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055

第55章 中国近代航空人物名录(14)

1933年6月,海军部长为提倡飞机自造,让民众了解我国自造飞机的性能和成就,要求飞机处用自制的飞机进行一次长途飞行表演。接到命令后,曾贻经精心策划,选定以1931年制作的“江凤”号飞机进行长途飞行,计划从上海为起点,飞经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岳州、长沙、沙市、宜昌等地,然后折回上海,再往南飞经杭州、宁波、温州、福州至厦门。

抗战爆发后,曾贻经组织了上海飞机厂的后撤工作。历经艰辛辗转,于1939年迁至四川成都。在抗战的后方,曾贻经施展才干,勉力支撑大局,先后任中央航委会第八飞机修理厂厂长、机械处处长、航委会参事室参事等重要职务,还创建了空军飞机制造三厂。

张国藩

张国藩(1905—1975),字铁屏,湖北省安陆县北大乡大花店张家湾人。

1925年中学毕业后,他留校任中学教员。1926 年,张国藩在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毕业后返回博文中学教书。

1931年,张国藩考取了湖北省官费赴美留学。1933年,他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转入艾奥瓦大学继续学水利,兼攻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力学。193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张国藩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自1935年回国以来,他先后任天津北洋工学院、上海沪江大学、广州岭南大学、陕南西北工学院、天津北洋大学、天津津沽大学、天津大学教授,并曾任西北工学院航空系主任、北洋大学物理系主任兼航空系主任。教过的课程有:理论力学、光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振动力学等。

晚年时期,张国藩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编著了《流体力学》《振动力学》两部教材,曾被很多高等院校所采用。

张国藩从事科学研究探索湍流理论30年,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分子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二是对湍流理论的研究。

1941年西北科学院成立,张国藩是该院的研究员。他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分析风挟沙的运动,写出《中国北部沙漠之南移问题》一文,对沙漠在风力作用下的扩大提出了科学的论据,并呼吁对沙漠扩大现象进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北部沙漠南移的问题非常重视,建造了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964年,张国藩在天津大学任校长,当时中国制定了十年科技规划,其中力学部分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湍流理论的研究,张国藩担任此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其研究结果用于生产并促进生产的发展。20年后,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由此证明了张国藩的远见卓识。

张国藩对湍流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持续了近30年,即使在他行政领导工作极为繁重和社会政治活动十分频繁的情况下,他也仍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北洋大学一时无人负责。张国藩除担任教授、航空系主任的本职工作之外,又兼任教务长,实际主持全校的工作,迅速地恢复了该校的教学秩序。1951年,张国藩调任津沽大学校长, 1952 年中国院系调整时,北洋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张国藩任教授,历任副校长、校长,为天津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呕尽心血。

张国藩还兼任过很多社会工作。1950年,由天津市市长黄敬和市委文教部长黄松龄出面,敦请他兼任了天津市教育局局长;1956年起,他又兼任了天津市副市长;还曾任第一、二、三、四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科协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和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张国藩备受摧残和迫害。1975 年12 月5日,因患心肌梗死病逝,享年70岁。

张惠长

张惠长(1899—1980),字锦威,广东中山人。幼时随父侨居美国, 1914 年入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学飞行。1917 年毕业,领万国飞行师合格执照;同年回国, 9月孙中山任命张惠长为侍从副官、参军处副官。1918年任大元帅府航空处副处长。1920年任航空局飞机队第一队队长。1922 年升任航空局副局长、代理局长,仍兼第一队队长,率队驻韶关。同年6 月,陈炯明叛变,随孙中山赴上海。1927年返回广州,任广州航空学校首任校长。次年初,改任第八路总指挥部航空处处长。1929年4月,任中国航空公司理事;8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署长。旋复兼广州航空学校校长。继而率机返南京,在南京筹建航空学校,旋改中央航空学校迁杭州笕桥。1930 年率机参加中原大战。1931 年5 月,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任空军总司令。同年12 月,在国民党第四届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南军事委员会委员。1933 年4 月,被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1935年4月,出任驻古巴公使。1937 年4 月回国,任行政院直辖之中山模范县县长。1947年4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48年任行宪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去台湾,续任“国大代表”。

1980年7月16日病逝,享年81岁。

张捷迁

张捷迁(1908—2004),辽宁开原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7年入东北大学预科,次年入纺织系学习,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又赴美留学,毕业后历任美国多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是纽约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发起成立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为恢复张学良将军自由、东北大学复名和成立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等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受世人敬仰,堪称爱国、爱校之楷模。享年96岁。

张静愚

张静愚(1894—1984),原名张保,字精一,山东省高唐县鱼邱湖街道办事处南街人。1910年考入省立济南农业学堂,曾赴英国留学,入利物浦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1924年毕业回国,先任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后在黄埔军校任校长蒋介石的英文秘书。1925年任广东航空局业务处长。1926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长,后改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处长兼海军处国民党代表。1928年任国民政府北伐军航空队司令,参与北伐。1929 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舰空署中将署长(相当于空军总司令)。

