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2200000011

第11章 登陆诺曼底(1)

1.任命盟军最高司令官

1943年11月30日,在伊朗德黑兰会议上,美、苏、英三国领导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共同制定了减轻苏联压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战役计划。

1943年12月初的一天。

阿尔及尔,盟军地中海司令部。艾森豪威尔默默地坐在办公室中,等候他的总司令从德黑兰归来。

他感到孤寂,常想发火。他那成立虽短但却屡战屡胜、人数虽少但却统辖陆海空三军的地中海战区司令部即将解散一事,使他心烦意乱。

所以,当他的妻子玛米来信天真地请他到商店买些东西时,艾森豪威尔勃然大怒。回信道:“可能你难于理解,我不能像许多别的人那样有时间去商店闲逛。”

此行陪同总统赴开罗途中以及在开罗期间,道听途说的一些消息,从金海军上将的口中得到证实:英国人同意交出“霸王”行动的指挥权;相应美国也将把地中海的指挥交给英国,以求英、美之间的平衡。金海军上将还告诉艾森豪威尔:总统不顾他及其他一些人的劝告,初步决定把“霸王”行动的指挥权交给马歇尔。而马歇尔的陆军参谋长职务将由艾森豪威尔担任。

艾森豪威尔听此消息一点高兴不起来,他对于在五角大楼蹲办公室的职务并不热心。在12月初的一个晚上吃饭时,他自己的工作班子的一名成员问他们是否将跟他一起去华盛顿。他脸色阴沉,怒气冲冲地嚷道:“没有必要。如果我不得不回华盛顿,那么反正在6个月之内,我就会被拉到阿林顿公墓去的。”

其实,罗斯福此时对是否任命马歇尔为盟军最高统帅还没有最后定。最初,在争取美国指挥“霸王”作战最高领导权时,陆军部长史汀生和霍普金斯就力荐马歇尔为最佳人选。在魁北克会议上英国人也同意他担任此项职务。在德黑兰,丘吉尔和斯大林也都欢迎马歇尔担任盟军统帅。

丘吉尔虽然在讨论未来战争计划时,与马歇尔发生过不愉快的冲突,说实在的,这些冲突是因工作而产生。他了解马歇尔忠于他自己的祖国,他知道,马歇尔在危难时刻也愿意为盟友作出牺牲。丘吉尔记得,一年前,德军在中东势如破竹,攻克英国的主要据点图卜鲁克,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危在旦夕,所剩部队亟需补充军用物资。那时,美国刚参战不久,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攻势正猛,美军也对装备望眼欲穿。丘吉尔亲自前往华盛顿,请求罗斯福提供武器以解燃眉之急。总统把此事交给马歇尔,马歇尔没有二话,马上从调给第1装甲师的装备中,调出英军急需的100辆谢尔曼坦克。

英军靠这些坦克,保住了中东的最后据点埃及和连结印度洋、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丘吉尔念念不忘此事。

斯大林赞成马歇尔出任的原因是,马歇尔是美国军方的领导人,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制定者,是他最早提出横渡海峡、进攻欧陆;是他积极主张尽早开辟第二战场,并为之作了不懈的努力。

罗斯福在史汀生等人苦口婆心劝他任命马歇尔时,也曾认为马歇尔是最好的人选。罗斯福在1943年9月20日写给潘兴的信中说:

“我们准备让他指挥的是这次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作战行动。我认为他将担负的乃是欧洲战场的全部指挥任务,而不仅仅关系到某一地区……再者,我认为如果不给乔治一个亲临前线统兵作战的机会,就太不公平了。我所能作出的最好解释就是:我想让乔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潘兴——假如把他留在此地,他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罗斯福深知,美国人民崇拜英雄,对战场上的指挥官大名念念不忘,国内南北战争时期的格兰特自不必说,甚至连杰克逊啦,谢尔曼啦,谢里登啦,等等,连小学生都能讲出他们的事迹,但能记住这一时期谁是美国的参谋长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他不想让乔治·马歇尔的名字在五十年后就湮没无闻,马歇尔,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者,他有资格作为一位伟大将军名垂史册。

