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6200000020

第20章 穿云破雾傲苍穹(2)

会议室没有空调,会场里烟雾缭绕,只有头顶上的吊扇,掀起灼热的风,舔着人们身上流下的汗水。这会从昨天开到今天,从早上开到下午,讨论很是充分,争论也很激烈,有时甚至还相持不下。

太阳已经西斜,大家该说的说完了,争论得似乎也有些累了,会议室里终于有了短暂的沉默。

“好,大家喝点水……”宋文骢脸上似乎挂着永恒的微笑。他抬起头把会场环视了一遍,打破了沉默,“飞机结构和强度是否相容,除了昨天和今天同志们已经提到的,还对哪些部件,特别是关键部件存在疑问,不能遗漏了——还是开会前我说的那句话,知无不言,有不同意见尽量要说完。”

前面说过,宋文骢是个比较低调的人。他当兵时虽没当过军长、师长,转业到地方也没当过所长,其实他很具备一位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只是他长年从事技术工作,大家过去还没真正了解他罢了。他当总师以来,每次开会,他并不急于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总是先抛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绣球来,让大家争抢。然后他静静地袖手旁观,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绣球争抢的情况,分析着争抢者的每一个精彩动作——他认为,激烈的争论能使人的智商发挥到极致。在创造性的领域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个高明的决策者,必须鼓励所有人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意见,然后他才做出裁决——只有这样,智慧之树才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宋文骢是个很明智的人,他很讲究领导的艺术。他知道,一个人一生干不了几件像搞型号飞机这样的大事,所以必须要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尽量为每一个人都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宋文骢这个总设计师,似乎与其他的总师有些不同,他给同志们的印象很复杂,是既可亲又可畏。

有人说,宋文骢其实就像一架飞机,平时停在春光和煦的机坪上,又像一只喜鹊,和同志们有说有笑,说话风趣幽默,和大家烟酒也不分家,是个可亲可敬的老头儿;可这飞机一旦发动,准备起飞,那他就是一只鹰隼,凌厉而严峻,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叫人心里有点发怵。

会议还在继续。

宋文骢说完,静静地又望着大家。有人张了张嘴,但没出声——看来,同志们该发表的意见已发表得差不多了。

“这个问题我们议的时间确实够长的了,还在歼7大改系统工程室的时候就存在,但不能议而不决。”宋文骢慢慢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接着说道,“如履薄冰、小心谨慎,是同志们对事业、对飞机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我们搞飞机的人必须尊崇的基本原则;但同时我也认为,过分谨小慎微,那只能原地踏步,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也不是科学的态度,现在整个飞机的研制工作,都阻塞在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上,这将直接影响飞机上天!”

“制度是你总师制定的,设计员不签字,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一位系统总师犹豫了一下,又才开口说道。

“我的同志哥吔,到现在还不发图,那加工时间、总装时间我们就不敢保证;飞机不能按时上天,这我们也不能承担责任。……宋总,我看,这个问题你该下决心拍板了!”生产厂的领导也终于忍不住了,把皮球直接抛给了总设计师。

所有的“运动员”都把目光投向宋文骢这个“总裁判”。

宋文骢淡淡笑了笑——是呀,每个人讲的都不无道理。

“飞机结构和强度是否相容”这个问题,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研究和争论了一年多,进展甚微——但,今天的会上必须要统一思想,做出决定了。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设计初期就暴露出来。迄今为止,我们的设计员手里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规范,而今要求他们设计的是70年代末装备的新型战斗机。如果仍然使用50年代的规范计算,所得的数据与新设计的飞机,有些部件强度肯定是不相容的;但放弃这种规范,又没有新的规范替代,这怎么办呢?这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的一个关键。为此,所里曾请来全国各地的强度专家,专门帮助分析研究,但也没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设计之初,宋文骢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曾专门组织了人员进行研究,并亲自参与了垂尾、机翼等多项大的载荷试验和主要部件试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现在工作已进行到发图阶段,再不能议而不决了。按规定,强度设计员经过计算,对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图样是不能签发的;强度设计员不签发,强度系统总师也不能签字。他们坚持工作原则,这是没错的。但设计员不签字,规范又没有现成的,大量计算和试验表明总体上不会有问题。难道生产图样就这样束之高阁,就这样长久僵持下去么?

