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000000026

第26章 (26)

鉴于宠妾柳如是的恳求和自己与董小宛的交情,钱谦益大力斡旋于债主之间,还拿出了自己的积存,三天内了断了小宛的所有债务。钱谦益还亲自写信给自己的门生帮董小宛从乐籍中除去名字。帮助董小宛解了苏州的烦心事之后,钱谦益又雇船把董小宛送到如皋。

比翼双飞,品饮人生

百转千回,终于到了冒襄。由于冒襄家中早就娶了妻室,董小宛又是风尘女子,身份特殊,二人的婚事还要得到冒襄父母的首肯。

早在崇祯2年(公元1629年),冒襄就与文人苏文韩的二女儿苏元芳结婚。苏元芳知书达理,素娴礼仪,是冒襄的贤内助。当冒襄外出交游时,家中事务就全部交给了苏元芳。冒襄早就把他与董小宛两情相悦的事情告诉了苏元芳,贤惠豁达的苏氏理解丈夫的心情,二话不说,同意了冒襄和董小宛的事情。

其实,在董小宛还没有抵达如皋的时候,苏元芳就命仆人打扫城中的空屋,并准备好帷帐灯火、器具饮食等。不仅如此,苏元芳还答应替冒襄在婆婆马恭人面前提及此事。马恭人十分通情达理,她见媳妇没有丝毫不满,又听说董小宛虽然身落风尘之地,却出淤泥而不染,况且儿子与董小宛早有誓言在先,也很高兴地同意了冒襄纳小宛为妾的事情。这时冒襄的父亲已从襄阳辞官归家,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崇祯15年12月中旬,冒襄和董小宛终于喜结连理,有情人终成眷属。

婚后,董小宛和冒襄住在水绘园。它位于江苏省如皋县城的东北方向,是当地有名的园林之一。园内有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湘中阁、碧落庐等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玉石桥栏,奇石嶙峋,古木参天,池清鱼跃,花草芳菲。

这个清静幽雅的处所十分契合董小宛的性情,她和冒襄二人都十分满意。他们常常在水绘园宴请宾朋,观花赏月,吟诗作赋,日子过得幸福甜蜜而情趣盎然。

董小宛嫁入冒家后,用自己的机敏、善良、宽容、智慧去关心每一个家人。她善解人意,体察别人的痛苦、不幸,为他人排忧解难。冒家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曾感受她的温情、她的体贴。

董小宛侍奉公婆,至恭至孝;照顾丈夫,无微不至,细心关爱;对待夫人,敬爱柔顺,关心体贴;对待下人,宽厚仁慈,温婉慈让,所以冒家上下内外大小人众都十分敬重她的贤淑有德,大家相处得非常和谐。冒襄的母亲和妻子都特别喜欢小宛,而董小宛也很恭敬顺从,服侍她们极为用心。冒襄的原配妻子苏氏体弱多病,董小宛便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理家主事的担子来,恭敬柔顺地侍奉公婆及苏元芳,悉心照料苏氏所生的两男一女。在冒家的9年,董小宛从未与苏元芳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这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在妻妾成群的当时的确是罕见的。

冒家的全部账目出入都由董小宛经手,她料理得清清楚楚,从不私瞒银两。董小宛进冒家后,从未为自己添置过一件首饰,也从来不存储私房钱。这种重德轻财的优秀品性的确与常人十分不同。后来,冒家逃难,董小宛为了照料家人,她的衣服、饰品在途中大多丢失。回家之后,她仍然不为自己添置任何衣物。

更为可贵的是,董小宛还烧得一手好菜,善做各种点心及腊味,使冒家老少大饱口福。董小宛铅华洗尽,埋头苦学自己生疏的女红,终于精通了剪彩织字、缕金回文等各种技巧,使冒家另眼相看这个出身青楼的女子。

对丈夫,董小宛更是关照得无微不至,其细心程度比起家中的仆人奴婢更是有增无减。无论是煮茶还是剥掉果皮,她都一定亲自去做。冒襄闲居在家,潜心考证古籍,著书立说,小宛则细心伺候,时而送上清香的茶水,时而点燃蜡烛;有时也帮助冒襄查阅资料、抄写书稿,减轻丈夫的负担。冒襄疲惫时,董小宛则弹一曲古筝,为他解乏;丈夫背上不舒服,董小宛则轻轻地为他挠痒。

