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500000009

第9章 都江堰:生命之道(下)(3)

那个时候,能讲理智的人少,家长们疯一样地在废墟里到处寻找孩子的呼救声,然后拼命地挖。但当他们发现单凭自己的双手根本不可能救出自己的孩子时,才明白过来:必须有工具,还得有懂行的人指挥。

任木匠的话有人听了。因为他的兄弟不知从何处拿来的切割机对搬动压在孩子身上的断裂了的水泥板能够起很好的作月,而仅凭双手是不可能拉断那些钢筋水泥板的。

光这还不行。得有吊车!任木匠发现切割机只能将一些断裂的钢筋什么的切断,但仍然不能将大块水泥板搬走。搬不走墙梁和水泥楼板,就仍然无法救出更多的孩子--他们像肉饼似的被挤压在横七竖八的断裂墙板之间,每延误一分钟就将失去一分生的希望。

镇上有没有吊车?任木匠问乡干部。

只有两台铲车。

铲车也要。开来再说!任木匠说。很快,有人将两台铲车开来了o

这家伙胳膊太短,吊不到水泥板嘛!有人看着开来的铲车,很失望。

有办法。任木匠真是个能工巧匠,只见他转眼工夫就将铲车改装成了简易吊车。这回抢救现场有人说话--是乡长付岷涛站在废墟上,高高地扬起手,大声说:大伙儿都听这位师傅的,哪个楼板下发现了娃儿,就赶紧让师傅用吊车啊!任木匠顿时长了脸,从没当过啥官的,看着现场几百人都瞅着自己,便挺了挺腰板,二话没说,将先改装好的第一辆简易吊车开到废墟上,然后交给了一位一起下山的兄弟,自己则又去改装第二辆铲车……

我到向峨中学的抢救现场时,就见到那个木匠在全场组织指挥了,问乡里的罗书记这人是谁,罗书记说是个木匠,还懂些机械技术。我一看这人有一套,立即与乡里干部作出两条重要意见:一是抢救中学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二是现场抢救的指挥权交给这位木匠,他有经验,倒塌的教学楼只能靠机械才有可能救出更多的孩子。后来的情况证明这木匠确实不负众望。都江堰副市长廖小平大约是12日夜间10点赶到向峨乡的,他这样回忆说。

任木匠指挥下的群众抢救现场开始有序,同时效率也比家长和乡干部们靠双手刨要管用。但简易吊车是用铲车改装的,不一会儿其中一辆吊车的钢绳吃不了劲,绷成两截。怎么办?任木匠急了,说必须换成粗钢绳。乡里没有粗钢绳,得到都江堰去买。

110马上走一趟!廖副市长一声令下,警车以最快速度驶回都江堰。救学生娃用的?快拿走,别说钱的事,快走吧!货主一听警察救援,挥挥手就让拿走了钢绳。

13日凌晨1点多的时候,也不知任木匠从哪儿弄来了两台正式的吊车,这回他真的成了抢教现场的总指挥了.这边,这边!对,往下再往下一点儿……好,起吊!

在场的干部和家长们打心里佩服这位不知名的木匠,但他沉着和熟练指挥吊车的精气神儿,尤其是一个又一个生命被他救出时,大家没有不念他是救命恩人的。

雨越下越大,向峨中学的抢救从来没有停止过一分钟。任木匠如何不着急自己的女儿!可现在他的责任太重,在大部队和更多的大型机械设备没有进来之前,他是整个抢救现场的核心人物,他别无选择--救娃儿,救所有的娃儿是他现场的使命!

他的女娃儿也埋在里面?慢慢地有人在现场传开了名于是关心这位救命恩人女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3日一天,是抢救人命最关键的二十四小时,所以任木匠根本没有时间去专门寻找—下自己的女儿,他甚至连特意去呼一声女儿的小名都顾不过来。人家其实不知道,他任木匠也是特别爱自己的女儿,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

14日之后,从废墟里挖出的基本上都已遇难,任木匠的女儿也是14日被挖出来的。女儿同样已经断了气……娃儿,爸爸对不起你!任木匠用衣角为女儿擦净脸上的血迹,然后抹了抹眼泪,挥挥手让几个兄弟把自己的女儿抬到一边后又继续指挥起现场的吊车--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担此重任,任木匠不想轻易放弃,他知道在场有几百人看着他,他们中有娃儿同学们的家长,有乡干部,还有市里的领导,他觉得自己在这种场合下不能丢脸,他得尽全部的力量把市长交给他的抢救指挥权用好、用尽!

