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3300000011

第11章 未知死焉知生 (4)

追溯哲学的源头,可以发现,希腊人对智慧还有另一种理解,这就是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内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希腊的第一个哲人泰利士就十分重视这句箴言,有人问他什么事情最难,他回答:“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更是把“认识你自己”明确规定为哲学的任务。

认识自我,认识绝对本体,构成了智慧的两端,而两端实在是相通的。

在个人身上,自我意识和死亡意识总是同时觉醒并且成正比发展。当自我的边缘从混浊中清晰地分离出来时,自我化为乌有的前景就显得触目惊心了。反过来说,意识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万劫不复,也就意识到了自我的独一无二和不可重复。然而,什么是死亡意识呢?死亡意识不就是对于永恒和绝对的意识吗?因而不就是以绝对为对象的理性吗?人正是以否定的方式,即通过自我的绝对不存在而获得关于绝对的概念的。因此,自我意识的成熟就意味着理性的成熟。因为个体的有限,所以憧憬无限的本体。当人既意识到自我、又意识到绝对之时,生命的苦恼就开始折磨他了,他开始寻求智慧,即寻求把自我与绝对、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的途径了。他要参透他所从来的混沌,回到混沌中去,但是又不丧失自我。这是人的二律背反处境。

古希腊是人类的童年,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绝对理性觉醒的时代。我相信,古希腊人如此热心地讨论世界的始基和本原是什么,绝非出于纯粹的好奇心,为人生提供指导始终是潜在的动因。事实上,没有一个希腊哲学家只谈自然哲学问题,在赫拉克利特和德漠克利特的著作残篇里,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体现人生智慧的隽语。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希腊哲学家们喜欢谈论的话题是如何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从而快乐地或宁静地度过人生。在希腊人看来,这正是人生智慧的集中体现。

追求绝对,原是一种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不寻常的激情,哲学家把这种激情转变成深沉的思考。然而,原动力仍然是激情。倘非出于对人生的爱,追求绝对有何意义?而且,绝对是不可能在有朝一日求得的,它只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之中,而追求是不能没有激情做动力的。哲学只是爱智慧,而不是智慧本身,智慧永远是寻求的对象。可惜我们常常看到,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尽管他们年轻时都是受了激情的推动而走向哲学,可是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便自以为达到了绝对,丧失了追求的热情。这种情形在黑格尔身上尤为明显。当然,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尤其是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不乏生命的激情。可是,当他宣布绝对在他那一套概念的逻辑演绎中实现了自身之时,哲学在他手中便失去了生气,用尼采的话说,成了概念的木乃伊。尼采之所以厌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体系哲学,就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哲学远离了生命的源头,违背了哲学诞生时爱智慧的真话,走上了歧路。他要正本清源,使哲学重新关心人生,对人生的种种根本问题作出回答。为此他创立了他的富有诗意的生命哲学兼文化哲学——酒神哲学,酒神精神成为贯穿尼采一生全部哲学创作的主旋律。

要理解酒神精神,我们首先得记住,把尼采推上哲学思考之路的并非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对人生意义的苦苦寻求。青春未必全是甜吻和鲜花。有这样一些敏感的心灵,对于它们,青春意味着平生第一次精神危机,意味着某种幻灭和觉醒。似乎毫无来由,青年尼采突然对周围那种喧闹而又单调的大学生生活产生了隔膜感,他也绝不能忍受摆在他面前的做一个古典语言学学者的前途。不,他不能被某一种专门学问占有,在一个小角落里畸形地生长。他热爱人生,他要解这个人生之谜!——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他接触到了叔本华的哲学。如果说有的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于尼采就是这样。这本书试图解释人生之画的全部画意,正合尼采对哲学的要求,因而于尼采有了不可抵御的魅力。

人生自有其悲剧性方面,一种深刻的人生观是不应加以掩盖或回避的。可是,许多世纪以来,悲剧意识似乎在欧洲消失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依仗着基督教和科学两大支柱,似乎平静而乐观。基督教用灵魂不死的信仰来掩盖人生必有一死的悲剧性质,用彼岸世界来为尘世生活提供虚幻的目标和意义。科学则引导人们注重外部物质世界,浮在人生的表面,回避人生的悲剧性方面和对人生意义的根本性发问。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逐渐解体。上帝死了,宗教的慰藉不再能把我们带进绝对的境界,生命的苦恼重新折磨欧洲人的心灵,要求哲学加以正视。叔本华是近代德国第一个正视生命的苦恼的哲学家,他认为要摆脱生命的苦恼非抛弃生命本身不可,自我与绝对相结合的唯一方式是自我的绝对不存在。这实际上是否认哲学在人生根本问题上能够提供智慧。

