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400000010

第10章 美国人的诡计:“道德上的战争”……(2)

“战争!这是战争动员!”美国人听完总统的电视讲话后,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叫起来。因为即使在二战,罗斯福也没有用过这样的语气跟全国人民说着这种的悲调。美国人心里都很清楚,总统说的要求减少10%-17%的用油量,其实真正要求国民减少的用油量绝对是这个数字的一倍以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人没有了石油供应,就像今天我们中国人一下没了手机和今冬许多地方被冰冻阻断了交通一样,谁都会跳起来叫喊“没法生活”、“没法过年”。

其实,美国人的石油危机是美国人称霸世界的恶果所致。这也印证了毛泽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那句名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人为了石油,插手中东,由于它选择了用以色列来破坏和颠覆阿拉伯世界的战略性错误,结果导致了一次次让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世界的愤怒,以致战争燃遍了这块地下蕴藏丰富石油资源的沙漠地带。1973年10月6日下午2时许,这一天是犹太人节日中最重要和神圣的“赎罪日”,正在祈祷的以色列人没有预料到,此时此刻正有222架埃及战机呼啸着奔向苏伊士运河东岸和西奈半岛的以军阵地。与此同时,3000余门大炮也沿着埃以交界的前线阵地齐声开火……在以色列的北部,叙利亚的700门大炮也同时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以色列境内倾泻着炮弹--这就是著名的“十月战争”,或者叫“赎罪日战争”。其战争的结果是美国的盟友以色列差点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阿拉伯国家从“十月战争”中更加坚信了“美帝国主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信念。

以色列要复仇!美国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因为埃及和叙利亚用的武器几乎都是来自苏联。而更重要的是,不把仇视美国的阿拉伯世界压下去,中东国家高举的“石油武器”将彻底粉碎美国称霸世界的美梦!

复仇开始了:美国空军在短短几天内向以色列军队运送的军事物资达32210吨,是苏联援助阿拉伯世界的5倍之多。

打击以色列的“领头羊”--埃及总统萨达特感到了吃紧,最后不得不向美国求和。与此同时,这位阿伯拉国家领袖也在悄悄拿起另一张“王牌武器”--石油,向美国人作“决战”。后来证明萨达特是成功的,他访问了一向与美国关系不错的沙特国王--比起同美国人的关系,萨达特与沙特国王的关系要“自家兄弟”得多。紧急关头,费萨尔国王向萨达特伸出了橄榄枝。

“美国如果不改变中东政策,继续站在以色列一边,我们的关系就无法正常,因为你们会让我们与阿拉伯兄弟们无法相处。”费萨尔国王在行动之前希望得到美国人的理解,或期待一种双方都不伤和气的办法。但高傲自大的美国人并没有在意费萨尔的一片苦心,一位美国记者竟然还在沙特国王的特使面前口出狂言道:“我们不需要你们的石油,你们自己可以将它喝了!”

费萨尔国王终于愤怒了,命令他的石油部长:“干吧!”

沙特国王要“干”的,就是阿拉伯国家对付美国唯一最有可能赢得主动权的武器--石油。

这个武器比原子弹和大炮要简单得多,原子弹和大炮美国人根本不怕,可阿拉伯的石油武器,让美国人无比恐惧。

10月16日,以阿拉伯石油国家为主体的欧佩克海湾成员国的石油部长集合到科威特的一家饭店,几小时后,他们向全世界宣布了一项决定:从即日起,沙特、伊朗、伊拉克、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将石油出口价从每桶311美元提高到每桶5119美元,同时削减原油产量5%。这项决定的后面还附加了不少条件:那些支持阿伯拉世界,反对以色列的国家和非洲国家及没有石油资源的阿拉伯兄弟国家都将仍然享受100%的“最惠国”待遇;对美国等直接支持以色列来帮助打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将全面实行石油禁运,即不向这些国家出口原油。

1973年的冬天,对美国人来说是个恐怖的岁月。阿拉伯的“石油禁运”获得了空前胜利,给美国经济和政治所带来的震荡也是空前的。“石油禁运”实施后,一些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不仅将产油量减少到了20%左右,而且在这年11月份,6个海湾石油输出国又将石油出口价每桶5119美元,一下提高到每桶11651美元,几天工夫,价格涨了近4倍。用油最多的美国和日本苦惨了!那个时候的石油比起现在每桶90至100美元的价格来说,确实低得多了,可如果换了现在,石油一下涨4倍,我看我们中国人一定也会彻底地瘫倒在地的。

