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3400000010

第10章 艺术

每个人都有那种奇妙的瞬时的感觉,可是大部分人抓不住,日常琐屑生活的潮流把他们冲向前去了,他们来不及、顾不上去回味和体验。有些人抓住了,但不能赋予形式,表达不出来。只有少数人既能抓住,又能赋予形式。

人的感受性是天生的,因而也是容易的。最困难的是赋予自己的感受以适当的形式。天才与一般聪明人的区别就在于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有很好的感受性,但其中只有极少数人为世界文化宝库提供了自己的东西。

有一种人,感受性甚好,知识面甚广,但一切都是碎片,没有能力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活的躯体。

知识和感受诚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驾驭它们的能力,善于赋予形式,否则一切都会白白流失。

质朴是大师的品格,它既体现在日常举止中,也体现在作品中。这是一种丰富的简洁,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谦虚,知道自己无需矫饰。相反,那些贫乏浅薄之辈却总是在言谈和作品中露出浮夸高深狂妄之态,因为不如此他们就无法使自己和别人相信他们也是所谓艺术家。

只有质朴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心灵。浮夸的东西只会扰乱心灵。

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玄妙复杂,或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都是不寻常的本领。前者靠联想和推理,后者靠直觉和洞察。前者非聪明人不能为,能为后者的人则不但要聪明,而且要诚实。

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那种异乎寻常的质朴和真实。与他相比,许多作家都太知识分子气了,哪怕写起平民来也是满口知识分子语言。托氏相反,他笔下的知识分子说的仍然是普通的语言,日常生活的语言。

事实上,人们历来用生活语言说话,用书本语言写书,已沿成习惯。用书本语言说话和用生活语言写书都是难事,前者非不可救药的书呆子不能为,后者非不可企及的大师不能为。

文字平易难,独特也难,最难的是平易中见出独特,通篇寻常句子,读来偏是与众不同。如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方可称作风格。

刻意求来的独特是平庸的另一副面孔,你会发现,它其实在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的。真正的独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你却感觉到它无处不在。它不是某些精心做出的姿态,而是贯穿作者全部作品的灵魂。这便是我所理解的风格。

好艺术家像好女人好男人一样,总那么纯,这是一种成熟的单纯,一种有深度有力度的单纯。他们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却又不为时代的五光十色所侵染,不为成败所动摇,耐得寂寞,也耐得喧嚣,始终保持本色。

艺术家所可追求的,无非生前的成功、死后的名声、创作的快乐三者。世事若转蓬,生前的成功究系偶然。人死万事空,死后的名声亦属无谓。惟有创作的快乐最实在,最可把握。艺术家是及时行乐之徒,他的乐便是创作的快乐,仅此一项已足以使他淡然于生前的成功和身后的名声了。

如今凡高的一幅画的拍卖价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了,他在世时的全部生活费用还够不上做这个数字的一个小零头。

你愿意做凡高,还是拍卖商?

我不相信你的回答。

毕生探索技巧,到技巧终于圆熟之时,生命也行将结束了。这是艺术大师的悲哀。

我能理解那些销毁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的艺术家,他们的动机并非为己扬善掩恶,倒是因为爱美成癖。

凡缪斯,必永远漂泊。惟有法利赛人才有安居乐业的福气。

也许新鲜感大多凭借遗忘。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所有感觉都琢磨透并且牢记在心,不久之后他就会发现世上没有新鲜东西了。

艺术家是最健忘的人,他眼中的世界永远新鲜。

艺术家常常是不爱交际的,他太专注于内心了。在一般社交场合,他可能显得沉默寡言,心不在焉,因而在俗人眼中不是个有趣的人物。但不少人却把社交场合的活跃和有趣看做艺术气质的标志。

所谓艺术气质,其实包括两种全然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诗人气质,往往是忧郁型的。另一种是演员气质,往往是奔放型的。前者创造,后者摹仿。

这里指的不是职业。事实上,有的诗人是演员气质的,他在摹仿;有的演员是诗人气质的,他在创造。

叔本华说,艺术是人生的麻醉剂。尼采说,艺术是人生的兴奋剂。其实还不是一回事?酒既是麻醉剂,又是兴奋剂。艺术就是人生的酒。至于它哪种作用更显著,则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不同体质的人对酒有不同的反应一样。

文学是人生感受的表达和人生画面的描绘,哲学是人生根本问题的体悟和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与哲学是息息相通的,一个好的文学家不能没有哲学的素养。但是,当今文学界的时髦做法是搬弄哲学上的新概念、新术语,并且自以为这便是在追求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哲学深度,此时此刻,我不禁要说:没有比伪哲学、坏哲学更加败坏文学的了。

当今批评界的时髦是沤制概念垃圾,然后一股脑儿倾倒在落入其视野的作品上。这班既不懂哲学又不懂艺术的低能儿,他们惟一的生存策略是在哲学家面前故作放诞,渲染假艺术的气质,在艺术家面前故作高深,玩弄伪哲学的术语。

我把散文划分为艺术品和工艺品两类。

在旅游地区,常有小摊贩出售千篇一律的劣质工艺品。在游记文学中亦然。

在西方,现代艺术(诗、画、音乐)的大师,往往一度曾是古典艺术的高手。可是据说在我们这里有许多天生的现代派。

有时候,艺术创作中的败笔反能提供一个契机,启示新的发现,发展出一种新的风格或流派来。有意写实,结果失败了,然而谁知道失实之处会不会是一种成功的变形呢?

也许,意识的失误,其实源于无意识中的真实。

那么,写实成功之作就是古典派作品,不成功之作就是现代派作品吗?别开玩笑!

