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9300000036

第36章 干线客机(1)

“沉默之海”

我国干线客机研制是国家“七五”(1986—1990年)期间研究讨论的重要项目,但我国为研制生产干线客机的努力从1970年就开始了。1970年8月,中央军委、国家计委向上海市下达了大型客机的研制任务,代号“708工程”,该飞机型号后命名为运10飞机。

在1985年2月,运10飞机停止研制。

1986年初的航空工业部开始了“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落实政策、深化改革”的工作。在航空工业部党组向中央书记处的整党汇报中,提出了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要从支线飞机做起的意见。1986年1月4日,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的报告》中,重点是新支线客机和专业飞机。

196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曾长期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民机部部长、巡视员、现任中航工业科技委顾问的王启明回忆: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1986年1月4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民航局、航空工业部等以航计联(1986)17号文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安排的报告》。报告提出“七五”期间民用飞机发展的重点是两个:一是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的途径,研制一种水平较高的新支线客机……二是研制一种多用途农林专业飞机。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1986年7月30日,航空界4位老同志——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沈元,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季文美,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张阿舟,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航空工业部原飞机局局长胡溪涛联名给邓小平同志写了报告——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致邓小平同志信。由此,中央关于发展民机的方针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建议实际上要改变1986年1月4日六部委达成一致的《关于民用飞机发展“七五”计划安排的报告》,不搞支线客机而搞干线客机。4位老同志给中央写信,情况发生急剧变化。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1986年12月4日,赵紫阳总理、万里副总理主持国务院第125次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1986年12月11日发出会议纪要,其中提出:从战略上考虑,现在着手研制国内干线飞机很有必要。

“七五”飞机发展计划由年初的发展支线客机调整为发展干线客机。

王启明讲起这一段历史,有着自己的感受:

翻过运10的一页,干线飞机项目是我们自己要搞大型民用客机的第二次努力。干线飞机项目从1986年开始论证,到2000年结束共14年时间,可以从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2008年12月2日,《中国航空报》以罕见的方式,开始连载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刘济美深入航空工业历时一年,采访各阶层人士70余人撰写的《为了中国》——ARJ21新型支线飞机深度报道,全文长达20余万字。

这篇深度报道写到了中国民机产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1986年12月4日,国务院第125次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发展干线飞机。从项目论证开始,到1999年波音公司宣布关闭MD90系列飞机生产线为止,中国干线飞机项目又开始了历时14年的探索……”

文中简要回顾了这14年的历程:

1987年1月,原中国航空工业部与中国民航局联合向波音公司、麦道公司、空客公司等国外6家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公司发出联合研制干线飞机的邀请。

漫长的谈判持续了6年……

1992年3月,最终只有麦道公司同意了中方将MD90-30飞机的两轮起落架改装成四轮起落架的要求,这既达到了中国民航局提出的“提高中国国内机场的起降能力”的要求,又满足了中国航空工业部“牢牢抓住设计主动权”的要求。这一年,麦道公司在飞机行业的收益下滑了62%,华尔街开始担心麦道公司是否还能在这个行业支撑下去……

当中国工业部门与民航部门正在为一些琐碎而毫无价值的事情相持不下的时候,另一个能真正决定MD90-30飞机命运的交易,也在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势力量推动下紧张地进行着。1993年的夏天,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姆·佩里与美国国防产业的12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共进晚餐,席间威廉姆告诉他们,他即将掀起军工企业合并浪潮……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用133亿美元合并了麦道公司,实现了在商用飞机领域的统治地位……

1997年11月,波音公司宣布MD11、MD80和MD90系列飞机生产线将随着2000年2月最后一架飞机的交付而关闭。随后,本来就不喜欢MD90飞机的中国民航总局明确提出:国内MD90-30飞机也应该与波音公司同步停产……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民航总局购买波音737飞机的总数超过了150架,波音公司也完成了波音737飞机的系列改型……

1997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三步走计划”被佩里在“最后的晚餐”上掀起的合并狂潮所彻底湮没……

中国商用飞机的产品链断裂……

——刘济美《为了中国》

1986年12—1999年底,在波音公司兼并了麦道公司以后彻底关闭MD90客机生产线的这14年的历史中,从1985年11月30日到1993年底,管德担任民航局副局长8年。

这是一段颇具争议的历史,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议论中,中国航空工业和航空运输的主管部门经常被放在了一个不十分光彩的位置。

刘济美在文中曾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这样认识历史:“历史是阳光永远照射不到其底部的沉默之海,在巨大而沉默的大海之上,高踞着在历史上造成喧哗的人们。但恰恰像大海深处那样,沉默而无边无际的历史内部的背后,才是进步的本质,真正传统的本质。”

