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1400000012

第12章 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三月,和暖的阳光从长沙街头梧桐新发的绿叶的叶尖,从街面青石板缝隙的新苔上,从湘江新涨的绿水之中滑过,便如一泓清泉,将整个长沙高高低低的建筑洗涤得干净而明亮。空气中弥漫了春天特有的气息,翠枝抽条,绿草萌芽的清新,纷纷绽放的杂花的浓香和新翻泥土的清香,都渗进了长沙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何中秀在青石板的街道上快步而行,这位周南女中的教务长全没有在意春光的明媚,连路上的熟人打招呼也心不在焉。她的步子急促有力,颧骨高突的瘦脸上,拧成一体的细眉和紧咬着的薄薄的嘴唇,将她心中的恼怒都勾了出来。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想将步子放慢,然而呼吸却更为急促,紧裹在教会学校女学监式高领制服里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一张油印的纸帖在她手里皱成一团。当时在学校的大门前见到这张帖子,她几乎一把撕得粉碎,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她要留下来做证据。

这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教务长在周南一向以严厉著称,她下意识地捏了捏手里的帖子,这是一张所谓的《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不觉越想越恼火。早在英国留学时,她就见识过西方男学生追女生的胆大,令她这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中国女学生们大开眼界,但今日这个帖子,她发现中国的男学生们实在有青出于而胜于蓝之势,居然如此明目张胆地贴在学校的大门口来招揽女生的眼球,说什么“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什么“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启事末尾写道,“来函请寄省立第一师范,黎锦熙转二十八画生……”一股怒火不自禁地从她脚底直窜到头顶。她倒要看看,这个黎锦熙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个胆大妄为的“二十八画生”又是什么东西,一时脚下更快了起来。

她折过几条街巷,远远便看见了第一师范那栋高大的暗红色教学楼,柔和的阳光如同蝉翼覆盖,越发显得雍容典雅。

何中秀略略平缓了心情,这才走进一师那张深黑的镂花大门,学校开课已经几天了,学生们正在上课,回廊上静寂无声。何中秀径直穿过回廊,高挑着的头不动,但冷厉而恼怒地一眼便看见了教务处。何中秀推了推眼镜,抬起了手。

“乓乓乓……”重重的敲门声吓了几个老师一跳。

“谁呀?”一个老师打开房门,何中秀冷冷地直视着他。这个老师呆了一呆,右手握住门的把手,疑惑地问:“请问?”

何中秀不理他,一脚跨进门去,语气生冷:“谁叫黎锦熙?”

办公桌下不知在找什么的黎锦熙抬起头来,应声答道:“我就是。”他还没有回过神来,何中秀已经直奔过去,把一张纸向他桌上一拍!“这是你寄的?”

黎锦熙拿起那张纸来,是一张油印的启事,他一眼瞟见那个兰亭体的标题——《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不觉笑了起来。慌忙说道:“小姐,您听我解释……”

何中秀立刻打断他,说:“敝姓何,周南女中的教务长。”她的声音随即提高:“太不像话了!居然把这种东西发到我们周南女中来。你把我们周南当成什么地方了?”

黎锦熙静静地等何中秀发泄完,才赔笑说:“何小姐,恐怕您误会了!”何中秀找了把椅子坐下,眼皮也不抬一抬,纠正说:“何教务长!”

黎锦熙笑道:“何教务长,您听我解释,这是敝校一名学生写的,他只是托我代收来信……”他的话没有说完,何中秀更是怒气冲天,这是什么老师?一时声音更高了,尖锐的女声便如划过玻璃的钢丝,从教务处一直传到走廊,引得经过的几个老师纷纷侧目。“学生?学生你就更不应该!身为教师,眼看着学生发这种乌七八糟的东西出来勾三搭四,不但不阻止教育,你还帮他收信?是不是想助长他来蒙骗我的女学生啊?”

黎锦熙这时脑子里已经乱成一团,张大了口说:“蒙骗女学生?”

