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01

第1章 绪论 (1)

恐怕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像知识分子这样起落浮沉,在变化多端的世纪里经历着戏剧性的运命:从创世英雄到改造对象,从话语主体到边缘蜉蝣物,自身感受自是一言难尽,留给世界的影像亦是驳杂不清。他们创造了神话又被神话所打碎;他们领导了潮流又被潮流所吞没。独领风骚的是他们,斯文扫地的也是他们;胸怀理想国的是他们,制造精神囚笼的也是他们。他们仿佛是先知,但他们却至今解不开缠绕在自己身上的谜语;他们仿佛是评判者,但他们好像永远摆脱不掉自身的原罪。知识分子与世纪同行,他们的经历已经构成人类心路历程的主脉,同民族的历史水乳交融,知识分子话题,永远都是一个揪扯人心,令人百感交集的话题。

--祝勇

记得在2006年那个炎热的暑假,笔者与全国近100位博士生一道在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学习。期间,"校长"黄旦教授在一次"训诫"中反复强调,做学问不要追热点。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从事大众媒体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往往由于研究对象的瞬息万变而常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却丧失掉了"退后一步看"的理性立场,使得研究成果也容易和大众文化产品一样只能带来"瞬间的快感"。不过,我所选择的研究课题"中国电视知识分子"一不小心又落入了这样的"俗套"--电视知识分子研究是当前中国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并非一时兴起的赶追潮流,而是痛苦挣扎的结果,是我心目中那个"知识分子"理念不断催促的结果。激发我对该问题研究兴趣的直接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现象:

一,2001年,《中华新闻报》爆料称,清华大学准备试行的《清华大学文科科研量计算办法》有如下规定:"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每个专题节目(20分钟以上)10分,省市级电视台每个专题节目5分。"学界一片哗然,虽然清华大学此后就此规定做了澄清,却掀起了关注学者明星化和学术传媒化的研究浪潮。这让我惊叹于媒体的大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后果,亦察觉到其权力正蔓延至学术场域。

二,2003至2005年间,大量关于"教授走入电视直播间"、"学者介入电视"、"电视知识分子"的研究涌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展开了相对激烈的交锋,赞同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存在。他们的公开辩论不仅让我对电视知识分子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许多参与讨论的人士的最主要和根本的分歧,其实在于对"知识分子"和"电视知识分子"理解的差异。

三,2005年以后,围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及其衍生而来的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等等,学术界、媒体从业人员,甚至普通百姓都陷入一场大的论战当中,不得不让我思考知识分子在电子媒体时代的文化角色和社会责任。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电视知识分子"释义

虽然许多学者反对在学术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解释定义,而影响到观点的阐释和论证,但是,鉴于有关"电视知识分子"讨论中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于"知识分子"概念理解的差异,所以在此非常有必要简单梳理对于"知识分子"的认识,并提出本文在论述"电视知识分子"时,主要参照哪些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解。毕竟,必要的释义有利于观点的铺开,也就是所谓的"名正而言顺"。

一、"知识分子"概念解读

界定"知识分子"概念,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知识分子是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界定之初,明确几点认识前提:

1.界定的逻辑前提

第一,中西方对于"知识分子"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知识分子论》的作者萨义德也承认:"如果谈起知识分子,就不能像以往那样泛泛而谈,因为法国的知识分子在风格与历史上完全不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换言之,今天谈知识分子也就是谈论这个主题在特定国家、宗教甚至大洲的不同情况,其中似乎每个都需要分别考量。" "而在美国,知识分子往往不是一个好称呼,而指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所以,研究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放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进行,对于西方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应当以扬弃的拿来主义精神,尽量做到不盲从、不硬套。

第二,"知识分子"概念是个变动中的范畴。在较早的定义中,例如1949年出版的《知识分子的任务与出路》中,于毅夫认为"知识分子,一般的说是读书的人" 。倘若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环境看来,似乎没几个人不是知识分子了。显然,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是不断深入和变化的。

第三、学界和民众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举个通俗的例子,在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我想有个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六级木匠,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从中不难看出,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在中国人的语言实践中,'知识分子'自然是'知识多的人',说一位知识渊博但不关心社会命运或人生意义的中科院院士不是'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可理喻"。民众更多的是从学历、能力、地位上来认识知识分子的,与学术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电视知识分子"由于要经常面对广大受众,所以对其的研究也必然要考虑大众的观念。

