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5000000007

第7章 世事叵测,史书掩埋的点滴真相(1)

第一节诸葛亮鞠躬尽瘁,身死国亡难辞其咎

一提到诸葛亮,大家想到的都是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为了蜀国尽心尽力,死而后已。史书中记载他六出祁山,最后抱病而亡。这样一个正面人物,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终其一生,诸葛亮没有为蜀国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任期间提拔的人才也寥寥可数,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说起诸葛亮,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可是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能说出诸葛孔明一两件光辉事迹。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其他谋士在他面前都要暗淡三分。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陆逊、司马懿等都被他耍得团团转,诸葛亮雄才伟略、经天纬地的完美形象可谓印记般烙印在大家的心中。

这么看来,诸葛亮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帷幄定乾坤,能文能画,多才多艺,被人崇拜了千年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完美先生,按理说一统汉室江山这件事虽然巨难无比,但对诸葛亮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但直到死,三国还是那个三国,反而在他死后,蜀汉没过30年便灭亡了,这个事实是大家都无法否认的。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诸葛亮其实没有大家传颂的那样无可挑剔,至少,诸葛亮在人才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失误。

首先诸葛亮在武将任用方面确实有问题。我们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印象很深的就是,诸葛亮羽扇一挥,下面的武将一个个出列接令牌,显得潇洒干练。不过,有时候,这接令牌的人可不是那么让人放心。

比如,诸葛亮令马谡守街亭。马谡是谁?马谡可是一个才子,打小就熟读兵法,出口成章,很合诸葛亮的胃口,诸葛亮也是很喜欢这个张口闭口都是兵法的小子。不得不说,刘备作为蜀汉集团的大老板,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刘老板早就觉得马谡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会侃侃山,吹吹牛,觉得这个人出谋划策还可以,但是上阵打仗就绝对不行了。刘老板直到死的时候还在告诫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不太靠谱,千万记住别给他升职,别让他带兵祸害公司。

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再加上马谡极善于迎合诸葛亮,诸葛亮不仅没把老大的话放在心上,还经常与马谡通宵达旦地谈论兵法。虽然马谡完全没有实际作战指挥经验,但诸葛亮觉得这都不叫事。凭马谡的才华,守一个街亭还是没问题的,马谡也见缝插针地立下军令状,让诸葛亮更加放心,力排众议,派遣马谡去守街亭。

可没想到啊,马谡这厮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副将王平的建议他当成了耳边风,一意孤行,被张颌打得落花流水,丢掉了街亭。单单丢掉一个街亭倒不算什么,但是失掉街亭直接影响到诸葛亮的整个作战计划。虽然说打了败仗的是马谡,但诸葛亮在用马谡守街亭一事上,确是失误。

再一个用人的失误就是过度任用赵云,却从未让赵云独挡一方。诸葛亮好像干什么不讨好的活都喜欢派给赵云做,比如前往拜风台带赵云、陪同刘备去东吴相亲带赵云,就连最后从孙夫人那里夺回阿斗,还是让赵云去。按理说,这么一个勤恳工作,从来不嫌弃脏活累活的下属,诸葛亮应该是极其重视才对。人家庞统随便发发牢骚,说我的官太小了,诸葛亮立刻向老板刘备提议给庞统提了干。而对于赵云,诸葛亮从来没提过升职的事情。就算到了70岁的时候,老将赵云还冲杀在最前线,各种脏活累活吃力不讨好的活全干了。可叹赵云一生忠勇双全,诸葛亮却从未真正重用赵云,最终一代名将活活憋屈死了。赵云的价值,直到死,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诸葛亮错让关羽镇守荆州也是一大失误。荆州四通八达,在当时,荆州战略位置上的重要性和今天的马六甲海峡估计差不多。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要由一名智勇双全的武将镇守才让人放心。关羽的武力超群,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让敌人闻风丧胆。不过,关羽到后来过于自傲、狂妄自大。马超被封侯,他都快气炸了,恨不得单人单骑离开荆州去找马超打架,在身手上比个高低;老将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后,他更是狂妄地说:“这个老不死的家伙,竟然也能和我一样当上五虎上将?我才不要和这老头一样呢!”然后,不肯受印。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关羽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适合做一名优秀的武将,甚至是一名优秀的统帅。但是,他根本无力处理与东吴之间微妙又敏感的外交关系。虽然诸葛亮让关羽去守荆州,可能是给自己的老板一个面子,让老板的二弟多立些功劳。不过,以诸葛亮对关羽的理解,难道会认为关羽真的是最佳人选?可以说,从关羽开始守荆州开始,基本就注定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结局。归根到底,诸葛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诸葛亮不肯放权,有意打压异己。

