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000000042

第42章 与上海“攀亲恋爱”……(1)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昆山在苏州的诸多富兄弟中,它是非常寒酸的,常熟、吴县,甚至连太仓这样的小邻居都不把它放在眼里。

很小的时候我去过昆山,我的父辈都称它是“低乡”,就是以湖泽为主的低洼地。它通常是十年九涝,即使种水稻也不会有大丰收。昆山的县城与我出生地的常熟相比,更是不值一提,男人们讲:昆山的街,一泡尿就可以从头浇到尾。

旧昆山确实很穷很寒酸。

1980年,据苏州人讲,常熟、吴江的工业产值几乎是昆山的一两倍的水平,那个时候昆山还没有几家像样的乡镇企业。当时苏州、无锡城里已经有很多国营厂,同江阴、常熟、吴县、吴江和无锡县(当时江阴和无锡县还属于苏州管辖)的诸多社队掀起了热火朝天的“联姻”,惟独穷昆山没人看得起。昆山人感到很压抑、很自悲。反正在昆山的眼里,苏州、无锡这样的城里人是不会将自家的“联营厂”搬到昆山的,搬到昆山就等于是泡汤--容易被大水淹了。

那时昆山的县委书记蔡长林很不服气,他主政后就提出了昆山不能总当“小八子”(苏州当时下面有8个县),要当就当苏州的长子。有人私下里嘲讽蔡长林是不是想吹一通牛再往苏州城里“走”。蔡长林书记笑,说你们听说过哪家当“长子”的可以随随便便扔下父母弟妹独自去享受荣华富贵的?我蔡长林倒是可以留一句话给大家:我爱昆山,胜过爱我自己。在当时的昆山县委、县政府班子里,蔡长林正在物色一位能像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这样的人物来。

昆山会有这样的人吗?蔡长林的目光默默地盯住了副县长吴克铨。“这人灵光!”蔡长林暗底里赞喜道。你看吴克铨,他满脑子都是昆山如何的“什么也没有”,我们为什么不从其他地方,比如上海去“借”去“要”呀一类的话题。

“苏州、无锡这些城市都被常熟、江阴和吴县他们把关系拉走了,我们再想挤进去费多大的劲也未必成功得了。做啥不把目光往东看?东边是大上海,大上海不比苏州、无锡大几倍?只要跟上海攀上亲,我们小昆山还怕富不起来?”这是吴克铨的观点,县委常委会议上经常听到这位副县长的如此高谈阔论。

“克铨,你的观点我也赞成,但有人说我们小昆山跟上海攀亲,人家能看得上我们吗?你给大家摆摆你的龙门阵吧。”蔡长林在县常委会议上,希望吴克铨能把大家心头的疑虑解了。

“俗话说:结婚娶亲,得门当户对,我们与上海攀亲,看起来,有些门不当,户不对。其实,大上海有大上海的优势,我们小昆山有小昆山的优势。我们小昆山自己的优势也不算少啊,你看我们不是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吗?上海自己的县区有的上一趟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要比我们这儿远得多,我们紧挨着上海郊区,进上海市中心半个来小时,绝对地方便。二是我们与上海市相比,土地多、水面多,农副产品开发潜力大,这是上海人最倾情的一点。三是我们的劳动力多,而且廉价。上面三点都是上海人想要但又自己不太好解决的事,如果跟我们昆山攀亲,就可以弥补上海的‘三缺’,这是优化组合,不能简单地看做我们与上海的攀亲就一定是我们高攀了,他上海人也有短的地方嘛!这叫1+1,但1+1并不一定只能等于2,可能是3,也可能是4。我说的这还仅仅是加法。我想只要我们诚心诚意与上海攀亲结姻,发挥双方的优势,我们的攀亲联姻也可能是乘法,而绝不会是减法与除法的。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是有这份信心的!”吴克铨这番话像冷缸里扔进了一块沸铁,一下炸开了锅,常委们个个言论开了,都说吴克铨的话有道理,当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主要是认为上海人太聪明,跟上海人打交道,“乡下人”吃亏的总是多数。

“吃不吃亏,关键是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诚信、真诚和有没有自己的优势,再者,上海人又不是天生优人一等,他们中还不是有许多人都是我们昆山籍人嘛!俗话说,亲不亲,同乡胜过门上钉,你只要铆上劲,哪有挂不上万两千斤的!我同意克铨的意见,我们除了一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就得拿出点感情来投给上海人。小昆山要大发展,离不开上海这位老大哥。即使在攀亲过程中人家财大气粗一点,这都是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得有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关键一点是我们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优势是一切合作的砝码,昆山该到了好好利用自己优势的时候了!”蔡长林在总结时,说了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很有些昆山向外“扩张”的总动员令的意思。