何中秀手指在那张启事上乱敲,厉声说:“把这种东西发到女校来,不是想蒙骗女学生还是干什么?还‘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想求什么友啊,女朋友吗?”

满屋子的老师们都愣住了。黎锦熙一时真是不知从何解释起,看着何中秀苦笑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才说:“何教务长,我想您真的误会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个学生绝对没有什么不轨的心思……”

何中秀冷笑一声,说:“你向我保证?”她顿了一顿,尖声说道:“谁向我保证也不行!”

“那我保证行吗?”

忽然门被杨昌济推了开来。

何中秀微微一怔,有学问的人何中秀也见过不少,但像杨昌济这样学贯中西又品行高洁的大学问家却极是少见,这也是她最敬重的。杨昌济在周南兼课,她一直执以弟子之礼,这时赶紧站起身,神色恭谨:“杨先生?”然而心中疑惑,这件事怎么会和杨先生扯上关系,这个“二十八画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杨昌济点头微笑,自桌上拿起那张启事,说:“何教务长,请您跟我来,我为您解释。如何?”

何中秀不觉有些局促,忙说道:“您叫我小何吧。”

杨昌济含笑说道:“好吧,小何,这边请。”一时领着何中秀出门去。黎锦熙此时已经是满头大汗,看着两个人出门,长吁了口气,向几个老师自嘲说:“当真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位和苏格拉底的那位有得一拼。”几个老师都笑起来。

何中秀随杨昌济慢慢穿过回廊,一时来到学校的公示栏前,杨昌济指着上面贴着的一篇文章说:“你帮我看看,这篇文章怎么样?”

何中秀一头雾水,但又不好多问,看那篇标题为《心之力》,署名“毛泽东”的文章上,密密麻麻被加上了一片圈点,圈到后来,竟已无从下笔。文章上方用红笔打上了“100”的分数。后面又重重地添上了“+5”。文章之下是杨昌济长长的批语。

何中秀疑惑地慢慢读这篇文章,越读到后面,脸色越惊异,不自禁地扶住眼镜,又跨前一步,身子几乎已经贴住了公示栏。半晌才抬起头来,说道:“这是你们学生写的文章。”

杨昌济点头一笑。何中秀半晌才吐了口气说:“一个学生,居然有这样深刻的思想,这样严密的逻辑?我也教了这么多年哲学,真是见所未见啊。”

杨昌济手拍着公示栏,肃然说道:“不仅仅是才华。此生的人品、志趣,昌济是最了解的,别的不论,心底无私、光明磊落这八个字,我敢为他拍个胸脯。”

何中秀怔了一怔,忽然回过神来,说:“等等,您是说,这个毛泽东就是二十八画生?”

杨昌济点头肯定。说:“是这样的,几天前刚开学,这位学生对我说,他越来越觉得,所学到的东西,直接从书本上得来的少,倒是向各位先生质疑问难,和同侪学友相互交流中,得到的更多。”

何中秀沉吟说:“嗯,从有字之书中搬学问,不如从无字之书中得真理。”

杨昌济笑起来,说:“得真理也只是第一步,他对我说,修学也好,储能也好,归根结底,是为改造我们的社会,而改造社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再大的本事,一个人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他觉得应该扩大自己的交流范围,结交更多的有志青年,他日,方可形成于中国未来有所作用的新的力量。”

何中秀闻言呆了一呆,忽然一击掌,说:“对,这就应该结交同志,公开征友。是不是?”

杨昌济欣然大笑,打开那张启事,说:“您看,‘但求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他既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自能想人之不敢想,行人之不敢行。区区世俗之见,又岂在他的眼中?”

何中秀低头一笑说:“看来倒是我有俗见了,杨先生,今天是我冒昧了,请您原谅。”

杨昌济微笑说:“这么说,何教务长不打算追究了?”

何中秀含笑说:“我要追究的是心存不良的浪荡子,可不是有这等才华个性的好学生。”

杨昌济会意一笑说:“那这份启事就还给我,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好不好?”

