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8600000007

第7章 求学,在战火纷飞的神州穿行(2)

颜鸣皋回忆道:

“我在这个剧中只是个跑龙套的。有一天,我们到黄石岗演出,由于感情投入,大家演着演着都哭了,戏没法演下去了,我就站在台上领着喊抗日口号,把嗓子都喊哑了。台下的群众流着泪也跟着喊,真是群情激愤啊。回家的路上,我抢着扛道具,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那时候也不知哪来的劲儿,好像不知道累似的。”

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愿做亡国奴的力量,并由此迸发出不可遏制的政治热情。

然而,侵略者是骄狂的,兽性的野心愈来愈大。它们无视中国人民拼死抗争的决心,无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力量。

一夜豪雨。

1937年7月7日那天,北平西面的宛平城,在阴雨中迎来了黎明,卢沟桥上的石狮见证了历史的沉重。

枪声,穿透雨幕的枪声!

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开始了。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我不知道,在“七七事变”那天,武汉有没有下雨。

我知道,消息传来,颜鸣皋流泪了,流着泪他仰天怒吼。

全中国都在流泪!

黄河和长江一起在怒吼!

那些天里,各个学校都无心上课了。

颜鸣皋心情沉重地来到东湖边,久久地望着湖水发愣。

湖水悠悠,载不动一腔的仇!湖水茫茫,盛不完满腹的恨……

公德里,房东家的姑娘

颜鸣皋的高中学习阶段,正是全民族觉醒、要求抗日的时期。说实在话,他不是职业革命者,也不是学运领导人,他和全中国的青年学子一样,置身在潮流中,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但大部分时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啃书本。他始终认为:学好知识,增强本领,才能救中国。

前面说过,他们家当时住在汉口的法租界附近。这是父亲颜余庆为了方便,在离他的工作单位大智门车站不远的地方租住的,地点在公德里。

在武汉的老里份中,建成最早、里份间联系最为紧密而又特点鲜明的当属三得里、公德里、宏伟里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里份板块”。三得里、公德里、宏伟里板块地处汉口中山大道与车站路交叉路口的拐角处。三得里巷道出去就是公德里,公德里由五条巷道组成,东口通三得里,西口出车站路。主巷长60米,宽3.5米,门牌1~12号。1902年公德里地界成为法租界扩展区,清末民初时,此地曾建有法文学校,当时还是一片荒地,20年代公德里建里成巷,以法国领事勒公德的名字命名为公德里。公德里的房屋结构明显好于三得里,已是“石库门”型制。

公德里这座房子的主人叫倪赓才,经营着一家颜料店。

颜余庆来租房时,倪赓才很痛快地答应了,他说:

“咱们这是有缘,你们家姓颜,我做的是颜料买卖。”

倪赓才说的没错,这两家确实有缘。他们家是一座四层楼房,他把顶上一层的三间房子全部腾给了颜家。

倪家有个姑娘叫倪莹,乳名兰英,小颜鸣皋四岁。

颜鸣皋从北平回来的那天,倪、颜两家都很高兴,坐着一起边喝茶边唠家常。

父亲颜余庆说:

“回来好,回来好,兵荒马乱,在外面也不放心。”

倪赓才也笑呵呵地讲:

“鸣皋这次出去是见了大世面啦,从皇城根下出来的人必定有大出息。”

颜鸣皋和家人讲着北平和沿途的见闻。

“鸣皋哥,你去过皇宫里的金銮殿吗?”这时,一个女孩细声细气地问。

颜鸣皋这才看到倪家的大女儿倪莹,抬眼望去,才一年多时间没见,她竟出脱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粉里透红的脸庞上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像是会说话。他站起身来想和从前那样与她拉拉手,可不知为什么却没伸出来,只是说:

“倪莹,你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

倪莹不好意思地用手指绕着辫梢,看了看他说:

“你也变了,个子长高了,走到街上我也认不出来了。”

颜鸣皋当时的身高有一米七五,只是后来他历经磨难,在70多岁高龄时又碎了髋骨臼,再加上他一直瘦弱,才显得矮小一些。

当时颜鸣皋感到不自在,他的不自在有两个方面,一是被夸赞,二是倪莹坐在身边。他觉得自己的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血液直往脸上冲,眼睛也忍不住往倪莹身上瞟。他发现倪莹也在看他。两个人的目光一对视,又马上都躲开。

这天晚上睡觉时,颜鸣皋觉得有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在看着他。这种感觉可从来没有过。

