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4500000007

第7章 陈达 核科学与技术专家

陈达(1937.7—),江苏南通人,核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研究所长期从事核诊断、核分析及核技术应用方面的科研与管理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书记,研究所党委常委、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测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委员。陈达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次,荣立三等功2次。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夏,陈达接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却在默默整理去上海一家工厂工作的行装。因为无法凑齐120元的学费,父亲让姑妈在上海联系了一家工厂,让陈达去学徒,学做“外国铜匠”,也就是钳工。母亲知道儿子的心,可也只能在一旁悄悄抹泪。而就在离开学的前半个多月,一次偶然相遇竟改变了陈达一生的命运,让他这位穷人子弟能够跨入核科学的殿堂。正当陈达绝望地沿着家门口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竟然碰到了骑自行车下班的小学老师曹锦琪。曹老师给了他35元。就这样陈达凑够了大学学费,并在那里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能减免的费用学校减免了,不能减免的,全靠国家助学金。国家承担了一切,他只要专心读书学习就可以了。

1963年毕业分配时,陈达填写的3个志愿都是到边远地区去。他可以填5个志愿,其中有一个志愿是“是否愿意留校”,他空着,没填。“是否服从分配”,他还是空着。因为他的成绩优异,先是老师找他,问他为什么不填留校,陈达支吾过去。接着,教研室主任亲自找他,他依然不置一言。“在当时,就有‘金北京,银上海’的说法。很多人都想留在大城市。大城市的生活条件肯定是要好些,可我学的是核科学,我就应该到搞核研究的地方去,边远不边远,无所谓了。另外,我完全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26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陈达在这一段心声的指引下,一头扎进大西北茫茫的戈壁滩,这一去,就是30多年,等他再次回到城市,已是两鬓霜白的老人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声惊动了整个世界。就在原子弹爆炸之前的4个月,陈达和一大批年轻的同事们住进了茫茫的戈壁滩。当时条件非常艰苦,6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帐篷里,白天地表温度超过72℃,夜里大风却把帐篷刮得要飘起来。去野外作业时就带两个馒头,几根香肠,还有一壶水。水是从几十千米外的孔雀河里运过来的,因为水里饱含镁离子,喝了就拉肚子。随着原子弹爆炸时间的临近,他们的工作任务极其烦琐,时间非常紧迫,几乎顾不上休息。当时的任务是选择原子弹爆炸后采集样本的地点。一天要跑很多的地方。中午实在太累太热,就躲在卡车的车厢下面稍作休息。而这仅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陈达他们这一组的任务是采集原子弹爆炸后落下的尘埃,然后对尘埃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采集尘埃的工作,并不像想象得那样简单,必须事先设计好详尽周密的方案。在什么地方取样?在什么时机取样?不能有丝毫的误差。时间早了,核辐射会带来致命的危险,时间晚了,又会失去数据的准确性。而如果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就不知道试验的结果如何,也就无法为以后的试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地面取样相对容易一些,事先确立好地点,在原子弹爆炸后,取出灰烬。而在空中取样就相对复杂了,因为那必须在蘑菇云腾空之后,极短时间内对飘浮在空中的蘑菇云的颗粒进行不同面的采样。选择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都需要他们事先反复计算,来不得半点差错。取到样本之后,对样本的分析才是最重要的。原子弹的爆炸能量到底有多大?效果如何?全要看分析后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将会为下一次爆炸的改进或者核武器的更新提供重要依据。陈达他们就是靠一把计算尺,一台手摇计算机,半年之后,硬是做出了完美方案。

年轻的中国有着太多的期待等待陈达他们前去。在陈达进入核领域工作后的七八年时间里,他的科研工作变动有7次。每一次,都是进入一个空白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陈达在荒漠中工作了30年。起先的10年是学习积累,后来10年是认识开始深化,能够主动提出一些有新意的东西,接下来的10年才能在自己领域内找到一点自如的感觉,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在这30年中,他们每年的蔬菜就是三大样:萝卜、白菜和土豆。土豆常常发芽了,削掉再吃。主食就是苞米糊糊、窝窝头。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了某些核燃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在快速放化分离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和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射化学方法。他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体系复杂情况下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难题,领导并完成了我国第一座实用型铀氢锆脉冲反应堆。

陈达在他60多岁后将核医学研究选为最重要的目标。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核研究从来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现在,陈达更希望他的研究能够造福全人类。

2001年5月,陈达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他初到南航便创建了核医学物理系。从核武器的研究,转为面向治疗癌症的核医学研究。10年过去了,在陈达院士的率领下,南航从本科起步搭建专业平台,在这基础上进行尖端的物理治癌探索,在核医学物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来南航之后,陈达院士不仅加深了对核技术研究基础,还进一步将核技术研究拓展到了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他与他的团队积极探索航空材料改性与诊断等方面研究,利用核技术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来增强其强度、硬度或柔韧性,或者是减轻材料的质量;通过核辐照来检测航空材料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此外,还积极开展太空防护研究,主要是针对太空各种射线对人体、设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如在宇航服的设计中如何增加抗各种射线辐射功能、通过增加保护层来延长仪器设备在太空中的使用寿命等。

陈达坦言,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核医学之路困难重重,虽然意义深远,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在短时间之内体现出价值。在发达国家,医院里已经设有医学物理师的岗位,这对诊断准确性和癌症的治愈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现代医疗水平,不仅显现于传统人体医学的进步,更是医学物理、图像、信息等高端产品等理化知识学科交叉运用的集中反映。为此,他曾经和中国科学院6名院士、十多名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希望推行医学物理师制度。