何中秀缓缓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那可不行。”

杨昌济愣了一愣说:“怎么?”

何中秀笑道:“启事还给您,我周南的学生,上哪儿去结交这样特立独行的人才呢?”

杨昌济也笑起来,递过那张启事。何中秀接过来说道:“今天冒昧打扰了,麻烦您代我向黎先生致歉。”

杨昌济笑着答应:“一定,一定。”

何中秀告辞出来,已经是中午时分,阳光越发显得清亮了,便如透明的琥珀一般。何中秀不觉又将那张启事拿在手里细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脸上渐渐露出笑意,一抬头,却见不远处阳光下数株老槐都抽出碧绿的新条,如同清泉淌过的玉石一般。

毛泽东这几天来一直都在一种激动和亢奋之中,周身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他的征友启事在长沙各大中学贴出不过两天,便接到了长郡联合中学一位自号“纵宇一郎”的来信,这人名叫罗章龙,虽然只有19岁,但胆识气魄都超人一等,两个人一见之下,顿时有相见恨晚之感,从周日下午二时一直谈到天黑,还意犹未尽。罗章龙对经济学的领悟颇深,这是毛泽东尚未涉猎的新范畴,因此听得相当仔细,不觉暗自庆幸,如果不是有这次征友,在学校的课本上,他是无法学到这些新知识的。而从罗章龙的谈吐,他也情不自禁地感到,天下之大,无处不是英才,如果这些精英都能同心一力,中国的复兴只在指掌之间。

这日一大早,毛泽东胡乱吃了早饭,便匆忙往爱晚亭赶,他与另一位来信应征的已经约好了在爱晚亭见面。一时过了湘江,直上岳麓山。这天正是周末,但天时还早,山上游人不多,天边一轮红日,自绵延的山岚之间浮出,便在满山碧绿的松涛中抹出一痕胭脂。松风振动,鸟雀相鸣。

出岳麓书院后门,沿石道而上,山路盘折,越往里走,山路越窄,两山夹峙,行至山穷水尽之时,眼前忽然开朗,一个亭子金柱丹漆,四翼如飞,立在山麓之中,正是号称天下四大名亭的爱晚亭。亭下两个大池塘,春水新涨,绿柳如丝。

毛泽东在亭子里的一张石桌旁坐了下来,他来得太早,应征的人还没有到。但他此时心中却更为急切,在那亭子里坐立不安。

终于听到有脚步声远远传来,毛泽东站了起来,看时,却是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看着也不像。他又坐了下来,正失望时,忽然石道上闪出一个少年,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短发,眉目清秀,但嘴唇丰厚。他步履谨慎,无声无息地上了亭子,略有些局促地看着毛泽东,张了张口,腼腆一笑试探道:“二十八画生?”

毛泽东大笑一声,扬起手中的信来,两封信同时摆在了石桌上。

“长郡联合中学,李隆郅。”这位少年报出名字。

“第一师范,毛泽东。你好。”毛泽东热情地伸出手,李隆郅看了看这只手,才伸出手来,握了一下。

毛泽东坐了下来,说:“你想先谈点什么?”

李隆郅沉默一时,说:“毛兄主动征友,自然先听毛兄谈。”

毛泽东全不推辞,顿时滔滔不绝:“嗯!那好,我就谈谈我为什么要征友。首先呢,我们都是民国新时代的青年,天下者,青年之天下也。青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要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古有高山流水,管鲍之谊,我们今天更应该与一切有志于救国的青年团结起来……”

山风掠过,亭子四翼的松枝一阵颤动,便如触电一般,满山的松涛都荡开来,便如海波扬起,直向天空奔涌而去。毛泽东说得兴起,站了起来,在亭子里来回走动着,挥动手臂,声音也越来越大:“……正如梁启超先生言: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

李隆郅沉吟不语,目光落在了石桌上并排摆放的那两封信上。山风越发大起来,吹动信纸。

“……以我万丈之雄心,蒸蒸向上,大呼无畏,大呼猛进,洗涤中国之旧,开发中国之新,何事不成……”

毛泽东越说越兴奋,大开大阖,仿佛眼前的群山都是他的听众,正在受到他的鼓动感染!

