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5900000039

第39章

辩业品

于何时发近事律仪。颂曰。

称近事发戒  说如苾刍等

论曰。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乃发近事律仪。称近事等言。方发律仪故。以经复说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言故。若离称号但受三归成近事者。自称我是近事等言。便为无用。依何义故说护生言。别解律仪护生得故。或为救护自生命缘。亦不毁犯如来禁戒。诸异生类将受律仪。亦有如斯坚固意乐。乃至为救自生命缘。终不亏违所受学处。如斯誓受世现可得。然有别诵。言舍生者。此言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等。但说舍生。彼虽已得近事律仪。为令了知所应学处。故复为说离杀生等五种戒相。令识坚持。如得苾刍具足戒已。说重学处令识坚持。勤策亦然。此亦应尔是故近事必具律仪。非受三归即成近事。颂曰。

若皆具律仪  何言一分等

约能持故说

论曰。此中憎嫉对法义者。心不生喜复设是难。若诸近事皆具律仪。何缘世尊言有四种。一能学一分。二能学少分。三能学多分。四能学满分。岂不由此且已证成。非唯三归即成近事。谓若别有但受三归即成近事。如是近事非前所说。四种所收应更说有第五近事。此于学处全无所学。亦应说为一近事故。佛观近事非离律仪。故契经中唯说四种。虽诸近事皆具律仪。然约能持故说四种。谓虽具受五支律仪。而后遇缘或便毁缺。其中或有于诸学处能持一分。乃至或有具持五支。故作是说。能持先所受。故说能学言。不尔应言受一分等。故此四种但据能持。然经主言。约持犯戒说一分等。尚不应问。况应为答。谁有已解近事律仪。必具五支而不能解。于所学处持一非余。乃至具持名一分等。由彼未解近事律仪。受量少多故应请问。凡有几种邬波索迦。能学学处。答言。有四邬波索迦。谓能学一分等犹未能了。复问。何名能学一分。乃至广说。此全无理。唯对法宗所说理中应问答故。虽知近事必具律仪。而未了知随犯一种为越一切为一非余。由有此疑故应请问。诸部若有未见此文。于此义中迄今犹诤。若异此者。佛经数言。邬波索迦具五学处。谁有于此已善了知。而复怀疑问受多少。设许尔者。疑问相违。谓彼本疑受量多少。而问有几能学学处。答学一分等。岂除本所疑。故彼义中不应问答。经主于此不正寻思。于诤理中怀朋党执。翻言对法所说义中。问尚不应况应为答。若阙律仪亦名近事。苾刍勤策阙亦应成。然经主言。何缘不许。由佛教力施设不同。虽阙律仪而成近事。苾刍勤策必具律仪。此率己情无经说故。世尊何处说离律仪亦成近事。非苾刍等曾闻经部有作是执。亦有无戒勤策苾刍。彼执应同布剌拏等诸外道见。非佛法宗一切律仪品类等不品类非等有三品故。下中上别随何故成。颂曰。

下中上随心

论曰。八众所受别解脱律仪。随受心力成上中下品。由如是理。诸阿罗汉或有成就下品律仪。然诸异生或成上品。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为归何等。颂曰。

