果中除前二故。第九离系得唯三时。亦治生时即得果故。色无色界修所断中唯除有顶。第九离系所余离系亦唯三时。得果四中除前三故。有顶第九得唯二时。得果治生同一时故。此约钝说。若就利根。前诸位中除练根得。岂不八地容世俗道。断应分二种对治生时得。不尔此说渐次得故。或此唯约无漏得故。若依越次通有漏得则世俗道。八地染中随离少多。入圣道者彼得离系。随其所应有具六时。乃至唯一。以利根故。除练根时。谓欲界中先断五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五品离系具六时得。谓有二种。自治生时。及得果时。复四成六。彼修所断五品离系唯五时得。除预流果。先断六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六品离系亦五时得。除一如前。彼修所断六品离系。唯世俗道治生时得。必不起彼无漏对治。是一来果向道摄故。非住果时起彼向道。以住胜果不起劣故。先断八品入见谛者。彼见所断八品离系亦五时得。除一如前。彼修所断前六离系唯一时得。如前应知。七八离系唯四时得。谓二治生及二得果。先断九品依未至地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九品离系亦四时得。如前应知。依根本地入见谛者。彼见所断九品离系亦一时得。如前应知。根本非欲断对治故。若依未至。若依根本。彼修所断九品离系亦一时得。如前应知。必不起彼无漏对治。是不还果向道摄故。先断上七地入见谛者。彼见三谛断七地离系亦四时得。如前应知。见道谛断七地离系唯三时得。谓一治生。及二得果。无漏治生即得果故。彼修所断七地离系唯三时得。谓二治生。及一得果。具离八地入圣道者。见修位中断有顶惑见三谛断离系三时。谓一治生。及二得果。见道谛断离系二时。由治生时即得果故。修断八品离系二时。谓一治生。及一得果。第九离系唯一时得。以治生时即得果故。诸分离染见。修位中进断。所余准此应说。以何因证得后果时重得先时所断离系。由至教故。谓契经中依正证得阿罗汉果。说如是言。应如是知。应如是见。彼从欲漏心得解脱。乃至广说。由此位中亦得欲界厌患对治等无学法智故。知彼离系亦应重得。前言断欲六品九品入见谛者。彼先修断六九离系无无漏得。为永不得。暂不得耶。应决定言。彼永不得。岂不证得阿罗汉时。必得先时见修所断一切离系诸无漏得。若彼先时所断离系有无漏得。今时舍者于彼今应得无漏得。若先无者今时亦无。得离系时唯自治起。及舍劣道得胜时故。诸有先依根本静虑入见谛者。得无学时。宁从欲漏心得解脱。就依未至入见谛者。及次第者。说故无失。即诸离系彼彼位中得遍知名。随胜立故。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智遍知者。体即是慧。唯是无漏。断遍知者。体即离系。是智果故。得遍知名。如业解名诠业解果。若尔忍果应非遍知。是智眷属。故名遍知无失。或于后时转成智果。为一一断道所得离系。各立一遍知。为一切断道所得离系。总立一遍知。二俱不然。以有极广极略过故。若尔云何。颂曰。

断遍知有九  欲初二断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尔

余五顺下分  色一切断三

论曰。诸断总立九种。遍知唯立九缘。如后当辩。何等名曰九种遍知。且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断。立六遍知。谓欲界系初二部断。立一遍知。次二各一。上界亦然。故合成六。余三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三遍知。谓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并前立故。色界所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此即是色爱尽遍知。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此亦并前合立一故。如是所立九种遍知。应辩于中几何道果。颂曰。

于中忍果六  余三是智果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无色边果一  三根本亦尔

俗果二圣九  法智三类二

法智品果六  类智品果五

论曰。于此九中。且应先辩与忍智道为果差别。忍果有六。谓三界系见断法断六种遍知。智果有三。谓顺下分色爱一切结尽遍知。由此三遍知是修道果故。由此已辩见修道果。与静虑地为果别者。未至静虑果具有九。谓此为依断一切故。根本静虑果五或八。所言五者。毗婆沙师说。根本静虑。非欲断治故。所言八者。尊者妙音说。根本静虑。亦欲断治故。除色无色见道断遍知。道类智时总集遍知故。中间静虑如根本说。岂不依止根本静虑入见谛时。亦修未来依未至地。欲断治道得断治故。亦应证彼欲见断法断无漏离系得。宁说根本唯得五果。此责不然。尔时所修依未至地断对治者。唯色无色断对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为欲断对治。彼现起位如何能修欲断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断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与无色地为果别者。无色边地果唯有一。谓依空处近分地道。得色爱尽遍知果故。圣依俗道离诸染位。所得断果亦名遍知。以得无漏离系得故。前三根本果亦唯一。谓依无色前三根本。得一切尽遍知果故。由此已辩静虑无色总得遍知。果多少别。与俗圣道为果别者。俗道果二。谓俗道力唯能获得顺下分尽。及色爱尽遍知果故。圣道果九。谓圣道力。乃至能越二有顶故。应知九中二是共果。七不共果。唯圣果故。与法类智。为果别者法智果三。谓法智力能断三界修所断故。类智果二。谓类智力断色无色修所断故。与法类品为果别者。法智品果六。谓即是前法智法忍所得六果。类智品果五。谓即是前类智类忍所得五果。品言通摄智及忍故。法品六中四不共果。三属法忍。一属法智。二是共果。谓最后二双属法类二种智故。类品五中三不共果。皆属类忍。二是共果。谓最后二义如前释。何缘一一道所得断。不各各立为一遍知。以永断时说遍知故。如契经说。吾今为汝宣说遍知。乃至广说。此中何等名为遍知。谓贪永断嗔永断痴永断。乃至广说。说永断言。显所得断都无随缚方名遍知。云何名为有随缚断。云何名为无随缚断。断具三种或四种。缘名无随缚。不具名有。谓或有断。虽得离系得而阙余得故。容还永舍。或复有断。余得虽生未缺坚牢生死之首。以八地染虽数曾离未能缺彼。故还坠恶趣狱。或复有断。虽亦缺彼而余烦恼系缚未除。于永断义未得圆满。或复有断。余缚亦除而犹未能越所属界。以同类惑未断无余。于永断义亦未圆满。如是诸断各有随缚。是故于彼不立遍知。唯九位中三四缘具断无随缚。可立遍知。何谓具缘。颂曰。

