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800000003

第3章 文曲星黑虎星

临近中午,四兄弟有说有笑地下了山。戴春风生性顽皮,采集树枝、野草、山花,编成了一顶草帽,戴在头上。他还不时地从衣兜里掏出“美丽”牌香烟,抽出一根,点燃之后,双手捧送给王亚樵,而他自己并不抽烟。“美丽”牌香烟盒上,印着上海当红名伶吕美玉的头像,摄人心魄。在无人处,戴春风会掏出烟盒,对着吕美玉亲几口,心里美滋滋的。

包间内,八仙桌子上,已经摆好四碗六盘,当地名吃千张包子、红烧猪头、清炖湖羊、糖醋湖藕等,香气满屋。王亚樵坐在正座,其他人随意坐下。店小二躬身进来,笑着问道:“老总,喝什么酒啊?”

王亚樵看了大家一眼,说:“黄酒就像刷锅水,啤酒味道像马尿,咱是爷们儿,要喝就喝白酒。你们当地人爱喝什么酒啊?”

“离此地不远,有座古镇,名叫练市,盛产美酒,最好的是练市特酿……”

“那好,就来两壶练市特酿,烫好上来。另外……”王亚樵指指墙角的布袋,说,“你把猪头、羊头、大公鸡收拾干净,卤一卤,我们临走带回去,犒劳犒劳振武、亚农。他们在家练兵很辛苦,晚上好给他们下酒。”

不一会儿,酒热菜齐,四兄弟把杯问盏,大快朵颐。大家边吃边聊,从项羽聊到汉三杰,从汉三杰聊到刘关张,从刘关张又聊到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从一百单八将又聊到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再聊到八雀寺众弟兄……

“老大,听说辛亥革命那一年,武昌起义打得最热闹的时候,你差一点就抢占了合肥城,怎么一回事啊?”胡抱一侧过身子问道。

“大哥,我也听说过你组织斧头帮,横扫上海滩的故事,趁今天有时间,给小弟们讲一讲吧!”胡宗南不太能喝酒,脸紫脖子红。他也跟着鼓动。

还是戴春风机灵,他赶紧点上一支烟,站起身来,双手捧给王亚樵,说:“王大哥闯荡江湖多年,留下了许多人生传奇。小弟我也很愿意洗耳恭听,开开眼界。”

王亚樵美美地吸了一口烟,说:“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不值一提。”

“大哥,你就不要谦虚了。”

“老大,今天大家伙高兴,你就说上一段吧。”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劝王亚樵讲一讲。王亚樵端起酒杯大喝一口,想了一想,说:“好吧。诸位兄弟看得起我,我也不便驳了大家的面子。我就简单说说,就算给大家添一道下酒菜。”接着,他边抽烟边喝酒,想到哪说到哪,把自己的经历“回放”了一次——

王小郢子,是合肥城东北部(原肥东县磨店乡,现划给瑶海区)的一个小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王姓居多。但是,王亚樵家人丁不旺,屡受邻居欺负。祖父王榜,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每天天一亮,就把看家狗拴上;天刚黑,就把院门插上。为的是狗不惹事,晚上不串门,免招是非。窝窝囊囊活了73岁。

父亲王荫堂,号厚斋,上过几年私塾,又跟姑父学过三年中医。成家后,一边种田,一边开药房、行医。儿女多了,家庭生活负担重了,在亲友的资助下,他又开了一个棺材铺,增加一些收入。但乡亲们看不惯,私下议论:“行医为人活,售棺盼人死,老王见钱眼开,活人钱死人钱都想挣!”王荫堂听到后,生怕惹事,索性把药房和棺材铺子全都关门,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坷垃里刨口粮。

由于土地薄、地租高,天公又不作美,不是旱就是涝,往往是起早贪黑忙一年,吃糠咽菜,倒欠地主的地租。他曾因欠租不还,被孙有富告到官府,受到处罚;后来,经亲戚说情,又租了季广德的几亩水田,秋后算账,还是歉收,被季家停佃。周围的地主都知道王荫堂不会种田,谁也不愿再租地给他。王荫堂声名扫地,无法生存,只得含着眼泪,廉价卖掉祖居,搬到附近的磨店镇上,租人房屋,开设一家小小的染坊,挣钱养家。店名倒响亮:复兴隆。

可是,磨店镇上的地头蛇李竹斋看他是个外来户,屡次上门染布,却不付钱。王荫堂穷得揭不开锅,登门要款,不但分文未拿到,反而遭到一顿打骂。后来,又被镇上的警察威逼,借钱请客,当众向李竹斋赔礼道歉。晚上回家,蒙着被子大哭了一场。王梅氏唉声叹气,搂着刚刚记事的大儿子,说:“亚樵啊,我这辈子嫁到王家,从没直着肠子过上一天的舒心日子。我劝你伯不去赔罪丢人,大不了鱼死网破。你伯天生胆小怕事……现如今越怕事越有事。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长大了,你可千万别给娘丢脸,拿得起,放得下,做个大丈夫。不想活,大河也没盖盖子;要活,就活出个人样来!谁让你活得不快活,你就别让他过得舒坦。当面硬碰硬打不过,背后你不会扔砖头?记住啦?”

