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5900000049

第49章

辩随眠品

已辩诸业。契经处处说业感有。然见世间已离染者。虽造善业。而无功能招后有果。故于感有。业应非因。业独为因非我所许。要随眠助方能感有。故缘起教初说随眠。此复何因。随眠有几。颂曰。

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谓贪嗔亦慢  无明见及疑

论曰。以诸随眠是诸有本。要此所发业。方有感有能。此中有名目三有果。故离染者虽造善业。而无势力招后有果。如是随眠略有六种。谓贪嗔慢无明见疑。颂说亦言显同类义。谓嗔如贪虽有多类。而可总说为一随眠。慢等亦然。故复言亦。或此为显如贪与嗔行相不同。故别建立如是慢等行相虽同。余义有异故亦别立。及言为显释据相违。或显总摄随眠类尽。若诸随眠数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颂曰。

六由贪异七  有贪上二界

于内门转故  为遮解脱想

论曰。即前所说六随眠中分贪为二。故经说七。欲贪有贪相差别故。色无色爱佛说有贪。彼贪多托内门转故。又于上二界有起解脱想。为遮彼执故立有名。以此有言目生身义。既说有贪。在上二界。义准欲界。贪名欲贪。故于颂中不别显。示多缘五欲外门转。故如前所说六种随眠。复约异门建立为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论曰。六随眠中见行异为五。余非见五。积数总成十。即前六种。复约异门成九十八。其相云何。颂曰。

六行部界异  故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  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  三二见见疑

色无色除嗔  余等如欲说

论曰。六种随眠由行部界门差别故成九十八。谓于六中由见行异建立为十。如前已辩。即此所辩十种随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见四谛修所断五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且于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随眠成三十六。谓见苦谛至修所断。如次有十七八四。即上五部。于十随眠。一二一一。如其次第具离三见。二见见疑。谓见苦谛所断具十。一切皆违见苦谛故。见集灭谛所断各七。离有身见边见戒取见。道谛所断八。于前七增戒取。修所断四。离见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种前三十二名见所断。才见谛时彼即断故。最后有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彼方断故。由此已显。十随眠中。萨迦耶见。唯在一部。谓见苦所断。边执见亦尔。戒禁取通在二部。谓见苦见道所断。邪见通四部。谓见苦集灭道所断。见取疑亦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谓见四谛及修所断。如是总说见分十二。疑分为四。余四各五故欲界中有三十六。此中若见缘苦为境。名为见苦。即是苦法苦类智忍。此二所断总说名为见苦所断。乃至见道所断亦然。数习名修。谓见迹者为得上义。于苦等智数数熏习。说名为修。此道所除名修所断。色无色界五部各除嗔。余与欲同。故各三十一。由是一切正理论师。以六随眠约行部界门差别故立九十八。于此所辩九十八中。八十八见所断。忍所害故。十随眠修所断。智所害故。约界非地。建立随眠。由离界贪。立遍知故。谓四静虑。诸烦恼法性少相似。虽有四地而合说一。于四无色合说亦然。经但说色贪无色贪等故。何缘上界无嗔随眠。彼嗔随眠事非有故。谓于苦受有嗔随增。苦受彼无故嗔非有。又彼相续由定润故。又彼非嗔异熟因故。有说。彼无恼害事故慈等善根所居处故。诸所摄受皆远离故。言八十八见所断等。此见修断为定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忍所害随眠  有顶唯见断

余通见修断  智所害唯修

论曰。于忍所害诸随眠中。有顶地摄唯见所断。唯类智忍方能断故。余八地摄。通见修断。谓圣者断唯见非修。法类智忍如应断故。若异生断唯修非见。数习世俗智所断故。智所害诸随眠。一切地摄唯修所断。以诸圣者及诸异生。如其所应皆由数习无漏世俗智所断故。如前所辩六随眠中。由行有殊见分为五。名先已列。自体如何。颂曰。

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

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

论曰。由因教力。有诸愚夫。五取蕴中。执我我所。此见名为萨迦耶见。有故名萨。众谓迦耶。显此所缘有而非一。即于所执我我所事。执断执常名边执见。以妄执取断常边故。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五种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如说。臭苏恶执恶等。此唯损减。余增益故。于劣谓胜。名为见取。有漏名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见取。或见胜故。但举见名。以见为初取余法故。于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谓大自在时性。或余实非苦因。妄起因执。道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投火水等种种邪行。非生天因。妄执为因。名第一道。唯受持戒禁性士夫智等非解脱因。妄执为因。名第二道。如前除等。或戒禁胜。是故但立戒禁取名。应知五见自体如是。若于自在等非因计因。如是戒禁取迷于因义。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

