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31700000018

第18章 赖以立功名,第二次入幕

李的出走,不排除功利驱使,而意气用事也是重要原因。

李鸿章离开祁门,打算返回南昌哥哥家中。途中走访了胡林翼,并告知离开曾幕的缘由。胡林翼素知李鸿章有才略,就说:“君一定会发达,但希望不要离开涤生(曾国藩),若没有涤生,君何以进身?”李鸿章听后,不以为然,愤愤地说:“我初以为你是豪杰之士,不需要别人而可以发展,今天才知我看错人了。”言毕,拂袖而去。归到下榻之地,整装将行。胡林翼派人挽留,李鸿章脾气又来了,仍执意要走。后经胡林翼强留,李鸿章才放下了行装。过后,两人又每日饮酒畅谈,只是不提曾之事。尽欢多日,李鸿章方才离去。

送别李鸿章后,胡林翼即写信劝说曾国藩:“李某终将发达,不若引之前进,犹足以张吾军。”曾国藩经过冷静思考,认为胡林翼的看法很有道理,便于咸丰十一年(1861)二、三月间写信给李鸿章,请他出任南昌城守事宜,以抗拒南路西征太平军。李鸿章也未割断与曾国藩的联系,直接写信劝说或请胡林翼代劝曾国藩从祁门“及早移军”,“先清江西内地”。胡林翼支持李鸿章的主张,特地写信给曾国藩说:李鸿章之议“颇识时务”,左宗棠移驻九江之策“亦握形势”,“然丈未必采纳。能于湖口、东流驻使节,联络南北两岸之兵气,乃合使节之体裁,且功效必大。”他甚至委婉地批评曾国藩因小失大,不顾战略全局。曾国藩随即移节东流。

李鸿章滞留南昌期间,曾给丁未同年沈葆桢(字幼丹)去信询问福建情况,有意去闽任道员之缺。沈葆桢回信劝阻:“闽事糜烂,君至徒自枉才耳!”另一位丁未同年郭嵩焘(字筠仙)也致函李鸿章,“力言此时崛起草芭,必有因依,试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谁可因依者,即有拂意,终须赖以立功名,仍劝令投曾公。”李鸿章“读之怦然有动于心”。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十八日,曾国藩乘机写信给李鸿章,情词恳切地请他回营相助:

阁下久不来营,颇不可解。以公事论,业与淮扬水师各营官有堂属之名,岂能无故弃去,起灭不测。以私情论,去年出幕时并无不来之约。今春祁门危险,疑君有曾子避越之情。夏间东流稍安,又疑有穆生去楚之意。鄙人遍身热毒,内外交病,诸事废阁,不奏事者五十日矣。如无醴酒之嫌,则请台旆速来相助为理。

曾国藩敦促李鸿章出山,意在为自己罗致建功立业的助手。李鸿章环顾左右,也确信当今可资“因依”而“赖以立功名”者只有曾国藩,因此捐弃前嫌,于六月六日赶至东流,重新投身曾幕。

李鸿章第二次入幕曾府,曾国藩对其“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吴汝纶撰《李鸿章江苏建祠事略》中说:“曾国藩前后幕僚,多知名之士,其能争议是非者,李鸿章一人而已。”虽不全是事实,但李“认真”的品格确为老师所欣赏。

李鸿章进曾国藩幕府等于进一个高级研究班。在军事上,他得以独当一面地招练骑兵、组建淮扬水师,复习他以前自学的步兵战术,故出幕时三大主要兵种的大部队指挥已相当娴熟。同治元年(1862)上海官员惊奇地发现,李鸿章亲自动手绘图描型,改建了上海水师战船、战艇式样,十分在行。以前,李鸿章能浪战而不耐战,不善防守;在曾国藩身边,他学到了深沟高垒的“站墙子”防御之术,学到了保饷道、粮道而无后顾之忧的坚守之法。李鸿章曾说:“我以为湘军有异术,今天晓得,不是别的,只不过听到长毛来站在墙子前罢了。”正是这站在坚厚墙壁前的防守战术,使当年淮军在关键的虹桥之战、北新泾之战中未被太平军击败。