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

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

论曰。如本论言。归依佛者为归何法。谓若诸法妙有现有。由想等想施设言说。名为佛陀。归此能成佛无学法。言谓若者。即是总摽。当所说义言诸法者。即是显示无我增言。妙有言显妙有性合。现有即明现可得义。或妙德合故名妙有。现有即显是所知性。想等想等是名差别。觉一切法一切种相不藉他教。故名佛陀。或此圆成智等众德自然开觉。故名佛陀。或佛陀名显彼有觉。如质碍物名有质碍。或佛陀名显彼能说。己所证觉以开觉他。如婆罗门问经广说。能成佛者。显彼诸法与佛施设。为建立因。如何此中于无量法而总建立摽一佛名。如依众多和合人上立一僧宝一胜所归。又于众多无漏道上立一道蕴。无有过失。或先已说。先说者何。谓想等想施设言说。即佛相续无学法中。立一佛名无别一佛。能成佛法为是何等。谓尽智等及彼眷属。由得彼法能觉一切。以彼胜故身得佛名。非色等身前后等故。为归一佛一切佛耶。理实应言归一切佛。以诸佛道相无异故。僧伽差别略有五种。一无耻僧。二哑羊僧。三朋党僧。四世俗僧。五胜义僧。无耻僧者。谓毁禁戒而被法服补特伽罗。哑羊僧者。谓于三藏无所了达补特伽罗。譬如哑羊无辩说用。或言哑者。显无说法。能复说羊言显无听法用即显。此类补特伽罗于三藏中无听说用。朋党僧者。谓于游散营务斗诤。方便善巧结构朋党补特伽罗。此三多分造非法业。世俗僧者。谓善异生。此能通作法非法业。胜义僧者。谓学无学法及彼所依器补特伽罗。此定无容造非法业。五中最胜。是所归依。如赞归依伽他中说。

此归依最胜  此归依最尊

必因此归依  能解脱众苦

于如是法补特伽罗二胜义僧中。迦多衍尼子意但以法为所归僧。故本论中作如是说。归能成僧学无学法。僧有多种。谓有情人声闻福田及圣僧等。佛于此内非声闻僧。可是余僧自然觉故。今所归者是声闻僧。理实通归诸佛弟子。以诸僧道相无异故。然契经说。当来有僧汝应归者。彼经但为显示当来现见僧宝归依于法谓归爱尽离灭涅槃。如是一切是烦恼断。名之差别。或有谓爱味著门转不应弃舍。故寄爱名。通显一切烦恼永尽。爱与余烦恼同一对治故。言爱尽者。谓见所断诸爱永断。故预流者此爱尽时。便自记别诸恶趣尽。谓我已尽那落迦等。所言离者。谓欲界中诸所有贪多分已断。即是已薄欲界贪义。灭谓欲界诸爱全断。此地烦恼当于尔时决定无能系缚义故。言涅槃者。谓色无色诸爱永断。由此尽时诸所有苦皆永寂故。此则显示四沙门果。或此四种如其次第显三界爱断及永般涅槃。或爱尽者。三界爱断。所言离者。除爱所余诸烦恼断。所言灭者。显有余依般涅槃界。言涅槃者。显无余依般涅槃界。此中何法是所归依。能归是何。归依何义。所归依者。谓灭谛全道谛一分。除独觉乘菩萨学位无漏功德。何缘彼法非所归依。彼不能救生死怖故。谓诸独觉不能说法教诫。诸有情令离生死怖。菩萨学位不起期心。故亦无能教诫他义。故彼身中学无学法。不能救护非所归依。有余师言。不和合故。不显了故。如其次第独觉菩萨非所归依。缘彼亦生无漏意净。故彼亦是证净境摄。此中能归语业为体。自立誓限为自性故。若并眷属五蕴为体。以能归依所有言说由心等起。非离于心。如是归依救济为义。他身圣法及善无为。如何能为自身救济。以归依彼能息无边生死苦轮大怖畏故。三所归依有差别者。佛唯无学。法二俱非。僧体贯通学与无学。又佛体是十根少分。僧通十二。法体非根。择灭无为非根摄故。又归依佛。谓但归依一有为沙门果。归依法者。谓通归依四无为沙门果。归依僧者。谓通归依四有为沙门果及四果能趣向。又佛譬如能示导者。法如安隐所趣方域。僧如同涉正道伴侣。应求此等三差别因。应思何缘于余律仪处立离非梵行为其所学。唯于近事一律仪中。但制令其离欲邪行。颂曰。