这一天上午9点来钟,任木匠趁有人换他下了吊车,从现场的一位家长手里借了辆三轮车,随后抱起已经没有呼吸的女儿,将她小心地放在上面,向山里的家蹬去……

你怎么又回来啦?有人发现才一会儿工夫,任木匠又出现在抢救现场,便问。

唉,这里不是还有活的,我哪能顾上死了的?他叹了一口气,重新担当起现场总指挥……

这是一个平民。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乡干部在人民大会堂里向全国人民作报告时能提—下他的名字,他脸上就觉得很有光了。

其实,他才应该去作报告。可他没有去,有人提起这事,他羞涩地说:别吓唬我,让我去作报告,非得腿肚子抖动不可!

向峨中学是此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非常多的一个学校,而且是死亡比例特别高的一个中学,全校四百二十多名学生,前后一共得以获救生还的才六十八人…--

老实说,罗鸿亮书记那生动感人的报告和任木匠那独特的英雄事迹,以及后来解放军官兵们的英勇无畏、奋力抢救等等在向峨乡这块山乡土地上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各种事迹,都令我产生过强烈的震撼。但我仍然无法因此而减轻对这个乡死去了那么多孩子所感受到的深深的痛心!

在我到达这个乡的时候,部队正在用推土机对学校旁边原先是街道的一栋死楼进行最后的推毁,那现场的药水味和尸体味,令人无法解开口罩说话。然而,当我在一位叫唐凤的遇难学生家长带领下,来到那个空荡荡的中学操场中央,回首凝视旁边的那堆如山一般的废墟时,我想我必须摘掉口罩,这样我才能倾听到那些埋在废墟里的稚嫩的灵魂的呼叫声和哭泣声……

当时我就在这楼的后面的田里干活,突然地动起来了,我不知道是咋回事,想抬起头看看,可双腿站不住,就只能伏在地上。这个时候,我看到儿子上课的学校楼房突然摇晃起未,那个样子从来没有见过,整栋楼像没有下锅的油条似的,朝左右猛地晃动了两下,接着就往中间垮下来,就听到一阵隆--的响声,一股很大很大的烟尘就冲到了天上。我一想儿子肯定被压在里面,所以赶紧冲过去。一看当时的现场,吓傻了:土堆里全是娃娃们,有的当场死了,满身是血,看样子是被甩出来的;还有的肠子都露在外面,嘴还能动,可一会儿就不行了。最叫人揪心的是那么多喊救命的娃儿,你不知道救哪一个好了。家长中我是第一个到学校的,因为我的田就在学校的后面,离儿子上课的楼房也就两百来米,而且地震时正好伏在地上,脸对着这幢塌下来的房子,地震弄塌这楼时我看得清清楚楚,想不到楼房塌得那么快。真是太吓人了!唐凤说这些话时,眼睛直直地死盯着我,怕我不信似的。

你儿子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虽然我不想勾起这位只有38岁的年轻母亲的伤心之处,但感觉唐风还算比较坚强,便问。

是第三天了。唐凤说,楼房塌了后,我们村上的人都过来了,乡里的人也跟着一起刨,一起挖,后来有人用土制吊车吊楼板,可我们家长还是不停地用手刨,当时约有一个来小时,到处能听到废墟里面娃儿们的呼救声,后来就很少听得见了。所以我们一边喊着娃儿的名字,一边拼命挖。可真没挖出几个来。后来天下雨了,越下越大。我们还是照样挖,第一夜就挖出了好几十具尸体,基本上都是娃娃的。老师也死了有二十个。我就奇怪,到现在还想不通:我娃儿是初二(2)班的,他们的教室是在南头,但最后挖他出来的时候,竟然在北头的地方。都是第三天了,当时我在南头的瓦砾里刨,有人在北头喊说又有一个娃挖出来了,没气了。我跟着其他家长一起过去辨认,一看就知道是我的娃儿,尽管他脸上尽是灰,根本认不出面目,可我是他妈,一看衣服就知道是我家的娃了……娃儿15岁了,属鸡的,9月份是他的生日。

说到这儿,唐凤低下头,但没有眼泪--眼泪早已干了。那么多娃儿都死了,好像家长们的心也平和些。我们是农村,一般家里都有两个娃,所以碰上这样的天灾,没啥说的。只是不明白为啥娃儿上课的学校塌得这么个惨法!你看看这栋新楼就没有塌……唐凤转身指指与变成废墟的教学楼相隔一个篮球场的一幢似乎还没启用的学校新楼,心头显得很气愤,这回塌得最惨的都是学校,我们想不通!是,我们农村的娃儿没城里的珍贵,可毕竟他们也是父母的亲骨肉呀!一直平静的唐风,这时变得满腔愤慨。