如果现在我们听到一位地方的“第一把手”这样,不会感觉到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时,这样的“动员令”绝对是一曲非常激昂的战斗号令。尤其是在江苏和上海这两个苏南的富市强省之间,据我所知,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华东局撤销之后,江苏和上海这对亲兄弟之间并不太和睦,原因并不复杂,相互之间有些不协调,说白了就是谁都不买谁的账。上海是华东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与金融中心,可上海有上海的局限--地盘小、劳力缺少,更缺少农副产品,因此曾经一直对靠近自己身边的江苏太仓、常熟等这几个富足的县感兴趣,期待有一天将这些地方划归为自己的地盘。江苏哪会同意把这两块“肥肉”割让?矛盾有的时候就是在这种事上结下的。这当然不能怪江苏人“小气”,想想看,区界、省界的划分,是中央或者前朝皇帝定下的,谁敢轻易易主?为这,苏州人是很难的:你靠上海太近了,北边的南京城会有看法;你离近邻的大上海太远了、太生硬了,大上海把周边的大门一关、一收紧,苏州人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历来如此,我小时候深切地感受到两省市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这种情况当然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上海和江苏早已亲如一家,关系密不可分,苏州和上海的关系更不用说。上海人把苏州这位小兄弟称作是“好兄弟”,苏州人真诚地叫上海人是“老大哥”。苏州称上海是自己发财致富的天堂,上海称苏州是自己的“后花园”和“露天银行”。

但完成这种关系的过程是复杂和微妙的。昆山人在建立苏州和上海这种“兄弟般”亲戚关系的过程中起着直接和率先的作用。

到了这个时候,昆山的吴克铨已经从班子的“配角”到了主角--1984年他是昆山的县长。按班子的分工,县长是主抓经济的,他的能量因此得到充分的展示,加上书记蔡长林又是一个开拓型的党务领导,吴克铨从此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与上海攀亲是吴克铨“强大昆山”的战略的主要思路。

他上任县长后的第一个目标是与上海纺织厂联营。选择纺织厂合作联营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说起纺织厂,不同时代的昆山人有不同的感受,这家当年在大跃进时代建起的纺织企业,曾经给没有工业的昆山人添了不少荣光。可是20年过去了,它的容貌和产量不曾有过丝毫的改观,到了改革开放年份的80年代初,这家国营企业已经奄奄一息,它的惟一生命力就是靠税务部门免税来维持。纺织工业部的一位部长看过后长叹一声道:“走了全国那么多纺织厂,没想到在昆山竟然还有这么一家破烂的厂子,哪一天你们通过技术改造后,一定想法留一块旧厂车间,好作纺织工业的文物让后代人看看。”

昆山人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不是滋味,但现状就是如此。

作为县长的吴克铨心里更不是滋味。怎样来拯救纺织厂、振兴昆山,这是他上任初始想得最多的事。而且在他的脑子里一直在盘算:昆山要发展,路怎么走这是关键。

熟悉吴克铨的人知道,这位苏州吴江籍昆山人,在任昆山县长之前曾经有过一段一般基层干部没有的经历:他是50年代末的中南财经大学毕业生,当时正值国家用人的时候,国家计委从中南财经大学要走了这位原先留校的高材生,北京三里河的国家计委大楼里没呆几天,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期来临,甘肃那边出了事,热血男儿吴克铨贴大字报强烈要求到最困难的甘肃去。“当时有十七级干部不肯去,我就报名了。”吴克铨是在这种背景下到了甘肃去参加“整风整社”的。组织上原讲他们那一批人等“整风整社”结束后就回北京,可等吴克铨完成任务后,中央下了一道“精简机构”的通知,吴克铨就这样被“精简”了,他选择回老家苏州。但他没能到苏州城里工作,因为“精简”下来的人需要服从组织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于是他被分配到苏州最困难的昆山,就这样吴克铨带着妻子孩子成为昆山人,从此没有离开过……

若干年后,上任县长的吴克铨重操旧业:计划(或者说谋划)--成为他当县长后最能显露的本领与独特才华。

同类推荐
  • 回到清朝搞建设

    回到清朝搞建设

    一不留神回到了清朝面对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他努力的活着且看刘寅如何在这里演绎自己绚丽的人生
  • 穿越到战国的机械专家

    穿越到战国的机械专家

    简介:秦逸川在一次旅行中,不小心从峨眉山的金顶上掉入了云海,然后醒来后就发现自己糊里糊涂的穿越了。“穿越到那个时代不好,偏偏穿越到了战国来了!”这是他在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战国后说的第一句话。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好像穿越到战国也不是件坏事,至少按他自己的说法:“老子可以在这里统一世界啦!以后就没有小日本。”他为何这样自信呢?因为他带了笔记本穿越到了战国,而他的笔记本可不简单,他的笔记本里从炼铁到制作枪械,坦克,飞机的资料都有,而他又是一个国家级机械专家,你说在这儿还有什么愿望他不能实现的呢?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淳淳春秋

    淳淳春秋

    夏康淳在一个特别的晚上机缘巧合地魂穿到了春秋时期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身上,在春秋末期,诸侯割据混战。打战方式也由车战到人战,但康淳并没有因血腥且没有太平的时代而变得冷酷无情,而是在与朋友、妻子的相处下,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盛宠状元妻