日本也是1973年“石油禁运”中深受其害的国家之一,当时的首相大平正芳还带头穿起了“节约能源装”--短袖西装,虽然这种为了尽量少使空调的短袖西装没有流行起来,但整个日本的节能意识在此次“石油禁运”的国际背景下,获得空前提升。

可以想象那些日子里,美国政府真是急红了眼。想着“石油”二字,什么办法他们都在想。其实此前不久就跟几十年死不来往的中国,开始“热乎”起来。

“‘北极熊’一直对你们抱有野心啊!”尼克松来北京与毛泽东见面,首先抛出的不是他的石油问题需求,而似乎听起来他是来帮中国人对付“北极熊”的。毛泽东聪明,他告诉尼克松:“我们与‘北极熊’打交道时间长了,并不怎么怕他们,倒是你们美国人要注意呢!他们在中东搞得比你们热闹。”

毛泽东戳了尼克松的痛处,于是一旁站着的基辛格赶紧出来圆场:“我们美中两国在许多领域可以合作,比如能源方面……”

毛泽东和周恩来笑着对视了一眼,然后对尼克松说:“你的这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很会办事,中美两国之间的具体事情由他和我们的总理去谈吧。我只对哲学问题感兴趣。”

哲学问题上,尼克松哪儿是毛泽东的对手嘛!

中美初期的接触与建交前后,美方一直是借“支持”中国打击“北极熊”的“好意”,来争取得到中国石油的发展从而减少它自身能源压力的目的。而中国则利用“美国牌”,在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地位,同时利用西方技术和资金优势为自己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服务。

这,就是大国间的政治与外交。有些事心照不宣最微妙。

但美国人有时并不太懂得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的处事技巧之高明和娴熟。“山姆大叔”的做法通常是,先绕大弯,到后来则直截了当得连起码的“拐弯抹角”都不用了。1977年8月,卡特政府的能源部长施莱辛格代表卡特总统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一事,就属于这一类的“直截了当”,甚至有些单刀直入。

邀请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访美,在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的情况下,为什么卡特政府选择敏感的石油作为打开与中国的合作之门,并在此问题上那么“友善”呢?我们看一看施莱辛格在美国政府里的角色转换,便能略知一二:

施莱辛格是位哲学博士,著名的经济学家,是尼克松当总统时将他从兰德公司那里弄到联邦预算局的,接着尼克松又让他当了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然后又任命他为中央情报局局长。基辛格当国务卿时,施莱辛格是美国的国防部长。然而人们发现,这位国防部长不是一有空就去检阅他装备精良的陆战队,而是经常在周末或星期天的早上,独自在华盛顿周围的乡下,手拿望远镜在观赏那些唧唧喳喳的小鸟……

“他是一位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的专家”,美国人这样评价施莱辛格,并称他是具有兼收并蓄的、责任感极强的、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热忱与道德激情的人”。施莱辛格的国防部长一直当到福特时代。而当时,作为国防部长的他,对在外交上独掌天下的基辛格是有看法的,施莱辛格认为基辛格的缓和政策以及导致越南西贡政权惨败有直接责任,“而这些都使美国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安全严重受损。”施莱辛格这样批评基辛格。

1977年卡特当上美国总统,能源问题仍然是白宫的首要问题。有一天卡特在与老资格的参议员杰克逊谈起这一问题时,杰克逊对卡特说:“总统如果想在能源问题上不重蹈尼克松的覆辙,施莱辛格是您最好的帮手。”就这样,前任总统的国防部长当了卡特的能源部部长。

其实,卡特用施莱辛格的原因除了杰克逊在国会独霸的能源权威影响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因是,卡特和施莱辛格的政治背景都与美国“石油王国”洛克菲勒家族相关。卡特这位南部佐治亚州州长出生的花生种植农场主能当上总统,如果不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大力扶持,几乎是永不可能的事。美国政坛的人都知道,1973年,美国金融巨头--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老洛克菲勒最小的孙子戴维·洛克菲勒主持成立了一个“三边委员会”,并相继在纽约、巴黎和东京设立了三个总部。这个被称之为美国“影子政府”的“三边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加强北美、欧洲和日本之间的合作,研究重大问题,并向白宫提出相关政策。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与福特基金会向这个“三边委员会”提供资金。这个委员会共有200多人,他们都是美国各界的精英。当时经“三边委员会”组织者之一的布热津斯基推荐,“三边委员会”主席戴维·洛克菲勒批准,无名小卒卡特成为这个委员会的成员。花生种植小农场主的卡特就此成为美国政坛强人。1977年卡特当上总统后,用的政府权力人物,有16人来自“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其中布热津斯基当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卡特的国防部长是布朗,也是“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如此多的“三边委员会”成员组成的卡特政府,自然对能源问题格外看重,除了背后有洛克菲勒家族这个“石油王国”在操纵美利坚合众国外,当时卡特从福特手中接过的白宫政府,正如他在上任后不久首次就能源问题发表全国讲话时所说的那样:“我国在我们这一生中行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并说,“唯有做出痛苦的牺牲,才能防止发生一场全国性的灾难。”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正在被一些沙漠国家作弄,是件极为可恶的事情!”卡特和施莱辛格对中东国家所采取的能源政策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他们非常清楚这背后是苏联人在捣鬼。