王亚樵一只脚不停地搓着地面,牙齿咬得咯咯响,眼含热泪,使劲地点了点头。

到了王亚樵这一代,老王家开始人丁兴旺。兄弟姊妹四人,老大王亚樵,次女王季樵(1899—1980),后来被人尊称王老姑,高寿,活了81岁。当地有个穷人高世顺,拖欠地租,被警察抓走。高家人无处喊冤,硬着头皮去找王季樵诉苦。王季樵二话没说,操起一根木棍,敲开警察所,怒目圆瞪,棍头子把地面戳得“咚咚”乱响。她举起木棍,指着吊在树上、奄奄一息的高世顺,厉声问道:“阮所长,春节快到了。听说你缺肉吃。我来问问你,打死高世顺,你是想清蒸,还是红烧啊?”阮所长知道王老姑跟着哥哥走南闯北好多年,见多识广,不太好惹,就赔着笑脸,转身把手下人骂了一顿,让高家将高世顺抬走。老百姓都说:“大事小事窝囊事,王老姑出面就没事。”三子夭折。四子王述樵,是上海滩著名大律师沈钧儒的爱徒。

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民俗,除夕夜(年三十)全家团圆。正月初一,就近拜年;初二,姑娘回门探望父母;过了初三,趁着农闲走亲访友;十五之后,各奔前程。经商的,与亲人依依惜别,踏上征途;务农的,换上旧衣服,下地忙碌。所以,在闲忙结合部的元宵节,天气渐暖,格外热闹。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踩高跷……就像西方的狂欢节那样,成为一年中老百姓最开心的一个夜晚。

光绪十五年(1889年)2月14日,正是农历乙丑年元宵节。那天上午,风和日丽,人们正在为晚上的狂欢加紧准备。时近中午,一朵乌云从东边的包公 墓地方向,朝着磨店急匆匆而来,不大工夫,就飘到了王小郢子上空,霎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隐约可以听见鬼哭狼嚎。狗不敢叫,牛不反刍,鸡鸭四处找洞藏身;大人们脸色铁青,赶紧把孩子拽回家,紧闭大门。信佛的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念叨“南无阿弥陀佛”;信教的赶紧点起香火,磕头如捣蒜,求神仙显灵保佑全家……

随着一声婴儿的高声啼哭,云开雾散,平安如初。不久,方圆数十里纷纷议论,说是那一天,正是王荫堂大儿子王亚樵降生;有的有鼻子有眼,说得更为邪乎,说是自己亲眼所见,那朵乌云,就钻进了王荫堂的屋顶;还有的演绎道:“黑云送子,必然大贵。王亚樵以后不得了,他是文曲星下凡。”王荫堂也对儿子寄予厚望,嘴里省、肚里挪,挑选最好的老师,送他读书。7岁,到邻近的史圩村,进刘茂先私塾;13岁,又送往距家30公里开外的店埠集对河张村,拜秀才张世赖老先生为师,攻读经史,练习书法……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为“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古战场。自隋朝命名,历来是庐州府所在地。淝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淝水向北奔流20里之后,分而东南流(即南淝河)和西北流(即东淝河)。南淝河经过合肥注入巢湖,东淝河经过寿春(后称寿州、寿县)流进淮河。清朝之前,河流是交通运输的“高速公路”,东淝河是黄河船只途经淮河进入长江的四大“国道”之一,所以,寿春、合肥等城市就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庐州府举行府试,王亚樵与同学刘子魁、季凤藻同往庐州书院应考,途经夫子庙,三个年轻人顺道进去求签,结果,王亚樵抽到上上签,仰天大笑;而刘子魁和季凤藻,一个中下签,一个中下下签,都是脸色阴灰,低头不语。进入考场,两个人徘徊良久,坚请王亚樵先跨门槛。

考试揭榜,刘子魁和季凤藻都中了秀才,王亚樵却名落孙山。从此,他再也不相信求签算卦那一套。等到他成了气候,成为上海滩大侠以后,“文曲星下凡”之说早已演变成“黑虎星降生”。听到家乡人捎过来的“口风”,王亚樵没有好气地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什么文曲星、黑虎星,都是瞎扯淡!我就是我!”