感觉在变,一切都在变。

在以后的日子里,颜鸣皋放学回到家,虽说依然是捧着书本苦读,但是只要没看见倪莹的身影或听到她的声音,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精神有点不集中。

一天,两家人又坐到了一起,倪赓才为颜余庆斟满茶,笑说:

“余庆,我高攀了,咱们是否能成为儿女亲家。”

颜余庆听后非常高兴,说道:

“好啊。赓才,你不能这样说,鸣皋能娶上倪莹这样的媳妇,是他的福气。”

“那咱们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两个人同时端起茶杯碰了一下,同时又扭头看了看颜鸣皋和倪莹他们俩,舒心地放声大笑。

颜鸣皋只顾和倪莹讲话,对两位老人的笑声有点茫然。

倪莹却很敏感,在两位老人的笑声中跑进了房间,这天晚上再也没有出来。

颜鸣皋心中有点明白了。

从那以后,两个人见面没从前多了,见了面也不自然了,但只需悄悄的一个眼神就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两颗年轻的心已经紧紧连在一起……

宜昌,赶上最后一班客轮

岁月在不紧不慢地往前踱着步,可时局却一天比一天急剧地恶化。

1938年还是准时准点地来到了。

从年初开始,武汉就不平静了,一些大工厂开始往外迁移。

颜鸣皋还是每天准时去上学,认真准备着高考。他和大多数武汉市民一样,坚信武汉是不会丢的,不会让日本鬼子来染指的。

这年6月12日的中午,雷雨暴烈,天昏地暗,日寇侵占了古城安庆。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武汉大会战”,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投入兵力最多、战场地域最广、作战时间最长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拉开了序幕。中、日双方在皖、赣、豫、鄂四省,摆开千里战场,百余万兵力,凡大小战斗数百次,死伤数十万。

“誓死保卫大武汉!”

大街小巷响彻着这激动人心的口号。

前线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人们隔三差五地召开盛大集会,为浴血奋战的将士庆功。

颜鸣皋天天晚饭后,都要捧着报纸给颜、倪两家人读报上登载的重要新闻。

听过之后,两家的男主人总要发一番议论。

颜余庆说:

“这回小日本是输定了。它才多大,它才多少人?我就不信咱打不赢它。它一个小小的岛国和咱中国打,那不是自找挨揍吗?”

“是啊,是啊,光咱湖北、河南两省的地就比它小日本大,人口加起来也比它多。咱全中国人一人吐口唾沫也能把他们淹死了。”倪赓才兴奋地双手比画着,大声大气地说。

颜鸣皋听着大人的谈论,心中也十分坚信,日本鬼子想攻进武汉,比登天还要难。

是啊,那时候全武汉的市民都知道,“武汉会战”取得了“空前大胜利”,谁也没想到,谁也不会想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然而,到了七八月份,日本鬼子的飞机就经常光临武汉三镇了,轰炸城中的重要设施和来往长江上的船只。人们在躲避轰炸的时候,才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该往内地疏散、向大后方转移了。

在这非常时期,学校已经提前放假。

颜鸣皋回到家中为高考认真地准备功课。他报的第一志愿是国立中央大学(简称中大)机械系,另外他又报考了成都私立华西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在当时的首都南京,是民国时期中国的最高学府。她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建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校名先后多次变更,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及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2年8月,曾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的罗家伦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他就任后,即提出了中大“安定、充实、发展”的重建方略,稳定教学秩序,广聘教师,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扩充设备,使中大稳步发展。他所提出的“诚、朴、雄、伟”的学风,逐渐成为中大人的共识而蔚然成风。1934年中大设理科研究所算学部和农科研究所农艺部。1935年重建医学院(学制6年),同时创办附属国立牙医专科学校。经过调整扩充,中大成为拥有文、理、法、教育、农、工、医等7个学院,下设34个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经济学家马寅初、美术家徐悲鸿、农学家金善宝、天文学家张钰哲、化学家袁翰青、医学家蔡翘等先后受聘于中大,并成为系、院中坚。因原有校舍基地无发展余地,罗家伦提议在南京市郊选址建设新校区。1935年11月,由内政部出面在南京市郊石子岗征得8000亩土地,国民政府拨款250万元,于1936年11月破土动工。新校区南眺紫金山,北望牛首山,东南邻近方山,秦淮河支流穿中而过,浩荡长江登高可见,三山环抱两水相间,实在是一个十分理想的万人大学新址。然而,“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南京面临沦陷厄运,中大重建计划中途夭折。1937年11月,举校西迁到重庆。

