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000000002

第2章 (2)

范蠡初见西施,已是十分喜爱,交谈之后,见她关心国事,忧国忧民,更觉遇到知音,相见恨晚,两人越谈越投机,越说越觉得难以割舍,就指溪水为证,结为同心,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从此,西施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范蠡联系在一起,急范蠡所急,想范蠡所想。虽然范蠡因国事在身,不能常来看她。但她知道,范蠡不论走到哪儿,都会深深怀念她。而她自己,更是觉得自己的心早已和范蠡融为一起,永远无法分开。

勇赴国难,斩断私情

为了选美,范蠡找了一个多月,毫无结果。他跋山涉水,跑遍了越国。范蠡十分清楚,吴王宫中美女如云,所送的越国美女若不能压倒群芳,就无法讨得吴王欢心。光美貌不聪明,在吴王面前也无法得宠,不得宠就达不到目的。没有爱国心更是不行,若迷恋吴宫的富贵,不愿回越国,向吴王说出真情,会给越国带来灭顶之灾。

这一天,范蠡来到苎萝村看望西施。西施见他愁容满面,一再追问范蠡出了什么事。范蠡不回答,西施委屈地说:“少伯,难道你信不过我吗?”范蠡还不回答,西施生气地说:“既然你信不过我,还发什么同生共死的誓言!”

范蠡见西施如此关心自己的苦闷,就把越国君臣的“灭吴九术”告诉了西施,说眼看限期已到,误了越国的复国大计,自己就成为越国的罪人了。

西施听了,深深地看了一眼范蠡,然后紧紧靠在他的臂膀间,坚定地说:“我愿以身许国,赴吴完成使命。”

范蠡也紧紧搂住西施,痛哭失声,连话都说不出了。

西施也很难过,范蠡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范蠡呀!但吴国不灭,国破家岂能全?西施也不忍心看到范蠡因此而受越王刑罚,更何况这也是报国恨的良策,所以才狠心牺牲自己。

西施为范蠡擦掉泪水,说:“少伯,越国不复,我们的日子能过得安稳吗?你曾对我说,为国家不要恋亲情,应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在国难当头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丢开儿女私情呢?你不舍得让我去吴国,谁家的父母舍得把女儿送出去呢?”

范蠡听了,对西施充满了敬意。其实他早就选中了西施,只是不愿说出来而已。范蠡擦干眼泪,整理衣冠,向西施行跪拜大礼道:“我范蠡愿指天地为证:今生今世,不负施妹。吴国灭亡之日,就是我与施妹新婚之时。此心永不会改!”

“少伯!”西施投进范蠡怀中。

稍后,西施又向范蠡说了郑旦的情况,并自告奋勇去鸬鹚湾动员郑旦,让她和自己一起赴吴。范蠡觉得郑旦如能和西施同去,彼此有个伴儿,也好互相照应,自然痛快地答应了。

没过几天,范蠡得知西施已经成功,郑旦表示愿与西施一块赴吴的消息后,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就找到诸暨邑令,说是越王有令,命西施和郑旦即日启程,赴越国都城会稽听候调用。并说,越王将分派两个女子非常重要的任务,要邑令一定要妥善安排,厚待家人。

诸暨邑令听了范蠡的话以后,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分头到苎萝村和鸬鹚湾宣召西施、郑旦,给家人说明情况,并留下一些粮食、布帛。然后,带着两个女子来到诸暨,派了一辆重帷之车,让西施和郑旦乘坐,由范蠡带人护送着离开诸暨。

家乡的亲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还是在范蠡的反复劝说下,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过了三日,范蠡等一行人来到国都会稽。范蠡去向越王勾践复命。勾践和朝中大臣看到西施和郑旦时,一个个惊讶得瞪大眼睛,半天不眨一下,他们实在没想到,越国竟有如此美女。尤其是勾践,简直到了痴呆的地步,要不是王后姬玉在旁提醒,差点又忘掉大事。

范蠡说西施、郑旦都是村姑,只会养蚕、织布、浣纱、做饭,不会梳妆打扮,不会歌舞音乐,宫廷礼仪更是不懂,应该派人教导,仅凭美色是无法博得吴王欢心的。越王与众臣闻之有理,纷纷表示同意。