李隆郅默然无语,只是眼看着亭外的山景,沿池塘植满了垂柳,阳光透过来,柳叶如眉,绿草如丝。

“……莽莽乾坤,纵横八荒,谁堪与我青年匹敌?纵一人之力有限,合我进步青年之力,则必滔滔而成洪流,冲决一切,势不可挡,为我中华迎来一崭新世界!”毛泽东用力一挥手,声音戛然而止。一番演说带来的激动使得他额角都带上了微微的汗珠,眼里闪着炽热的光,等待李隆郅的回应。

这时亭外一群飞鸟骤然从枝头惊起,正在打量着山景的李隆郅似乎也被惊醒,他看看毛泽东望向自己的眼神,半晌才说道:“毛兄——说完了?”

毛泽东:“说完了。”

李隆郅沉默一时,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向亭外走去。

毛泽东呆了一呆,“哎,你上哪去?”

李隆郅头也不回说:“你不是说完了吗?”

毛泽东:“我讲完了,你还什么都没讲呢。”

李隆郅却不理他,飞也似的跑下山去了。

毛泽东不由哭笑不得,招手想叫他回来,但想一想却作罢了,只摇一摇头:“这个人,什么毛病?”

不过毛泽东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不到十年,他和这个人成为了战友。1922年,李隆郅从法国留学回来,先到中共湘区委员会报到,书记正是当初寻友时结识的“润之兄”。毛泽东对他说:你的名字太难叫,工人们也不认识“隆郅”这两个字。这位性格豪爽的革命者马上同意改名,决定按谐音改成“能至”。再后李能至又更名李立三,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只是毛泽东一直也没明白他当时为什么一言不发,这也成了一段谜。

何中秀回到周南女中,当天就把这个启事张贴在了学校门口。放学后,一大群好奇的女生们叽叽喳喳地围在门口,有人读着,有人议论,也有人皱着眉头。

“什么那么好看?让一下让一下。”警予拉着斯咏挤了进来。

“《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嘿,这倒新鲜啊!”警予读着启事,“‘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这是谁呀,这么酸溜溜的?”

斯咏比较喜欢古文些,并不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不好,她蛮有兴趣地看着启事,说:“你管他谁,看看再说嘛。”

“我才懒得看呢。”警予一点兴趣也没有。

斯咏自顾自地读着启事:“……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所求也……”

“切,好大的口气!”警予一把拉住斯咏,“走走走,牛皮哄哄的,有什么好看的?走!”

两人刚转身,听到身后传来其他女生读启事的声音:“……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斯咏猛地站住了,她一把甩开警予的手,回过头来。启事的末尾,霍然是那句“愿嘤鸣以求友”!

回到寝室。斯咏拿出那本《伦理学原理》,翻开了扉页,露出了那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把这一页翻过去,又翻回来,反反复复。

“你说我们周南这是怎么了?平时连门都不让男生进,今天倒好,外校男生的征友启事,居然也让贴在大门口,真是怪了。”警予在趴在床边,摔打着一个旧布娃娃。

一贞也轻轻应和着:“就是,我也觉得怪。”

“哎,你们猜猜,会不会有人去应征啊?”警予看看斯咏,又看看一贞,问。

只有一贞回答:“不会吧?”

“你肯定?”

“男生征友,女生谁会好意思去呀?那还不让人笑话死?”

两个人聊着,却发现斯咏坐在一边出了神,警予把那布娃娃扔了过去,砸在斯咏头上:“哎!大小姐,今天怎么回事?一句话都不说。”

斯咏没抬头,仍然盯着那句诗。

“这丫头怎么了?丢魂了?”警予上前把那本书一把抢了过来,“想什么呢?”