马歇尔本人很想亲自指挥这次横渡海峡的进攻,他已经63岁了,这是他走向前线的最后机会,并以此来结束他的事业。但是当这一消息从不同途径透露出去后,在美国却引起一场风波。任命马歇尔担任盟军最高统帅一事遭到金海军上将和阿诺德空军上将的强烈反对。他们似乎并非反对马歇尔本人,而是认为由他们参加,并由马歇尔领导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这个班子配合得很好,调走了马歇尔就等于拆散它。

国内报刊也掀起一阵风波,一些人认为这是对马歇尔的“明升暗降”,是“有人不想让他当参谋长’等等。特别赏识马歇尔的潘兴也受这股舆论的影响,在医院里特别写信给罗斯福称:

马歇尔将军要前往英国指挥作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使我深感不安,我非常希望这些报道是凭空杜撰……

我深信,倘若调马歇尔将军充任他职,将是一件根本性的、非常严重的军事方略的失误。

这些意见都没有动摇罗斯福要任命马歇尔的决心,他给潘兴去信说明他的打算,他设法说服其他将领们。与此同时,马歇尔也作好就任盟军统帅的准备,甚至连在参谋长办公室的办公桌都准备运往伦敦了。他的夫人已经悄悄地把家俱从迈尔堡的参谋长公馆内搬到了弗吉尼亚。

11月初,丘吉尔来电,要英国人在地中海地区行动的指挥权。丘吉尔在打给英国驻华盛顿的军事代表迪尔元帅的电报中说:

我是绝对不能同意由一名美国总司令同时指挥“霸王”战役和地中海战役的建议,这种安排不符合伟大盟国之间必须保持平等地位的原则。

丘吉尔的问题,使罗斯福棘手,也使他任命马歇尔的决心发生了动摇,直到德黑兰会议期间也没有定下来。

12月2日,罗斯福与丘吉尔等人从德黑兰重返开罗,继续开会磋商。在这期间,罗斯福对许多问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考虑,表面上,虽然只有一次提到“霸王”行动由谁指挥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花费他的心思最多。

罗斯福考虑到,如任命马歇尔出任盟军最高统帅,则他这个“最高统帅”只能管“霸王”战役,而管不了南欧及地中海战场。而原来的打算是让马歇尔拥有指挥欧洲战场全部盟军(苏联红军除外)的全权,而且这个消息已经透露出去了。现在跳出个丘吉尔,中间打横,剥夺了盟军统帅的一部分权力,在此种情况下,再任命马歇尔,国内舆论中的“明升暗降”又会大行其道,就是潘兴将军那也交待不过去。

再想到马歇尔如去欧洲上任,国内的参谋长得让艾森豪威尔代理。艾森豪威尔在地中海仗打得是不错,毕竟还经验不足,回国内就要和那些无空不钻、老奸巨滑的政客和议员打交道,他肯定处理得不如马歇尔好。再有,代理参谋长不仅要注视欧洲战事的进展,也要研究太平洋战场的情况,艾森豪威尔对太平洋战场了解不多,他能提出正确的方法吗?那个高傲不驯的麦克阿瑟不会找他的茬吗?此时,总统开始意识到,他似乎离不开马歇尔。从战争开始爆发以来,马歇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战略决策的制定以及具体计划的实施之中。假如没有马歇尔对国会和各个委员会施加他那不可思议的影响,华盛顿这一摊子将变得不可收拾。假如没有马歇尔这样冷静、沉着、坚定不移的中流砥柱坐镇华盛顿,一旦出现突如其来的军事危机,整个战争局面就难以预料了。所以不能让他走。

但转念间,罗斯福又想到马歇尔为国家、为世界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自己毫无所图,授勋不要,元帅不当,其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亲自指挥自己一手组织制定的这场世纪之战,以使自己的军事生涯功德圆满、无所缺憾。作为总统,不能剥夺马歇尔攀上事业顶峰,使其名垂史册的最后机会。

思来想去,罗斯福只得出奇招冒把险了。后人评论道:

“在美国的军事政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总统敢作这样的冒险。这绝好地显示了罗斯福政客和总统集于一身的高超手腕。”

罗斯福的这一招是请马歇尔到自己的住处,“最后确定”最高统帅的人选。

1943年12月5日午饭前后。

在埃及首都开罗米纳饭店。

“(罗斯福先生)兜了好半天圈子,”马歇尔回忆道,“然后才问我究竟愿意怎么办。显然这事是让我来决定了。”

马歇尔说:“希望总统依照最符合国家利益、最合他心意的方式处理这件事,千万不要把我个人的愿望考虑在内。不管总统让我做什么,我都会高高兴兴去做。”马歇尔没为自己的要求开口说一个字。

结果,罗斯福松了一口气,说:“唉,要是你不在华盛顿,我连觉都睡不安稳。”

马歇尔不像其他人,战后他谢绝了重金邀其写回忆录的种种请求,他当时的心情只能从当时人们看到的行动去判断了。

一个人实现毕生抱负的希望一旦成为泡影,他将作何反应?马歇尔默默地忍受了。

1943年12月7日上午,他拟好给斯大林的电报,拿给总统签字后发走。电文如下:已决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

电报发出后,马歇尔取回底稿,用铅笔在上面给新任盟军最高统帅写了几句话:

开罗,1943年12月7日。亲爱的艾森豪威尔,我想你可能愿意把它留作纪念。这是我在昨天最后一次会议结束后匆匆写就的,总统随即签了字。

乔·卡·马歇尔

果然,艾森豪威尔把这张纸条像宝贝一样保存下来,1948年就公诸在他那洋洋洒洒的《远征欧陆》中。

马歇尔在作完这些他应尽的责任之后,才静静地表露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没有向总统打招呼,带上自己两个亲密助手,不辞而别。几个小时之间,总统几次要见马歇尔,都被底下的人借故搪塞掉了,最后他才知道,参谋长已取道锡兰、澳大利亚,经太平洋回国了。

对于马歇尔的突然离去,总统未置一词,马歇尔本人也没有作解释。与之同行的亲密助手之一,麦卡锡上校后来说,在飞机上参谋长也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不过,麦卡锡还是觉察到了上司那种深深地、难以排解的惆怅,并从他突然决定环球飞行这一点上,猜到了他当时是多么苦恼。

罗斯福和马歇尔谈完话后如释重负。马上见到丘吉尔,告诉他已决定任命文森豪威尔时,丘吉尔口叼雪茄点头表示同意。那天晚上8点10分,他们在最后报告上签了字。庞大的进攻欧陆战役终于有了司令官,这一切均在斯大林所要求的一周解决了。

艾森豪威尔在烦闷中收到消息,说总统12月7日将取道突尼斯回国,他便急速从阿尔及尔飞赴突尼斯迎接总统。下午三四点钟总统专机徐徐降落,还没等把总统搀扶进等候的汽车中,罗斯福便迫不及待地对艾森豪威尔说:

“嗯,艾克,‘霸王’行动将由你指挥。”

2.名将荟萃

宽敞的C—54飞机载着艾森豪威尔越过大西洋,他依靠着宽大的坐椅,向下扫视着梦境般蓝色的百慕大、绿色的亚速尔群岛。艾克一扫过去的烦闷,心情格外兴奋,整个旅程也显得很短。当飞机到达苏格兰的普雷斯特韦奇时,浓雾笼罩整个英格兰,无法直飞伦敦了。

下了飞机后,有一列专车在等候他,专列中有一节叫“刺刀”的车厢是专为他准备的。他以赞赏的目光打量着这节属于他的车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沿壁摆着几把华丽名贵的木靠椅、沙发、宽大的写字台、几台电话机。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片刻后,列车悄悄起动南行。

伦敦车站到了。在大雾中,艾森豪威尔登上他的一位助手开来的一辆汽车,直奔伦敦最高雅的地区——五月市。他的住所就设在贝克利广场附近;他的司令部则在格罗夫纳广场的一座老式大楼里,两者相距仅几分钟的路程。