勾践把西施、郑旦安顿在城西一座小城里,命老年士兵守卫,照顾两位女子的生活。还请了著名的乐师、舞师、棋师、化妆师和礼仪师等,教她们各种知识。

两年后,西施、郑旦身上再也见不到村姑的痕迹,一笑一颦都是端庄的王宫美女了。

范蠡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去禀告勾践,请他下达赴吴的命令。勾践听了,就和王后一起来到“美人城”,看西施和郑旦这两年学得如何。

范蠡把越王和王后安排在大殿上坐下,便让“美女城”中的一班人马,按照已经定好的程式开始表演。

一阵音乐声中,西施、郑旦从帐中款款而出,未见其人,先闻其香。及至见人,其光彩照人,足使日月无光;其风情万种,可使智者沉迷。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半天醒不过神来。

西施、郑旦走到越王和王后跟前,一齐跪拜叩首,用软甜的吴语说道:“臣女西施、郑旦叩见大王、王后,愿大王、王后万寿。”

一声吴语令越王和王后回忆起在吴国为奴的三年,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盈。

接着西施、郑旦在迷人的音乐声中,将所学技艺演示了一遍,只见二人细腰广袖,舞姿轻盈,忽而像柳丝轻扬,时而像白云飘浮,时而如凤鸟飞起,时而如孔雀着地,真是动如游龙,静如惊鸿,令人目不暇接。

舞完之后,二人又向越王和王后表演了棋技、琴技,还把所学的宫廷礼节全部表演了一遍。最后,又用吴语唱了一遍范蠡为她们写的《颂吴王歌》:

姑苏山水兮,

天下最美。

吴国大王兮,

天下第一。

仁义贤德兮,

诸侯莫及。

文治武功兮,

诸国难比。

霸业巍巍兮,

江山永固。

伟哉大王兮,

万寿万福。

唱完之后,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过了好大一会,只听勾践大喊一声“好”!接着从坐榻上起身,快步走到两位姑娘面前,紧紧拉着她们的手,连声说道:“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孤王真是舍不得把你们送走啊!”

王后脸上透过一丝不悦,在旁提醒道:“大王难道忘了姑苏三年吗?”

西施、郑旦也双双下拜说:“愿大王以国事为重!”

范蠡则上前施礼,向越王祝贺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九术’中的第四术眼看要成功了。”

勾践从醉迷中清醒,放开西施、郑旦二人,回到坐榻上,向范蠡颁发王命:要他明年春天送二女入吴国。

公元前488年春天,一只不大的船队在钱塘江中缓缓地行驶着,为首的一条船上,坐着范蠡及几名卫士。第二条船上是西施、郑旦及几名侍女。再后面的几条船上分别坐着乐师、琴师及几名护送人员,加上每月一次往吴国送礼的人员,人数虽然不多却也颇有声势。一路上静悄悄地,谁也不愿说话。

从会稽到姑苏,本来有陆路可走,而且稍近一些。但范蠡怕陆路风尘仆仆,坏了西施、郑旦的美艳之容,就决定走水路赴吴。好在这几日天气晴和,风平浪静,没费多大周折,就到了吴都姑苏。

当天晚上,范蠡把西施、郑旦安排到吴都馆舍,就带着礼品去拜访吴国太宰,一路看到姑苏城内,到处大兴土木,楼台亭阁,一座座拔地而起。尤其是姑苏台,台高二百余丈,广阔近百丈,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范蠡知道,这些都是越国派来的能工巧匠,从国内运来贵重木材,在姑苏城中为吴王建造离宫别馆,是实施“灭吴九术”中的第五术的。

范蠡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上天啊上天,请你可怜可怜这些越国百姓吧,保佑越国赶快强大,保佑复国之谋成功吧。,

经过太宰从中斡旋,吴王下令,命第二天送西施、郑旦入宫。

晚上,范蠡把西施、郑旦叫到自己房间,告诉她们明天进宫的消息。然后就一再交代应注意的事情。其实这些西施、郑旦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但此时此刻,范蠡仿佛觉得只有重说一遍,两个姑娘才能真正记到心里。

最后,范蠡以严肃的口气问道:“这次来吴国的四个任务,记清楚了没有?”