第四,学术界内部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学者对于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个问题在下面的释义中将具体论述。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认识前提,我们在研究"知识分子"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问题"时,就应当充分考虑普适性和特殊性。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交错的复杂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尽可能地将普适性与特殊性根据不同论述的需要既区分又综合地对待,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毕竟仅从一个层面去看待,也许我们谈到的所谓"知识分子"问题,在持另外立场的其他人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关知识分子的问题。在中国特情下研究知识分子,往往会陷入需要不断偷换概念才能够继续论述的尴尬境地,可能这才是知识分子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模糊的定位和身份认同的危机。尤其在强势的大众媒体介入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研讨电视知识分子问题时的基本逻辑是:对于"知识分子"一词的使用,由于其范围不可绝对化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区分语境,并综合考虑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

2"知识分子"释义

"知识分子"概念的模糊很大程度上与"知识分子"一词是个"舶来品"有关,产生于西方近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词语。对此,王增进先生在《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一书中谈到,尽管汉语词"知识分子"与西语有关诸词在"所指"上有时是一致的,均可用来指文人、艺术家、学者之类的人,但两者的切入角度是不同的:"知识分子"是从"知识多少"的角度切入的;西语有关诸词则是从"理性思考能力强弱"或"智力高低"的角度切入的。

(1)西方学术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

一般认为,西方"知识分子"一词有两个源头:一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也有学者认为是源于波兰;二为19世纪末的法国。另外,王增进先生通过考证,认为西方"知识分子"应该还有一个英语的源头。杜维明先生则认为,今天英文、德文、法文说intellectual,就是溯源于19世纪俄国时代的intelligensia。由于论证"知识分子"词源不是本文重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按照古尔德纳的说法,"intellienty"(知识人)这个词于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俄国,指的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爱批判现状的自觉的精英;"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个词是通过抗议法国政府迫害德雷弗斯的《知识分子宣言》而流行起来的。

20世纪以来,西方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也存在众说纷纭的状况,按照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的研究,认为20世纪关于知识分子最著名的描述有两个。第一个是葛兰西的。"葛兰西试着显示,在社会中履行知识分子作用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知识分子(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例如老师、教士、行政官吏,这类人代代从事相同的工作;第二类是有机的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在葛兰西眼中,这类人与阶级或企业直接相关,而这些阶级或企业运用知识分子来组织利益,赢得更多的权力,获取更多的控制。

""另一个极端则是班达对于知识分子著名的定义:知识分子是一小群才智出众、道德高超的哲学家-国王(philosopher-kings),他们构成人类的良心。"萨义德介绍的两种有关"知识分子"的描述,可以说是西方"知识分子"认识的两个极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释义,还有卡尔·曼海姆的"自由漂浮的知识分子"理论(1936),艾尔文·古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段"理论(1979),拉塞尔·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1987)和利奥塔的《知识的与其他的文本的坟墓》(1984)所代表的知识分子消亡论,齐格蒙·鲍曼的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变(1987),爱德华·萨义德的"业余的、流浪的知识分子"理论(1996),波斯纳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研究(2000)等等。

此外,西方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也有共同的一面,陈平其先生认为俄国、法国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都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社会关怀的价值理念,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较少关注知识分子外在的、显性的特征。这其实也成为西方知识分子观念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叶启政先生也认为:"以文化象征的立场来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社会意涵定位,是诸多西方社会学者共同的看法。

" 余英时先生认为,"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1965年5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可谓西方对"知识分子"相对具有共识的表述:"第一,一个知识分子不只是一个读书多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他必须为追求观念而追求观念。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社会之批判者,也是现代价值的反对者。"保尔·萨特曾谈道:"一位原子能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时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当他在反对核武器的抗议信上签字时就是个知识分子。"

(2)我国对"知识分子"的理解

同类推荐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也不是传奇,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对朋友的爱。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烟雨醉双城

    烟雨醉双城

    本书是一本爱情诗集,是以诗和散文诗的形式写的情书,是一个中年人的爱情童话,在作者的浅唱低吟中,表现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幸福,一种对未来的祝福,作者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表达爱人之间两间的相思与牵挂,对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怀。
  • 人间最美是柳词