——刘济美《为了中国》

年鉴学派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伏尔泰。伏尔泰主张历史不应当是君主和伟人的历史,而应当是所有人的历史。《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现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与中国民机发展息息相关的这一段历史中,管德作为与此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他这8年的历史自然会为人们所关注。

MD82

在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首飞之前,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已与美国麦道公司开始接触并进行了合作探讨。

1985年4月13日《解放日报》曾刊登出一则报道:《中美在沪合作生产大型客机经国务院批准协议十五日生效》:

本报讯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签署的《合作生产MD82及其派生型飞机、联合研制先进技术支线飞机和补偿贸易总协议》及其5个分协议,经国务院批准,将于4月15日正式生效。

这项合作是中美两国之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广泛、技术先进、有效期最长的一个合作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向上海航空工业公司转让先进技术、提供在中国生产和销售MD82飞机的独占许可权,以供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在购买配套件的基础上生产MD82飞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将为此以优惠条件提供技术资料、人员培训、现场协助、专有技术、项目管理以及必要的设备和装备。按照预定计划,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将在1987年推出,并在5年中陆续生产25~40架飞机供我国民航使用。整个生产过程将由美国联邦航空局委派的代表监督检查,最终由美国联邦航空局为每架飞机颁发准予合格飞行的适航证。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为协助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将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飞机提供产品售后支援服务,包括为中国民航建立一个飞行和维护的培训中心。双方还将立即联合开展满足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市场的先进技术支线飞机的研究工作,并将更广泛地开辟新的、未来的合作领域。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将无偿地提供先进管理技术、派遣管理专家协助对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及其所属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并直接负责MD82项目的联合管理,通过这一过程,将在短期内把已经具有研制运10大型运输机经验、并拥有一支有经验的技术专家队伍的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航空工业企业。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还将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安排相当数额的航空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的补偿贸易,以补偿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的外汇支出。

……在上海合作生产MD82,将为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将为在上海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民用飞机制造工业奠定基础。

为了庆祝MD82合作项目生效,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和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昨天晚上在上海锦江俱乐部举行招待会。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副市长李肇基等出席了招待会。

报道中讲到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即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航局所属的第一家专门从事航空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则是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办航空工业”的基础平台,是在当年“地方办航空”热潮中,由原属于军方的5703厂(飞机修理厂)和几个上海市属企业组建。

王启明回忆:

根据上海市的要求,航空工业领导小组于1970年7月26日向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提出《关于上海、广州地区制造飞机问题的请示》。7月30日,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同意航空工业领导小组的请示,并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于8月27日发出《关于上海市、广州市、济南地区制造飞机的批复》,同意在上海试制运输机,并纳入国家计划。……据此,上海市革委会于9月15日决定成立大型喷气旅客机会展组,由市革委会工交组领导。

1973年6月2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上海市革委会《关于研制大型客机问题的报告》和国家计委《关于上海研究试制大型客机问题的报告》,……同意上海市以现有三机部、航空研究院、空军来沪的600多名设计人员为基础,组建大型客机设计院;同意将空军5703厂下放给上海市领导;同意海军航空兵和5703厂共用大场机场,有关机场跑道延伸和总装厂房等建设由上海市负责等。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在江泽民任上海市市长期间,上海市政府领导意识到,航空科研和制造业必须举全国之力、集国家科学技术之精华,在材料、电子、高端制造等基础工业高水平、全方位支撑下才能得到发展。“地方办航空”,不仅资金、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困难,仅协调、调动全国相关的部门和行业,也绝非地方政府所能为。

在江泽民主持上海市工作期间,1986年7月19日,上海市召开了市长办公会议,决议将上航公司及两厂一所划归航空工业部。1986年8月22日上海市与航空工业部以沪府(1986)81号文、航办联(1986)710号文联合向国务院请示,“认为仅由一个地区组织MD82这样大型的先进飞机的生产是有困难的”,建议调整管理体制。1986年10月8日,国务院办函(1986)61号文批准将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及其所属厂所,实行部市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王启明访谈(2012年5月)

2008年8月,由孙礼鹏、周日新主编的《大飞机风云》一书出版。该书的主编单位为航空工业软科学小组,由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姜燮生、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金击强、归永嘉及周日新、孙礼鹏等航空工业界有影响的人物组成。主编孙礼鹏,1967年北航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简称中航技)副总经理兼航空工业部第一任机电产品出口办主任、中航技美国公司总经理。周日新是一位资深的航空工业历史研究者,曾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中国航空报》总编、现任《航空档案》总编辑。

其中第九、第十章 “中国大飞机征程漫漫”(上)和(下)两章 由原航空工业部民机司副司长、曾任运10工程设计组组长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郑作棣撰写。