李鸿章在曾国藩身边变得成熟起来,从政事到立身处世均有长足进步。从李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曾的影子:曾早就使用洋炮,李来沪后更爱洋枪洋炮;曾上马杀敌,下马讲学,幕府中供养“三圣七贤”十位名儒,李来沪后也效其技,并与上海势力中的商绅打成一片;曾处理军政大事虽征询幕友,然决断善断一由己意,李更青出于蓝,来沪后不容他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李终其有生之年感谢曾的“积年训植”,他曾向部将刘秉璋述曾之恩:“我跟从的师辈多了,没有一位像这老翁善教的。他随时随地随事都有所指示。”李成名后朝野舆论也说他“果毅坚贞,克绍曾门衣钵”;他自己则说:别的弟子多不愿遵从师门成法,但“鸿章笃守”。无疑,李保持谨守师法的形象对自己最有利;而曾国藩授心传于李,也有其明哲保身的深意。

曾实际上是清军的前线总司令,且握有苏、浙、皖、赣四省军政大权。不过谁都知道,朝廷已经在忌其兵权过重,尽管表面上圣宠甚隆,骨子里君臣都为后事发愁。因此,曾亟需一位不会掘自己祖坟的传人,他最怕清廷内部矛盾激化成灾,殃及自家。曾国藩曾有一座右铭,后为李鸿章所发扬光大:“禹墨为体,庄老为用。”即吃苦实干,又无欲无为。表面上看它很消极,其更深的含义是以实力对抗压力。曾有过写一本《挺经》的想法,书虽未出,李已深谙内中之味。李曾对知己者说过:“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九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在湘军攻陷天京后,曾氏兄弟一度大遭物议,李暗中支持老师,并用“墨守挺经”四字相勉。它表明挺经之道乃对抗压力之宝,又表明李未辜负师门厚望,大纲一致。

天下动乱之秋,正是野心家得志之时。清政府镇压太平军,顿使大江两岸的柳暗花明之乡,化作了瓦砾干戈之场。在这场战争中,李鸿章发迹了。他借以发迹的资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支著名反动武装——淮军。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在安徽方面虽然失利,但在江浙各地颇有进展。继二月李世贤部攻克江西景德镇、李秀成部攻取江西吉安之后,三月,李世贤部又克浙江常山,四月,夺取金华。十月,太平军攻取绍兴。十一月,黄呈忠、范汝增部克宁波,李秀成破杭州,浙江巡抚瑞昌自杀。接着,上海附近的奉贤、南汇、川沙为太平军所占据。江苏大震,反动官僚、地主豪绅惶惶不可终日。

其时,湖北盐道顾文彬在江苏。顾文彬向江苏巡抚薛焕、团练大臣庞钟潞建议向安徽方面的曾国藩求援。于是,由上海道员吴煦筹银二十万两,雇佣外国人的轮船,派遣主事钱鼎铭、知县厉学潮等人,借苏浙乡绅之名,顺长江到安庆,向曾国藩乞师。钱鼎铭等人一见曾国藩,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苏州、常州之民,盼曾帅如同婴儿望慈父慈母。请曾帅派遣懂军事的能干大员,赴通州、泰州,经江阴、常熟,规复苏州。”也就在这时候,朝廷之上,大学士、常熟籍的翁心存也上疏,建议曾国藩迅速援救苏、浙、上海诸地,因为这些地方为朝廷饷源所在,关系重大。于是,朝廷下诏,命曾国藩速遣大将东下,以慰“乡民”之望。

幸运之神又一次降到李鸿章的头上。他被选中带兵到上海是偶然中的必然。最早提出要援沪的是湘军将领吴坤修,时在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二十日。但此议却立即被否定,上海这块大肥肉怎能扔给无名末将?其实曾国藩心里早已有安排:让曾国荃带湘军老勇一万援沪;李鸿章辅弼曾国荃成此伟举,去当曾老九的二把手。为此,曾国荃匆匆赶回湖南募集新勇六千,以补抽调老勇援沪后的空缺。清廷于十二月二十五日颁布上谕,批准曾国荃与李鸿章“同赴下游”,任命曾国荃为江苏布政使。但年初上海的险恶形势吓坏了曾氏兄弟,把湘军精锐送到沪上一隅与忠王决一雌雄,风险太大。且轮船运兵事宜不及办妥,需要沿长江边的陆路攻城克隘杀往上海,这等于直穿太平天国境内一万精兵,而拚到目的地还能所剩有几呢?况且,就算安全到达,曾国荃也不过是接任布政使,上头还有巡抚来管他。曾国荃也口口声声说“恐归他人调遣”,对上海势力很害怕。而最主要的是,曾氏兄弟眼睛盯住金陵,亟欲抢到“剿灭”太平军的头功;何况金陵城的倾国财宝使清方上下久已垂涎三尺。因此在反复权衡后,曾氏兄弟决定不去冒险——千里迢迢地把湘军开到上海,然后西向仰攻,而是取近道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

