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9100000020

第20章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1)

第一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归为此类。企业应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该账户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并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的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息及利息调整的核算

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期计提或支付票面利息。对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应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计提与调整相同,将在本章第二节中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利息或股利的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根据宣告的股利分派方案或应计提的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股利或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其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确认减值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当注重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否持续下降。通常情况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按其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动)”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核算

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各明细账户的账面余额,分别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第二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中的一个新类别,基本相当于原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

1.该金融资产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因此,从投资者角度看,首先,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在将某项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可以不考虑可能存在的发行方重大支付风险。其次,由于要求到期日固定,从而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最后,如果符合其他条件,不能由于某债务工具投资是浮动利率投资而不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企业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3.企业有能力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力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企业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可能会发生因能力不足在到期前将该金融资产予以处置或重分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表明企业违背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第一,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着影响。

第二,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投资几乎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第三,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①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变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②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着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③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资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④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同类推荐
  •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营销新革命之二:塑造工业品营销品牌

    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不断创造利润,那么,决定企业能不能创造利润的因素是什么呢?有团队因素、管理因素、背景因素,等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远景,而远景的最大动力是创造优秀的品牌。品牌时代已经来临,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品牌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最想宣传的是自己的品牌,客户最关心的也是企业的品牌,至于品牌属于哪个企业却不在意,做品牌就像做人,从小就要树立品牌的价值和理念。所以,塑造品牌并不只是那些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更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 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通朋电气的收益从25亿美元增加到1005亿美元,净利润从15亿美远上升为93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从最初的大约94美分上升到40美元。凭此惊人的业绩和他创立的崭新的经营理念与不凡的人格魅力,他被誉为“全美头号经理”、“全球第一CEO”。每位年轻人都有着无尽的潜力,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如书尔奇一样杰出傲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仔细阅读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并学以致用。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他,直至超越。
  •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学思维

    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学思维

    本书内容是作者本人对管理学的感悟。本书并没有遵循一般管理学著作的写作体例,而是以针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内容为底本,保留了课堂即兴讲解的成分,虽不够严谨、厚实,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认为,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掌握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理论及管理技术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对它们进行本土化的调适。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热门推荐
  • 恶魔总裁:小娇妻逃了

    恶魔总裁:小娇妻逃了

    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选择我,和我过上不愁的日子嫁入豪门,而是你可以不选择我,选择这个穷小子,不过,你可想好了,你要为你生病的母亲,还有天生有疾病的妹妹考虑
  • 阴魂不散

    阴魂不散

    一个喊冤而死的女人,一个怨气的积压,几百年不变的诅咒,一切的恐惧,一切毒咒,都在无限的蔓延,这个蔓延是无止境的。无人去过的梨花山,无限诡异的开始让每一个人的心不在安稳,没有人知道故事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无限的恐怖会蔓延到什么时代。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废后重生农家种田忙

    废后重生农家种田忙

    废后重生成为农家小村姑,采棉花织纺布,赚点小钱养家糊口,本想这么清贫安稳过一世,却不想极品亲戚轮番上阵找茬打秋风,逼的她不得不泼辣刁蛮不讲理!来一个怼一个,来两个怼一双,看谁还敢觊觎她与家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
  • 我的父母亲

    我的父母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打工十年了,这一路走来,经历了的很多很多,却都已经烟消云散。今天,我以自己笨拙的文笔,在此拾起破碎的记忆,以纪念我那逝去的青春。道路坎坷,有句话说:“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话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但具体到我们家,一个走字,却显得有多么的艰难而又沉重。那不是走,那是在泥淋的小道上跋涉,是在陡峭的三峦上攀登,更是在艰难的坎坷的人生路上挣扎……
  •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他们与死神亲吻,在枪林弹雨里浴血拼杀;他们与绝望共处,从残酷战斗中艰难崛起。一场场的射击、格斗、武装泅渡成就他们的钢铁身躯,一次次的狙击、侦察、反恐任务锻造他们的坚韧与彪悍。只有经历无数子弹与硝烟的磨砺,埋藏儿女情长,割断柔肠犹豫,他们才能穿行于丛山峻岭,飞翔于蓝天之上,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空降兵。梁伟军就用自己的铁血青春证明了这个奇迹。利用父亲在军方的关系,他进入部队,起初他吊儿郎当、惹是生非,后来,终于在一次口角中明白真正的特中空降兵身上那种凛然尖锐的杀气从何而来。从此,加入敢死队,参加尖刀连,演习对抗,高空跳伞训练,解救被劫持油轮,参加对敌战斗……梁伟军久经淬炼,生死起伏……翻开这本书,透过枪林弹雨、残酷厮杀,见证中国首批特种空降兵的铁血成长历程。
  • 王俊凯谢谢那枝红玫瑰

    王俊凯谢谢那枝红玫瑰

    当初的山盟海誓,难道早已化为乌有,我只想问你,你爱过我吗?
  • 恶男在身旁

    恶男在身旁

    他直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来相亲?为什么要和一个不认识的女人订婚?狠狠的吸了一口烟,白铭宸不再去想这些毫无答案的事情。既然爷爷让自己来见她,那就见见她,他倒要看一看这个被爷爷夸上天的女人究竟哪点好?
  •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硝烟蓝人

    硝烟蓝人

    人类的文明是一场恐怖与未知的庞大探索,一切暂时可以解释的灵异被称之为科学,一切无法触及或难以掌握的未知便是科幻。而缤纷宇宙中,各星系之间充满了无尽的未知与神秘,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于茫茫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细微的尘埃。也许,就在太空里的某一处遥远星球上,同样居住着和我们一样充满智慧的生命体,他们的文明似乎也在不断地摸索着,进化着,甚至在战火中洗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