“所有一切的表现是通过欧佩克表现出来的!”卡特对这个以阿拉伯国家占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恨之入骨。但恨归恨,国内所有加油站前那长长的排队现象如何解决?美国的石油出路何在?

在中东?!这事自然需要更进一步与那些沙漠国家较量和周旋。卡特说,这件事由我来亲自做。

在亚洲?没有多少外交经验的卡特,只能根据智囊团提供的参考来决策:主要是动员中国加入世界能源的战争。“想必博士不会比乔治·基辛格做得差。”卡特对自己的能源部长说这话,是想鼓励施莱辛格一起同他赶上尼克松当总统时,与基辛格一起打“中国牌”。

“谢谢总统先生,我会很好地按照您的指示尽快与中国方面取得联系,是否可以考虑先请他们派个石油代表团过来考察?中国是个政治非常敏感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两国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之前,我们还是先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石油工业,这样也许会触动他们的领导人做出某些政策上的改变。另外,我想中国人不会太喜欢我们用的‘能源战争’一词,所以我想改为……”

“孔子的哲学讲求道义与礼教,是否我们可以用‘道德上的战争’?”卡特敲了敲高高突出的额骨,询问自己的能源部长。

施莱辛格连声说道:“好,道德上的战争!当今世界上的能源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没有动用枪炮的道德上的战争。”

4月份,施莱辛格穿着开襟羊毛衫,面对美利坚全国公众发表了“炉边谈话”,第一次介绍了他的能源计划,并第一次将美国当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称之为“一场道德上的战争”。

作为“道德上的战争”的一部分,施莱辛格在这年7月份,通过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韩叙,向中国政府发出了邀请石油代表团访美的私人函,这就是秦文彩他们后来成行美国考察的起因。

在中美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美国政府如此热情邀请和热情接待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这在当时的中国方面有不少传闻和猜测,多数意见认为这是美国拉中国一起抗苏联称霸的战略需要,但却对美国人自身面临的能源压力了解不够。其实,美国拉中国加入“道德上的战争”,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减少自身的能源压力,当然也有全球战略的考虑。因为就在这个时候,卡特政府碰上了一件比当年“石油禁运”更为“复杂和险恶的事”,即伊朗的“白色革命”。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实力派国家,同时又是世界最重要的产油国家之一。这个伊斯兰国家自从巴列维成为国王后,一直采取的是亲西方的政策,加上美国在中东地区挑拨离间起了作用,巴列维国王在伊朗国内不断推行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和“人权”,允许言论自由和各种反对派组织的合法活动,又同时对伊斯兰什叶派原教旨主义者采取镇压的态度,结果导致后来霍梅尼上台、统治三十多年的巴列维王国倒台的“白色革命”--即穿着白色衣服的伊斯兰革命运动。

卡特政府是这场“白色革命”的最大输家,因为在这场影响深远的伊斯兰革命中,卡特政府以为亲美的巴列维政权,不可能很快被流亡在伊拉克的一群极端宗教派所推翻,于是从革命开始到最后阶段,美国所采取的是一面倒--即坚决地支持巴列维国王。然而,卡特彻底低估了狂热的伊斯兰宗教力量,几个月后,霍梅尼成为了德黑兰的主宰者。伊朗从此成为中东地区美国最直接和最坚决的反对者,一直到今天最敢与美国叫板的还是伊朗人。

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这场1978年的“道德上的战争”输得极其惨痛,其结果是:伊朗全面停止石油出口,世界油价又一下涨了20%!