当尼采以研究希腊悲剧开始他的哲学生涯时,他正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自觉地把生命的苦恼作为他的哲学思考的主题。但是,他不满意于叔本华否定人生的消极答案。以寻求人生意义为使命的哲学,却教导人们否定人生,这不是对于哲学智慧的讽刺吗?他第一要承认人生的悲剧性,从而与基督教的虚假乐观主义和科学至上的肤浅乐观主义相反对,第二要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从而与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相反对。他从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这样一个艺术史事实中引申出了他的根本性结论:用酒神的智慧来战胜生命的苦恼。

酒神祭是从色雷斯传入希腊的一种神秘仪式。据传说,酒神原名查格留斯,是宙斯和他女儿乱伦的产儿,后被泰坦肢解火煮,雅典娜救出了他的心,宙斯把它交给自己的一名情妇,食后怀孕,第二次生出酒神,取名狄奥尼索斯。在酒神节,女信使们排成狂野的行列漫游,狂歌乱舞,滥饮纵欲。整个仪式的高潮是捕获一头山羊,或一头公牛,或一个男人,作为神的化身,将其裂为碎片,然后饮其血,食其肉,以纪念酒神的肢解和复活,并借这种仪式与神结为一体,达于永恒。

对于尼采来说,酒神祭的重要性在于那种个人解体而同宇宙的生命本体相融合的神秘陶醉境界,在于酒神肢解然后又复活所表示的生命不可摧毁的象征意义。他以此来解释悲剧,认为悲剧的快感实质上就是个体通过自身毁灭而感受到的与永恒宇宙生命合为一体的酒神祭式陶醉。

《悲剧的诞生》谈的是作为艺术种类的悲剧,然而悲剧艺术仅仅是尼采解决人生问题的实验室。他由此提炼出来的酒神精神,是他的全部哲学的灵魂。其主旨是肯定生命,而为了肯定生命,就必须把生命本身所固有的痛苦和悲剧也一并加以肯定。生命的苦恼类似于爱情的苦恼。尼采常常把生命喻为一个妩媚而又不驯的女子,她引诱我们,使我们迷恋,和她难舍难分,可是到头来她又抛弃我们。那么,我们就因此不爱她吗?不会的。“对生命的信任已经消失,生命本身成为问题。但不要以为一个人因此成为忧郁者!对生命的爱仍然可能,只不过用另一种方式爱,就像爱一个使我们怀疑的女子。”其实,生命的苦恼正来源于对生命的爱,愈是热爱,此种苦恼必定就愈深。叔本华要我们放弃对生命的爱,灭绝生存意志,以此免除生命的苦恼。尼采却主张出于对生命的爱而接受生命固有的苦恼,通过高扬生命意志来战胜生命的苦恼。这是两个人根本不同之处。

更进一步,生命的苦恼本身未尝不是生命欢乐的一种体现。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与巨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高感。世上没有比那些无所用心的幸运儿更可怜的了,相反,像拜伦、贝多芬这样的悲剧性灵魂,尽管比一般人感受了更多更强烈的痛苦,可是他们所感受的生命的巨大欢乐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在人身上,琐屑的烦恼总是与渺小的欢乐结伴而行,伟大的痛苦则与伟大的欢乐如影随形。天才都是一些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深切感受的人,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苦恼,最独特的自我对于绝对抱着最热烈的憧憬,没有比这种渴望更折磨人的了。然而,似乎作为一种补偿,正是这种渴望驱使天才从事创造,在创造中品尝到了自我与绝对相融合的欢欣。创造的欢欣是生命最高的欢乐,是一种形而上的欢乐。在天才身上,自我与绝对之间的对立发展到了极点,终于又奇迹般地达到统一。所以,天才的作品既有最独特的个性,又有永恒的魅力。

热爱生命与贪生怕死不可同日而语。一个真正热爱生命并且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深切体验的人,反而会升到一种超凡入化的境界。

既然个人的生命迟早要失去,你就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你要站在你自己的生命之上,高屋建瓴地俯视它,把它当做你的一次艺术创造试验,这样你反而能真正地体验它,享受它,尽你所能地使它过得有意义。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有气魄。战胜生命的苦恼的途径既不是宗教的解脱,也不是长寿的诀窍,而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

如果说尼采的酒神精神的出发点是肯定生命连同它所包含的苦恼,那么,其归宿点便是以创造的欢欣来战胜生命的苦恼。他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但是要做一个创造者,痛苦和许多变故又是不可缺少的。唯一的幸福在于创造。”尼采把整个宇宙生生不息的生成变化过程看做大自然本身的创造活动,在这过程中,大自然一会儿创造出个体生命,一会儿又把它毁灭掉。但是,大自然并不因个体生命的毁灭而悲哀,它的生命力太旺盛了,只从这无休止的创造和毁坏中得到快乐。在尼采看来,这就是宇宙本体即生命意志本身的酒神冲动。倘若我们秉承大自然的酒神冲动,不去介意个体生命的毁灭,而只是从创造中体会大自然本身的创造欢欣,我们便在一定意义上战胜了生命的苦恼,达到了自我与绝对的融合。