“我的意见是——”宋文骢停了一下,一字一句说道,“设计初期,大量的试验数据,已证明总体结构基本满足强度要求;为了慎重行事,又让系统总师进行了反复计算,对没有把握的部分已采取有效措施——我综合大家的意见,对个别局部与规范不符时,可以允许设计员不签字,但经主管总师和总设计师签字后,可以发图投入生产。”

“这样发图是不行的。设计员不签字,我还是不能签字。”还有的系统总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科学是严密严谨的,但理论也必须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是的,目前没有现成的路让我们走,但没有路走,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无休无止地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么?对于飞机局部的强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校核来逐步解决,在实践中也有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不是不讲科学,也绝不意味着是冒险。况且我们有把握,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会引起全机重大问题。”宋文骢说着从卷宗里拿出一大叠资料和数据,对飞机的结构和强度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此时,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坚定地讲道,“我的决定是——不能再拖下去了,现在生产图必须立即下发。如有什么问题,由我这个总设计师承担全部责任!”

好!生产厂的领导们高兴了,赞成马上发图的人鼓起掌来。

宋文骢这个决断,不仅打破了研制僵局,而且大大推进了研制进度。

1984年1月,在静力试验厂房里,歼7Ⅲ飞机正悬挂在半空,几十个加载液压作动器将重达几千千克的02号飞机稳稳支撑着,数百上千个胶布带紧贴在机身上,从不同方向牵拉着飞机的不同部位。

全机静力试验将要在这里进行。

宋文骢作为总设计师,接过系统总师递过的静力试验申请报告,认真把报告看了一遍,没有任何犹豫,他掏出笔,严肃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批准试验开始——这项试验,是检验整架飞机结构和强度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同时意味着,总设计师将对飞机结构和强度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这毕竟是宋文骢主持设计的第一架型号飞机。

这是一项有点叫人揪心的试验。

“宋总,开始吧,怎么样?”

“开始。”宋文骢点点头。

试验指挥员见系统总师示意,他左手紧握话筒,右手举起小旗,发出指令:“试验开始——加载到50%!”

飞机纹丝不动。

“继续加载——加载到67%!”

飞机悬在半空,挺然而立,依然无恙。“继续加载——加载到90%!”

机身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但仍然傲然屹立,满不在乎。系统总师看了宋文骢一眼,宋文骢不动声色吐了几个字:“继续加载。”

“继续加载——加载到100%!”

啊,成功了、成功了!整个试验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无数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宋文骢没有加入到忘情欢呼的队伍。他望着安然无恙的飞机,慢慢地抬起双手,若有所思地边鼓掌边离开了现场……

勤于思而敏于行

全机静力试验证明,宋文骢对飞机结构和强度的决断是正确的。

静力试验,只是歼7Ⅲ飞机研制过程全豹之一斑。

歼7Ⅲ飞机从设计、发图、试制、总装到首飞,经历了整整6年时间;到设计定型,又经过了3年。时间跨度太大,研制过程复杂,这当中发生的惊心动魄故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把宋文骢在这期间的历程一一描述出来,只能蜻蜓点水般撷取几个小故事,以窥全景吧。

场景一:“没有准确的答案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

总体设计阶段,有人提出,涡轮装在雷达舱下面会因涡轮高速旋转产生静电,造成周期性放电,干扰雷达工作。这种情况在别国的飞机上也曾出现过。但飞机上每一厘米的空间都是黄金空间,涡轮不放在雷达下面,另外哪儿找地方呢?问题反映到总设计师那里,宋文骢沉思了一下,答道:涡轮是否会产生静电,你们只是推测;即使产生静电,会不会影响雷达工作,你们也是根据经验得出的判断。同志们,我们不能单凭推测和分析,也不能听说别国的飞机上出现这种情况,就轻易肯定或否定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在没有得到科学的准确的答案前,就不要轻易下结论。

最后,宋文骢决定首先不改变飞机设计空间,在不改变涡轮位置情况下,通过试验来回答。为此,他立即组织人员做了多项静电干扰试验。通过严肃认真的试验得出准确的结论:涡轮冷却器的确会产生静电,但它绝不会干扰雷达的正常工作!这一试验的关键结论,使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总师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跟宋总汇报工作,一是想深想透,不然你的汇报就会流于浅薄;二要言简意赅,不能啰里啰唆。他跟你说话,是一矢中的一针见血。你不把事情想深想透,就贸然给他汇报,只能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跟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们如是说道。