美国人再次饱受“石油之苦”,1978年的圣诞节,许多美国人连汽车都开不起来,街头冻死的失业者不计其数……于是白宫的“山姆大叔”们想到了东方,想到了中国,连往日无比傲慢的海湾、埃克森、菲利普等知名石油公司的巨头们也都一改往日风度,拉下了脸皮,堆满笑容地出面迎接秦文彩他们这些穿中山装的“中国石油公司代表团”……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100问

    趣味经济100问

    本书从趣味性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道出,并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用博弈论的原理和精神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人生时时皆博弈,生活处处皆博弈。博弈可以令我们充满智慧,令我们理性选择,令我们克制自私的天性,令我们关爱他人,令我们豁达,令我们从容前行。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博弈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博弈技巧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
  • 话说新农村

    话说新农村

    文章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时代变迁,科学发展的崭新蓝图,富民强国的特色之路,繁荣稳定的 “定心丸”等内容。
  •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本书分为四篇十六章,全面讲授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发展、概念、内涵、实现技术、企业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法。
热门推荐
  • 雪压轩词

    雪压轩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是与阶级和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存在于一切国家之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政治一直处于控制、调节和整合社会关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但人类把政治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是19世纪末才开始的。由于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对政治本身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政治学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提供的政治知识和研究方法也随着政治内涵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 九堇

    九堇

    她精通占卜,却奈何算不透自己的命数。那年雨季,她掉进下水道,醒来却躺在一所破庙里。才刚踏上这新生之路,左手便废,终生难再弹琴。刺杀丞相,为保命被其逼婚,却遇上小三插道。远离这城,两国交战,无时不刻刺着她的心。一男子温润如玉,伴她良久。一男子自命不凡,舍命护她。一男子风流多情,暗中守护。到底哪一个才是她命中注定,换她一生痴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世相公

    前世相公

    前世,他是个权倾朝野的王爷,而她是个淡雅脱俗的王妃…几千年后,她投胎转世成二十一世纪迷糊小女生,而他则成了冥界特使。他下界寻她,为了再得芳心,他不惜放下身段当个高中小男生…一段前世今生的爱恋,一段匪夷所思的情感。一场又一场的乌龙闹剧在校园上演…
  • 太白经

    太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曜斗苍穹

    曜斗苍穹

    吴昊从乞丐那抢了枚钱币,竟是异界传说中的最高法器“长尾慧”!异界与地球的渊源,竟然是同一本奇书《山海经》!这里有山海经中的怪兽:獓珢,狸力,九尾狐;獓珢有大话西游中牛魔王的性格,狸力也不只是一头儿神猪;也有山海经中的怪人:炎帝,女娲,共工,他们在异界按照法器十曜的水平不同分成三六九等;更有山海经里的怪事儿,所有人都在期盼着看过《山海经》漫画的吴昊能想起什么......在这个世界中,法器和法师的关系很特殊,法器不喜欢法师可以灭掉他,法器如果觉醒,可以帮法师升级,但是法器觉醒的方式实在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看吴昊如何在这个充满凶险和离奇想象的法术世界里,登顶圣师,拯救天下!(作者曾出版多本实体书,包括与磨铁(《神游》《诛仙》的出版社)合作的系列。算是完本品质保障不?请大家关照新人!多谢多谢!)
  • 中校同志请遵命

    中校同志请遵命

    五年前,“林九九,去把孩子打掉!”林九九,低下头,有气无力的走出去了,她懂了,一切都明白了,走到门口,她缓缓回头说“好,给我三天时间,我想祭奠一下我的孩子!”。“好!“……五年后,梦幻的教堂里,他看着一身礼服她,还是依旧的美丽和娇俏,但是望着他的眼神,是那样子的平淡,如一潭死水,他该如何去挽回他的姑娘。
  • 英雄召唤守则

    英雄召唤守则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崛起史!ps:借用了某些游戏的设定,伪西幻!
  • 生活中的智慧与谋略

    生活中的智慧与谋略

    如果你想要受人尊敬,你就 不应该让任何人了解你的底细。正如人们无法知晓一条河的确切深度,他就会对这条河流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如果一个人的缺点不为他人所知晓,他就会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小心翼翼地保持一种深藏不露的状态,可以维护你在他人以上中的声望。在参加某种比赛时,你最好不要第一次就用尽自己的全力。你应该一次比一次做得好,逐渐地进步,让你的对手对你感到惧怕。你应该能谨慎地预见困难并能同样精明地走出困难。不要心地太好,以至于给别人作恶的机会。要一半是蛇,一半如鸽,你不是魔鬼,而是天才。
  • 婚色魅人

    婚色魅人

    不过在酒吧卖酒,谁知道就被那个腹黑大少缠上!他强硬胡来,她简直对他避如蛇蝎!然而,被为难被逼迫她都没有屈服,却在生病的父亲面前选择妥协……“傅明徽,求你买我……”“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要买,我可以卖。”“卖?卖什么?”“卖贞操,卖尊严,你想要什么我就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