旁边,一位戴着口罩的中年妇女走到我身边,说:我的儿子也没了,他也是初二的,15岁,叫贾叶聪。那天我就在街头的铺面上忙活,突然房子摇晃了几下,塌了下来。还好,没压死人。心想我运气真不错。可一想儿子在学校,就慌了。我们都跑到这里来刨,双手都刨出了血,还是没有刨出来……那妇女伸出双手让我看,十个手指尚能见到伤痕。

后来呢?我问。

我儿子是第二天被挖出来的,早没气了。

你们都是不幸的。我为你们失去儿子感到难受……我不想再多问她们,因为我想到自己也有女儿,想到如果自己也碰上这样的事,我肯定不如她们坚强,我一定彻底地倒下了….儿女的命连着父母的命。天下的父母都一样。

谢谢你们,我想在这儿单独待一会儿…一我请两位失去儿子的年轻母亲先走,自己则独自站在向峨中学的操场上。

空空的,只剩下一只篮球架的操场上什么都没有,洒满白灰的地面可以说明这里曾经有过的那一幕悲惨的情景—大人、孩子的哭喊,活着的和死去的那一幕生离死别之痛,都在这里演绎……地震初期在报纸和网上流传非常广的一张照片,躺满用雨布和棉被裹着的遇难者遗体的篮球场,就是此刻我所站着的这块操场。三百多个孩子、二十个教师,在瞬间成了遇难者,与我们分隔在生死两重天,这样的悲剧和目睹这个悲剧全过程的那些家长的内心有怎样的创伤,我无法想象。

我觉得从那一刻起,我每天在灾区行走的双腿,变得发软。每天踩在那些废墟上时,我总觉得我的双脚下面还有生命,还有那些仍在挣扎的孩子的呼救声,还有他们不甘离开人世的企求目光……于是我自责自己不应该去踩踏这样的废墟,因为那是孩子们受伤和流血的稚嫩生命,也许我们不去踩踏,他们会睡得安宁些……

可我又觉得我应该去每一个废墟看一看,或许在那么多压着的废墟里还有生命活着,他们只是没有幸运地被救起,但他们是活着的,即使十天、一百天以后,他们仍然还活着,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去营救他们….

在大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里,那么多学校的倒塌和倒塌后造成的那么多孩子的遇难,让所有家长和国人不得不去想这是为什么。

学校的建筑质量问题也就被亮在了公众面前。毫无疑问,我们所看到的明显的比较之后发现的问题已经证明了一些倒塌的学校是由于建筑质量的问题而造成了不该有的严重后果。而这一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事还很多,也会遇到很麻烦的连锁问题。国务院乜出台了相关意见,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而另一个问题事实上也摆在我们面前:那些倒塌的学校班级里,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教室内的学生总是六七十人,我不知教育部门有没有特别的规定,一个教室内到底应该容纳多少学生合适?六七十人一个教室,这么多人在一起,必定要把教室建得很大,教室越大,楼房的建筑框架就会增大,越增大,墙体和框架的承载能力肯定会减弱。许多现场一边是倒塌的教学楼,一边是依然完好无损的学生宿舍楼,这使人不得不想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个问题同样不能遗漏和忽视:汶川大地震的震源在一个巨大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始于汶川映秀,然后朝东北方向逆上五百公里,其断裂的宽度约七十公里,一直至青川以北,这也是此次大地震波及的面积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的原因。强地震是依断裂带的生成方向而走的,所有在这条断裂带上的物体和生命都是此次灾难的最严重的受害者。专家有这样的意见:一些建筑假如顺着地震波的走向而建,受到毁灭就严重。而一些7字形或厂字形建筑,由于与地震波产生阻隔式冲击,其破坏陛也随之增大,这都造成包括学校教学楼在内的一些这样的建筑的毁灭性倒塌。

当然,以上这些解释和观点,都不能代表问题的根本和全部。我们亲人的生命和那些幸存者心灵所印刻的创伤才是最值得看重的。对人而言,没有比留下生命更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一切逝者而论;对活着的,他们的心灵世界是否健康、安宁才是根本。

都江堰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但由于我们最熟悉它,由于它在第一时间内让我们知道了它,由于我们最先看到了那些倒塌的学校竟然会是在距离成都很近的地方,这个距离就像近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因此感到特别的痛……