    盛宠状元妻

    米家有女,名珂;十五下山,单人匹马,闯世界!末世女英雄穿越异世大陆,公主要抢未婚夫,婆家踩低捧高,男人冷心冷肺,社会地位低下,这都怎么破啊?哼!姐融之、赶之、碾压之、管教之、拼博兮!姐就是这么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神医:废材嫡小姐

    绝世神医:废材嫡小姐

    奈何桥上走一遭,神医也要变草包。想她云嫣怎么说也是神医大小姐,一朝穿越竟沦落成三岁能言、七岁能走,八岁被坑死,更没有修炼天赋的废材,只能靠着一张还算标志的小脸,被送去攀高枝、拉关系!果然没娘的孩子是根草,谁见都想踩一脚啊。却不知,当凤眸再启,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小羔羊!笑她废物,没关系,一碗汤水瞬灭所有丹药;没驯妖资格,不怕,自有小龙、青鸾乖乖送上门。至于只能攀高枝?!瞎啦,没瞧见姑奶奶一挥手,十方妖孽男神全都有啊~本文一对一,不太监,不断更,不虐尾~
  • 书荒

    书荒

    【起点编辑部四组签约作品】天书,是主人专属的修炼指南。天书,是主人绝对的第一法宝!————天书传四道。儒,道,佛,易。————天书化五类。赎,惩,理,列,奇。————天书,开始叫作天书。天书,后来就叫书荒。————————————凡夫俗子,燕引。梦想成为一名天书修行者。书修之路,有点苦,有些长。————————————【支持本书的兄弟们加群。☞70492189】
  • 抢来妖孽相公

    抢来妖孽相公

    她是战魂,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国军部的冷情大佐,地下爆炎的头号暗影间谍,由于一块神秘消失的国宝,和一个传奇人物般的悍匪,她被卷进了汹涌湍急的无声暗流中,直至生命终结!
  • 九转神王

    九转神王

    神秘天柱贯穿天地,恒古存在,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不知身在哪里,又通往何处。天柱之上林立最强元修之名,乃是元修朝圣之地,纵然粉身碎骨,若能登上天柱,亦在所不惜。少年沈傲身修神秘九转夺元诀,左眸星瞳,戴上面具,化身嗜血修罗,踩着森森白骨,踏上天柱之巅,却愕然发现天外有天。
  • 夜凉如水之美人心

    夜凉如水之美人心

    一群女人的情感往事。或有缘无份,或无缘亦无份,或终成眷属。。。有累死累活求而不得的,有随遇而安心淡如水的,有违背心意一味逃避的,有以为遇到良人却原来痴梦一场的。。。情感众生相,几人欢喜几人愁。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
  • 就这样收复台湾

    就这样收复台湾

    台湾,这个牵连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岛屿,承载了太多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和伤痛;它的经历,撩动着华夏同胞骨肉聚散离合的悲欢喜悦。1368年明朝中期抗倭斗争至1683年清廷最后收复台湾这300年间中华民族在台湾岛上为抗击外来侵略所做的奋斗,牺牲,只为了传承一个朴素信念: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 斗玲珑

    斗玲珑

    重病不治而终,被告知自己抽中了地府大奖可以自行选择下一世的去向。越昔年就这样来到了武国的越将军家。越昔年是大家闺秀的反面教材。琴棋书画不会,刀枪棍棒不精,碌碌无为地做了十几年的透明人。不想嫁人的她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忧心忡忡越昔年终于等到了她的契机。不过为什么她要以那个叫司徒独醒的男人的徒弟身份离开,并且被使唤地很麻溜?到底是谁在威胁谁来着?谁比谁更七窍玲珑?斗过江湖惹庙堂,百般算计,万千心思。他不过比她多了个心眼儿。看似体弱多病的缺心眼小徒和无节操师父,无非三言两语能说透,就请字里行间细看来。
  • 雨后的晨光

    雨后的晨光

    杨皓晨出国那天,温雨在机场大厅哭得心和眼泪碎了一地。她好想跟他说,你别走,留下来,可是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杨皓晨还是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转身离开了。那背影,坚决的就像是要去前线抗战的士兵,没有丝毫犹豫。温雨知道,自己没有立场说这句话,可是她的心真的像是被什么人狠狠地踩了一脚一样的疼。她是舍不得,舍不得杨皓晨,更舍不得放开这段感情,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温雨对杨皓晨的感情,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身边的朋友就没有不知道的,甚至是杨皓晨自己也心知肚明。温雨第一次见杨皓晨是在高中。二年级刚分了班之后,学校举办了一台文艺演出,演员海选的时候听到他唱了王力宏的《Foreverlove》,歌声很干净很好听,温雨就…
  • 带着神仙混都市

    带着神仙混都市

    一次意外,吴同当上了凡间仙狱狱长,每天看守着一群犯了错的神仙,负责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敲诈他们……神仙的宝物,法术,仙丹,能骗就骗,能抢则抢。敢不给?那就只有大刑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