得无漏断得  及缺第一有

灭双因越界  故立九遍知

论曰。见断法断具三缘故。便立遍知。修断法断具四缘故。方立遍知。见断法断具三缘者。谓得无漏离系得故。缺有顶故。灭双因故。此中异生虽复亦有离八地染名灭双因。而断非遍知。阙余二缘故。见圣谛位。第二三刹那诸断。虽有无漏离系得。余二缘阙未立遍知。第四五刹那虽亦缺。有顶双因未灭不立遍知。见集断因有未灭故。集法智位欲二部断。具三缘故。得遍知名。后五刹那法类智位。断具三缘故。皆得遍知名。修断法断具四缘者。三缘如上。越界第四。谓诸界中圣未越地。彼所得断唯具二缘。若已越地未越界者。彼所得断犹阙一缘。若越界时四缘方具。随应彼断得遍知名。有说五缘加离俱系义异前。故说双因灭俱系离成。故此不说离成就几遍知。颂曰。

住见谛位无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无学唯成一

论曰。异生位中虽能离染。乃至八地不成遍知。于圣位中依未至定入见谛者。从初乃至集法忍位亦无遍知。至集法智集类忍位唯成就一。至集类智灭法忍位便成就二。至灭法智灭类忍位便成就三。至灭类智道法忍位便成就四。至道法智道类忍位便成就五。依根本定入见谛者。至集类忍亦无遍知。后位随应如理思择。住修道位未离欲者。道类智为初。乃至未得全离欲界染。及离欲退皆成就六。至全离欲以离欲第九解脱道为初。乃至离色界最后无间道先离欲者。从道类智乃至未起色尽道前。唯成一遍知。谓顺下分尽。从色爱尽及无学位。起色缠退。亦一如前。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未全离无色爱前。成下分尽。色爱尽二从无学退。起无色缠成二遍知。名如前说。住无学位唯成就一。谓一切结永尽遍知。若依根本入正决定道类智时。彼所有断亦得顺下分断。遍知名者宁许根本果唯有五。遍知唯色无色界见断法。断得彼遍知名故无有失。何缘唯此亦得彼名。以渐次得不还果者。于此断上立彼名故。又先俗道所断下分。今圣道力令永不生故。彼所得断假说为此果。今实不得欲断遍知。何故不还阿罗汉果。总集诸断立一遍知。颂曰。

越界得果故  二处集遍知

论曰。具二缘故。于所得断总集建立为一遍知。一者越界。二者得果。所言集者。是合一义。若于无色分离染故得预流果。全离染故得阿罗汉。若于欲界分离染故得一来果。全离染故得不还果。若于色界分离全离俱不得果。唯于二处具足二缘。谓得果时亦即越界。故阿罗汉及不还果。集所得断立一遍知。尔时总起一味得故。余二果时得虽一味而未越界。色爱尽时虽是越界无一味得。故于彼位不集遍知。要具二缘方总集故。谁舍谁得几种遍知。颂曰。

舍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论曰。言舍一者。谓从无学及色爱尽全离欲退。言舍二者。谓诸不还从色爱尽起欲缠退。及彼获得阿罗汉时。诸先离欲依根本定入见谛者道类忍时。言舍五者。经主释言。谓先离欲道类智位。此但应说道类忍时。道类智时彼已舍故。夫言得舍据将说故又应简言。依未至定入见谛者。若依根本入见谛者。于欲界断不得无漏。离系得故不得欲界。见断法断三种遍知。非先不得可言今舍。言舍六者。谓未离欲所有圣者得不还时。得亦然者。谓有得一得二得六。言得一者。谓胜进位集法忍等九种位中。及从无学起色缠退。言得二者。谓从无学起无色界诸缠退时。言得六者。谓不还退。无得五者。理无容故。谓先离欲依未至定入见谛者。道类忍时。舍五遍知得不还果。此果若退可得五遍知此。退既无。故无容得。五岂不胜进得圣果时于诸无为更起胜得。乍可名得。宁舍遍知。约断实然。恒成就故。但今且据九遍知中。若得异名本名便失。说名为舍。亦无有过建立遍知。与断别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之道统即为天

