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63400000012

第12章

何谓菩萨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而得意止。菩萨发意观察如是。所可经历皆是苦恼。彼察痛痒采求圣慧。选择明智慕乐寂然。正使遭乐不系在欲。若存在欲缘致苦痛。见诸众生堕诸恶趣三涂之难。为兴大哀。不以结网而见系缚。虽身以值不苦不乐诸痛痒者。不为痴冥结网而见系缚。虽在痛痒意故寂定。从来所更不苦乐痛。则以圣慧显示众生。弃捐痛痒无益之义。蠲除一切众生痛痒。被澹泊铠心自念言。此等群黎归在痛痒。不自觉知。缚在众苦痛痒之地常怀忧戚。依猗不苦不乐之痛为之迷荒。以是之故不入智慧。摄大哀者入于智慧。晓了休息一切痛痒。因此大哀使诸众生免除众难为宣经典。何谓名之为痛痒也。心中怀恼或复成乐。何谓选择此无痛痒无我人寿。又彼菩萨不猗痛痒。亦无贪护。所受痛痒。无反覆行无倒痛痒。亦无妄想诸见痛痒。亦无眼耳鼻口身心之痛痒。亦无色声香味细滑之痛痒。眼所属者从因缘起。计于苦乐无苦无乐是谓痛痒。取要言之内外亦然。从因缘生以致痛痒。苦乐善恶不苦不乐。其一痛痒因一心识。二痛痒者谓有内外。三痛痒者随过去教。从当来行因现在识。四痛痒者谓从四种地水火风。五痛痒者从念五阴色痛痒思想生死识。六痛痒者从六衰故。七痛痒者从七识故。八痛痒者或从八邪而迷荒故。九痛痒者谓九神处。十痛痒者谓十恶业。取要言之。一切痛痒皆由贪乐。因从念欲而致众痛。是故言曰不可数人其痛无量。菩萨于彼观己痛痒观他人痛痒。知众群黎起分痛痒。当显慧业使诸众生因痛痒慧睹见德本除去诸罪。是为菩萨观己痛痒观他人痛痒心意止也。

何谓菩萨自观己心。观他人心其意止也。其菩萨心未曾忽忘。举动行步常自将护而复察之。心适起已寻便消灭。无常住处不住在内。亦不在外不两间得。吾从初始发菩萨心已来。彼心尽灭离别星散悉无有处。其无无处不可处之。心在某处其心所集众德之本。是亦灭尽离别星散。无处不处不可分别。所可因劝发道意者亦复自然。以是故曰心者不知心。心者不见心。心心不相待。何谓其心而发无上正真道意成最正觉。其道心者不与善合。其善本心不与劝助。意共俱合。其清净心不舍道心。其人观此不恐不怖亦不怀懅。又复心念十二因缘。甚为深妙不失报应所种果实。心亦不著于一切法。假使因缘从报应致。一切诸法无有真谛亦无君主。恣其所欲而自迷惑。吾当精进执其一心使不回转。何谓心法。何谓迷惑。心如幻化无能净者是为心法。假使皆舍解迷惑事。劝助佛国是亦迷惑。心如夜梦觉不知处是为心法。若于禁戒而行谨慎然后自劝。是五神通是为化变。心如野马本末灭尽是为心法。设以顺从一切忍力。安和正觉庄严其心而化变矣。用劝助之是为化变。心如水月究竟自然。寂静澹泊是为心法。若悉精进劝发具足。无数佛法是为化变。心不可持亦不可见是为心法。若复备悉禅思脱门三昧正受。愿佛定意是为化变。心者无形无比无教。亦无像色是为心法。若能颁宣分别智慧。劝助佛道推往古世是为化变。心无因缘终不起生是为心法。若能导御一切德本是为化变。设无有对心终不起是为心法。若因法报修于道心是谓为变。其心境界永离垢浊初无所生是为心法。若导御心得致报应。至于佛界是谓为变。菩萨自观己心观他人心。得神通已其心一定。寻见一切众生心念。因说罪福皆自然矣。菩萨自见其心见他心已则兴大哀。已兴大哀教化众生不以劳倦。其心不灭亦复不尽。坚住其心不与生死。而俱同尘能自制心。以此圣慧通达之心。入于不起无所生法。不堕声闻缘觉之地。常自御心堪任具足诸佛道法。一心念顷以智慧心。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是为菩萨自察己心。观他人心得至意止。

