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天,经过专家实打验收,世界夏玉米亩产记录又创新高——“金海5号”玉米亩产1146.74千克。而为这一“金海5号”玉米育种的竟然是一位农民,名叫翟延举。
翟延举,女,1961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后邓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一直务农,是一个真真正正来自农村的农民科学家。然而,或许正是这样,她才更懂得农民“丰收”的心声。
培育出高产量良种
“金海5号”玉米亩产1146.74千克,成功打破尘封15年的世界夏玉米最高记录。
自从和“金海”牵手,翟延举就兢兢业业、不分昼夜地奋斗在培育良种的第一线上,而且每年都有新收获。
1996年,翟延举培育出了“金海1号”玉米良种,然后又相继推出“金海2号”、“金海3号”、“金海4号”。9年以后,翟延举培养出的“金海5号”亩产到达821.56千克,“金海6号”亩产达到822.36千克。接着,“金海5号”不断变化攀升,在1999年的时候达到亩产963.08千克,2000年的时候下降到亩产951.67千克,后又上升到亩产1036.7千克,到2004年的时候攀升到了1146.74千克,荣登世界夏玉米亩产最高峰。
期间,翟延举还引进、培养出了许多优良的小麦种子,比如说1999年,“莱州137”亩产773.8千克,创我国北方冬小麦最高纪录;2003年,又培养出亩产656.56千克的“超级小麦潍麦8号”;2004年亩产662.3千克的“山农4133-2”等等。
技术高超,眼力好
熟能生巧,每日的接触已经使她和玉米“不分你我”。
翟延举在长期与玉米打交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培育出的良种让人不禁叫好,不仅如此,她还练出了让人惊讶的好眼力。
在一次外出学术交流中,面对一株玉米新品系,翟延举只是看了几眼就马上说出了该玉米种的亲本组合,让人不禁称赞,而且她还说出了这株玉米的主要特性,令在场的教授惊叹叫绝。
其实,翟延举拥有的好眼力完全是她无尽付出后所得到的回报。每天,翟延举都要亲自观察、栽培、试验玉米种,不管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不管是普通日子还是喜庆节日。在翟延举心中,每时每刻想的都是“良种”、“高产”、“丰收”。
2004年,翟延举凭借“金海5号”荣获了“最会种玉米的农民女科学家”的我国最高科学奖。当她走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的时候,翟延举有许多话似要喷薄而出,然而当温家宝总理将奖状颁给她的时候:“你是‘金海5号’的育成人,是农民出身,干得不错,继续努力,祝贺你。”她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话:“谢谢总理。”
其实,在翟延举心中,她更喜欢接受“农民”的称号,她更喜欢人们叫他“农民”。就像她所说的那句话:“我是一个农民,不能够被称为科学家。”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心态,才使翟延举不断地为农民付出、不断地为农民挑战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