尼采是个诗人气质的哲学家,或者说是个哲人气质的艺术家。他生前忍受不了刻板的学院生涯,辞去教职,孤独地飘泊在南欧的群山之中。“他的伴侣是一一绵亘的高原和弯曲的峡谷。”在飘泊中,他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和无数隽永的警句格言。这个世纪末的飘泊者又自命是“新世纪的早生儿”,他被他的时代所放逐,独自伫立在无人攀登的山颠眺望远方,眺望他心目中的新世纪,他相信他在新世纪将被人理解和接受。

然而,正是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尼采一度遭到了最惊人的误解。也许,本世纪前半叶的欧洲是过于政治化了,两次世界大战,激烈的政治变动,阶级斗争,政权交替,使得人们习惯于以政治的眼光去理解一切。倘若没有这个背景,尼采妹妹的曲解,纳粹文人的利用,都不可能造成如此长久和普遍的对尼采的误解。

毫无疑问,阶级社会即是政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他的政治见解必定会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反映出来。但是,哲学与政治毕竟属于不同的层次。哲学面对永恒,政治则面对一时一地的阶级利益和党派利益。尤其是尼采这样一个具有强烈非政治倾向的哲学家,长期以来被涂抹上最浓烈的政治色彩,结果只能是面目全非了。尼采自称是“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他之厌恶政治是因为在他看来,政治与文化是势不两立的。他写道:“任何人的花费归根到底不能超过他所拥有的,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一个人把自己花费在权力、政治、经济、世界贸易、议会、军事利益上,一个人向这些方面付出了理解、认真、意志、自我超越的能量(他就是这种能量),那么在其他方面就必有短缺。文化和国家——在这一点上不要欺骗自己——是敌对的:‘文化国家’纯属现代观念。两者互相分离,靠牺牲对方而生长。一切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颓败的时代:在文化意义上伟大的事物都是非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尼采全集》第8卷第111页)

我在这里所以要大段摘引尼采的话,是为了说明,正确理解尼采的关键是不要忘记,尼采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尼采要解决的是存在问题,即生命的意义问题,而“每一种相信存在的问题可以由一个政治事件来改变或解决的哲学,都是一种开玩笑的假哲学”,——这恰恰是尼采的看法。

政治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现象,它毕竟是人性异化的领域。凡是“突出政治”的时代和民族,人性必遭到扭曲。社会进步的趋势是非政治化,一切政治归于消亡……

尼采的着眼点是文化。为了文化,他反对突出政治。为了文化,他也反对科学至上和物质主义。他指出,科学只关心知识问题,不关心人的内心痛苦,不能为人生提供意义和目标;物质至上更使社会成为财富的堆积场所和文化的沙漠。

同类推荐
  • 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既对立又统一,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其间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到和谐,达到统一。  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科海遨游(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陆漂移、神奇的极光、木乃伊心脏跳动、古希腊齿轮计算机、火星的未解探秘……这些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处在好奇心旺盛时期的青少年来说,一定可以引起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兴趣,青少年朋友跟随本书来一次科海遨游吧!
  •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拥有黄金心态,在顺境中,瞳得感恩,在逆境中坚守快乐,让你获取财富和成长的空间,赢得和谐、健康、富足的如意人生。12种黄金心态为你提供成功的驱动力和竞争力,引领你的命运轨迹,成就你的一生。
  •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本书内容以员工核心品质——人品为主线,秉持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与平实的语言,生动系统地诠释了人品的价值,剖析了好人品才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招牌。本书对于企业和组织全面提升凝聚力与竞争力,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员工锤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书适合所有在职人员阅读,尤其适合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政府公职人员培训。
  • 细节决定升职成败

    细节决定升职成败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工作的细节,以便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往上攀登,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经验,从职场人士的资质、能力、人际关系、自身形象和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系统化地阐述了职场的细节之道,全书以经验加案例的形式,生动有趣,又非常有实战性,相信它能成为广大职场人士手中的升职指南!
热门推荐
  • 嫁入豪门的女人