颜鸣皋考大学盯的就是这所高等学府。可是,8月中旬,他接到的却是成都私立华西大学农业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

去还是不去?他有点儿犹豫。

父亲颜余庆坚定地对儿子说:

“要去,现在考上一所大学不容易,不管它是国立和私立的,能上大学就去。”

“孩子,走吧。这个时候能走就走,你到外面上大学比在武汉我们还放心。”准岳父倪赓才在一旁也劝道。

两位老人似乎都已经明白,武汉已是凶多吉少,只是不说出口罢了。

他们虽然不了解内情,但作为江汉调度室主任的颜余庆,已经多次目睹撤退疏散难民列车的惨状。

有一天,一列火车进站之后,因为前面的路被炸断,被滞留在车站开不出去,但人们却在车厢里背对背、脸对脸的整整站了两天两夜,他们怕下了车再也挤不上来,别说吃饭喝水,就连上厕所都不可能。真的憋急了,不管男女老少,只能晃着身子脸色煞白地往下蹲。正是夏末初秋季节,武汉依然热浪滚滚,无法想象挤在车厢里的乡亲们是怎样忍受的。终于盼来了前方路通的消息,火车终于“咣当咣当、咣当咣当……”地开出去了。

颜余庆目送着往前艰难爬行的黑色怪兽,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旅客列车已经不能称其为旅客列车了,它的周身仿佛长满了疙疙瘩瘩的“彩色蘑菇”,因为太挤,人们把行李箱子、筐子、包袱吊在了外面,有的人家还把年幼的孩子装在箩筐里,挂在车窗外,晃晃荡荡、非常危险地逃离了武汉。

虽然颜余庆就在列车段调度室工作,但他却不能为儿子搞到一张车票。

列车太少了。

走陆路太远,也太危险了。

“唉……”颜余庆无奈而又忧心忡忡地长叹。

在两家人为颜鸣皋准备行囊的时候,倪赓才心事重重地找到颜余庆,问道:

“余庆,鸣皋怎么走?”

颜余庆回答:

“让他走水路。”

“走水路好,走水路入川近便。”倪赓才点点头。

“民生公司的客轮在汉口已很难买到票了,让他先到宜昌,在那里上船。”颜余庆又说。

“行。可是……”倪赓才话说半截又咽下,似乎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

颜余庆看了看倪赓才,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又说道:

“鸣皋走之前,咱们两家在一起吃顿饭,把两个孩子的事也定了。”

倪赓才点头说:

“好啊,好啊,我和倪莹她妈也想这样。在这个时期,咱们就简单点。”

颜鸣皋离开武汉前的那天晚上,两家人在一个西餐馆里聚会,既是为他送行,也是为他和倪莹订婚。

这顿饭吃得似乎有点沉默,两家老人和兄弟姐妹都没有过多地说话。

颜鸣皋看出倪莹眼睛里泪珠闪闪,他的心仿佛被人狠狠地揪了一下……

在就要离开武汉之际,颜鸣皋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种难舍难分的怅惘之情。

颜鸣皋多么想让两家人和他一起离开武汉啊。

可是,颜鸣皋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父亲是端公家饭碗的,特别是在这非常时期,作为调度室主任,他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有多少人员、物资,需要经过他调配往大后方撤退。另外,父亲还抱着一丝幻想,总觉得武汉还能保得住。母亲是要和父亲在一起的。好在大哥、二哥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工作到了外地;大姐、二姐也已出嫁。岳父倪赓才家也无法走,他的铺面和房产都在武汉,舍不得丢掉,并且倪赓才和父亲颜余庆存有同样的期盼,盼着政府军能顶住,不让日本鬼子进武汉。

颜鸣皋提着行李来到宜昌后,并没有能够马上乘船走。

因为随着战事愈来愈紧张,船是越来越少,旅客却越来越多,能够挤上船去非常非常困难。

三天过去了,颜鸣皋还是未能搭上船。他非常地焦虑,但又没有办法。只能每天早早地来到码头去等,直到晚上得到今天客轮已满还是上不去的确切消息,才垂头丧气地回到旅馆。

这天,颜鸣皋正和一位同伴在码头旁徘徊。看到一群人正围着看一张布告,他们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国立中央大学发的榜。他抬眼一看,上面似乎有他的名字。他又往前面挤了挤,真真切切地看到,他被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录取了,是当时他所在中学唯一的一个。

颜鸣皋异常兴奋,扯着那位同伴就挤出了人堆,高兴地说:

“我考上国立中央大学了。”

同伴问他:

“你是到成都,还是去重庆啊?”