“记清了。”两个姑娘齐声回答。

“说说看!”范蠡毫不容情地命令道。

“四个任务就是媚、谗、传、变。”郑旦低声地说。

西施进一步补充说:“媚,就是向夫差献媚,千方百计得到夫差的宠信。谗,就是伺机向夫差进谗言,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等直臣的关系,说越国对吴王无限忠心,使吴王对越国深信不疑,放松警惕。传,就是及时向越国传递消息,使越国知己知彼,战即能胜。变,就是要随机应变,保护自己,不暴露此行目的,达到长期潜伏的目的。”

“好!好!说得好!”范蠡不自觉地连声称赞,用赞许的目光望着西施。慢慢地,他的眼光逐渐复杂、黯淡下来,头也慢慢地无力垂下。是啊,打仗本来是男人们的事,而如今在男人们失败之后,却要把两个姑娘送与仇敌,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痛呢?何况其中一位还是自己今生都倾心相爱的心上人呢!

西施见范蠡垂头丧气,怕他控制不住自己,提醒道:“少伯,该早点休息了,不要忘了明天我们还要进宫。”

范蠡慢慢站起身来,来到两个姑娘面前,把她们拉到自己身边说:“我永远忘不了你们,越人永远忘不了你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越国会灭吴的。”

西施、郑旦都深情激动地看着范蠡,双双把头埋在范蠡的怀中。

巧言妙行,计赚吴王

西施和郑旦进宫,果然美冠后宫,深得吴王欢喜,不到一个月,他就下令给越国200里土地、1万石谷子,作为对越国进送二个美女的奖励。

一年之后,郑旦因偶染疾病,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临终之时,她拉住西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妹妹,我怕是治不好了,今生今世再也回不到越国了。咱俩的使命只有靠你一个人完成了。将来,妹妹如果回国,见到范相国,请代我向他问好。就说郑旦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无法完成他的嘱托了。”

西施一听,心如刀绞,痛哭失声,她呜咽着对郑旦说:“好姐姐,你放心,我们原定的事,我会尽力去办的。至于范相国,他是会理解你的一片真心的。”

听了西施的话,郑旦放心地闭上眼睛,带着一种满足的心情远离西施而去了。

郑旦死后,西施悲痛欲绝,一连几天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这下可急坏了吴王,他千方百计地宠着西施,但始终不见西施心情好转。

一日,西施和吴王同游吴宫后苑,看到苑中盛开的桃花,西施不觉轻轻叹了一口气。

吴王一见,连忙问道:“妃子有什么烦心的事吗?”

西施伤感地答道:“大王不知,去年苑中桃花盛开,你、我和郑姐姐一起饮酒赏花,何等快乐。今年又逢桃花盛开,赏花者却少了一人,思念人生短暂,如不尽情享受,徒留遗憾,所以叹气。”

吴王听了,连称西施说得对:“妃子所言,正合孤意,值此春日明媚,我们还是尽情享受吧。”

西施说:“我何尝不想让大王尽欢,只是这后宫苑中,是曾和姐姐同游之地,每次步入苑中,难免睹物思人,徒增感伤,难使大王尽兴。如能重造一座宫苑,离开这伤心之地,那样西施就会一心一意侍候大王了。”

“这有何难!”吴王不假思索地说,“我明天就下令,让人在灵岩山上给你另造一座宫殿,凡是内宫有的,新宫都要有,你看如何?”

西施高兴地说:“谢谢大王。”

第二天,吴王下令,让大夫王孙雄在灵岩山上建造一座馆娃宫,专供西施居住。要求馆娃宫一定要富丽堂皇,极尽奢侈,让西施娘娘高兴。

一年之后,馆娃宫建成,果然是规模宏壮,富丽堂皇,饰以珍珠美玉,树以奇花异卉。建有猎场、鱼塘、游水场、荡舟场……,吃喝玩乐,样样尽有。

馆娃宫建好以后,夫差和西施居住其中,尽情享乐,平时四处出游,乐队相随,载歌载舞,乐而忘返。至此,吴王不再特别考虑越国如何,勾践如何。

尽管重臣伍子胥多方劝谏,吴王根本充耳不闻,加上西施偶尔说些伍子胥的坏话,伍子胥不但难以劝谏,连见到吴王都很困难了。

西施曾听范蠡说,过去他们君臣三人入吴为奴时,住在灵岩山西麓的一个石洞里,后来,吴人把那洞叫做勾践洞,意思是提醒吴人提防勾践。西施为了麻痹吴王,就一心想把勾践洞的名称改了。

这年盛夏,西施陪着吴王在馆娃宫下漫步纳凉,不知不觉地来到灵岩山西麓,西施看到前面有一个石洞,方位、大小都和范蠡说的差不多,就漫不经意地问道:“大王,这是什么洞?怎么这么大?”