    嫁入豪门的女人

    新文《家有小妻,霸道老公太无情》已开坑,欢迎大家跳坑收藏~~唐子晏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脏乱阴暗的小巷里,她正和一只狼狗抢东西吃,那时候她身材瘦小衣衫褴褛蓬头洉面,只有一双眼睛像葡萄一样黑亮。像她这么大的小孩子很少有这么大的胆子,也许是被逼到了绝境,那黑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面前的大狼狗,污黑的小手攥着面饼的一角死死的不撒手,为了那一点不足以裹腹的食物而拼尽全力,甚至是性命。后来,唐子晏经常梦到那个小女孩,梦到那双黑溜溜如星辰般闪亮的眼睛。再后来,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车祸,整个车子被挤压得惨不忍睹,按常理来说,里面的人肯定就没命了,可他却只受了一点轻伤,被人从车里救出来之后摸了摸兜里的护身符,眼里的光忽明忽暗。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个女孩,六岁。他是唐家大少爷,她是街边小乞丐。
  • 众神天下

    众神天下

    史诗般的神话时代。魔神蚩尤裂斩涿鹿。妖王孙悟空五行封印于异界。人神轩辕神秘失踪。无数神话中人物血溅沙场!无数迷团笼罩的上古传说,波澜壮阔的众神历史各大文明种族于战争悲歌中交替着一段段传奇,上古百族、仙魔大战、诸侯争霸、浮云苍穹!乱世之中神秘少年横空出世一一揭开不世之迷!
  • 倾心之恋:高冷顽妻难驯服

    倾心之恋:高冷顽妻难驯服

    “待到倾心之恋,嫁给我可好?”他深情款款的求婚,排场浪漫的让旁人羡慕嫉妒恨。“很抱歉,本小姐没空和你浪费时间。戒指挺漂亮的,送给我了。”她无所谓的撩撩头发,嫌弃道,抢过戒指欣喜的看着……“我用我两千亿身价买下的人和心不离不弃。”“我用双倍价钱希望你饶了我吧,别阴魂不散了。至于我的心,恐怕凌少你买不起。”……他宠她入骨,永无止境。她爱她,不离不弃,地老天荒。【追妻三部曲系列文之倾芯之凌】
  • 集古今佛道论

    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蜂产品医疗妙用

    蜂产品医疗妙用

    为了增强“治未病”的保健意识,崇尚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珍惜大自然恩赐人类的宝贵天然资源,作者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蜂产品的神奇疗效,以期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作者利用数年时间。将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宝贵的国内外蜂产品医疗保健文献资料编著而成此书,使此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科学。 此书内容共有八篇,即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毒、蜂胶、蜂巢、蜂蜡、蜂幼虫等,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重点介绍各种蜂产品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养生、护肤美容等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各种蜂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准、安全性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 妖女无罪

    妖女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的自述,这是一部催人泪下作品。妖女,让男人垂涎的面容,让男人浮想联翩的身材。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个绝代美女被命运捉弄,经历了多少磨难。由于美貌,她身边围满了形形色色的男人,他们甜言蜜语、各怀鬼胎,给了她许多的梦,一个个最终破碎的梦。当她不再相信男人,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她依靠自己,创造了奇迹------一个蹚过男人河的女人,无限精彩,尽在此书之中。
  • 穿越者的宝藏

    穿越者的宝藏

    看不死身的穿越者如何抱妹杀神,脚踩权贵,逆天成神~(很温馨,很治愈,很热血的哟,你要信我哟~)
  • 狂傲嫡女:邪帝勾勾缠

    狂傲嫡女:邪帝勾勾缠

    她的父母希望她能一生顺遂,为之起名长安。她却漂泊在男人的名利场,跻身于最为动乱的炮火之地。习武本为改善她淳弱的早产之躯,却悄然变为她护身夺命的利器。一纸诏书,她满心欢喜以为能接管帅印统领她父旧部,以震父亲威名,却意外得知父母惨死真相。奸臣当道,皇帝色令昏庸,她在战场上的拼杀不过是一场笑话。长鸣宫中,一场大火,烧不灭她不屈的灵魂,将女重生,看她如何袖手天下!诡谲宫斗,铁蹄沙场,祸起三国,风云变幻,看她如何率领群雄争霸天下!
  • 馈赠爱人:拒宠豪门冷艳妻

    馈赠爱人:拒宠豪门冷艳妻

    蓝家的大小姐从小到大就是个嚣张的主,只有她想不到的,没有她做不到的!杀人放火?她敢!伤天害理?她做!可是她自认为做的最了不起的一件事就是,她圈养了傲娇男一枚!要美貌有美貌,要身材有身材,要地位有地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霸气一站众人皆语塞!蓝大小姐仰天大笑自己的聪明才智,心酸自己惹的麻烦终于有人收拾啦!无所畏惧的蓝大小姐正要向吃喝迈进时,等一下?男猛然醒悟,一手抓过蓝大小姐反扑。“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圈养的费用吧?”(本文修改中,如阅读中如有不通顺,请在修改完后重新刷新阅读,给您带来不便,多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