斯咏抬起头,忽然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说:“我想去应征。”

毛泽东接到陶斯咏的信已经是第三天,自和李隆郅见面之后,他一直也没有弄明白,李隆郅为什么一言不发便走了。而黎锦熙这回交给他的信,落款居然是“周南女中悠然女士”,分明是个女生,他就更是犹豫,直到了约定的周日上午,他还拿不定主意,便来找蔡和森。

“老蔡。”毛泽东把信放在蔡和森面前,“陪我走一趟好不好?”

蔡和森看一看信上的落款,顿时笑起来:“想不到,润之兄天不怕地不怕,倒怕和女学生见面。”

毛泽东哼一声,说:“我怕?我怕他个鬼!我就是觉得头回见面,一男一女,总不太好嘛。”

蔡和森沉吟说:“人家肯来应征,足见思想开明,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传统女性。”

毛泽东点头说:“这个我晓得。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太好——再说,这么思想开明的女性,你也应该见识见识嘛。哎呀,走走走,走嘛。”

来信约在岳麓山的半山亭,二人直出了校门,过湘江上山。

半山亭在岳麓山的半山腰,此处原建有半云庵,后废弃,亭子是六方形,亭周苍松半隐,杂花乱放。松外半边晴日,半壁山石嵚嵌。

“看样子还没到。”两个人上了亭子,毛泽东环顾四周。

“还不到时间吧。”蔡和森全不在意,看那亭子上“半山亭”三个字,说道:“润之,这半山亭还有个来历,你还记得那首诗么?”

毛泽东正要说话,忽然背后一个女声传来“请问——”

毛泽东和蔡和森同时回过头来,斯咏、警予、毛泽东、蔡和森都愣住了。

“怎么是你?”四个人几乎是不约而同。

毛泽东大笑起来,一扬手中的信说:“两位谁是悠然女士?”

警予一指斯咏笑说:“本人周南女侠,这位悠然女士。谁是二十八画生?”

“敝人毛泽东,正好二十八画,这位第一师范蔡和森。”他向斯咏一笑:“两位女士好。”

斯咏怔了一怔,这两个名字实在再熟悉不过了,想不到毛泽东就是他,立时伸出手来笑道:“你好,陶斯咏,向警予。”

她话未说完,警予几乎跳了起来,“你就是蔡和森,你是毛泽东,去年一师入学考试的一二名?”指着蔡和森,“你还笑,你怎么骗我。”

蔡和森尴尬一笑,毛陶二人奇道:“原来你们认识?”

警予哼了一声,说道:“鬼才认识他。”蔡和森却一抱拳笑道:“女侠气量如海,得罪之处,还请恕罪。”

警予一摆手,撇嘴说:“也罢,本女侠肚里能撑船,暂时饶了你,下回再犯,定斩不饶。”

一时四个人坐定,慢慢说起缘故,从向陶二人冒名考试,到蔡陶街头擦鞋,从毛陶二人书店偶遇,再到街头躲雨,原来都是对面相逢不识君。说到好笑处,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叫无巧不成书啊。”毛泽东一捅蔡和森:“你看,你还不打算来,不来怎么碰上你这位崇拜者啊?”

警予冷哼一声说:“还说!想起来就叫人生气,说什么‘我跟蔡和森是同学’——为什么骗我?”

蔡和森笑说:“我可没骗你。”

“还不承认!”警予得理不饶人。

蔡和森笑一笑说:“当时你只问我认不认识一师的蔡和森,我说认识也没错呀——我能不认识自己吗?”

警予瞪了一眼,说道:“狡辩!”

“好了,偶像也碰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斯咏笑说,“再说刚才你怎么说的,‘本女侠肚里能撑船’。”

警予一扭头反驳她:“谁说他是我偶像了?”

“不是偶像?不是偶像你那床头贴的是什么?”斯咏含笑说道。

警予脸上微微发热,顿时反唇相讥:“不准说了啊。是谁又送书,又抄诗,还说我?”