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艺术始终是目的本身,而爱情在客观上只成了手段。可是,当他堕入情网、身历其境时,他所爱的对象就是目的,艺术反倒好像成了手段。他歌唱,写作,把作品呈献给心中的偶像。直到爱情消逝了,他的作品的真正价值才得以确立。

如果我是女人,我将乐意与艺术家交朋友,听他谈作品,发牢骚,讲疯话。但我决不嫁给他。读艺术家的作品是享受,和艺术家一起生活却是苦难。艺术家的爱情大多以不幸结束,责任决不在女人。他心中有地狱,没有人能够引他进入天堂。

女人推进艺术,未必要靠亲自创作。世上有一些艺术直觉极敏锐的奇女子,她们像星星一样闪烁在艺术大师的天空中。我想起了歌德和贝多芬的贝蒂娜,瓦格纳和罗曼·罗兰的梅森葆夫人,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莎乐美,柴柯夫斯基的梅克夫人。

当黑格尔称现代为“散文味的时代”时,他是把“散文”当做贬义词的。但是,这未必公正。散文的心境是一种孤寂、宁静、闲适的心境,有足够的光阴去回忆和遐想。好的散文总是散发出懒洋洋的气息。在我看来,独卧冬日向阳的山坡,或与好友炉边夜话,都是最适宜于散文诞生的情境。现代人却活得过于匆忙了,所以,现代缺乏好的散文。

从诗到散文再到论文是进化,但谁知道是否同时也是一种退化呢?

同类推荐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驻外记者手记

    驻外记者手记

    点击从世界各地发来的书稿,阅读着一篇篇从火热的实践中诞生,蕴涵着真知灼见的文字,编者时时感受到作者们投身国际新闻事业的激情和勇气,也处处领略到他们智慧和汗水的闪光。在他们笔下,描绘出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也诠释了关于和平、合作、友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他们的身影,也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亮点。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热门推荐
  • 修神道系统之修神高手在民间

    修神道系统之修神高手在民间

    一个平凡的高三学生,误闯学院禁地,然后……他就不平凡了。古老的修神道秘诀,今重见天日。林尘,手持血煞轮回剑,独仗修神道系统,以屠戮九魔神为任务,开始自己独有的修神道。“巅峰非神,但修神的路却永不停息!”林尘如是说
  • 三五万元当老板

    三五万元当老板

    本书所描述的这数十个创业者便称得上是“小小企业家”。尽管他们的创业资本仅为区区的三五万元,尽管他们现在的店铺在城市中还微不足道。可是,他们创业的起点离彼得·德鲁克的要求却并不远了:他们研究了市场,发现了全新的消费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内容和技巧。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业开始于一次创新。在“创业家精神”里面,创新是最重要的“考量之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资本的创新,那么,它的经营者就当然不算是企业家,即使他们建立的是所谓的新企业,或者说从事的是比快餐店更先进的高科技企业。
  • 誓不再婚

    誓不再婚

    结婚。离婚!再婚?婚姻的围城中,这个男人,背叛伤害,薄幸辜负。她绝地反击!情爱的追逐中,那个男人,阴谋算计,风起云涌。她抗拒沉沦!这场报复,赢家是谁,输家又是谁?那场纠缠,伤了谁?又痛了谁?当尘埃落定,真相大白时,她心已殇,让那些男人们都靠边站去吧!这辈子,誓不再婚!
  • 拼爹高手

    拼爹高手

    重生的吴文采,不走寻常路,隐身幕后,打造极品老爹,专治各种拼爹……本书装B、狗血流,带点小温馨,有点小后宫(你要非说种马我也没办法),不喜勿入……
  • 三门破荒

    三门破荒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灵台”里会天生无数扇门,但却这些扇门并非是敞开供人欣赏的;而是全部都严严实实的闭阖着,不透露一丝一毫的缝隙。没有人知晓、这数以万计扇门存在于人的灵台内有何意义,当然、不知道的人也仅仅只是不知道的人罢了。人毕竟是人!在这个世界,除开了人、还有修道者!这些修道者都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天师!
  • 精魅传说系列

    精魅传说系列

    初遇时。他对她说:我手中有个窝头,可你带我离家出家。她盯着窝头咽咽口水道:成交。那年冬季京都寒雪纷纷。相熟时。他温柔对她道:阿玲我今生只许你一个人。她嫌弃笑道:你还不如一块五花肉来得实在。那年春季街头梨花绚丽。离别时。他对她说:阿玲等我。她忍住眼泪,别过头。那年·····她已记不得颜色。她与他终是一场邂逅,只是一场花开花落的物语。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最后凋零的时刻,她将无怨无悔。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她不会明白,世上最难渡的劫不是难而是情。
  • 假装爱

    假装爱

    算命瞎子说,本小姐今年命犯桃花!我可是足足等了二十年!哼哼,今年不钓个金龟婿,都对不起这本命年!尼玛,拜月老求老天,结果白马王子没遇到,却惹来个霸道贱男?时而霸道时而温柔,时而严厉时而放纵,简直就是个缠人的魔咒!
  • 腹黑将军请走开

    腹黑将军请走开

    她是沈家不受待见的二小姐,却因一连串的变故她死而复生,男扮女装,流落军营。不想竟然遇见了前任未婚夫,那鼎鼎大名的慕容将军视她为眼中钉,处处针对。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出众的智谋,让他对她刮目相看,悄无息的占据了他心底的每个角落。
  • 伪装的哲学

    伪装的哲学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务、人事案例,通过活泼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人与人交往间的微妙和处理技巧。其中蕴含许多伪装的哲理,发人深思。
  • 许愿风铃

    许愿风铃

    一个风铃精灵爱上人类的故事。风小铃:“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守护你,只要你好,我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