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6300000016

第16章 德意志国土上的争端(2)

现在,遭遇了一次败绩的克里斯蒂安公爵被逐出了德意志,曼斯费尔德伯爵由于没有任何支援,无所事事地在下莱茵河畔徘徊。在摩拉维亚,贝特伦·加博尔曾经发动了一次进攻,但由于孤军作战,没能取得胜利,不得不与皇帝握手言和,签署了一个正式合约。新教联盟的武装力量就这样一点点被蚕食了。巴伐利亚的悌利将军率军追击克里斯蒂安公爵,在下萨克森区域,他们攻克了对方设在这里的武器库。为了更好地进行监视,他们驻守在下德意志边境,防止对方有什么新的行动。事实上,曼斯费尔德和克里斯蒂安就要陷入了经济困境,由于没有新的收入,他们不得不将部队解散,悌利实在是多虑了。

新教的武装已经基本解除,天主教徒们高兴万分。他们的高兴,令其他的人惊恐万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天主教的武装力量抗衡了。如果天主教想要推翻新教各等级及宗教和约的话,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新教徒手无寸铁,使斐迪南皇帝意识到现在是扩大胜利果实的绝佳时机。如今他已经征服了上德意志,只剩下新教徒占优势的下德意志了。现在,是时候向新教徒讨回那些原属天主教的财产了。从前通过强占天主教的资产,下德意志的诸侯势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如今刚好可以借回收资产的名义,削弱这些诸侯。

悌利的军队已经到了家门口,如果再不抓紧时间防守的话,新教区可能也会像下萨克森一样遭到悌利军队的洗劫。在等级会议的领导下,整个下萨克森地区快速行动起来,有负责招募军队的、有负责征收特别战争税的,人们赶紧准备战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与荷兰、英格兰、威尼斯进行紧急洽谈,建立了一个同盟。瑞典、丹麦以及波罗海沿岸的国家也不愿意看到皇帝统治这一区域,他们也采取种种方式阻碍皇帝的扩张。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分别加入了同盟。

丹麦和瑞典的国王都想扞卫下萨克森区域,他们表态愿意亲自统率一支军队,与可怕的奥地利强权作战。由于在与莫斯科和波兰作战中取得的骄人战绩,人们更倾向于给瑞典国王这个机会。这令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内心焦躁不安,他不希望自己的邻居利用这个机会获取声望。最终他如愿以偿,争取到了作战的资格。荷尔斯泰因和日德兰岛也归丹麦所有,这样丹麦可以利用这些地方驻军。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军队在德意志有一个立足之地,为军队在战绩不佳时提供安全避难,古斯塔夫·阿道夫也提出在德意志兰需要若干个固定地盘。

获得作战资格后,克里斯蒂安四世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在获得了下萨克森区域的最高指挥权后,他快速地组建了一支军队,联合了不伦瑞克的公爵、梅克伦堡的公爵以及马格德堡的行政长官等势力,总兵力达六万人。这支部队人数众多、实力强大,给了他极强的信心。英格兰也表态愿意提供一部分支援,他的信心更足了,甚至夸下海口会一举拿下对手。奥地利接到报告,说成立这样一支部队的目的是为了保卫下萨克森地区。可人们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如果仅仅出于这样的目的的话,根本没有必要成立这么强大的一支部队,更没有必要与英国、荷兰、法国展开谈判,唯一可能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普法尔茨公爵弗里德里希的选侯资格,并让皇帝承认其合法地位。

皇帝组建的军队

丹麦国王等人在下萨克森地区的行动,令皇帝焦虑万分,很显然,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自己的统治将受到很大威胁,在谈判、警告、威胁、命令等手段仍没有达到效果后,他也只得做好战争的准备了。主战场是下德意志地区。巴伐利亚悌利伯爵占据了直至明登的所有通道后,由于在尼恩堡的进攻受挫,便不再沿着威悉河左岸而上,转而占领了卡伦贝格诸侯领地。在威悉河的右岸,则是丹麦国王的势力范围。在不伦瑞克的领土上,到处都是丹麦的军队,结果由于兵力过于分散,丹麦军队的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取得重大的胜利。为了不和敌军展开决战,丹麦国王小心翼翼地调遣部队,避免和敌军主力遭遇。