斯咏立时羞红了脸。

“好了好了,以前的事都不提了,今天,就当我们正式交个朋友。来,握个手吧。”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四个人的手大大方方地握在了一起。

读书会的周日活动时间很快就到了。这一天也正是斯咏、警予头回参加活动的日子,毛泽东一早便告诉了萧子升有两个新成员要加入,春色和暖中,读书会的人在一师门前陆续聚齐,萧子升一直留意,却不见有新人来。一时问:“润之,你说的两个新成员呢?”

毛泽东笑说:“莫着急嘛,马上就到。”

这时身后传来了警予的声音:“毛泽东。”萧子升看时,斯咏穿一件淡黄的连衣裙,一头乌青的长发如缎子一般飘动,高挑身材,眉如细月,目似澄波,神色从容,举止冷静。警予穿白色校服,短发,修眉俊目,文采精华,这两个人,斯咏艳如霞映澄塘,警予却是素若秋蕙披霜,一艳一素,看得萧子升不由怔住了。毛泽东大笑说:“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吧。来来来,介绍一下,萧子升,我们读书会的负责人。这两位是周南女中的向警予、陶斯咏。”

警予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来:“你好。”

子升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掩饰着自己的失态:“你好。”

斯咏也伸出了手,与子升相握:“你好。”

毛泽东一拍巴掌说:“哎哎哎——人都到齐了,兵发湘江,走喽!”

一行人浩浩荡荡过了湘江,向岳麓书院而来,一路上玩笑不断,向、陶很快和众人混熟了。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代开宝九年,书院前抵湘江西岸,背延至麓山之顶,占地数百亩。众人远远便见苍松老柏之间,院堂相接,楼阁勾连,自有一番气势,都不觉肃然起来。

众人一时缓缓行到了桃李坪,却见正面是单檐硬山式的三间大门,额书“千年学府”。萧子升微微一笑,说道:“有人说一大段的时间,才凝聚出一点历史,一大段的历史,才凝聚成一点文化,文化之重,自古使然,这里是中国千年文化之地,虽然只有这简单的四个字,但其中的分量,实在有泰山之重。”

蔡和森沉吟说道:“自来游名山大川,就有两种人:一种是明白人,积蕴深厚,胸中有丘壑,因此于简单处见文化,于平白处得性情;一种是糊涂人,只知道搜奇猎胜,更有人附庸风雅,不知所谓,实在糟蹋了这些名山胜景。”

警予笑说:“你说我们是明白人还是糊涂人?”

蔡和森笑一笑,不置可否。毛泽东却笑说:“他一向的难得糊涂,是大智若愚。”

几个人说笑,已经进了那三间头门,这里就是正门了,只见五间出三山屏风墙,也是单檐硬山顶,门额“岳麓书院”,门联大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外檐石柱一幅楹联:“地结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警予念着门联,回过头来,手点着身后众人说:“哎,你们说,是不是于斯为盛呀?”

斯咏笑道:“人家千年书院,才敢这么说,我们算老几?”

警予哼一声:“那千年也过掉了嘛!以后呢,说不定就是我们。蔡和森,你说是不是?”

蔡和森笑一笑说:“我可不敢做此奢望。”

萧子升却沉声说:“为什么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焉知今后就不是你我之辈?”他的目光转向了斯咏,说道:“陶小姐,向小姐,请吧!”

众人纷纷向里走去,斯咏却回头在找什么,只见毛泽东还站在原地,仰望着对联出神,招呼道:“毛泽东,走啊!”