何谓菩萨自观其法。观他人法得法意止。以明智眼普见诸法。未曾中忘至成佛道。自观其法观他人法。是时菩萨悉见诸法。其想于空令脱空义。脱无想愿度无所生。亦无所灭而离诸行。等见诸法舍于缘起。十二牵连观法界行。菩萨察法不随非法。不计吾我亦不计人寿命处所是谓为法。何谓非法。自见吾我计人寿命。睹于断灭计有常存。而见有无合散之事。一切诸法皆亦是法。一切诸法亦复非法。所以者何。晓空无想及无愿义。是一切法皆为应法。自计吾我缚在诸见。是一切法悉为非法。彼自观法观他人法。菩萨行此不见诸法。何所佛法谁非佛法其无径路无有解脱亦无生死。皆能开导一切诸法。处于众生逮得无盖无极大哀。疗诸尘劳己心发念。是无尘欲亦无不尘。所以者何。是所趣者开度平等。不疑尘劳不畏贪欲。晓了是者乃名曰佛。尘欲自然道亦自然立心如是。虽有所住亦无处所。不住立意而名曰住。是谓为住。立于法界不住法界。不住人界则无所住名曰虚空。一切诸法等如虚空。若有菩萨自观身法观他人法。则能导御诸佛道法。一切诸法皆归解法。若晓了者乃能显发。尽于无为亦无所尽。道无生处不生之处。观察众生未曾舍离。无生本际趣法意止。意在诸法而令坚住。不著声闻缘觉佛法。何谓不著何谓处当。心所在处常能坚住。其住不迷未曾忽忘。观已来际其法所由。亦观他法而得意止。颁宣无量分别章句。所行无际等御佛法。可悦一切众生心念。降伏众魔得自在慧乃谓道义。是为菩萨自见己法。见他人法得至意止。何谓四意断而不可尽。身诸恶法未兴起者令不起生。以生寻灭而修精进。自摄其心所念顺义益加精勤。是谓平等奉精进行。不失顺节习修平均。以能摄心观于正谛此之谓也。所以者何所念顺义。恶不善法不复重来。何谓不善。毁戒乱定惑于智慧。何谓毁戒。欲生天上则谓毁戒。不从法教其缺戒品是谓毁戒。何谓乱定。违失礼谊行不专精。心在他念是乱定意。何谓惑于智慧。断诸邪见见若干品颠倒诸事。阴盖碍法其缺智慧是谓不善。假使诸恶如是像法兴起来者。而不听之是一意断。假使诸恶不善法兴即寻觉之。知之非法不善报应。了之损耗为行秽矣。名之冥室修奉顺义消不净欲。则以慈心而除嗔恚。解十二因缘而灭愚冥。其尽尘劳是谓为断。同因缘起观其所生。不得本末而无所断。一切诸法从习行致是二意断。设令善法未兴起者劝令兴发。显使精进自摄其心叹无量德。所以者何善法无量。菩萨大士所应修行。当乐慧根众德之本。皆由精进致诸福庆。显扬通致德祚之原是三意断。所可谓言善法若兴令得坚住。不畏失节不忽忘之。益乐元元夙夜精进。自摄其心以劝助道斯谓平等。所以者何。劝道心者德本不朽。所以者何。其心清净。虽处三界而无所著。若有劝助德猗三界则谓尽索。若能劝乐志一切智。谓通慧本终不损耗是四意断。何谓菩萨而修神足。神足有四。已自发乐殷勤精进。彼以何习兴神足本。当行四等慈悲喜护。常当遵习四无放逸。广大其心而不贪身。以能治心奉第一禅。如是至四以得禅定身心轻便。身心已便所谓入神通。以入神通。即生神足。勤修精进元元志道。以勤乐故辄亲道义。以精进故能成此法。以勤修故而致此义。一心观察以方便法。晓致神通故谓神足。常爱乐故能有所变。以精进故能使成就。以专精故能了广大。聊自修德辄成于道。有计于彼菩萨神足。缘是之故而得亲近。有心自在所欲至到无能违者。谛行所致究竟根原众行备悉。魔不能制等如虚空。彻视无边洞听无际。定意无限神足无底。见一切根自睹其原。是为菩萨行四神足而不可尽。

何谓菩萨修于五根而不可尽。何谓为五。一曰信根。二曰精进根。三曰意根。四曰定根。五曰慧根。何谓信根常信诸法。何谓为法其正见者信游生死。随其神足以成彼行。不乐他神而解第一真谛之义。脱于深妙十二因缘。无吾我人空无想愿无所著相。普信诸法不堕诸见。信诸佛法信于十力四无所畏。不怀狐疑亦无犹豫。合集佛法令无限际是谓信根。何谓精进根。所信法者因此精进诸根益明逾日月光是精进根。所可用法修精进根。由是之故不失意根。其意广大不住崖际是谓意根。斯意静然不违意根意广如空。以之意根专精不乱是谓定根。其定意根常住寂名。而专守一是谓慧根观察晓了。若于此法如是色像。分别无我是谓慧根。如是五根能具足者具诸佛法。其能具者住受决地而不动移。犹如外学五通仙人虽视胎中不能豫别男女之根。诸佛世尊亦复如是。菩萨所学未成五根则不授决。五根已达然后受决。是为菩萨五根无尽。