场景二:“总设计师必须深入现场,才能掌握实际情况。”

总装阶段,全所大大小小几十项试验,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方紧张进行。宋文骢已是50岁出头的老同志了,可他不顾疲惫顶着南海的酷暑,冒着塞北的风沙,四处奔波着,没有一刻的空闲。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他就待在哪里。歼7Ⅲ飞机的研制,每个系统对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中,总设计师自然是首当其冲。

飞机的电气系统,拥有6000根导线、600多个配电元器件。为了熟悉情况,他除了认真研究图样资料外,还经常下到试验场和设计室,熟悉情况,解决问题。除要求各电子系统分别与电网系统完成通电试验外,还积极主张进行各电子系统带负荷与其他系统相关联的全机电网试验。通过反复试验,故障必须归零后才能上机安装。由于地面试验工作扎实,整个电气系统通电一次成功!

场景三:“我年轻时就是飞机修理工啊!”

这是1984年的隆冬季节,窗外是呼呼掠过的寒风。总装现场,各项安装工作都在紧张进行,可飞机下舱的发动机安装的插头被卡死,致使电缆总插头对不上。几位老工人心急火燎地试了很多遍,但都没成功。宋文骢来到了现场,他仔细听完工人介绍情况后,思忖一下,他自言自语道:这不太可能呀。话没说完,他脱下外套,就要往下舱钻去。工人们想拦住他,可他一头就钻进舱里,不到10分钟,插头就对上了。他从里面钻出来,在场的干部、工人都向这位老人投去钦佩的目光。宋文骢起身用棉纱擦擦手,微笑道:“这点小事算不了啥。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年轻时就是飞机修理工啊。要说技术,多少还有点——好,你们继续干吧。”

场景四:“我们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新路。”

西北阎良试飞院机场上,不管是黎明黄昏,总有一辆破旧的双轮摩托车在机场上跑来跑去。空旷的机场上无遮无掩,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同志坐在车上,夏日火辣辣的太阳像要把人烤出油来,冬天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割。穿着带油污的衣服,啃着干硬的干粮,喝着白水,有时从早晨天不亮就出场,到天黑后才回到驻地。甚至起五更,睡半夜,吃不好,睡不好,真有些卧薪尝胆、披星戴月的味道了。

为了解决飞机起落架故障问题,研制人员在阎良机场整整待了一年多。在那些日子里,宋文骢经常出现在现场。在试验厂房里,他和工人、设计人员做着各种可能影响起落架起落的试验;在试飞现场上,他和设计人员、试飞人员研究着各种试验方案,采取各种排故措施。

经过艰苦努力,故障终于排除,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场景五:“相信自己,但一定要有依据。”

临近首飞的日子,飞机发动机在高空试验台上出现喘振现象,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大家忧心忡忡,有人怀疑国产发动机是否可以装机放飞,也有人提出买国外的发动机把飞机送上天算了。这对于飞机总设计师来说,宋文骢更是焦急万分,但他并没有退缩。宋文骢一方面派人到发动机生产单位了解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深入试验现场全面细致地分析试验报告。在完成各项工作和调查研究之后,宋文骢判定发动机的喘振现象是由于高空试验台没有真实模拟进气道的结果,他确认国产发动机是能够放飞的,并果断签署了放飞意见。

他的这一正确决断极大地鼓舞了研制人员的士气,确保了歼7Ⅲ飞机的按时首飞,并且为其他兄弟单位使用同样的发动机开辟了道路,扫清了放飞的障碍。

多年以后,中航一集团总经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感慨说道:“我当过若干个型号总指挥,也配合过若干个总设计师,但70多岁的宋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突出的一条是:勇于负责,到第一线去处理问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务实,从不纸上谈兵、坐而论道,重大技术问题深入现场解决,这就是总设计师宋文骢。

同类推荐
  •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本书主要内容有: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随父征战沙场、佐父业初露锋芒、金戈铁马踏九洲、称汗位谋略天下、征伐四方建国大清等。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齐白石、聂耳两位艺术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 哥白尼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micus,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提出日心说。他所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西部托伦城圣阿娜港。他的父亲是富商,曾任过市政官吏。哥白尼10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路加斯·瓦兹罗德抚养。瓦兹罗德博学多才,思想开放,提倡研究实际,这对少年时期的哥白尼有很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我把来生许给你