截至目前,皇帝凭借着巴伐利亚和天主教同盟的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他的命运和声誉基本取决于这支主力部队的战绩,除了主力之外,正在进攻下普法尔茨的西班牙和尼德兰的国民辅助军也参与了进来,给了他一臂之力。主力部队的旗开得胜,令皇帝宫廷对今后战争局势的判断继续保持乐观态度。

但是,天主教同盟和皇帝的关系又是很微妙的,他们可以同患难,却未必能共享福。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天主教对保卫皇帝是积极主动地,但要他们去帮助皇帝扩张领土,除非皇帝愿意和他们共享扩张的战果,否则他们是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皇帝吃独食的。既然如此,皇帝的当务之急,那就是赶紧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这样才能摆脱对巴伐利亚的紧紧依赖,拥有独立的话语权。建立一支堪当重任的军队,需要的花费是十分巨大的,连年的战争已极大耗费了皇帝的财力,现在他急需筹集一笔巨款来应急。

正当皇帝一筹莫展之时,军官瓦伦斯泰伯爵的建议使他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瓦伦斯泰来自波希米亚,是最富有的贵族,也是一名功勋卓着的将领。从一开始,他就是皇帝贵族的支持者,在反对土耳其人、威尼西亚人、波希米亚人、匈牙利人和西本彪根人的众多战役中,他屡建奇功,多次受奖,布拉格战役时已是上校军衔,随后晋升为少将,并于摩拉维亚击败了匈牙利军队。为了表彰他的战绩,皇帝赏赐了他不少在波希米亚暴动时没收来的财产。财大气粗的他现在野心勃勃,在对当时的情势进行认真分析后,他表态愿意建立一支军队,绝不用皇帝的一分钱,自己负责军队的花销和支出,并最终将这支部队发展到五万人。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是瓦伦斯泰头脑发热的产物,但是对于这样的提议,即使只兑现了一小部分,皇帝等人还是十分认可的。在皇帝的允许下,他将波希米亚的几个区作为试点,首先建立了一支两万人的部队。他显赫的名声,将不少渴望财富的人吸引到他的麾下,这些投奔者中,甚至还包括不少在位的诸侯。又过了没多长时间,当他从奥地利赶到下萨克森的时候,部队又壮大了一半。

皇帝的军队终于首次在德意志的领地亮相了,这带给新教徒的必定是冬天,但未必会给天主教徒带来春天。因为瓦伦斯泰对于天主教同盟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对于巴伐利亚将军的战绩他心怀嫉妒,因此不愿意与其合作。再说,万一悌利的功劳盖过他的话,自己不知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为了能够独立打开一片天地,他放弃了对悌利军事行动的支援,将部队带到了哈尔伯斯塔特和马格德堡地区,这些地方还没有遭遇过战争的洗礼,各类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能够得到必要且足够的军需品。那些在易北河畔的富裕邦国,都是他计划中的后勤基地。他打算以此为基础,开辟出一条进攻丹麦的道路。

丹麦国王的失利

巴伐利亚和瓦伦斯泰这两股势力,给克里斯蒂安四世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压力,万一受到双方的合力夹击,自己的处境必将十分危险,好在之前从荷兰撤回的哈尔伯斯塔特的行政长官已经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形势所迫,他也不得不和曼斯费尔德伯爵展开合作,相互支援。为了阻止巴伐利亚和瓦伦斯泰的会合,曼斯费尔德伯爵主动迎战瓦伦斯泰,阻碍其作战计划。但由于在德绍桥受到了敌军和叛军的前后夹击,他一下子损失了三千余人,不得不撤出了刚刚修筑好的防御工事,撤退到了勃兰登堡马克。短暂的休整过后,他及时补充了兵力,杀向西里西亚,准备直插奥地利诸邦国的心脏地带。这一突然的变化是皇帝没有预料到的,他急忙命令瓦伦斯泰前去截断曼斯费尔德的前进道路,驰援这一几乎没有设防的领地。