于大自在等  非因妄执因

从常我倒生  故唯见苦断

论曰。于自在等非因计因。彼必不能观察深理。但于自在等诸蕴粗果义。妄谓是常一我作者。此为上首。方执为因。是故此执见苦所断。谓执我者是有身见。于苦果义妄执为我。故现观苦我执即除。非我智生。非于后位。若有我见。见集等断。于相续中。我见随故。即非我智。应不得生。以见唯法时我见即灭故。非我智起。我见已除然有我见。于自在等相续法中计一我已。次即于彼相续法上起边执见。计度为常。由此应知。于自在等法常我二执唯见苦所断。以非常等诸无漏行见苦谛时二见既灭。于自在等非因计因。随二见生。亦俱时灭。故说计因执唯见苦所断。然于非道计为道中。若违见道强。即见道所断。岂不如计自在等为因执苦为因。唯许见苦断非见集断。如是亦应于非道计道执苦为道。唯许见苦断非见道断。此难不然。以于苦谛见为非常等非彼对治故。谓若有执自在等为因。必先计为无始无终等。故此因执唯见苦断。以非常等想治常等想故。非见苦谛。非常等时。能治非道计为道执。故彼道执非见苦断。由此亦遮见集所断。由见因等非彼治故。谓非于集见因等时。能治非道计为道执。要于道谛见道等时。方能治彼非道道执。故彼道执应见道断。若尔如是非道道执。理必应通见集灭断。谓如邪见拨无真道。后即计此能得清净。此戒禁取许见道断。如是邪见拨无集灭。后亦计为能得清净。彼二戒禁取应见集灭断。此难不然。体不成故。谓戒禁取其体有二。一非因计因。二非道计道。若有计彼谤集邪见能得清净。岂不此见。无断集因。则不应生。以都无心。信有因故。又苦与集无别物故。自在等蕴亦应被拨。若有计彼谤灭邪见能得清净。岂不此见。无证灭用。则不应生。如何拨无。灭谛见后。计灭方便。非不唐捐。如是不成戒禁取体。而言应有。故彼非难。如何非难。见道所断。戒禁取体。亦应不成。以于拨无道谛见后。即计有道。应不成故。谓缘道谛邪见或疑。若拨若疑无解脱道。如何即执此能得永清净。此戒禁取体非不成。以许有于谤道邪见。执为能证永清净道。由彼计为如理解故。谓彼先以余解脱道。蕴在心中。后执非谤。真道邪见。为如理觉。言如理者。彼谓拨疑真解脱道。是不颠倒。以如理故执为净因。由此得成。戒禁取体。彼心所蕴。余解脱道。非见道所断。戒禁取所缘。以彼唯缘自部法故。道有多类。于理无失。若尔见灭所断。戒取体亦应成。与道同故。谓有先以余解脱处蕴在心中。后执谤真解脱邪见为如理觉。以如理故执为净因。如前应成戒禁取体。无如是理。总许解脱。是常是寂。执彼谤心为清净因。理不成故。如许涅槃体实非实。谓若希求解脱方便。彼应必定许有解脱。诸许解脱决定有者。必应许彼体是常寂。若不许尔不应希求。如正法中于涅槃体。虽有谓实谓非实异。而同许彼是常是寂。故于非拨俱见为过。如是若有以余解脱。蕴在心中。彼必总许涅槃常寂。由此不执谤解脱见为如理解。故见灭断戒取定无。又如天授。虽总许有常寂涅槃。而离八支。别计五法。为解脱道。外道所计理亦应然。是故有于八支圣道能谤邪见。谓如理觉。无于谤灭。谓如理解。以戒禁等自体行相。与圣道殊。无谓涅槃。常寂体相。有差别者。是故无灭与道同义。今应思择。非道计道。谓执戒禁为解脱因。或执我见能证解脱。此为见苦断。为见道断耶。若执二俱见苦断者。则见道断应毕竟无。或应说别因。等非道计道。何缘此二见苦所断。所余乃是见道断耶。若执二俱见道断者。应说何故见道断耶。非见道时能了彼境。或了彼自体。或断彼所缘。或应遍知建立理坏。谓若见道所断随眠。能缘见苦所断为境。谁遮遍知建立坏失。如现观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犹为见集。所断缘缚。虽以永断未立遍知。如是乃至灭智已生。道智未生。见苦所断。犹为见道。所断缘缚。亦应虽断。未立遍知。然非所许。应辩理趣。我宗说二。俱见苦断。唯见苦所断缘牛戒等故。但计粗果。为彼因故。非许二俱见苦所断。见道所断便毕竟无。非道计道有二类故。一缘戒禁等。二缘亲迷道。缘戒禁等违悟道信。力不如缘亲迷道者。缘戒禁等者。行相极粗故。不远随逐故。意乐不坚故。少设劬劳。即便断灭。缘亲迷道与此相违。由此应知非道计道。诸戒禁取有二类别。一见苦断。二见道断。如前所说常我倒生。为但有斯二种颠倒。不尔颠倒总有四种。一于非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非我执我颠倒。如是四倒。其体是何。颂曰。