“当然是去重庆了。”

“你家里还不知道你考上中大,你还不托人往回捎个信。”

一句话提醒了颜鸣皋,他匆忙写了个便条,在宜昌逢人便问“回不回武汉”。

信,终于捎回去了。

颜鸣皋也终于登上了入川的客轮。

同类推荐
  •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一世清欢,小文员,以文字为生的女子,喜欢自由,喜欢流浪,对人物传记情有独钟,爱研究每个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具有传奇经历的女子,渴望从他人的经历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热门推荐
  •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哎呀呀,不得了,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这次碰到了对手。新婚之夜被王妃丢进了倌馆高价拍卖,并请来所有人围观不说,还被人说功能有障碍!第二天居然还被王妃在大街小巷贴满了休书。休夫原因:新婚之夜夜宿倌馆,犯七出之条,不守男德!等九王爷气急败坏的找回去的时候,却只收到王妃留下的一份礼物——油纸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哼,想娶我?!先问问本姑娘的拳头答应不答应!
  • 妖孽丹神

    妖孽丹神

    一位华夏御用杀身的魂魄,穿越到一个未知变异的蓝炎武修大陆空间,为了一个承诺,他组建了以血煞为名的杀手组织,以千面人和炼丹师的身份,为沉寂多年没有战争大陆,带来一片恐怖血腥的杀戮,当他站在这异世最顶峰的时候,脚下已经躺满了骷髅和鲜血。
  •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凤鸣巫宫:妖孽哪里逃

    (群号9439463)……这是宫斗?错!……是修真?不对!……是复仇?OUT了!当不止一个大馅饼砸下来的时候,报仇神马的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可报仇之后呢?那个长着九条尾巴的,你捶腿的力气大点,还有,把你的兰花指收回去!那个浑身冒火的,是让你烤肉,不是让你烧炭啊!还有你……既然没什么用,就来暖床暖被做抱枕吧,否则,会让你留在眼前惹人厌?至于剩下的灵兽、帅锅、妖孽们……不要急、不要慌,一个一个慢慢来,本姑娘定会好好“调教”你们的……嗯?恰有对联曰,不斗妃子斗妖孽,不用修仙法术高……横批云,贵宫好乱……
  • tfboys之万千宠爱

    tfboys之万千宠爱

    我只想给你给你宠爱这算不算不算爱我还还还搞不明白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想给你肩膀第一次为一个人紧张…
  • 孙武

    孙武

    本书分为童年时代、少年立志、游历四方、潜心著述、吴国拜将、助吴争霸、急流勇退7部分介绍了我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一生。
  • 万历新史

    万历新史

    1582年,是大明王朝兴衰的分水岭,这一年,主角重生成了万历帝,新的历史由此开始!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一品鬼医:腹黑夫君缠上门

    一品鬼医:腹黑夫君缠上门

    她是足以玩弄生命的鬼医,却偏安一隅当着她的酒娘,祸害天下,人称痞子。他是带着前世记忆找来的霸主,用全部的爱让她的心回暖,制霸天下,人称暗帝。他和她相遇,他对她说:“封家就我一人,父母早逝不用你应酬的。我嫁给你,我的一切都给你,帮你做饭、给你暖床、带你周游四国。我会乖乖的,不闹小脾气,事事以你为先,你不满意谁了我帮你收拾,你想要任何东西我都一定弄来。我嫁给你,我的身体和灵魂都交给你一个人,决不让别的女人碰一下,男人也不行。我很干净的,现在还是处男……”ps:本文女强男强,痞子VS腹黑,作者亲妈不虐女主,让女主欺负男主~
  • 凤倾天下:妖娆魔后万万岁

    凤倾天下:妖娆魔后万万岁

    她,是神魔混血,两界终不容的祸害。她,是21世纪的顶尖特工,却死于一场任务。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体内的一抹残魂,六界追杀,想的美!那位声称是她相公的妖孽美男竟是魔界至尊!神帝什么的,她家男神还看不上眼呢!看她浴血重生,步步走上巅峰,统领六界,万人跪拜之以凤为王!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本书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了解读:一、认识智者用智的学问;二、探求用权与治事的学问;三、研究创新求治的学问;四、考察帝王统驭的学问;五、反思进退方圆的学问;六、看待书生之勇与武夫之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