瓦伦斯泰军队的转移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占领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辖区,丹麦军队可能会分兵威斯特伐伦地区。克里斯蒂安公爵的真正意图是想借道黑森,侵入天主教同盟诸国。悌利赶紧率军从威斯特伐伦撤回,并将韦拉河畔和富尔达等地控制起来。随后又占领了哥廷根,这是通往不伦瑞克和黑森的要道。瓦伦斯泰也率兵赶来支援,这极大地增强了悌利的兵力,现在起码在人数上他们已经远远超过了丹麦国王的军队。由于实力悬殊,丹麦国王不敢与其直接对战,只好尽量迂回。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悌利的多次追击,损失了大约四千名军士以及大量的枪支弹药,还有不少人缴械投降,成了对方的俘虏。

悌利乘胜追击,将威悉河和不伦瑞克领地收入囊中。初尝败绩的丹麦国王赶紧重新召集兵力,转攻为守,尽力阻挡敌军渡过易北河,但由于兵力过于分散,他的部队先后被敌军消灭。天主教同盟军队的管制范围,逐渐从威悉河扩展到易北河和哈弗尔河。悌利和瓦伦斯泰兵分两路,分别向勃兰登堡要塞和荷尔斯泰因挺进。

同类推荐
  •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御臣

    御臣

    大秦亡国后,天下七分。宁国皇城,一个不起眼的铁匠铺小主人,自幼与舅父相依为命,历经世间冷暖,心智早已成熟坚毅。却怎知他竟是被驱逐出宫的九皇子,各种阴谋算计接踵而至,又遭逢乱世,山河破碎,年少的九皇子只能鲜衣怒马,身御天下。这里有君临天下的绝世女帝,也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还处处充满满阴谋诡计。年仅十五的九皇子被推到幕前,步步惊心,演绎御臣之术。PS:架空历史权谋剧,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大明新传

    大明新传

    一个少年意外离开现有的世界,重生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而主角就成为了悲剧的末代皇帝,此时的明朝正值内忧外患。看主人公如何破开重重困难,发展现代经济,宣扬新式教育,重振大明帝国的辉煌。魏忠贤乱政?闯王占领皇宫?清军强横入关?哈哈。。。一切都是浮云,看主人公如何化一切险阻为无形。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这注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帝国。
  •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当事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应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书写者,这是新历史合作社自始坚持的理念。“历史嘉年华2013”以“我写我历史”为主题,从名人到普通人,纷纷登台分享“我的历史”。作为“历史嘉年华2013”及新历史合作社年度特刊,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组文章中,有文学家之手笔,有治史者的反思,也有中学生的探寻,但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不再将自己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掩藏于宏大的叙事之下,而是作为“一个高贵的人”,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
热门推荐
  •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又见重生

    重生一回,自命不凡,结果却是父亲劈腿,父母离异。未婚夫接近自己不过是为了他们家的水果、翡翠、药材,妹妹更是为了报复自己,怀上了未婚夫的孩子。最后,她更是死在了亲生妹妹的手上。若能重来,她只愿父母安康和乐,妹妹乖巧懂事,全家平淡幸福~!
  • 关山聆月之红尘泪

    关山聆月之红尘泪

    红尘轻舞掩烟霞,为报君恩宿天涯。乱世清风关山度,白骨无心恋黄沙。沙场驰骋,诸葛世家的宿命,爱恨情仇,命运作弄,有多少故事留在心间。诸葛世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演推命运,想改变命运,最后还是按照命运的安排前行。诸葛世家的命运将会是如何,能否最终改变命运,最后结果如何?让我们去一起去聆听。
  • 说学斋稿