吴王抑制不住得意的心情,笑着对西施说:“这个石洞,就是当年越王勾践放马时住过的石洞,他们几人整整在里面住了三年,现在人们都叫它‘勾践洞’,爱妃想不想进去看看呢?”

西施想到会稽之耻,心里一阵难过,但她立刻控制住自己,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说:“大王,这真是个好地方,六月不知是夏,七月不觉有暑,真和我们家乡苎萝山下浣纱石一样啊!”

夫差见西施高兴,不觉心花怒放,笑着说道:“爱妃既然喜欢这里,今后就多到此地来吧。”

西施故意撒娇说:“不知大王可舍得将这个洞赐给我?”

吴王哈哈大笑说:“我为爱妃,何惜一个石洞,既然爱妃想要,就把它给了爱妃吧。”

西施继续要求道:“既然大王将此洞赐给妾身,就该将此洞改名西施洞,将洞名凿于石壁,好让举国上下得知,我西施心归大王,以吴为家,再也不思越国故土啦。”

西施的话,让吴王满心欢喜,他立刻命人叫来石匠,在洞的上方凿上“西施洞”三个大字,并让人把里面打扫干净,放上几凳,供西施游览时休息之用。

这样,饱含国耻的“勾践洞”就变成了使人心醉的“西施洞”。

另外,吴王为了取悦西施,供她游赏玩,还在吴宫周围掘了一条十多里长的城河,河中种植莲藕,两岸遍栽柳、桃。从春至夏,河中桃红柳绿,荷花飘香,风光艳丽,满河清香,是西施常来游玩的地方。

这年夏天,西施又和吴王在河中游览,玩着玩着,忽然眉头一皱,怅然不乐。吴王吃了一惊,连忙问道:“爱妃怎么啦?刚才还玩得好好的,这会却又皱起眉头,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西施摇摇头,感伤地说:“我哪里是身体不舒服,只是看着这满河荷花,忽生感叹。”

吴王小心地问道:“不知爱妃又有何感叹?”

西施叹口气说:“你看这满河荷花,开得正盛,红自相间,十里飘香。可是寒冬一到,百花凋零,这河面上冷冷清清,岂不让人难受。”

吴王笑了笑说:“我当是为着何事,惹得爱妃烦恼,爱妃尽放宽心,我可以让城河两岸四季如春,什么时候也不会冷冷清清,爱妃也就不会望花兴叹了。”

于是吴王命人用各种彩绸制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叶子,待到秋末冬初,就把它们装饰到河两岸的树上。这样一来,吴宫四周真是“秋有桃花冬有莲,四季如春花常开”了。

西施见吴王对她百依百从,就想进一步实施自己的计策。

有一年冬天,她和吴王荡舟时,看着吴王正在兴头上,就不失时机地说:“大王能令冬天百花开放,如同春天,真是自古未有。要是能把这些奇花异卉栽到画舫(彩船)上来,那样不是更有趣吗!”

吴王哈哈一笑,说:“这有何难?”于是下令让能工巧匠赶造100艘精美的画舫,用锦绸织上各种奇花异卉,做成帆篷。其中最大的一艘画舫的帆篷上,织满了金碧辉煌的牡丹,供西施和吴王乘坐。锦帆船队刚造成下水,吴王就请西施泛舟行乐。船队开动时,两岸堤道上许多宫女手拿乐器,骑马随行。船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缓缓行进,招来很多百姓围观。因为这条河中航行的船只以锦为帆,与众不同,老百姓就把这条河叫做“锦帆泾”。

“锦帆泾”耗了吴国很多财富,虚耗了吴国的国力,加速了吴国灭亡的进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度过,一次,西施从范蠡处获悉,灵岩山下的木渎镇是攻打吴军的重地,一旦越国进军,就要在木渎镇驻军,要西施设法解决军士的用水问题。费劲脑汁,西施又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