何谓诸力则有五力而不可尽。何谓为五。一曰信力。二曰精进力。三曰意力。四曰定力。五曰慧力。何谓信力。常怀笃心在一寂静而不迷荒。无有色像住见佛形。亦知他法一心寂静。所在信力未曾退转是谓信力。何谓精进力。设常元元修于精进。在在修德勤于经典。所生之处其心坚强。所修德本天上世间无能毁者。亦不能制令不增益。由是之故德本兴盛至无限量是精进力。何谓意力。所在念法心不懈废。爱欲众难无能犯者。以此意力越众尘劳。其菩萨者意之所念。天上世间无能乱者是谓意力。何谓定力。若在众会游愦闹中所在寂静。颁宣道力进止行步。第一禅者无能蔽碍。所修德本专精道行亦无能毁。第二禅者修于欢悦。内清澹泊而不有碍。第三禅者欲化众生。将护正法无所观察。逮于四禅者亦无所碍。以此四禅修禅品类无能逾者。所修定意无能乱者。定意自在是谓定力。何谓慧力。若处俗法及度世法悉能晓了。所生之处无能为师。悉知世俗章句文字。所造立业神仙异术。五经六艺方俗异书。菩萨不学自然知之。及度世法无所不通。菩萨以此圣明之慧。心能通畅天上世间独步无侣。随时颁宣。是谓慧力而不可尽。

同类推荐
  •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大乘论释论

    摄大乘论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全解

    道德真经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蕉亭杂记

    梦蕉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生灵怪象的故事

    生灵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美女召唤

    美女召唤

    召唤是召唤妖兽...召唤是召唤神兽...大错特错!!!召唤美女,横扫天下!!!
  • 堕落蝶刹

    堕落蝶刹

    花开花落花成空,缘聚缘散缘以终,任桃花更经细雨,亦不愿寒夜来风,花落红,风尘中,寂夜划过葬花冢,闲庭漫步香溢浓,一屡忧愁上心瞳,风云动,天作弄。
  • 闫少追妻99次

    闫少追妻99次

    六年前,她突然失踪,只有一封简讯单方面通知他分手。六年后,她再次出现,同样的一张脸却是完全不同的冷漠。他步步紧逼,追问当年离开的原因,而她节节逃退,一心想消失在他的视野。有一天他看到她身后跟着一个小豆子,大总裁眼睛都绿了,变身无赖大灰狼,发誓追回大小二宝。小豆子:“妈妈,那位叔叔是谁?”女人:“叔叔是给妈妈发工资的老板。”。男人瞬间就怒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笑深爱

    微笑深爱

    对伤害你的人,最大的报复就是让他看到你的笑容,所以,她不要让他看到她的眼泪。她决定——要站在他看得到的地方,给展现她最灿烂的笑容。故事悲伤中带着积极的格调,女主角在遭遇到抛弃和全世界的耻笑的情况下,以开朗的态度面对人生,无法从过去的记忆里抽身却坚强地为自己打气加油,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乐观的爱情态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灭之旅2

    不灭之旅2

    天地玄黄,世上万物都逃离不了其掌控,转眼间,便已过了无数岁月。江宏证得太虚之祖也有几百万年。经过上次大战,始者或是佛祖还有虚者都安稳了下来,除潜修寻找材料,偶尔出游一番,倒也自在。
  •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被丈夫和继母合谋杀死的佟唯意外重生在上流社会花花蝴蝶董薇身上。重生后的佟唯变得没心没肺,心狠手辣,一门心思扑在复仇上,她誓要把自己所失去的一切全部抢回来,并且要那对害死她的狗男女下地狱去!只是在复仇这条路上,董薇前世留下的风流债太多,许多男人在她屁股后面紧追不放,尤其这个叫肖烈的男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腾跃而上

    腾跃而上

    千年前,有武道圣人出,立武修大道,西征九丘山之妖族,北讨草原之蛮族,建立人族丰国,奠定人族立万世太平之根基。千年后,大地震动,天降祥光,一块神石从天外飞来,正落在丰国皇宫之中,举世震惊。平静了千年的大陆再次暗云汹涌。大乱将起,英雄将出?且看少年如何腾跃而上,搅动这九天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