董小宛没有嫁到冒家之前,冒襄经常教两个儿子读书习字。儿子一旦表现得不称他的意,冒襄就严加训斥,有时还会动用武力,严厉责打。因此,儿子都十分害怕冒襄。董小宛成了冒家媳妇之后,在处理完烦琐的家务事后,又担负起帮助苏元芳的这两个儿子温习功课的职责,俨然成了冒家的私人老师。

冒襄和董小宛十分懂得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情趣,他们一起尝试沉香之味。

董小宛使用沉香的方法和常人不同,她是一个十分讲究情调的人。一般人通常是把沉香放在火上烧,用这种方法燃出的沉香,不仅无法体察到香的幽味,而且烟味很大,十分油腻。董小宛采用的是隔纱燃香法,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冷的深夜,小宛把帷帐放下,然后点燃两三支红烛,再在几只宣德炉内燃一些沉香。

此时,烛光随风摇曳,香味渐渐扩散,沁人心脾。董小宛和冒襄则静静坐着,相对无言,可谓“无言胜似有语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喝茶方面,董小宛和冒襄都爱喝芥片,这种芥片煮好后有一股清香。董小宛精于烹茶,常用文火亲自煮茶,十分讲究。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国破家丧,冒愈董亡

董小宛和冒襄在如皋老家度过了几年甜蜜幸福的日子,然而,幸福的日子好像总是短暂的。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刚刚过了两年,国家出现了重大变故。刚刚品尝到幸福滋味的他们,这次面对的是有着生命风险的四处逃亡、颠沛流离。

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首都北京,改国号为“大顺”,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身亡,曾经辉煌灿烂的明王朝寿终正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甲申之变”(1644年用中国干支纪年法表示就是甲申年)。

消息传来,江南大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号弘光,史称南明,企图维持半壁江山。辽边总督洪承畴降清,明军退守山海关。过了不久,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投靠清朝,清军越过山海关,一路南下。

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福王昏庸无能,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大肆挥霍,不问政事。崇祯17年除夕,清军步步紧逼,福王在殿中愁眉不展,大臣们以为皇帝是因为担忧国家危亡所以才这样。后来才知道他是在为宫中缺少能歌善舞的歌妓而愁。在官员安排方面,南明******重用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排挤史可法等忠勇大臣。马士英等人不关心抵御清军,不关心百姓生计,热衷于任人唯亲、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这么一个腐败

不堪的政府根本不是势头正旺的清军的对手。不到一年,清军便攻破了南京,弘光帝成了阶下囚。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

第二年,扬州失守,江南顿时沦为清军的杀戮场所。江南民众不甘心成为外族的臣民,纷纷举兵抗清,冒襄也曾在家乡参加抗清斗争。

抗清斗争失败后,冒家老小逃往浙江盐官(今海宁县),董小宛随同丈夫一路南逃避难。为了躲避清军,他们有时辗转于幽密的森林,有时暂住在简陋的茅屋渔船。逃难的途中有着千种磨难,万般艰苦,好不容易找到住处,可总是不得安宁。冒家有时一天要换一个地方,多的时候一天要迁徙好几次。

董小宛胆识智谋过人,逃难途中常常在前面开路,或者在后面卫护,宁愿清兵捉住自己也要冒襄逃过劫难。可见,董小宛对冒襄的深沉、真挚的爱恋,这种感情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董小宛的深明大义也令人叹服。冒襄一手扶着年迈的母亲,一手牵着体弱的妻子,而同样体弱惊恐的小宛只有一个人艰难行走。

董小宛对此毫无怨言,她认为大难临头之际,丈夫首先考虑老母,其次是原配夫人、儿子、年幼的弟弟,而无暇顾及自己是应该的,自己就是死在途中也无怨无悔。小宛的无怨无悔让人敬佩,也令人感叹。逃难途中在马鞍山不幸与清军遭遇,冒家仆婢遭到杀掠的达20口之多,只有8口人因为匍匐在地上而幸免于难。

然而冒家平时珍藏的文物、古籍,还有日常衣物却在战乱中丢失得差不多了。董小宛也是个弱女子,逃难途中的种种艰难和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也十分害怕,但是董小宛把恐慌深藏在心底,竭尽全力地照料冒家的老老少少。

然而当冒襄带一家八口准备逃难的时候,害怕人多拖累,竟然打算把董小宛丢下不管。小宛不仅毫无怨言,还劝慰他说:“你只管去吧,不要挂念我,我若能苟全性命,一定会等你回来;万一遭遇不测……狂澜万顷的大海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同类推荐
  • 战龙在野