曾国荃不当援沪主帅,李鸿章也被搁下来。曾国藩舍不得李鸿章离开,便拟另选主将。当时湘军中能战之部除曾国荃的老勇,就是左宗棠的新湘军和鲍超的霆军了,可一个是要顾到浙江一线,一个是策应金陵之战必不可少的劲旅。曾、李商议后决定请以稳健出名的湖南桂阳人陈士杰出山,请他以道员统兵,募集四千人东征。陈士杰果然应命募到万人,清廷到次年的一月二十六日还下谕催陈士杰率军赴沪,钦命他为江苏按察使。可陈士杰的胆气仍不足,他的万人新军白吃饷粮,却不敢沿江东下。最后,他为自己找到个最佳借口:“以母老为辞。”

另一人选是四十四岁的总兵冯子材,他近在镇江,来沪极易,而且冯子材的上司江宁将军都兴阿久有独占上海这块财税重镇之意。朝廷钦准冯子材督办上海军务,而催其赴沪的诏书已颁。但到二月,冯子材率军来沪的可能仍然存在。李鸿章在离开安庆前,还在问上海方面:“冯军门果然来沪吗?”可见,和李鸿章抢肥肉的大有人在。

同类推荐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热门推荐
  • 莫陆

    莫陆

    无信者随着风儿一起流浪,不断前行的脚步何时才能为他迎来归宿;可悲,可叹,可笑,世人笑其轻狂,怜其无望,他却不自知般的,傻傻的笑--等闲少年--^O^
  • 玄天心经

    玄天心经

    地摊上买的“轩辕剑”竟然把龙天辰带入了不一样的世界。虽然这把不是轩辕剑,但是它比轩辕剑更牛比!一套奇特的功法《玄天心经》把龙天辰的生活改变了!独一无二的修练功法,会给天辰带来怎样的变化。三幅画,三个世界,三个主人。龙天辰又与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 电影穿梭

    电影穿梭

    您已激活穿越系统,绑定……中,名字,叶天祥!滴滴滴。。。。我去,钢铁侠战衣,伽玛射线,我要变绿巨人了吗?兰博基尼,我去,保罗大哥,OMG……这一切都不在是梦,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展开了传奇之路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
  • 校园纯爱之日久生情

    校园纯爱之日久生情

    校园内,一场美丽的邂逅,让两个人有些迷失方向,到底该怎样处理,以什么为重点,或许可以变成动力,可他却说:“我有喜欢的人了,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她伤心了,两人的邂逅终归何处?
  • 审判骑士

    审判骑士

    通知:新书《天下无职》已发布!另,在此特意向书友‘憋屈的小蚂蚁’致歉,辜负了书友的心意,罪该万死,就用新书来补偿大家吧。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亡灵,是奴役人类的主宰者,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亡灵体,吸食着你的生命力,让你慢慢老去,直到你意外或者安详的死去,你的生命便转属于亡灵。地狱,是人类摆脱亡灵体后聚集的地方,他们不死不灭,没有时间的概念,拥有着超凡的能力,唯一能让他们消失的方法除了杀死他,就是自主的使用他们的诡异能力,那需要奉献自己生命的能力。当亡灵开始暴动,当地狱者想解救人类,一名少年,便不幸的迷失在缝隙中。在这孤单的世界里,在这茫茫的人海中,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

    《100个奇妙的手影游戏》讲述的是手影做的100个动物,有配图。
  •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本书内容包括: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逆境与顺境;假装与缄默;父母与子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