“哎!”毛泽东答应一声,又认真看了对联一眼,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向里走去。

向里便是书院的主体讲堂所在。自初创至今,讲堂堂序共有五间,前出轩廊七间,东西深三间,一体的青瓦歇山顶。讲堂明间正中设讲台,屏风正面刊着张栻撰、周昭怡书的《岳麓书院记》,背刊岳麓全景摹刻壁画。左右壁嵌石刻“忠、孝、廉、节”四字。轩廊后壁左右,分置石刻,为乾隆二十二年山长欧阳正焕书“整、齐、严、肃”四字。内壁四处都是木刻、石刻,刊满学箴、学规、题诗。

蔡和森长吸一口气说:“这就是湖湘千年学术之滥觞啊。”

萧子升点一点头,“站在这儿,想想当年,朱熹、张栻、王阳明、王船山这些先贤巨儒,就曾在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我们站的地方,就曾坐过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魏源这些学生……”

警予扬起脸补充:“还有杨老师。”

萧子升愣了一愣,笑了起来,“对,包括杨老师——身处圣贤故地,举目而思先哲,油然而生敬意啊!”

警予突然一撩裙子,席地端坐了下来,招呼说:“来来来,都坐下,体会一下。”

众青年纷纷学着古人听讲的样子,席地端坐下来。

警予点头说:“嗯!感觉不错。可惜呀!就缺上面坐个老师了。”

斯咏仰头说:“那上面谁敢坐?那可是朱熹、王阳明讲课的地方。”

萧子升笑说:“是啊!我们没赶上好时候,不然,也能一睹圣贤风采了。”

“我看老师还在。”这时身后传来了毛泽东的声音,众人回头一看,才发现只有他还站在大家后面。

他走上前来,手一指:“那就是老师,真正的老师。”手指的方向,正是轩廊外檐明间匾额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斯咏疑惑道:“实事求是?”

“对,实事求是!据说朱熹在读《中庸》时,《中庸》里面关于心和性,他总是不得其解,就跟张栻讨论,张栻是胡宏的学生,认为‘未发就是性,已发就是心’,主张‘先察实,然后再持养’,这就是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发端。其后湖湘学派把这种心性的修炼和经世致用结合起来,像张栻的时候,他研究《孙子兵法》,而且认为《孙子兵法》是每个儒生必须要研究的。王船山还在这里办了一个社团,叫‘行社’,行动的行。曾国藩也专门解释过实事求是,说实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研究学问要格物,那个实事就是物,我们要格物就是要研究从实事中间来求得天理。朱夫子也好,王阳明也好,不管多少饱学先贤,也不过匆匆过客。只有从东汉就留下的这四个字,才是岳麓书院的精华,才是湖湘经世致用的根本所在。”毛泽东回过身来,“讲实话,做实事,不务虚,求真理,这才是值得我们记一辈子的原则!”

他说到这里,也坐了下来,说:“我建议,今天我们就在这儿,对着这块匾,讨论一下,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同类推荐
  •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讲述了一个孩子被抢走的妇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又与孩子重逢的故事。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假面(上)

    假面(上)

    孩子帮著的《假面(上)》讲述的事情发生得突然而安静。随着黑暗期降临的,还有一段徘徊在底线的危险爱情和一场抽丝剥茧的精密迷局。
  • 误入豪门的婚托

    误入豪门的婚托

    一场相亲引发的爱恋,四个年轻男女,四只骗死人不偿命的大骗子,她以为他只是个司机,而他真实身份是豪门富二代,她在把某经理骗得团团转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被骗得团团转的悲剧生活。她是个内衣模特,晚上躺在富二代男友的怀里欢乐,白天在良缘婚介当托骗人,遇到了对她一见钟情的穷小子以后,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两段错位的爱情,爆笑演义在深圳这个水深火热的大都市里,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4)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独宠娇妻:总裁的新套路

    独宠娇妻:总裁的新套路

    三年前,他们原本涉及谈婚论嫁,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却突然消失,带走了他的机密文件,同时带走的还有他的一颗真心,三年后,她再度强势归来,手中握着价值三百亿美元的芯片,却再一次落入他设计好的圈套里。“女人,三年了,你回来是挑战我的底线吗?”“先生,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
  • 校园青春卡洛里:全能少女

    校园青春卡洛里:全能少女

    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们不是神,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以及如何死去。但人生快乐就好,看简介没用得看内容!
  • 漫威之邪恶力量