这本书记载着更为详尽的历史。其中写道:“早在运10飞机首飞上天之前,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就与美国麦道公司接触,实行互访,开始进行合作探讨。”“……1979年2月初,美国麦道公司代表团一行5人,在该公司总裁约翰·布里逊达因率领下,来中国谈判。……6月下旬,经邓小平批准,美国麦道公司副总裁郭洛克斯随带1架DC-9(即后来的MD82)来中国,先在北京进行飞行表演,王震副总理看了飞机。6月23日到上海,在大场机场进行飞行表演。”“从1979年2月算起,直到1985年4月签订合作协议,合作谈判前后整整经历了7个年头。”

同类推荐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热门推荐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1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埃尔伯特·哈伯德受到儿子启发,即兴创作了一篇经典的文章《致加西亚的信》。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本小册子从此开始了它的传奇历程。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令杂志脱销。紧接着,当时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斯要求把那篇文章印刷成册,他要订购10万份,这本小册子轰动纽约。日本天皇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工作人员、士兵乃至百姓手中都要人手一册。布什在当选州长的时候,在这本小册子上签名,发给每一位部属。……至今,《致加西亚的信》还在创造着出版史上的奇迹,成为史上最畅销的职场励志经典, 政府、军队、学校、企业都在使用和推荐这本书,包括美国西点军校、纽约州立大学沃顿商学院等。
  • 重生之我的后世

    重生之我的后世

    李浩是一个本分、勤劳、能受苦的那种人,由于一些原因死亡了,不过在地府阎王自己承认他是十世善人,所以给他了几种在世人看来是特异功能的技能,不过阎王有条件,就是李浩自己还得投生到前世的家庭,他答应了,所以李浩转生了,以他这点功能,助人为乐,惩善扬恶。最终得到了好的报应,其中文中所谓的女色,可以在这说,李浩很专一……就算是到了上界,也没有因为这方面而耽误了世间……上界的琐事比地球烦恼太多,有些时候真想自杀,不过还是挺过来了。为了什么呢?为了正义……最后跟心爱的人,一起踏如那幸福的世界……………………
  • 神魔界面

    神魔界面

    相传混沌时期天地为一体,成球状。天地大能开天辟地,分天地,创日月,割阴阳,造出的一个完美的界面。此帝为神魔大帝
  • 禽星易见

    禽星易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袖善舞:四时清歌商难书

    长袖善舞:四时清歌商难书

    人说,仙人皆达到了九住专注一趣之境,心中更是一片焚净海,坦荡无求。我心中,亦有一片焚净海。海后,有一位帝君。然而,身为缘因司长徒,我行于红尘,宿于红尘,却终究与这东西没有半点缘分。我可牵天下人红线,却唯唯,牵不了你同我。
  • 男主,站住!

    男主,站住!

    这里是四号店。服务宗旨:时空乱流引起的一切重生事件导致重生女抢走了原本该属于你的男票,你的爱慕者,你的各种小备胎!不管是和重生女正式结婚了还是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只要是重生女惹的事,请到四号店来。总而言之就一句话:重生女,请放开那个男人,让我来!
  • 农女的夫君们

    农女的夫君们

    叶小雨穿越了,在她发现她有一个逆天的空间时穿越了,不是成为公主什么的,是一个农女不过还好空间还在!!可是喂喂~~你这个云怎么亲我啊!还有你,你不是我弟弟吗?怎么要跟我结婚啊???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为什么有两个老公啊!!!!
  • 痛柔交错

    痛柔交错

    引子,几十年前,有位李家的母亲带着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到学校报名,本来家公和丈夫叮嘱且交代过名字叫‘李恒光’,但这位多愁善感的母亲觉得中间这个‘恒’字太夸耀就减少一横改作‘怛’,从此这忧伤之光与小男孩长大后所创作的仙金仙相互交织,犹如传说般的诅咒让哭声再无止息,受到波及的不但是整座城市并且是上下数代,恩怨情仇还横牵多个家族,首当其冲的是本地第一富豪,共52万字。
  • 怪老头入小学

    怪老头入小学

    儿童阅读又必须从儿童的接受心理和阅读兴趣出发,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分级阅读。分级就是分年龄。阅读规律表明:年龄越小,群体性的阅读差异性就越大,如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阅读兴趣、理解接受能力方面就有很大差别。
  • 青春花

    青春花

    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青春终会逝去,年华终将老去,绚烂之极,归与平淡;偶遇的星光;让我们有遗憾,亦有温暖,青春是一场兵荒马乱的痛!唯一庆幸的是有你们在!青春无悔!---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