    我把来生许给你

    陌凌裳爱的终究不是祁慕白,无论过了千年万年,她爱的始终是司法神殿的那位高高在上的神,尽管他为她做得更多。为她自甘堕入魔道,他也未曾后悔过,
  • 武林风云

    武林风云

    他,一个孤儿,资质聪慧,相貌出众,却遭师兄嫉妒,又因不满师尊做法,离开师门,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这是怎样的生活呢?艰苦,处在社会底层的卑贱生活。这一切使他少年早成。后身份暴露,他又被仇人抓去。
  • 蚀骨情深:前夫,求勿扰

    蚀骨情深:前夫,求勿扰

    她失去心爱男人,家族企业破产,相依为命的爷爷发生意外,祁家施以援手,她为报恩嫁入北方豪门祁家。婚后即便他费尽心机百般折腾誓要离婚,她依旧悉心照顾从无怨言,逆来顺受。当他再次站立……她以为苦尽甘来,却不料当年车祸时,为救他成植物人的女友奇迹苏醒只识得他一人。在爷爷弥留之际,她悲伤欲绝之时……他竟求她捐出爷爷心脏救治心爱女人的爷爷,他的眼里只见心爱女人痛不欲生,不见她的悲凉绝望。在他无法站立时她时时陪伴不曾离弃,在爷爷去世在她最需要陪伴时,他却守在心爱女人爷爷的病床前寸步不离。心死绝望,她终于递上离婚协议书笑的凄然:“祁沧……我还你自由。”【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歧途

    星际歧途

    有一天一群作死星人发现了一个未开化的星球,这个星球的智慧生物并没有发明星际跳跃。这一群作死星人说,这个渣渣星人,连我们石器时代的科技都不会,我们必然吊打他们!结果当这群作死星人开着木制加铁皮的飞船进攻这个星球的时候才发现,你们不科学啊!你们科技树怎么点的这么奇怪!你们的枪怎么可以连射!你们的炮怎么打这么远!什么叫超视距攻击?妥妥被被吊打了之后,严刑逼问下,这群智慧生物学会了如何星际跳跃,80亿疯狗放出了蓝星...
  • 粤客谈咸丰七年国耻

    粤客谈咸丰七年国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极九州.A

    八极九州.A

    中原之地,势分九州,是为:北面乾州,南面坤州,东面坎州,西面离州,东北巽州,西北兑州,东南艮州,西南震州,以及居于中央的中州。是非成败何时了,江湖恩怨断又来,九州大地续演义,少年英杰造传奇!
  • 许我唯一

    许我唯一

    他说:“浅浅,我们分手吧。”一张支票推过来,我昂着头问:“为什么?”他回了我两字:“腻了。”至此,两年甜蜜相守宣告终结。半年后,好友的婚礼上,有人百般刁难,他出言相救,却在当夜直接找上了门。他强势专横,无所不用其极,扼断我与别人的交往,剥开现实的外衣,最终定下一年之期,我又一次沉迷于他。一年后,事实真相劈开在我面前,凝着那双冷绝了的黑眸,我彻底懂了自身的价值。在心撕裂前,我轻声说:许子扬,这辈子我都不会再出现在你面前。
  • 裸舞

    裸舞

    本诗集已于2004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星星》诗刊系列文集之一。
  • 蜜爱成婚,宁少枕边宠

    蜜爱成婚,宁少枕边宠

    三年,苏南枝是宁御城枕边唯一的女人。三年,她从卖身到卖情,他从付钱到付心。传闻,她是唯一能动得了宁公子喜怒哀乐的女人。传闻,她怀着身孕,在某个在雨夜被宁公子驱逐出安城,永不得归。他赐给她一场盛世婚礼,也亲手将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南枝后来才明白,他们的相遇,本就是一场悲剧……看尽世间万千变化,才发现,你始终烙印在我心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镜奇缘

    魔镜奇缘

    魔镜之内,魑魅魍魉,妖孽横生,长相一致,性格不一,妖灵扮我?恶灵诅咒,是梦境亦或者是幻境?魔镜之内,惊魂未定。魔法幻情,无法理解。真爱是谁?无法预料。邪镜之仙,邪气冲天。以血喂之,黑暗觉醒。人之内心,黑暗无比。邪灵作祟,且看我与申小梅,。也就是然姐如何收服!(新人,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