1942年6月,艾森豪威尔作为美国军事视察团的一员曾来过伦敦,住过10天。那次发现司令部的所属部门设在市中心并不有利。此行上任,他想把他的打算付诸实践。他希望在这里耽搁不要超过10天,他决心把他的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移到乡间的苏塞克斯去。

不过,暂时还得在这里呆下去,战时的伦敦想找一处适意的地方作自己的司令部也并不容易。

艾森豪威尔这个“在战场上连一个营都没指挥过的人”现在要指挥几百万大军纵横沙场了。他的任务是“进入欧洲大陆,与其他盟国共同作战,直捣德国心脏”。

为达成此项艰巨任务必须有相应的精干班子。那个总是节外生枝的丘吉尔已下决心在英吉利海峡一搏,他把久经战火考验的著名将领送到统帅部任职,美国方面的人选,马歇尔让其自由挑选,出类拔萃之人一时都齐集他的麾下。

艾森豪威尔作为统帅经北非战役现在已成熟多了。他穿着在北非战役期间赶制出来的“艾森豪威尔”夹克,上缀四颗将星,想把好运保持到“霸王”行动中。他具有外交家的风度,能把对英国人种种不满的愤怒情绪深深压在心底,而不露出一丝痕迹,所以大家看他总是在微笑,显得和蔼可亲。就因为这些,英国人在卡萨布兰卡把他捧上了天,这种出类拔萃的外交才能现在大派用场了。论运筹帷幄、谋划全局,他比马歇尔差了不止一个层次,但作为美国战略的规划者,经多年磨练,也锻炼出一副善于思索的第一流头脑,能把整个庞大的战争系统安排得井井有条,能使陆、海、空三个兵种同步运作。

副司令马绍尔·阿瑟·特德原为英国皇家空军部长,在地中海战区时也在艾氏手下,任空军司令。他不仅是一个战略家和空军指挥员,在军事上有一套;在人事上也有过硬的本领,能处理好盟军各部队和各军兵种之间的关系,此次官升一级又和艾克搭档了。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帝国“英雄”为何惨遭截击?谁是击落山本的英雄?英美政府为何不救犹太人?纳粹三号人物为何出走?这一切的答案,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中!翻开这本书,你看不见弥漫的硝烟,你看不到肆虐的战火,你能知道的,是那些比硝烟和血腥更骇人听闻的,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杀戮的秘密谋划,是那些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决策的内幕,是那些曾被尘土掩盖的不为人知晓的秘密……
  • 砒霜

    砒霜

    1992年,包工头张强因经济纠纷意外的走进了一个属于武者的世界。他们是纵横江湖的镖师,他们是漂泊天涯的戏子。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地方,一万来人参军,烈士三千多,竟没出一个比营长更大的官。他们是一群已经被遗忘却不该被遗忘的人。
  • 空弹壳

    空弹壳

    一个复员老兵的回忆录。不是修仙传奇,外挂不死神功。只是一个曾经的军人讲述的一个个令人痴狂的事实。
  • 狠命特工

    狠命特工

    国家商务部长在Z国被绑架,前苏联核弹被偷运入境,美国战舰聚集海湾要逼迫Z国政府下台…重重危机,中国特工凌风如何破解?!〔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 战争没有规则

    战争没有规则

    这里已经不会有另一片土地,因为活着的不会永远活着。战争将教会你生存,但是没有人能教你怎么活着。寒被家族培养成一个超级特种兵。他为了淮疆不惜舍弃生命,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利益和权利的背叛。那一刻他意识到,要为自己而活,要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战争规则。
热门推荐
  • Tales of the Fish Patrol

    Tales of the Fish Patr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邪少请温柔

    霸道邪少请温柔

    仲晚秋亲眼目睹男友劈腿,一气之下她随手抓了一个替代品,一夜之间就顺理成章的睡了他,没想到一睡成瘾,他不介意再多睡几次,从此食髓知味,再也放不下……
  • 都市阴天子