    说学斋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抢亲:天命帝后

    邪王抢亲:天命帝后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爱情的最初,原本就是一场心甘情愿的等待,等你遇到我,等你发现我爱你,等你发现原来你也同样爱着我。等待之初,她奉师命每日守在王府门口,感动王府众人:追求王爷的女子中,她是最执着的一个!执着你妹!传说南拓瑾王宛若谪仙、温润如玉,某女45°仰望天空,骂道:弥天大谎!自己不要脸也就算了,姐很宝贝的脸也被他丢光了!甜宠爱恋,爆笑经典,腹黑情深,共谱一曲倾城之恋!敢不敢,奋不顾身的爱一场?
  • 机关之王

    机关之王

    墨守,墨家成立以来最强的机关天才,虽将墨家机关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惹来了杀身之祸。如今,重生到异世,他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危险呢?请来看的大家点击一下收藏,有推荐票的给个几张,新人写手在此跪求,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fighting!!本书分阶:锻体境,武者,武师,武君,武宗,武帅,武将,武王,武皇,武帝,武神。
  • 重生之全能天才

    重生之全能天才

    他是风靡天下的畅销小说作者;他是无数人追捧的原创音乐天才;他是篮球场上的绝世剑客;他是目光精准的投资人和商业大亨。无数人不禁质问满天神佛:人世间怎么可以有如此妖孽的全能天才?佛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曰:不可说,不可说。
  • 公子别逃:本王有喜了

    公子别逃:本王有喜了

    我是李墨方,大周王朝权倾朝野的安陵王,当今天子的兄长兼谋臣和保姆。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不成气候的皇帝弟弟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明君,然后隐退别居,把自己嫁出去……你没看错,的确是“嫁出去”,因为……本王是如假包换的女儿身啊!坑女的娘瞒住我的身份,母凭子贵当了皇后;坑女的爹临终嘱咐我辅佐弟弟,不得恢复女子身份;坑姐的弟弟不思进取,天天求我帮他想对策;坑王的一干朝臣每天绞尽脑汁,打击报复我……他令堂的!我受够了!沈安然!你别拦我!我要揍死这帮混蛋,然后咱们一起私奔!!!
  • 腹黑女主的秋天

    腹黑女主的秋天

    么么,那是多久之前的事了,那个傻不留起憨不突突的人是我么?为救继妹险些淹死,代人受过,试毒,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被人陷害了还为人求情……啧啧,这桩桩件件可不是本姑娘的风格。一朝魂穿,腹黑的升冉冉成为不受待见的相府嫡女。被扫地出门,无妨,她向来随遇而安,正好闯荡江湖浏览列国。可周围的某些人算怎么回事,居然个个心狠手辣来害她,还要抢她的钱袋,莫不是她有多贪财,但钱财乃安身立命之本,没有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哼哼……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秦氏凰妃

    秦氏凰妃

    荣北盛世,奕宣年初,世外高人预言仓奕宣将会成为荣北末代君王?多年后皇城内出了一位倾世皇妃,秦嫣然。她妖娆妩媚,站在皇城中最高处睥睨众生,视人命为草芥。皇帝对她宠爱至极,为她搭建广寒宫,摘星殿,许她一世荣宠,诺她成为荣北唯一的至尊皇后。民间都道皇帝昏庸无道,只有那个被困在广寒宫的女子才知道,那个他爱的男人有多聪慧,有多无情。他能困住她一时,困不住一世。等秦嫣然凤凰涅槃之时,她以敦煌皇妃之姿将荣北踏于脚下,将那个风华绝代的君王玩弄于鼓掌之间。事情总不尽如人意,虐至深处方知情浓。唯有真正看破红尘缘灭之人才能掌握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