同类推荐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古诗的艺术魅力

    古诗的艺术魅力

    本书萃选自汉魏至清季的古体诗作品近两百篇,清词丽句,在千古诗史中皆有其流传至今的美学价值。作者的解析凝练雅致,余味无穷,引领读者自行体验古典诗境所特有的美感。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热门推荐
  • 娇妻在怀:你好,大总裁

    娇妻在怀:你好,大总裁

    “你好大总裁,我们又见面了。”再次见面,难道你还觉得她是曾经的软柿子么?不!难道你认为她还像曾经那么爱你么?不!难道你还觉得她还是以前的傻瓜么?不!“素素,求嫁……”某大灰狼可怜兮兮的说。“不我拒绝!”大灰狼一咬牙,横躺地上:“素素,你走一只可怜的老公需要捡回家……”卧槽!总裁大人你的节操呢?!苏素雨强势回归,只为报复,却不料自己刚出虎穴又进狼窝……
  • 异世戒王

    异世戒王

    穿越重生,不会修炼斗气,曹期却得到一枚祖传魔戒,每杀死一个人就能吸收对方百分之一的斗气,于是他的人生开始牛逼了。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愚武传

    愚武传

    镇武侯受天命镇慑江湖武道,剿灭武道败类,终惹灭门大祸,仅身怀六甲小妾逃出生天,但也动了胎气,生出资质愚钝甚至有点傻气的婴儿,事事慢人一拍,似终生无望问顶天人交感的武道巅峰,进入上品级别的武道宗师境界。但三大忠心耿耿的铁卫却心有不甘,拼命也要将世子领入武道,加上其不学有术,半通八卦相学的舅老爷另辟奇径,欲为傻儿量身打造他的武道之路……武道有九品,从九至一,有九九归一之玄机,入门即为九品武者,每品之间都有巨大的蜕变与阻隔,是为入品易,进品难!上上品之上还有窥天地造化的超凡入圣……
  • 枕上妻

    枕上妻

    秦悦歆被人骂的时候,是陆晨安牵着她的手帮她一字一句地反唇相讥;秦悦歆被人打的时候,是陆晨安按着轮椅出来将她护在身后;秦悦歆说疼的时候,陆晨安二话不说拿着一把牙签就往自己的手上扎说:“我陪你一起疼!”人人都说陆晨安爱秦悦歆爱到走火入魔,就连秦悦歆也觉得陆晨安爱她爱得没有底线。她只是没想到,没有底线,只是因为从来不在他的心上停过,所以才会纵容一切。秦悦歆以为自己爱上的是一头披着狼皮的羊,却没想到陆晨安是一头披着狼皮的豹。男欢女爱是套路,可是为什么,陆晨安你不把路修到最后。
  • 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领导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精选了十二个不同领域的经济学知识,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领导者在工作中顺利地做出经济决策和选择,出色地领导所辖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赢得下属的敬佩和上级的尊重。
  • 心态就是本钱

    心态就是本钱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试图与读者一起认识、改善并把握自己的心态,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某种心理的困惑或剖析某种心态的表现。
  • 漫漫后宫路

    漫漫后宫路

    现代女强人重生为天启朝知州嫡女纪宝珠。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她为家人为自己铺成一条康庄大道;按计划入宫,贤良温淑的皇后,美貌惊人的贵妃,文采出众的贤妃,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在这出女人大戏中,她即是其中一员,又能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控。只要不触犯她的利益,她便冷眼旁观各路蛇神鬼怪;一旦触犯,她千倍百倍奉还!
  • 做自己的色彩搭配师:完美生活不容忽视的色彩搭配技巧

    做自己的色彩搭配师:完美生活不容忽视的色彩搭配技巧

    《做自己的色彩搭配师:完美生活不容忽视的色彩搭配技巧》(作者若水)从衣服、妆容、家居、健康饮食、心理等方面为读者详细介绍了成为色彩搭配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能够让广大女性自己担任自己的色彩搭配师,让自己因为色彩的合理配搭而增添更多美感。你想摆脱不 懂色彩搭配的窘境吗?那么《做自己的色彩搭配师(完美生活不容忽视的色彩搭配技巧)》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 绝恋妖娆异能师

    绝恋妖娆异能师

    一道闪电劈下,居然从天而降一个古装美男。从此,某女开始了她主攻打怪,兼职调教纯情小美男的生活。怎么?难道魔族祸害人也看颜值的吗?一个个的干嘛都追着小美男跑!什么?是他来历不一般?管他呢!谁把他捡回来他就归谁!不同意?那就带着他一起跑路!什么大众男神,冰山男神?谁都没有自家单纯小美男可爱!谁知道,单纯小美男却是个真腹黑,不知不觉把某女的心都拐跑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