    都市阴天子

    孤儿李雷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地府传承,看李雷平叛乱,诛鸟人!并率领人鬼两族征服万界,三千大世界,九千小世界,光怪陆离,种族万千,修真界的移山倒海,魔法界的炫丽灿烂……我大军兵锋所指,都将臣服在我的脚下!!!PS:本书虽然写的地府,主体却是征服,神道信仰一般一笔而过,所以喜欢神道信仰的朋友们请谅解!另外QQ群号码:458627660欢迎您的到来!
  • 异境见闻考

    异境见闻考

    一件传世青花瓷,一个华商的失踪案件,将谜底的线索抛向了江山易代、战乱不休的南明。在古老的历史与云谲波诡的人心面前,安全与危险不过一步之遥。他,一位古董商的儿子,稍不留神踩过了界,从此卷入暗潮汹涌的人世争端,闯进了一个真实又奇幻的世界。……内容包括古墓、古村落、古战场、古海港、废墟等人类遗存的探险,自然奇境和灵异现象的探奇,再侃侃古董、巫术、民俗和失落的历史,大概是这么个故事。希望能带给大家愉快的阅读体验。
  • 明眸

    明眸

    施夷光从没想过会离开昆仑,更没想过与她同行的会是梁月。这十丈红尘汲汲营营的富贵洪流,像一碗销魂蚀骨的烈酒,迷蒙了过去,模糊了将来。生活中的一切,凝固成不二居门前那盏红灯笼。在云川无尽的黑夜里,在山野苍茫的月色中,闪着微弱的温暖的光,伴随着她的醉生梦死,伴随着那日复一日的蹉跎。梁月痛恨饮酒,却偏偏放纵施夷光的烂醉,他一年中在云川逗留的日子只有短短数日,却每次回来都要为醉酒的她收拾残局。幸好他并不因此恼怒,也许是因为怜悯,怜悯她的平庸,怜悯她的懦弱,怜悯中有痛恨也有不甘。所以才有了云川,才有了不二居,才有了故事的开始。只是,就像无数个,我们曾经读过的故事一样,也都有结束的一天。聊以此文作为纪念。
  • 星魂圣域

    星魂圣域

    东西方星座的碰撞,天狼为尊!双星本源,纵横三界!燃烧着火焰的骨翼在漫天冰雪中扇动,充斥着嗜血光芒的眸子无情的扫视着远处厮杀的战士,那沾满鲜血的手中浮现出了一颗红蓝相间的能量球,他舔舐了一下腥红的嘴唇,低低吼道,“噬血冰焱!”“啊……”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伴随着迸溅的残肢在这旷野上扩散开来,“恶魔,他是恶魔!”无数的铁血汉子在这一刻露出深深的惊骇!带着那一丝苦涩漠然的笑容,楚冰焱轻轻叹息,“我是恶魔,那就让这流过她鲜血的土地,变成地狱吧!”望着地狱血红的暗月,两行清泪悄然滑过她精雅的脸庞,听着那心底莫名传来的厮杀声,她喃喃自语,“你,可还好么?”岁月落尽了繁华,鲜血染透了戎甲,谁能为你君临天下?
  • 异能大公主:惑乱王室

    异能大公主:惑乱王室

    倾国倾城的战离原是Z国家的特工,却莫名其妙的来到战国的一个狩猎场里,旁边还躺着和她长得一样的女尸体,只是身上的服装有点像古代人穿的衣服……战离成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大公主,三王兄、九王弟……除了她那个傻五弟对她好点,恐怕她的那几个兄弟姐妹巴不得她早点死。就因为偏得母皇欢心,又是未来的女皇。呵呵,她战离从来就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岁岁年年月月日日,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流年浮屠岁月蹉跎,我却能记住你的每一句话。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十年前,她只是个卑微的私生女兼贱婢,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让她决定许下终身的男子。
  • 英雄联盟之仙界纵横

    英雄联盟之仙界纵横

    一个平凡的地球少年穿越到修仙界,但却诡异的可以获得《英雄联盟》游戏中英雄的技能,平庸少年将在修仙界搅动一片怎么的风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