    我之道统即为天

    呵,九元素废材又怎样?我有的是耐心修炼!需要澎湃的灵力又如何?我现在可是公主!天道又算什么?天若负我,我便逆天!天若负我,我便逆天!逆天!心头豁然开朗,未步坐起身来,笑容明媚轻松。她要这天,再也遮不住她的双眼,她要这地,再也缚不住她的脚步,她要这世界,因她而颠覆!小小的莫卡帝国算什么?此世,她不仅要漂亮的复仇,还要让这个世界,为她加冕称皇!
  • 我的世界之英雄回归

    我的世界之英雄回归

    一次偶然,让两位18岁的池小博和莱小可玩上了MineCraft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两人竟然穿越到MineCraft界中去了,可是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地心引力还存在,方块也有大小之分,僵尸和骷髅之类的怪物越来越恐怖,厉害,还有等级分制,看看两人如何生存下去,打败末影龙,回到人间吧!
  • 气焰嚣张:纨绔妖魔师

    气焰嚣张:纨绔妖魔师

    那一夜,妖魔鬼怪与妖魔师订下亘古契约,自此人鬼和平。那一夜,她被庶母陷害,因命格大凶,似为天煞孤星,被家人一把妖火蚀骨而死。怎奈她魂魄不灭,横穿时空。再次睁眼,竟时隔千年!大陆暴乱!苏栀,淮南侯七小姐,无貌无德,还无法修炼玄天力,但一朝换魂,却让她整个人彻底颠覆。炼灵丹,修灵力,动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她志要成为第一妖魔师!“女人,你逃不掉的!”她轻轻一笑,倾国倾城。“你来试试啊。”
  • 异界重生之狂神在世

    异界重生之狂神在世

    异界重生是依旧默默无闻,还是一鸣惊人。无父无母,我就天为父地为母。
  • 秦谋天下

    秦谋天下

    他奋六世之余烈,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然而:他的生父是吕不韦还是异人?他为何终生未立皇后和太子?他为何要焚书坑儒?秦始皇陵和阿房宫又是何等巍峨的工程?一朝穿越,她一步一步解开历史的疑团,却发现……(欢迎加入书氏的读者群:99701105)
  • 保护娇娘

    保护娇娘

    一座并不繁华的都市,一个刚出大学校园的男孩,7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梦想的女孩。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每天都发生这看似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故事。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动。他们在一起,用嬉笑怒骂传达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他们在一起,用连珠妙语擦出令人捧腹不已的精彩笑料和智慧火花。
  • 回古惊心

    回古惊心

    一个平凡的女生却有着不平凡的遭遇,只因买了一个在地摊淘的蝴蝶式发簪,手指割破,血成牵绊,离奇穿越到了一个历史根本不存在王朝。刚晃过神就被黑衣人拿剑指着,生死一瞬,救我的究竟是何人,我又是谁?为何有人要杀我,每个人都有着阴谋,面对如此险恶的君王之争,我又该何去何从。争权夺利的他却只对往日的人动过心,冰冷嗜血的内心深处是否还有一丝温暖可寻?生生死死的经历,让人无法喘气,生死离别,死里逃生,奄奄一息,又获新生,强势归来,恩怨情仇,笔笔结算!是你们的阴谋深,还是我的计谋高!结局的他是会选择她还是我,还是江山????
  • 守阁长老日常

    守阁长老日常

    严肃版: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重生穿越都会在生活当中出现,但是他们只是生命当中一闪而过的过客。见识在增长,力量在强大,但是在这条道路上不要忘了最初的想法-----勿忘初心欢脱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镇守藏经阁的镇阁长老一边养大徒弟,一边欢快又糟心的看着出现在身边已至整个修真界的奇葩们的八卦日子
  • 雨霖铃之羊脂白玉

    雨霖铃之羊脂白玉

    遇见你,我无处可逃,夏堇道。爱上你,本是个错误,但我想自私地继续下去,刘珺道。一只羊脂白玉,一段穿越奇情。一个熟读历史,以为能在西汉的权力旋涡里游刃有余,越是努力去修正,越是加深蝴蝶效应。一个狼子野心,江山想要,美人也不放过,越是机关算尽,越是一无所有。一个倾尽所爱,熟不知自己只是个替身,一个执著过去,熟不知早已放下痴念。两颗浮沉的心,将彼此折磨得千疮百孔,不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闪来的萌婚:老公太傲娇

    闪来的萌婚:老公太傲娇

    突然的结婚让自己都蒙了。果然,一切都是所谓的传宗接代罢了,可是,越和这个冷面总裁老公接触,越发现对方眼里都要溢出来的爱意?!原本傲娇的大冰山,99夜甜宠到爆!!可是,冰山下的面具到底掩盖的是怎样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