1950年去台湾, 1984年病故,享年90岁。

张汝梅

张汝梅,高级工程师。浙江平湖人。1937年毕业于吴淞商船学校轮机科。193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机械系。1942年回国。曾任贵州大定发动机制造厂工务处处长、上海中国油轮公司、吴淞商船学校轮机科主任兼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招商局船务修建科科长,上海海运局设计科科长,上海船舶修造厂副厂长,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对内燃机和金属热处理有较深研究,为我国内燃机和船舶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廷孟

张廷孟(1908—1973),字绍孔,山东青岛人。1924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三期学生。1925年冬被保送去广州大沙头航空学校学航空技术。1926年被派往苏联学航空技术。1928年回国后,在南京航空署航空第一大队担任飞行员兼中央军校第六期航空教官。1931年后,任航空第一队、第四队队长。1935 年9 月7日叙任空军中校。1936年7月任空军第二轰炸大队大队长。1938年3月任空军第一路司令。1940年晋升空军上校。1941年11月23日,出任新组建的空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多次参加对日空战。1943年4月复任空军第一路司令。1945年9月9日9时,日本侵华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张廷孟作为盟国中国战区空军代表参加日本受降仪式。1945年10月1日,张廷孟单机飞赴台北,与驻台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交涉,命令日军放下武器,并在“台湾总督府”上升中国国旗。1946 年6 月任驻沈阳空军第一军区司令。1948 年3 月1日调任空军总司令部咨议室首席咨议官,同年9月22日晋升空军少将。

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至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53年晋升空军中将,旋退役。往美国定居。1973年5月5日逝世,享年65岁。

同类推荐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走近太空之子(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在当今世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刘芳主编的《走近太空之子》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走近太空之子》内容涉及太空世界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本书是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云南民族研究学会和云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9—12月(其间12月1—2日曾联合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的关于云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研的重要成果,共包括41篇按设计要求撰写的论文,其中有对云南三江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综合研究的7篇,对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专项研究的22篇 ,对金沙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研究的5篇,其他针对某一种观点进行评论的7篇。该成果对于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铁拳无敌

    重生之铁拳无敌

    秦阳刚重生就被现任女朋友给踹了,可机缘巧合之下他却成了富家千金的近身保镖,以学生和保镖的双重身份进入大学校园,一段香艳暧昧的护花之旅悄然开始了……
  • 鬼医凰妃

    鬼医凰妃

    一朝穿越,身为现代天才医生的她,成了怀着身孕,却被虐待而死的花痴王妃。万贯家财,换来的是薄情寡义,一尸两命。她本想放弃一切,脱离是非之地,却遭人陷害,被渣夫踢的孩子早产落地,母子二人差点被大火烧死。侥幸活命,她带着儿子重生归来,誓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他绝代风华,权势成迷,却愿意为她保驾护航,护她平安。不曾想,真相惊人,痴心错付,她翻身化为鬼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无牵扯的两人因命运纠缠一起,搅起了一场席卷大陆的惊涛骇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季的雨

    花季的雨

    在匆忙流逝的岁月中,总会遇见一些美丽的花,盛开、凋落或是含苞待放,都只不过是自然的规律,一切都会过去。迷蒙的岁月里也总几场雨的洗礼,雨过天晴,便是爱的童话。
  • 金融巨子的悲欢人生

    金融巨子的悲欢人生

    纵横商海的富二代吴森、海外学成的归国游子李秋实、毫无学成的保安公司总经理潘子良,三个结拜兄弟驰骋金融界,会有怎样的悲欢人生?国家的需要、金钱的诱惑、对手的打击报复、恋人的生死离别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 和全民偶像结婚以后

    和全民偶像结婚以后

    温婉一直想不明白像K这样的大明星,为什么会和她这样默默无闻的人隐婚三年之久,但是温婉更想不到最后是她先受不了提出离婚,并且还是单方面的签署离婚协议书后狼狈逃窜至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只是没有想到他们之间其实没有一点结束的意思。好吧,这其实是一出小虐却处处洋溢着浪漫的爱情剧,平凡女生和当代大势偶像的婚后生活。
  • 重生之远离贵婿

    重生之远离贵婿

    上辈子,云娉婷带着遗憾离世。重来一生,她只想远离那个风光霁月的男人,护得家人和他一世平安喜乐。谁知,那个男人温润翩然从容淡定的优雅表象下,藏着一颗既闷又骚的心,她不收了他似乎还不行呢!
  • 兵工厂穿越之异界

    兵工厂穿越之异界

    一个小宅男级别的人物,有幸成为一座正在试验中的全智能化的兵工厂的库管,本想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但在偶然的情况下,带着整个兵工厂一起穿越到异世,并且在异界重生,从此以后他走上了复仇与争权夺利的道路。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灵荒纪元

    灵荒纪元

    人若有灵,岂能蹉跎岁月,当踏苍穹与天争锋,凡若有灵,岂能坐井观天,当与天地英豪涿鹿天下,仙,神,妖,魔,巫,我成道日,当灵决天下。
  • 独宠医妃:病态王爷不可欺

    独宠医妃:病态王爷不可欺

    “你就不怕我出轨?”“本王不在乎你那顶绿帽子”初始他对她是这般的不在乎,到后来视如珍宝般的宠溺“老娘看皇宫不顺眼”“烧了它吧”“夫君我还要~”“好我给你~”“慕容澈”“我在,我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