    人间最美是柳词

    他是坠入凡尘的仙子,他是放荡不羁的浪子,他是诗书满腹的才子;他奉旨填词,他偎红倚翠,他宦海沉浮,他羁旅劳顿,他孤独地走,他寂寞地哭。他很穷困,却又富有,他很卑微,却又伟大,他很惆怅,却又精彩。这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词人柳永。亲爱的读者,一起读读柳词吧:抛了光阴,忘了年毕。
热门推荐
  • 斩龙武帝

    斩龙武帝

    活着就是为了告诉你,我命由我不由你,为了这一刻我已等了很久。修炼一途,修于灵,炼于心,且看刘澈如何逆天而行。
  • 乾武至尊

    乾武至尊

    这是一个以武至上的世界,在这个叫做乾武大陆的大陆上,强者为尊,武道至尊。一个落魄的家族少年无意中得到一部无上法诀,从而走上修武之路,剑舞苍穹,俯瞰天下,终成一代武道至尊。
  • 傲娇王妃:王爷追妻一千次

    傲娇王妃:王爷追妻一千次

    他就是个渣,虽贵为商界帝王,亿万家产,但居然存心玩弄她还将她当挡箭牌,这个仇非报不可。一场暗杀,她的灵魂重生在异世,居然又遇到这个渣,这次肯定要狠狠整治他,才能出了这口气。渣男整治过程,一,一顿胖揍,二,死里折磨,三,狠甩不留情;他,天濯国九皇子,外表冷漠高贵,实则腹黑狠毒。却唯独对她痴缠入骨,某日:“娘子,我不是渣渣。”某女:“滚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是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游戏。
  • 总裁的王牌特工

    总裁的王牌特工

    王牌特工身负重任,本该低调行动,不留踪迹。却因邂逅美丽的女总裁,稀里糊涂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是有缘相遇,还是彼此利用?前方有想不到的危险和考验在等待着他们。
  • 爱入佳境

    爱入佳境

    丈夫的女神级前女友回来了,余尔发微博向粉丝求助,得到了N个分享链接:热门评论top1——女人必看,如何智斗小三!热门评论top2——手撕渣男的108种姿势……第二天,有人发现“余氏集团CEO白经池”给热门评论点了个赞。
  • 极品特工第一人

    极品特工第一人

    吴小凡被某特工组织威胁后加入,看他如何在特工界猥琐生存,成为当之无愧的猥琐特工第一人。吴小凡:“我要把猥琐进行到底!”某同行:“那货我都不想提丢人就没见过这样的特工玩狙爆人菊花。”头头:“他怎么还没挂你们谁去杀啦他!”众特工捂菊其摇头。
  • 变异之无限曙光

    变异之无限曙光

    四十八小时的黑暗,让地球彻底改变了规则。异形横行,怪物肆虐,家园毁灭,一切美好变得支离破碎。变异,待业青年吴叶,因为未知原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变成了被人们称为“猫眼”的异形,一个有感情的异形,一个热血的异形。家园!我来拯救!曙光!在我手中!
  • 东海若解

    东海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妮丝公主

    安妮丝公主

    有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转世,有的是深山中的灵狐公主,有的是前朝的格格,有的是花园里最高贵的那株百合……所以,每个女孩,与生俱来的都有一些公主情结啰,多少都有一点点的娇气和任性,特别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和呵护。本书中的女一号叶熙就是这样的啦,她出生于亿万富豪家庭,自然同公主一样娇贵!但正是这位被别人尊称为“安妮丝公主”的女孩,内心却无比寂寞,为引起生意场上忙忙碌碌的父母的关注,竟假扮成小乞丐去大街上讨钱,还结识了一位酷似韩星姜东元的大帅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闲唐记事

    闲唐记事

    特种女兵穿到唐,麻烦事儿一箩筐。身受重伤,却连药材也凑不起。堂堂一军人,怎能为两个铜钱难倒?小萝莉:“妹妹,我会养活你。”萌正太:“宝贝,我会保护你。”帅大叔:“丫头,我会照顾你。”……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最后还得要我一马当先,一夫,不,一女当关?好吧,俺也算上有老下有小了,只盼凭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在这大唐盛世,能悠闲度日,阖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