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5900000027

第27章

辩缘起品

已辩内外羯剌蓝等种等道理因果相续。应知此即说名缘起。如是缘起其相云何。颂曰。

如是诸缘起  十二支三际

前后际各二  中八据圆满

论曰。非诸缘起唯有十二。云何知然。如本论说。云何为缘起。谓一切有为。然契经中辩缘起处。或时具说十二有支。如胜义空契经等说。或说十一。如智事等经。或唯说十。如成喻经等。或复说九。如大缘起契经中说。或说有八。如契经言。诸有沙门或婆罗门。不如实知诸法性等。诸如是等所说差别。何缘论说与经有异。论随法性经顺化宜。故契经中分别缘起。随所化者机宜异说。或论了义经义不了。或论通说有情无情。契经但依有情数说。依有情故染净得成。佛为有情开显此二。但为此事佛现世间。故契经中依有情说。为欲成立大义利故。分别缘起诸有支中具无量门义类差别。今且略辩。三生分位无间相续有十二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三际者。一前际。二后际。三中际。即是过未及现三生。云何十二支于三际建立。谓前后际各立二支。中际八支。故成十二。无明行在前际。谓过去生。生老死在后际。谓未来生。所余八在中际。谓现在生。前际二因所招五果。后际二果所待三因。非诸一生皆具此八。据圆满者。说有八支。圆满者何。谓支无缺。或由圆满惑业所招。谓先增上惑业所引。此中意说。补特伽罗历一切位名圆满者。非诸中夭及色无色羯剌蓝等。诸位阙故。世尊但约欲界少分补特伽罗说具十二。如大缘起契经中说。佛告阿难。识若不入胎得增广大不。不也世尊。乃至广说。是故若有补特伽罗。于次前生造无明行。具招现在识等五支。复于现生造爱取有。招次后世生等二支。应知此经依彼而说。若依一切补特伽罗立诸有支便成杂乱。谓彼或有现在五支。非次前生无明行果。及次后世生老死支非现在生爱取有果。彼皆非此经意所明。勿见果因相去隔绝。便疑因果感赴无能。应知缘起支略唯二。分前后际如次七支五支。以果与因属因果故。或因与果五支七支。以因摄因果摄果故。谓现爱取即过无明。现在有支即过去行。现在世识即未来生。余现四支即当老死。是名因果二分差别。既说三际立十二支。谓无明行。乃至广说。此中何法名为无明。乃至何法名为老死。颂曰。