    漫威之邪恶力量

    奇异的世界,漫威的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变种人…DC的超人,蝙蝠侠,小丑…甚至还有电影中的各类主角,齐聚一堂。然而主角并没有鸟他们,而是跟着上帝,恶魔,鬼魂,异神,猎魔人等等或正义,或邪恶的力量在这片科技的天空下,打着交道。费尽心机,用尽手段,都是为了完成穿越之前,自己所继承的力量与责任。背负着永生的荣耀让血族在这片天空下崛起!灭霸:“你说好的只在地球上混,不来外星呢?”吞星:“林…我肚子饿了,这颗星球咱们一人一半好不好。”
  • 权倾天下:邪王的宠后

    权倾天下:邪王的宠后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尖级的杀手,一次任务之后,被最心爱的男人出卖。那一刻,她笑了,笑得如此的悲怆,原来爱如此伤人。他初见她,她在林中的山涧沐浴,一丝不挂。她初见他,他一身的血污,像是雪天里绽放的红梅。他拔剑抵住她的颈子,她冷笑一声,快速地避过锋利的剑刃,落在离他一尺的地方,一袭白衣裹在身上。
  • 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绝色魔妃斗邪王:凤倾天下

    她是郡王府的嫡亲郡主,人尽皆知的废物,一朝穿越,震惊天下。他是惊才绝艳心狠手辣的王爷,却只为她一人倾心。乱世天下,英才辈出。他优雅若兰,他高傲自信,谁将主宰沉浮?邂逅,追逐,背叛,厮杀。铁马金戈,战场嘶鸣。是红颜,还是祸水?是要坐拥天下,冷眼傲视群雄?还是携手佳人,碧落黄泉一起浅笑天涯?
  • 三世之舞谁倾萧

    三世之舞谁倾萧

    呆萌凶兽,血与血的契合。一切都只为换得你的笑容。千寻吐出口中的鲜血,‘萧萧,我这一生,只有一个心愿未了,生,只为你。死,只为你。现在,只怕来世重新再来了。‘
  • 涩世纪传说—少堂主的恶魔女骑士

    涩世纪传说—少堂主的恶魔女骑士

    ——男人负责貌美如花,女人负责打打杀杀!什么?说这是偶像剧中万古不变的套路?不,不,不、这就是发生在303宿舍的真实写照,傲娇王子们对战恶魔女骑士,影视剧的里的故事换个视角看,hold住还是hold不住,就请大家拭目以待吧!《涩世纪传说》同人姊妹篇——少堂主的恶魔女骑士,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啦!大家也可以加入涩同cos群,跟我一起讨论呦。群号:253192053
  • 道外之道

    道外之道

    一场噩梦对于凡人来说,那就只是一场噩梦,但对于寻登天成仙的修者而言,噩梦预示着什么?传达着什么?又掩藏着什么?身在五地大世界南域修仙大派——朝天宗,挂着真传弟子的虚衔,却做着外门弟子,备受门上至掌教至尊,下至刚入门的弟子不公对待的雷黑子就做了一场噩梦,此后开始踏上了强者之路……一日两更,敬请期待,新人新书,求支持,各种求……
  • 骗心甜妻谋婚记

    骗心甜妻谋婚记

    颜欢这辈子干过的最大胆的事,是在程漠北要离婚的时候骗他说,她怀孕了。这辈子干过的最怂的事,是在某个女人把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硬塞给她的时候,她没有勇气替自己辩解……这辈子干过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带着那个孩子,在程漠北和那个女人的婚礼上当众抢新郎。……N年后的某一天,当颜欢又带了一个粉嫩的小女儿回来——“这是你的种,这次没骗你!”他斜睨着她,圈她在墙角,摇头。“不信,你这个小骗子……除非我再种一个,留在我身边,让我看着长大,我才信!”……程先生对程太太的先虐后宠的婚恋故事——因为爱你,我才心甘情愿被你骗;因为爱你,我才不顾一切变成了只骗你的小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