    战龙在野

    他曾经是一个年青有为的将军,他的父亲曾经是兵部尚书。但是,自那一件事之后,一切都变了。父亲入狱,他被流放。然而。当帝国烽烟四起时,为什么他仍要领兵出征?面对凶残的敌人,险恶的环境,诡异的山野恶物,他又要怎样应对?战龙在野,一部战争、历险与爱情交织的小说!
  • 贪臣

    贪臣

    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因为一次意外的失足,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宁海县一名知县——贪官知县。没背景,没靠山,这倒不成问题,既然继承了这贪官的路,没法子改变,何不就此走下去。贪点小钱,打发一下上面的人,怎么着也得保住这顶乌纱帽,然后顺道培养一点属于自己的势力,在这大千世界中,方能干出一番丰功伟绩来。打倭寇,制皇子,平定西北叛乱,勇斗莫卧儿帝国勇士,一步步,逐渐走向辉煌!
  • 东周烩(下):战国篇

    东周烩(下):战国篇

    以轻松、诙谐的笔法,给大家带来一场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盛宴。书中囊括了从周王室东迁洛邑,到秦始皇赵政灭掉六国,一共515年的历史;描写了包括周幽王、郑庄公、管仲、楚武王、宋襄公、先轸、楚庄王、晏子、老子、孔子、吴起、墨子、孟子、庄子、赵政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记载了包括“烽火戏诸侯”“颖考叔劝孝”“齐桓公称霸”“泓水之战”“晋国雄起”“阖闾战楚”“勾践兵败”“三家分晋”“窃符救赵”“王翦灭赵”“中原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笔触简约、细腻传神,让两千年前的前尘往事浮现眼前,可读性甚高,值得有兴趣的人一同品读。
  • 固原文博探究

    固原文博探究

    本书是固原博物馆结集出版的第一本文集,分管理纵横、考古调查、考古纪实、文博论坛、墓志碑刻、展示教育、文物丛谈、文苑杂谈等栏目。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热门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最后一个风水道士

    最后一个风水道士

    我生下来就带着亡灵的诅咒,几辈子经历着坎坷的命运。寻着祖辈的足迹,我找到大江下的宝藏,我发现了八大世家灭族的秘密。我成为行走阴阳的代理人,我娶了‘地府公主’当老婆。我是一个邪气的少年,有点坏坏有点萌,这是我的故事。
  •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与北京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与策划人李子迟先生合著。《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分为“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毛泽东品评《西游记》”4个部分,广泛、全面、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古典名著在各方面的经过、事件、知识与思想。
  • 我的26岁冰山女神

    我的26岁冰山女神

    隐士高手混入都市与26岁美女董事长同居,本想安安稳稳生活,却不想美女姐姐一心想为自己找女朋友,一场饭局各色美女眼花缭乱,羞涩校花,高冷老师,性感上司,我的乖乖,除了照单全收别无选择。
  • 森林恐惧症

    森林恐惧症

    本书以童话形式介绍基础的科普知识,选择那些幼儿们喜欢的植物为写作对象,让小读者在家长的引领下,走进这充满情趣和科学知识的艺术殿堂。本文在制作上,配以清晰的科学知识图片和动漫相结合的样式,吸引众多的小读者在快乐的阅读中,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知识的童心。
  •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给你的生活减减肥

    人生之所以会痛苦,完全是因为我们一味追求拥有,而不懂得适时放手。就像我们买了新房,便开始疯狂地购物。哪一天,这个房子被堆成一个凌乱而拥挤的杂货铺,我们才觉得有些压抑,于是想扔些东西出去,结果拿起这个时,觉得它或许有些纪念意义,要留下,提起那个时,想到以后就再也不会有它了,还是留下吧。最后,你没有扔下任何东西,而那些新的仍在不断涌进,直到这个房子再也没有你下脚的地方。
  • 诸生之鬼道

    诸生之鬼道

    世间万物皆为轮回,适者生,往者逝,一切皆为虚无。鬼道视为人世间最为迷乱,最为低下的一种道,万物皆为道法自然,万物皆为道法为本源。鬼,有人说是人,牲畜,甚至是各种生命的死后一种存在的方式。道,为这个世间的本源,这个世界的道法,这个世界存在的一切的基本。
  • 垛口

    垛口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我是宅男

    我是宅男

    我叫魏晨,源于一个平平凡凡的家庭,生活中平平淡淡,但是到了电脑面前……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