宿惑位无明  宿诸业名行

识正结生蕴  六处前名色

从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处

于三受因异  未了知名触

在淫爱前受  贪资具淫爱

为得诸境界  遍驰求名取

有谓正能造  牵当有果业

结当有名生  至当受老死

论曰。于宿生中诸烦恼位。至今果熟总谓无明。何故无明声总说烦恼。与牵后有行为定因故。业由惑发能牵后有。无惑有业后有无故非牵后有。诸行生时贪等于中皆有作用。彼行起位定赖无明。故无明声总说烦恼。若尔何故唯前生惑总谓无明。此生不尔。唯前生惑似无明故。贪等烦恼未得果时。势力无亏说为明利。若得果已。取与用亏不名明利。无明势力设未亏损亦非明利。彼现行时亦难知故。前生诸惑至于今生。已得果故势力亏损。其相不明似无明品。故唯前世惑可说无明声。非于行中亦应同此说。假立名想。唯于同类故。于宿生中福等业位。至今果熟总名为行。初句位言流至老死。福等诸业相。业品当广辩。何缘此宿业独名为行。名随义立故。其义云何。谓依众缘和合已起惑展转力和合已生。又能为缘已令果和合。或此和合已能为果缘。是谓行名所随实义。宿生中业果今熟者。行相圆满独立行名。由此已遮来生果业。以彼业果仍未熟故。相未圆满不立行名。岂不一切已与自果异熟因体皆具此相。即应一切皆立行名。此体是何。谓诸非业及业前生。已得果者虽有此理。而就胜说业为异熟因。牵果最胜故。现在生业果粗显易知故因。此能信知过去生果业。是故唯此独立行名。虽一切因已与果者总应名行。然此唯说能招后有诸异熟因。故无行名不遍相失。是故成就唯宿生中感此生业独名为行。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此刹那中识最胜故。此唯意识。于此位中五识生缘。犹未具故。识是何义。谓能了者。佛说能了者名识取蕴故。颇勒具那契经中说。我终不说有能了者。此不说言表不显义。意为遮有自在无缘不依他成我为了者。不遮识是能了者性。胜义空经遮别作者。许诸行体是作者故。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总称名色。岂不已生身意二处。应言此在四处生前此难不然。未圆胜故。谓前二位处犹减劣。六处位中处方圆胜。又六处位身意二根方全分得。具现行故。谓要支开位方得男女根。尔时诸识身乃容皆现起。故身意处六处位中。方全分得及具现起。由斯故说六处生前是名色位。此说为善。从生眼耳鼻舌四根。三和合前说名六处。谓名色后六处已生。乃至根境识未具和合位。下中上品次第渐增。于此位中总名六处。岂于此位诸识不生。而得说三未具和合。且无一位意识不生。名色位中身识亦起。况六处位言无三和。所余识身亦容得起。然非恒胜故。未立三和名。于此位中唯六处胜。故约六处以标位别。薄伽梵说。根境识三具和合时说名为触。谓未能了三受因异。但具三和。彼位名触。触差别义后当广辩。已了三受因差别相。未起淫贪。此位名受。谓已能了苦乐等缘。淫爱未行。说名受位。受差别义后当广辩。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妙资具者。谓妙资财。贪此及淫总名为爱。广辩爱义如随眠品。为得种种可意境界周遍驰求。此位名取。取有四种。谓欲及见戒禁我语。取差别故。以能取故说名为取。即诸烦恼作相想业。谓欲界系烦恼随烦恼除见名欲。取如马等车。三界四见名为见取。彼戒禁取名戒禁取。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唯除五见名我语取。如是诸取随眠品中当广分别。无明不立为别取者。自力无明不猛利故。非解性故。相应无明他烦恼力令能取故。离余见立戒禁取者。于能集业力最胜故。于集业门力齐四见。由此一见令业炽然。乘违圣道远离解脱。故戒禁取别立取名。以诸取名表执取义。虽烦恼类皆能执取。而其二取执取义胜。故唯此二俱得取名。以二于他最坚执故。然于此二戒禁取强。如所蔽执炽然行故。由是离余别立为取。四见皆以慧为性故。对余烦恼执取义强。摄四简余立为见取。诸余烦恼定不定地有差别故。不善无记因差别故。立余二取。所余决择如顺正理。即由如是取为缘故。驰求种种可意境时。必定引生牵当有业。谓由爱力取增盛时。种种驰求善不善境。为得彼故积集众多。能牵后有净不净业。此业生位总名有支。应知此中由此依此能有当果。故立有名。有有二种。谓业异熟。今于此中唯取业有辩当生果。近因性故取为缘有。契经说故。唯诸业有取为缘故。如前际行无明为缘。取为缘生后际业有。正结生有位即立为生支。如此生中行为缘故。初结生位名为识支。如是来生有为缘故。初结生位名为生支。此位此名正所须故。谓于现世识用分明。未来世中生用最显。随自用显以立支名。或余经中说生苦故。为造天趣后有业者。令生厌舍故说为生。或显后有业皆能招苦果。为令不造故说为生。由是余经说生等苦毕竟寂灭名般涅槃。是故生名显在当果。此生支后至当受。支中间诸位。总名老死。即如现在名色六处触受四支。于当来生如是四位名为老死。为令厌舍欣当有心。以老死名显当过患。故契经说。五取蕴生应知即是老死起义。所余决择如顺正理。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远续。三者连缚。四者分位。有余复说显法功能。此中刹那。谓因与果俱时行也。如契经说。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等。又契经说。眼色为缘生痴所生染浊作意。此中所有痴即无明。痴者希求。即名为爱。爱者所发。表即名业。故一刹那有缘起义。有余师说。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实有俱起如贪俱起。发业心中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识俱三蕴总称名色。有色诸根说为六处。识相应触名为触。识相应受名为受。贪即是爱。与此相应诸缠名取。所发身语二业名有。如是诸法起即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此广决择如顺正理。远续缘起。谓前后际。有顺后受及不定受。业烦恼故无始轮转。如说有爱等本际不可知。又应颂言。

我昔与汝等  于四种圣谛

不如实见故  久流转生死

连缚缘起。谓同异类因果无间相属而起。如契经说。无明为因生于贪染。明为因故无贪染生。又契经说。从善无间染无记生。或复翻此分位缘起。谓三生中十二五蕴。无间相续显法功能。谓如经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如是等类功能差别。于此五种缘起类中。世尊说何。颂曰。

佛依分位说  从胜立支名

论曰。佛依分位说诸缘起。若支支中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以诸位中无明等胜。故就胜立无明等名。谓若位中无明最胜。此位五蕴总名无明。乃至位中老死最胜。此位五蕴总名老死。故体虽总名别无失。如是前位五蕴为缘。总能引生后位五蕴。随所应说一切一切。经主妄谓上义为非。所以者何。经异说故。如契经说。云何为无明。谓前际无智。乃至广说。此了义说。不可抑令成不了义。故前所说分位缘起。经义相违。此无所违如标释故。谓虽有贪等亦为行缘而但标无明。观别因故。又虽十二处皆为触缘。而由观别因但标六处。又虽想等亦用触为缘。而观别因但摽触缘受。诸如是等其类寔多。如观别因但摽少分。亦即由此唯释所标。如何执斯为了义说。此广决择如顺正理。何缘于三际建立缘起支。颂曰。