四颠倒自体  谓从于三见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随见力

论曰。从于三见立四倒体。谓边见中唯取常见。以为常倒。诸见取中取计乐净为乐净倒。有身见中唯取我见。以为我倒。如是所说是一师宗。然毗婆沙决定义者。约部分别十二见中。唯二见半是颠倒体。谓有身见苦见取全。边执见中取计常分。断常二见行相互违。故可说言二体各别。诸计我论者即执我。于彼有自在力是我所见。此即我见由二门转。岂不诸烦恼皆颠倒转故。应皆是倒非唯四种。不尔建立倒相异故。何谓倒相。谓具三因。何谓三因。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增声亦显。体增胜故。非余烦恼。具此三因。谓戒禁取非一向倒。所计容离欲染等故少分暂时得清净故。断见邪见非妄增益。于坏事门此二转故。余部见取非增胜故。所余烦恼非推度故。由此颠倒唯四非余。岂不经中说诸颠倒总有十二。如契经言。于非常计常。有想心见倒。于苦不净。非我亦然。不尔想心非推度故。随见倒力亦立倒名。与见相应行相同故。然非受等。亦如想心。可立倒名。有别因故。谓于非常等。起常等见时。必由境中取常等相。能取相者是想非余。故立倒名。非于受等。又治倒慧亦立想名。谓非常等行中。说为非常等想。由慧与想近相资故。相从立名。受等不尔。由所依力有倒推增取境相成。故心名倒。如契经说。心引世间。于惑瀑流处处漂溺。毗婆沙说。唯想与心可立倒名。世极成故。谓心想倒世间极成。受等不然。故经不说。由此心想随见倒力。立颠倒名。非于受等。如是诸倒唯见苦断。以常颠倒等唯于苦转故。了非常等觉唯缘苦生故。不应后见集灭道时。方舍常乐我净见故。辩见随眠差别相已。为余亦有差别相耶。亦有云何。颂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活得快乐,是否能取得成功。本书阐述了自信、诚信、谦虚、进取、宽容、欣赏、从容、知足、感恩、乐观等好心态带给我们的益处,着重讲解了如何拥有这些好心态。成功学家指出,好心态决定好人生。一个人拥有好心态,必然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际中,收获好心情,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收获珍贵的友情和爱情,收获财富,收获好人生。
  • 骄女创世纪

    骄女创世纪

    她,是黑翼主母之女;她,是背负着全族期望的继承人;她,拥有无可限量的未来;但是,她会带给世界的,不仅仅如此。世界将因她而天翻地覆,文明将因她而再造,未来的纪元将以她来命名……
  • 宠妻萌萌哒:总裁GG是腹黑

    宠妻萌萌哒:总裁GG是腹黑

    此处是坑,匆入。有一天,一只被圈养的大白兔喜欢上了身为嗣主的狼先生。白兔小姐磨牙霍霍,誓要扑倒大灰狼。“老公,我要……吃你。”狼先生眯眼。“哦,你想怎么吃我?”白兔小姐贼贼一笑,“当然是吃干抹净……不留渣。”于是某日,涂贝贝将自己洗白白送入狼口,谁料竟不如一颗大白菜有吸引力。“你……喜欢裸睡?”某女彻底泪奔……狼先生眼放精光。“乖,你还小,不好下口,咱等养肥再吃。”
  • 凤倾城:绝世毒后

    凤倾城:绝世毒后

    一朝穿越,她比之前行事更为狠辣……继母迫害?白莲花姐妹争相构陷?那就是一路打脸踩渣,只希望渣渣不要死太快,她还没玩过瘾。“千金,退亲之事我并不知情,求你回来。”某女抬脚指向大门:“滚远点,回头草,我怕吃伤了胃。”“和我成亲,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某女冷笑,一剪刀让其断子绝孙:“你难道不知道,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要相信,我是身不由己,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好好爱你。”某女把玩着手中的鱼肠剑:“你凭什么认为,我有一颗菩萨心肠,会原谅背叛我的人?”看着每天踏门而入的不同男人,某王终于怒了,直接将某女打包扔回房,从此以后,某女就开始了安胎、安胎、继续安胎的悲催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千金归来之痴心绝对

    千金归来之痴心绝对

    来到这个世界,一群好朋友都得到了幸福,可不如他愿,一切将重新轮回。
  • 悍妻休夫

    悍妻休夫

    她原本是太尉掌上明珠,皇上宠爱的表妹,求婚恩赐嫁于北堂修。一年结发之妻,他冷眼相待,小妾恨她,仆人打她。她心死如灰,身痛不如心伤,此生无恋。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精光狠厉,霸道强悍,身怀绝技,一纸休书扔在他的面前,从此她的整个世界便开始了不一样的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大道浮屠

    大道浮屠

    仙道渺渺,人道茫茫。问道始终,大道独吾……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 我有些胆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