同类推荐
  • 晋江海港琐记

    晋江海港琐记

    本书关于晋江古港的历史掌故和文化随笔集。《晋江海港琐记》凡20余万字,60则,分为“海港形胜”、“海交贸易”、“海上屏障”、“海峡对渡”、“海滨风习”5个部分。作者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与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互相印证,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或物华天宝、或风光绮丽、或波澜壮阔的画图。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看螃蟹上树

    看螃蟹上树

    作者将文学与美食相互结合而镶嵌在“散文”这个美丽的框子里,是其创作生涯里一项全新的尝试。 作者把她在人生道路上拾掇而得的饮食故事娓娓道出,让读者与她共同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爱情、家情、亲情、国情和旅游情。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团结、服从、协作、沟通》写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了,我们不需要特立独行的英雄,而是需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体。成功靠朋友,跋涉的险选中离不开支持与鼓励;成长靠对手,困难与挫折能给予你亨炭的经验;成就靠团队,完美无缺的台作才能让你登上理想高峰!
  • 雪域九荒

    雪域九荒

    苍茫雪域,九荒燎原。浩瀚四海,谁主天下?他从一个平凡的少年,一步步走到雪域最高的宝座。从最初的废材到逆天的存在,他仅用了数百年的时间。玄家之道,又岂是凡夫俗子可以瞻仰。剑弑天下,乱世枭雄,纵看九荒之境,如何称王?雪域圣女雪冰凝,雪域祭司落枫月,苍穹之城苍冷月。俗话说的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不过为何偏偏是萦绕在他身边?战火的硝烟燃尽一切,苍狼星现,吞噬万物。清冷冰眸,斜睨苍生;千秋功名,万古流芳。一世英明,与谁并肩厮杀,纵横雪域。
  • 画眉雨中飞

    画眉雨中飞

    朦胧中,烟雾似那薄薄半透明的纱,轻轻。是露水滴落的声音。淡淡,阳光已悄悄钻了进来,却不是我的心房…你悄悄立足又悄悄不在,却不是海水那般来的轰动天地,去时波涛涌动。或又是一池静水,沉睡的千年睡莲。
  • 般若心经

    般若心经

    一个妖孽横生的时代。朝中宦官专权、东林党争,朝外农民揭竿、东海倭患,北有女真崛起、回疆大乱、西有达赖欲反、魔教中兴,日本忍者、高丽剑客、俄罗斯骑兵、英国传教士、荷兰舰队、波斯魔教、西藏喇嘛、回教穆斯林。一本因为一个和尚而存在的、传承了数千年并且记载了无数奇人志士的心血的宝典。一个曾经善良的少年。一把剑,一腔血,一壶酒,一曲歌。谁人道我中华无英雄?中原无热血?谁打出了东亚病夫的牌子?说出了第一句的支那?且来看这重重的机关重重的迷雾。这里有着忍术!剑术!战争!血与火的争斗!!!
  • 乾坤之落

    乾坤之落

    这个没有科技没有和平的日子,“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反转重生天地。”弱肉弱食,实力为尊,在这乾坤大陆的一角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传奇。”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求佛记

    求佛记

    一部古经,流传了千万年,始终没有找到传承者。一尊佛像,被虔诚的人们叩拜了千万年,是否有求必应?一把骨枪,囚禁了无数魔灵,是一方乐土,亦是血雨漫天的世界?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书友交流群:498637963
  • 重生之情薄天下

    重生之情薄天下

    西夏元年十月,西夏国册封三公主冷幽璃为太女,六国国主亲临六年前曾轰动一时的西夏国二公主冷薄情走出六年未曾踏出一步的冷宫,在六国国主与西夏国主瞪大的瞳孔中,手起刀落,斩杀了将要成为西夏太女的三公主冷幽璃——众人震惊,面色齐变。六年,二千多个日夜,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所有人都淡忘当年那个惊才绝艳,风华绝代的西夏二公主时,她却用着更为震惊世人的面目,从冷宫深处一步一步走出,直至众人心底.整整六年,冷薄情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直至再也不需要人挡在她的身前——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冷傲淡漠的女子,她凌厉,阴冷,邪肆,魅惑,风华绝代,惊才绝艳!当现代女王穿越到古代被打入冷宫的二公主身上,便已注定,这片大陆将再无安宁!P:本文NP!女强!【简介无能。。。。简而言之,此女重生前不是什么善茬,重生后更不是什么善茬。】
  • 重生之富二代

    重生之富二代

    回到九七年,没有亚洲风暴资金的周旭却拥有着极大多数人所不知互联网知识,带领着家乡的猕猴桃走向世界水果王座,成为一个牛逼闪闪的富二代公子,上一世的多年浮沉却没有发现这世界黑纱之下的真面目,却不想今世才步入高堂却发现这世界比他想象的要深。
  • 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学会妥善应对灾难》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