同类推荐
  • 大宋九千岁

    大宋九千岁

    一夕之间就成了大宋的小王爷,前有澶渊之盟,后有靖康之耻,面对羸弱的大宋,他决定用科技的力量武装大宋,洗刷民族耻辱,建设繁荣大宋,为万世开太平!科技开道,黄金铺路,重色不轻友……
  •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十国,这个中华历史上最为混乱惨烈的时期,朝代更迭犹如昙花一现。军阀间的激烈混战,使得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乱世要想活下去,何其难?二十年前他来到这里,想的是怎样可以活着?所以他竭尽全力,不择手段。求的只是有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二十年后他还在这里,想的却是如何让黎民百姓更好的活着?面对偌大的江山,汉高祖那首《大风歌》成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阳谋三国

    阳谋三国

    主角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历史上在位仅五个月的汉少帝刘辩。在外,有董卓及异族虎视眈眈;在内,有世家大族、外戚、宦官专权。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了身边的亲人,只有反抗才能解除这些危机。主角在洛阳城里寻求心腹,与诸人策划了诸多计划,逃离洛阳,掌控并州。以一州之地,吞吐天下,内安黎庶,外抵异族。以雷霆之势,斗天下的诸侯。最终统一全国,并开疆扩土。
  • 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和名家一起回眸蒙元雄略

    本书讲述了蒙元王朝从崛起于蒙古草原到征战欧洲,驰骋天下,统一中华,再到落日丧钟,帝国覆灭,近百年来的历史史实。全书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衣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绝世狂战

    绝世狂战

    一个爱好地下城与勇士的游戏玩家,因意外带着游戏系统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少年回首如何在异世中生存。为了得到更强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即使代价为出卖自己的灵魂!鲜血铺路!铸就无上武道!(这是群号码:132555235,欢迎大家进来聊天,谈谈剧情,聊聊游戏)
  • 邪恶诅咒师

    邪恶诅咒师

    全新的修行架构,咒术师和修能者的世界。一个天资非凡的少年,身上背负着奇异的能量封印,他是独特的无界之体,同时获得了暗系咒术师的传承黑曜结晶,随着命运流转,他注定要与光系一决生死。读者扣扣群:112903335
  • 大不大新世界

    大不大新世界

    混搭的新世界。生物怪异,身处何方,家人何在。归途,将是首要目标。然而,那里将会有什么等着他们呢……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都市食尸鬼

    都市食尸鬼

    白天,他是缅甸羞涩的青年。夜晚,他是手拿镰刀的死神。在善与恶之间徘徊,百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凡是打我肉体主意的,统统乱棍打死。
  • 誓要休夫:霸气爷宠萌萌妃

    誓要休夫:霸气爷宠萌萌妃

    她是在梦汐国里的霸气公主,从小就被宠坏。“你们这群废物,给我退下!”他是从不接近女人的高冷王爷,“滚。”如今她遇到了他,只能乖乖服从他的命令。他:“晨晨,把茶给我拿来。”她:“我不要!”他:“不要是吧?"他起身自己去拿茶,把茶一口喝下,将她搂在怀里。“唔。。咳咳”把茶输到她的嘴里。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阻击战

    最后的阻击战

    战地记者苏婉晴在为一次前线采访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一份“特殊”的战斗记录:一个叫龙岩里的地方,一个普通的战斗团,几天的激战全军覆没,只有一人生还。她感到这是她要参访的战斗英雄,为了这次期待依旧的采访,苏婉晴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前线,在野战医院中找到了这个生还的英雄,可是当她得知实情后,不得不接受这个唯一生还的“英雄”其实是个逃兵的现实……而且在这次采访中,她也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恋人的下落,可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 一品霸神

    一品霸神

    他曾是苍穹三年内测时代的枪皇人屠,令无数超级公会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的梦魇!他曾是苍穹世界,神枪手一脉“霸枪流”战法的缔造者,当之无愧的苍穹第一神枪!他曾创造无数荣耀,无数辉煌,他曾傲立于苍穹之颠,睥睨众生,虎瞰天下!他叫陈拓,他曾是一个……神一样的男人!然而,当苍穹公测来临之时,一场无妄之灾带走了他的一切。自以为看淡所有的他,加入百里工作室,于是,这场王者归来的传奇大幕缓缓开启……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