其一是诸葛亮不管大事小事统统都要亲自过问,连让谁当县官啊、县官的工资是两千还是三千啊这种小事都得经过自己的认可才能实施。这样一来,虽然各种事务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诸葛亮也给自己落下了一个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美名,但是无意中,对其他人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严了。老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就明确说了,我死了以后,诸葛亮一把手,李严二把手,两个人一起处理政事。但是诸葛亮什么事都要插一手,李严什么话也说不上。就这样,李严的权利被逐渐架空了。这就算了,诸葛亮还夺了李严的兵权,李严也只能做做督运粮草的琐事,心里自然有怨气了。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李严看当时雨大路滑,不适合运输粮草,于是就说粮食不够了,你们快回来吧。结果诸葛亮回来之后,发现粮食还很充足。一怒之下,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蜀汉因此损失一名难得的内政人才。

其二是对魏延等武将的错误打压。大将魏延极富冒险精神,一生参与无数战争,战功显赫。但魏延是降将,即使立下的功劳再大,诸葛亮也一直不能信任他,反而说魏延是不忠不义的小人。魏延还给诸葛亮献了“兵出子午谷”这样绝妙的计策,可惜诸葛亮太谨慎了,认为这个计策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就麻烦了。若干年后,邓艾用同样的计谋成功奇袭巴蜀,为魏延的妙计作了最好的说明。后来,诸葛亮耍了小心眼,在退兵时,任用小人杨仪,导致内讧,魏延被杀,成为蜀国后期最大的冤案和悲剧。此外还有彭羡、廖立等人,也是因为无法得到诸葛亮的信任,甚至被诸葛亮故意设计陷害,下场惨的,年纪轻轻,还未给蜀汉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死了;下场好点的,被贬为平头老百姓,身怀远大抱负却不得不为了一日三餐到处晃悠找工作。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诸葛亮可谓“功不可没”。

最后,诸葛亮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没有培养出理想接班人。

诸葛亮当了数十年的丞相,但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极其不足。以至于诸葛亮死后,朝中仅剩蒋琬、费祎等寥寥几人有能力继承丞相位,但这几人都是一大把年纪了,当宰相也当不了多少年,蜀中内政不稳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再者,武将方面,曾经的“五虎上将”早就不复存在了,能征善战的武将亡的亡、病的病、反的反,就剩下姜维一个人苦苦支撑,独当一面了。更可悲的是,连自己不懂行军作战的儿子、孙子都相继战死,诸葛亮也因此差点断了后。诸葛亮一意孤行,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与自己相差甚远的姜维,费炜等名士成了过渡人物。姜维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此外,姜维执政后,愚昧地执行诸葛亮的遗志,强行九伐中原最后血本无归,自己也被魏兵杀死。如果诸葛亮能够为蜀汉提早储备一批人才,提早着手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历史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说了这么多,不是去批判诸葛亮,也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成就,以及他为蜀汉的中兴、三分天下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把诸葛亮崇拜为神。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诸葛亮的一生,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借鉴一下,从中吸收优秀的成果,并总结吸取失败的教训,实现对现实的价值需求的指导,促进自身不断提高进步!

第二节既生亮,何生瑜?《三国演义》错错错!

周瑜是被人给气死的?但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气量广大,性情开朗,那么又是为什么世人都说他小气狭隘,目光短浅,有忌妒贤良之心呢?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一样吗?

一部《三国演义》让无数人记住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纵观整本书,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作家罗贯中是诸葛亮的狂热粉丝。为了把自己的偶像打造成一个无与伦比的完美先生,罗贯中不惜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拿来给诸葛亮当绿叶。像鲁肃啊、司马懿啊、庞统啊,当然还有周瑜大都督。要我说,周瑜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演义》里最大牌的群众演员了。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完全就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对诸葛亮的才华妒忌得一塌糊涂的人。他跟诸葛亮两个人简直就是小冤家。在周瑜为数不多的镜头中,基本都能看到诸葛亮的身影。为了取回荆州,周瑜想借招亲之名扣留刘备,结果被诸葛亮轻松化解,赔了夫人又折兵;忌妒诸葛亮的才能,不肯与刘备联合抗曹,却被诸葛亮三言两语激得当场答应联手抗曹;以武器不足刁难诸葛亮,结果诸葛亮谈笑间草船借箭十万支;赤壁之战,幸亏诸葛亮施法,借来东风,让周瑜的火烧赤壁得以顺利进行;最后,更是因为诸葛亮气了他几次,周瑜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死……一个人能被人三言两语给活活气死,这个人的心眼该有多小啊!

不过《三国演义》终究是一部小说,里面说的故事自然不能当成历史来看待。历史上的周瑜难道像小说中那样,小肚鸡肠,目光短浅,忌才妒能?