同类推荐
  • 博物志

    博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序听迷诗所经

    序听迷诗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Library

    The Libr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是一种状态。始终绷紧神经,随时准备出发,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每个心怀责任的记者都不敢懈怠。
  •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人活着,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大多数人都是草根阶层,我也不例外。无奈媒体的关注基本在于纸醉金迷的最上层,这仿佛在说我们天生就是错误的,我们不应是这世界的主流,只有成为比我们富有的多的那种人,我们才能被这个世界接受。
  •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领导者“进”与“退”的艺术,在于它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它的产生和运用,既不是领导者的主观冲动也不是领导者的无能失控,恰恰相反,它是领导者全盘把握,合理控制的高超策略及审时势的能力,管理行为上的集中反应.“进”与“退”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宏观决策,小至一次谈话长到几年,短至几分钟,甚至某一瞬间的几十秒钟都有可能成为“进”与“退”充分应用时空。
  • 都市之全能圣皇

    都市之全能圣皇

    圣界的帝王,全能圣皇。因他是圣界的之主,掌握圣器圣皇玉溪,许多人起了偷窥之心,来围攻全能圣皇,寡不敌众的他被人杀死,可是他的一楼圣魂入了轮回转世投胎,十八年后的他的前世记忆意外觉醒,得知他是被人陷害发誓一定要报仇,可是实力弱小的他不得不重新修炼成圣。可是成圣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绝世佳人来陪伴她左右。从此他在校园、商场、都市、修炼界等...都留下他的名声。
  • 一醉成婚:总裁的唯爱宠妻

    一醉成婚:总裁的唯爱宠妻

    天啦噜,一场酒醉,莫名其妙地成了展家的少夫人,有征求过她的意见吗?“展文彦,我们只是契约关系!”“你想要什么实质关系吗?我给你!”男友被姐姐抢了去,生母服毒自杀,继母蛇蝎心肠,父亲软弱无能。戏剧性的成了展家少夫人,没想过翻身农奴把歌唱,只想暂时了断旧情,哪知道她惹火上身,天天被逼履行夫妻义务。
  • 道御苍穹

    道御苍穹

    七千年前,玄天老祖飞升,留下了不被天道所容的“金刚道韵”,七千年后,他等的人出现,王龙自从获得邪天罡经后,觉醒灵根,从凡夫成为修士,修邪天,获道韵,战合欢,踏乳城,进楚国,入南宫,登瀛台仙道,闯毁灭湿地……五行之星,本源为风,三因俱断,四相不生。道悟为刀,斩灭苍穹!
  • 双面王爷残颜妃

    双面王爷残颜妃

    她,是京都第一丑女,丑名扬天下,出身低微,却是一身才华隐于丑颜下!他,是折仙国的君王爷,当今皇上的胞弟,却在四王之乱中从此与轮椅为伴,闭门不出。一眼缘起,只因眸光潋人。当他将她放在心中时,却发现丑颜非天生,他可愿为她重入朝堂?有人要她命,他必万万不允,即使是抛弃生命,他也要将她纳入怀中!当她将他放在心中时,可愿为放下深仇大恨?看着他痛苦,她心痛万分,即使是抛弃生命,她也要让他活下去!
  • 倾世女庸医

    倾世女庸医

    据说,她是南星国名扬万里的女神医,是某风流掌门的第一百零八个特别女人,是那断袖绝情冷男的准新娘,更是某出尘男子痴恋三年的心上人,是那俊俏王爷青梅竹马的不二王妃……其实,她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女庸医,一个被自己邪火轰死的穿越小女子......神秘出身:身怀邪火,莫名家世,扑溯迷离,何处探得玄机.邪门山庄:误打误撞,巧施圣手,看她如何巧笑顾盼,俘获众心.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网游之无敌机械师

    网游之无敌机械师

    性格冷漠,但古道热肠,真热血,好男儿,竞相追随。不善表达,但沉默更是金,各式美女纷纷献出爱的玫瑰。但是弱水三千,唐虎却只取一瓢饮。一个小小的机械师,一个纯情的机械师,最终驾驭炫目战甲遨游天地之间,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任你阴谋诡计,任你鬼才魔君,都在绝对的力量下,灰飞烟灭!热血,激情……由唐虎带领你,共同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