邪行最可诃  易离得不作

论曰。唯欲邪行极为能观。此他世者共所诃责。以能侵毁他妻等故。感恶趣故。非非梵行。又欲邪行易远离故。诸在家者耽著欲故离非梵行难可受持。观彼不能长时修学。故不制彼离非梵行。谓无始来数习力故。淫欲烦恼数起现行。诸在家人随顺欲境。数易和合抑制为难。故不制彼令全远离。又诸圣者于欲邪行一切定得不作律仪。经生圣者亦不行故。离非梵行则不如是。故于近事所受律仪。但为制立离欲邪行。若异此者经生有学。应不能持近事性戒。若诸近事后复从师。要期更受离非梵行。得未曾得此律仪不。有余师说。得此律仪然不由斯方成近事。亦不由此失近事名。亦非先时戒不圆满有说不得未得律仪然获最胜杜多功德名。获最胜远离法者。谓能远离淫欲法故。由此若能远离妻室净修梵行。功不唐捐。若有先时未取妻妾。普于有情类受近事律仪。于后取时宁非犯戒。今非他摄故。如用属己财。谓于今时以咒术力或财理等种种方便。摄彼属己不系于他。如何难令于彼犯戒。又有别理今取彼时。于前律仪无所违犯。颂曰。

得律仪如誓  非总于相续

论曰。诸受欲者受近事戒。如本受誓而得律仪。本受誓云何。谓离欲邪行。于他所摄诸女人所起他摄想而行非法。如是乃名犯欲邪行。非于一切有情相续先立誓言。我当于彼离非梵行而得律仪。云何今时可名犯戒。既如本誓而得律仪。今正随行如何名犯。先取妻妾后受律仪。于自妻等亦发此戒。以近事等别解律仪。一切有情处所得故。若异此者。于自妻妾非处非时非支非礼。亦应不犯欲邪行戒。于旧所受既有犯者。于新所受应有不犯。故不应为如先所难。何缘于四语业道中立离虚诳语。为近事学处。非立离余离间语等。亦由前说三种因故。谓虚诳语最可诃故。诸在家者易远离故。一切圣者得不作故。复有别因。颂曰。

以开虚诳语  便越诸学处

论曰。越诸学处被检问时。若开虚诳语。便言我不作。因斯于戒多所违越。故佛为欲令彼坚持。于一切律仪。皆遮虚诳语。云何令彼缘力犯戒时。寻即生惭如实自发露。何缘一切离性罪中。立四种为近事学处。然于一切离遮罪中。于近事律仪。唯遮离饮酒。颂曰。

同类推荐
  •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相宗章疏

    法相宗章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证治心传

    证治心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三国之窃国天下

    三国之窃国天下

    天下每个野心勃勃的枭雄都会有自己起兵的借口:有人谓替天行道,有人谓勒兵勤王,有人谓仁义道德,有人谓皇亲国戚。刘玄本为平凡无奇的窃贼,却因黄巾之乱夺走了他的所有。悲愤之下,刘玄抛开贼这个低贱的身份,披上华丽的仁德袈裟,成为根本不存在的汉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备,刘玄德!敢于坦诚野心的霸王曹操,敢作常人不敢为之事的贼雄董卓,真心为汉的忠贼孙坚,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毒草寇婉儿,此外还有以乱治世的悲剧革命家张角,武勇表于外智谋藏于内的吕布,各路暗怀贼心的天下诸侯,名臣猛将。面对种种强敌,且看刘备如何运用‘贼道’,窃国天下!(看本书的朋友希望可以暂时放下自己心中对历史的成见,一同踏入‘盗寇’横行的新三国!)
  • 混入流星美男窝

    混入流星美男窝

    为了照顾弟弟伊浩陌的伊甜晴来到了韩国的华宇艺术学院,在一次校园艺术节中,无意间混进了流星般璀璨的美男窝,成了他们的女管家于是展开了华丽丽的恋情
  • 雨过天晴静沐暖阳

    雨过天晴静沐暖阳

    我们的时间在流逝,我们的青春在流逝,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回忆。还记得它嘛?在曾经的回忆里,我们想想就会心痛,但就算再心痛我们也愿意去想。长大以后,想起曾经为自己爱的那个人做的那些傻事,就会傻傻的一笑而过。翻出曾经为自己爱的那个人写的情书,仔细看看,笑笑自己,原来自己可以这样傻的为一个人做那么多事。在以后的以后,我们想起曾经的爱,想起曾经的情,才明白我们的青春在流逝。
  • 朔方集