其实,只要认真地去读一些像《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带着批判性的目光去看待《三国演义》,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史书记载都能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正名。

据史书记载,周瑜出身于名门望族,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瑜长壮有姿貌),简直就是一个高富帅。在孙策去世后,周瑜尽心竭力地辅佐孙权建功立业,显出了他自身的雄才大略。周瑜虽然官职比较高,但是他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处处以大局为重,因此受到朝中文武官员的敬重,大家相处得也比较融洽。

满朝的文武中,只有程普跟周瑜有些矛盾。程普程老爷子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三朝元老,在朝中威望很高,被人称为“国家栋梁,江东虎臣”,谁见了他也得尊称一声“程公”。面对年纪轻轻就当了吴军主帅的周瑜,程老爷子心里自然不服。自己可是三朝元老,战功比周瑜多了去了,然而却只能当他的副手。于是程老爷子就倚老卖老,对周瑜冷嘲热讽,时不时地欺负下周瑜。

周瑜面对程老爷子的欺负,不但没有针锋相对,还虚心接受老爷子的教导。遇到国家大事,还主动向程老爷子虚心请教,对他十分尊敬。长此以往,程老爷子十分感动,对周瑜也充满了好感,路上碰到个人就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两人也在赤壁大战中协力合作,上演了一出三国版的将相和。周瑜这一“折节容下”的典故,直接说明了周瑜并非《三国演义》中“小气”之辈。

再者,历史上的周瑜是个杰出的政治家,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远大眼光。这主要表现在周瑜始终把帮助孙策、孙权建立吴国大业当作是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这一点上。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在第十五回写过,孙策在脱离袁术后回到江南,路上恰好碰见周瑜。周瑜跟孙策谈过之后立刻表态说:“我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为吴国建功立业这一伟大理想上。”这表明,周瑜已经选择了自己一生的政治道路。再后来,鲁肃想要投靠郑宝,周瑜费尽唇舌劝说鲁肃投靠孙权的话,更显示了他对自己政治道路的坚定信念。周瑜对鲁肃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已经铁了心要为孙氏兄弟、为吴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在以后的道路中,他始终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奋斗。

同类推荐
  • 战士传说

    战士传说

    西周末期,周王无德,各路诸侯纷纷露出不臣之心,外虏强敌趁机窥伺中原,这时一群来自天下各方、各阶层的战士用他们的热血、生命捍卫民族和国家的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说。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大宋逍遥王

    大宋逍遥王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文弱的中文系学生,没由来地到了积弱积贫的北宋末。生存之艰辛,仕途之险恶,家国之忧患,命运之无常。他该如何去享受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又能否扭转靖康之难北宋灭亡的历史趋势?……
  • 乱世南渡

    乱世南渡

    王孙公子,本是锦衣玉食,无奈一朝遭劫,难回从前,想要重拾从前的生活,又要怎么去争取?-------------我是管平潮的忠实FANS,不知来看这本书的,有没有同好之人?作为一个做文案策划的广告人,居然写不好自己小说的简介,感叹,感慨!平素工作的严谨,或许会让这本书并不会如题目那般沉重,所以各位大可不必抱着苦大仇深的态度去读这本书……求收藏,求推荐,深谢之!
  • 梦回三国之我是吕奉先

    梦回三国之我是吕奉先

    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却来到了风云迭起的三国时代,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之中,他将缔造怎样的神话?
热门推荐
  • 西楼:南宫晨

    西楼:南宫晨

    三尺剑,破空舞;此离去,不归还。何日再同游?可怜白发生!风吹吹断肠,樱瓣化落泥。却再无人语。只留金戈声。
  • 邪戾少爷的女佣

    邪戾少爷的女佣

    他是地狱的修罗,有着绝美邪肆的俊容,他一笑可以倾城,另众多女子瞬间为之甘愿沉沦。殊不知,在那殷红的薄唇一笑之后,沉沦的,不止是你的心,甚至,是你的生命。他,危险而魅惑,接近他,就等于开启了地狱之门,只等待着地狱之火将你生生燃尽。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你说,感谢命运,让你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我。爱过我,是你永不后悔的事;而我没有告诉你,感谢命运,让我在最糟糕的时候遇见你。爱你,是我永不放弃的事,即便,我已不能再爱你……?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掌心天下

    掌心天下

    且看他如何掌控自己、掌控敌人、掌控天下!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 萌妃拐进门

    萌妃拐进门

    她医毒双绝,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爱财如命,却放荡不羁。她相貌丑陋,疯癫痴傻,却心地善良。当她变成她,一直生活在人群巅峰的她,这一世又怎甘心屈居人下!她一袭红衣倾天下,妖娆万千!她坚信她命由她不由天!他一袭白衣降人间,惊为天人!却唯独宠她无法无天!“你....你....你是怎么进来的,滚出去!”某女河东狮吼。“本王为何要出去,是不是忘了是你把本王抱进来的?看了本王的身体,夺了本王的清白,就想把本王踢一边去了?门缝都没有!”某男邪魅一笑。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