尽管已经是一名院士,可是陈达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上课。如同做科学研究一样,他上课也是一丝不苟,他所做的一本备课笔记竟然比课本还要厚。翻开备课笔记,只见红黑两色的笔迹工整清晰,除了上课内容,还有习题作业,院士竟然都亲自做一遍。他说,教书育人一定要兢兢业业,每堂课都要讲好,“差不多,没啥大毛病”可不行。陈达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又兼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还是江苏省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十七大期间,他除了参加大会和江苏代表团的各项活动,每天仍要完成一篇“参会日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字里行间体现了一名党代表的炽热情怀。

陈达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祸世魔女哪里逃

    祸世魔女哪里逃

    百转千回,她终是抵不过宿命的安排,再次深陷他伪装后的温柔,真相揭晓,本以为苦尽甘来,终可相守相依,殊不知,一场更大的阴谋早已悄悄地朝他们布下!相爱相杀,她的心已是千疮百孔!面对曾深爱之人,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一品恶妇

    一品恶妇

    回归市井生活,努力写一个热闹好看的市井故事。她就是刁蛮泼辣,又如何?
  • 艺概词曲概

    艺概词曲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嫁入豪门:老婆,乖乖的!

    嫁入豪门:老婆,乖乖的!

    他们的“精美合照”赫然出现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面。一场不小心遇到的阴谋,一场不小心促成的婚姻,她不得不嫁,他不得不娶。婚后才知道,他有正牌的女友,两人很是恩爱。他要立刻离婚,而她不肯离。提离婚,他失去耐心,对她说尽难听的话,做尽让她难堪的事,只为让她离开叶家。季如瑾每次都以沉默面对,因为眼下她需要叶家少夫人的位置。她的沉默彻底将她激怒,他将她摁在墙上,差一点将她活活掐死。怀着身孕,季如璟面容平静,在准备好的协议上安妥的签下自已的名字。她以为他会欣然同意,哪知他竟然撕了离婚协议。爱情走心,欲望走肾,他在欲望中被她偷走了心,她却在欲望里冷却了爱过的心,当她终于放弃的时候,他却发觉自已爱上了她。
  • 网游之不弃信仰

    网游之不弃信仰

    我常常对我们的团员说:“《不弃信仰》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辉煌,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离不开公会管理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请记住我们的宗旨:不弃信仰,不弃友谊。”其实我并没有多么了不起,除去一个会长的称谓我也就是一个比较靠谱点的指挥而已。不过我很感谢《文明纪元》给予了我又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请记住:这里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最强的团队。致敬永恒的经典W
  • 绝对花魁

    绝对花魁

    一个闲散王爷,一个深陷满门被抄斩无处告状的少女,他们在五年前有过交集,然而这个秘密只有她知道;她被人弄成最下贱的身份,而他因为她长得有几分相似旧爱竟容忍他在身边,他在两人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她爱他,却不能容忍自己成为影子;他也爱她,却分不清爱的是谁;一段充满阴谋、爱恨情仇的故事由此展开。
  • 重生之罗敷已有夫

    重生之罗敷已有夫

    罗敷重生后回到80年代初,发誓这一辈子要好好对这个男人,这个严肃正直专情的男人。咦?重生多了一个逆天技能?传说中的空间?既然如此,那就延续上一世的悬壶济世吧!这一世注定过得甜美幸福!不过这个当兵的男人体力也太好了吧~
  • 蝴蝶手铐

    蝴蝶手铐

    绑架景晨的犯罪嫌疑人到底是谁?手铐是怎样到了犯罪分子手里?恐怖分子买买提?依明一伙的阴谋是否得逞?案件最终能否得到侦破?一个又一个谜团随着故事的发展被一一破解。
  • 法师娘的大冒险

    法师娘的大冒险

    我原本是领主手下的一名普通的小文书,梦想是过上混吃等死的生活。自从我遇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魔法少女后,我的梦想突然就完成了一半——我只能等死了……如果你是骑砍迷,不用怀疑,本小说就是以著名单机游戏《骑马与砍杀》为背景。如果你是东方众,不用疑惑,本小说好几个女主都是以著名同人《东方Project》里的人物为设计原型。如果你两个都不认识,不用担心,本小说绝无任何拗口、难懂的游戏专用名词和概念。无论你玩没玩过相应的游戏,你都可以轻松读懂本小说!
  • 总裁,离婚请签字

    总裁,离婚请签字

    林沫冉这辈子下的最大的决心,就是嫁给祁尊,赌上全部的未来。这辈子下的最狠的决心,就是为了跟祁尊离婚,不惜吸毒成瘾,染上了人生污点。他失忆了,这女人竟敢赌上幸福嫁给他,却从不用心了解他,她不过是想要一个家。一有风吹草动,她就想离婚,简直岂有此理!绕在他身边的女人不少,林沫冉只不过笑容干净了点,有什么好的?嫁他的时候干脆利落,想离的时候毅然决然,极限挑战着他的男性尊严,所以他怒了,离婚可以,你得掉三层皮。当她真的被磨掉三层皮后,站在他面前凄美的就像破茧的蝴蝶,她笑语嫣然:‘祁尊,无孕,这个理由足够离婚了吧?祁家可就你一根独苗。’他心口剧痛,面上笑的淡然:‘理由不成立,这个我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