    朔方集

    本书收入作者研究宁夏史志、地方历史名人和地名渊源以及区域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百余篇。
  • 校园至尊魔主

    校园至尊魔主

    他被传说中的金仙所灭,煞气冲天,残魂未散,他来到了新的世界,从头开始,却依旧狂妄。他身边美女多多,却又危险重重,他拥有着一颗强者之心,不畏生死!从此一条条生死之路的修仙征途开始……而他的名字仍然被人称作狂徒、魔主!…………PS:《校园至尊魔主》给你带来一条不寻常的修仙道路,给你不一样的精彩,请拭目以待!!!
  • 谋事的学问

    谋事的学问

    所谓“谋事的学问”即在于观察分析人与事的内在关联和规律。易经是对天人关系的考察,孙子兵法讲的是人与人的攻心与对峙,三国则是对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本书正是从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提炼出了如何谋事的精辟论断,无疑是有志于“以智取胜”的有识之士不可错过的金玉良言。
  •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教父的祸水舞娘 (全本完结)

    曾几何时,刻骨铭心的爱恋变成了别人眼中不要~脸的勾~引。踉踉跄跄的离开,就像跌跌撞撞的来。岂知一回头,她就陷入了另一个男人层层编织的罗网。第一次,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以身相许,却不知道此他非彼他。第二次,为了救命恩人的安危,她再次委身,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心悸。第三次……第四次……一次次的沉沦,一次次的放纵,最后失掉的不仅仅是身体。“做我的女人,我会疼你、宠你,给你想要的一切,只除了一样东西。”他这样说的时候,修长的手指穿过了她浓密的发。她是谁?谁又是她?千帆过尽,才发现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烟花灿烂终归会趋于平息,就当作是盛世繁华谢幕,到头来剩的还是自己。纠缠仍在继续……跳舞、跳舞、跳舞,脚步开始移动……
  • 倾城神妃邪王带回家

    倾城神妃邪王带回家

    她,现代腹黑女王,一朝穿越,成为神王唯一的后裔,无数美男倒追,使尽浑身解数只为博美人一笑,但她只为他一人开怀的大笑,放肆的哭泣。他,从小天赋异禀,冷峻无情,是人界之王,万万人之上,身份尊贵,权利无边,但他却愿为她放下无尽权利富贵,只为她一人温和似水,只愿守她生生世世,护她永世无忧。她说,如果可以陪你千年不老,千年只想留恋你青丝白衣!他亦说,如果愿意守你永世不离,永世只愿眷恋你倾城一笑!彼岸繁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为因果,缘定生死,浮世沧桑,终究太多伤。在这场末路繁华里,不倾城,不倾国,却倾有情人一世所有。最终,是陌路两头,从此君我两不相见,还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相守不离……
  • 狂战士镇魂曲

    狂战士镇魂曲

    罗德斯大陆硝烟四起...一位身世离奇的狂战士少年,拥有纯正神明血脉的后裔,持有千年来最厉害的邪兵,伴有身怀绝技的美女战友,他是应该回归神格,漠视凡人的战争?还是投身风云变幻的战争,拯救饱受战火摧残的祖国和民族?一切尽在《狂战士镇魂曲》新书上传,敬请期待。
  • 秦时明月之星月

    秦时明月之星月

    天际之边,星月与明月,千万年,星星都会默默的守护他的月光。漫漫星辰,她迷茫无助的看他。眼眸里是恍然惊恐,栗发飘散。少年戏虐的看着少女,蓝眸里满是兴趣与邪魅。淡然,她忘记了一切,蓝衣清寂,绝美无暇。看着绝美的少女,少年的心颤动了。勾起笑容,越是有趣就越想得到。【此文,秦时明月同人文,CP星魂和姬如千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