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4500000013

第13章 马远良水声工程专家

马远良(1938.7—),四川隆昌人,水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保送西北工学院鱼雷设计专业,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留校任教。1958年秋至1961年春,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水声工程专业插班学习。198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81—1983年于英国拉芙堡大学进修。1985年晋升教授,次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院长、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并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工委水声专业组成员,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暨水声分会主任等职务。现兼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水下目标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声学学报》编委、《科学通报》编委等职。马远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共13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7月,马远良被保送西北工学院新办的“特种专业”,从此与国防科技工业,特别是与航空和航海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校后马远良得知自己学的是鱼雷设计专业,属国内第一届。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58年学校决定新办水声工程专业,马远良等8名同学被抽调出来,派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插班学习。

哈军工的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正规而严格。对西工大来的同学各方面关怀备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凝成了毕生的友谊。1959年春节放假期间,马远良等几位同学留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K4声管测量装置”的研制工作。那是一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科研任务,马远良领头研制成功,成为海军工程系对国庆10周年的献礼成果之一。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得到科研工作的锻炼。

1961年初春,马远良等几位同学提前离开哈军工,返回西工大承担教学任务。那年秋天,一本署名“渭闻”的40804讲义教材,由北京科教出版社出版了。那时北京大学水声专业也采用这本教材,殊不知竟是出自一位23岁的“黄毛孺子”马远良之手。其后几年他连续授大课,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文献。

1963年西工大选拔一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马远良有幸入选。他那年25岁,在入选者中年龄最小。是年参加了上海日本工业展览会的内部交流,收获颇丰。次年又出席了全国首届声学学术会议,从此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1965年马远良27岁。国防科技发展十二年规划列入了航空声呐项目,要求西工大承担我国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的研制任务。学校组建了航空声呐研究室,马远良被任命为主管技术工作的副主任兼项目总体组组长。在校、所、厂三结合的体制下,短时间内组织起一个50人左右的研究队伍,开展起轰轰烈烈的研制工作。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别说谁都没见过,就连刊物上能够找到的相关资料也只有只言片语,少得可怜。马远良和他的一群同龄人“小鬼当家”,勇敢承担。1966年春,此项目幸运地赶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通过了总体技术方案审查。

其后是“文化大革命”10年,也是马远良38岁以前的10年。虽然还很稚嫩,可他面对了工程技术和政治压力的双重困难。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预想不到的风险。有一次,马远良所乘坐的直升机在机场上方50米悬停时,直直地掉了下来。还有一次,乘坐直升机被迫在海滩上迫降。在船上或者舰机协同进行了几十次试验之后,终于迎来了1976年的春天。马远良等3人登上了进口不久的“超黄蜂”直升机,进行我国首台直升机吊放声呐的设计定型试验。当晚,海军航空兵司令员在青岛“古巴楼”设宴招待全体参试人员,庆祝定型试验成功。1976年冬季,“四人帮”倒台后不久,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通过了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组织的设计定型审查。

1977—1978年期间,航空声呐研究室被撤销,有关工作由西工大水声研究室继承下来,马远良担任研究室主任。适逢1978年11月—1979年3月期间,马远良参加了海军赴法国技术考察团的工作,详细考察了法国的吊放声呐和空投鱼雷,观看了对方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的海上演示。他认为我们的差距并不大,于是产生了大幅度提高吊放声呐性能的构想。随即提出“低频、长脉冲与水下可扩展接收阵相结合”的创新方案,得到上级认可,第二型航空吊放声呐项目随即上马。他在1980年春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1年春该项目进行了原理样机船上试验,探测潜艇的作用距离达到赴法考察所见美、法同类装备的2~3倍。马远良于1981年5月去到了英国拉芙堡大学,在那里做出多项创新成果并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之后,那里出现了“中国小组”,他的两名学生在那里完成博士学位。马远良急于将在英国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国内项目中去,遂于1983年5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1983—1984年期间,他组织了全国首次有关水下噪声控制的国外专家讲学,安排接待了前来帮助西工大进行水洞调试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喷气推进实验室专家,兼做英语翻译。持续的劳累使他患上了严重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量失血后住进了急救病房。而他出院后继续进取,于1984年秋申请获准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时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马远良还兼任系副主任和西工大水下技术研究所所长。他组织解决了第二型航空吊放声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于1986年完成研究任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其间他的研究工作扩展到水中兵器,尤其是鱼雷自导领域,并于1985年领衔申报全国第一个水中兵器博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审批,成为该学科领域全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987—1989年期间,他看到舰载直升机反潜装备的大发展时机即将来临,随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精心准备、力争抓住机遇,承担新的装备研制任务。通过3个全国性联合体的大比拼,马远良领导的团队如愿以偿。1991年,马远良开始兼任航海学院院长,在任期间促成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两个部级单位联办西工大航海学院的盛举。1992年又一项为某型进口反潜直升机量身打造吊放声呐的研制任务落实到西工大。马远良同时主持两个重大项目。一个远,一个精,各具特色,齐头并进,于1997和1999年相继完成并装备部队。

新世纪来临之际,马远良倾注更多的精力培养青年人,探索新的学科前沿问题。其实,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工作已从信息电子为主转变为信息电子与海洋声学紧密结合。2005年以后,更从专注水声科技本身,转向声波与电磁波相结合,以及“跨界面波场物理学”的研究。他相信,这里蕴藏着新的突破。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后,他仍不断提出和探索前沿问题,组织试验,和青年人一起研究、讨论。他说自己到2010年7月已跨越第六个本命年,今后更要把时间用在培养年轻人身上。

马远良先后主持4种型号航空声呐研制,发挥了重大效益,是我国这一工程科技领域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在海洋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主持完成了30多项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课题,有2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一等和二等奖共13项,所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3项被评为优秀。已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合作出版专著和统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是我国水中兵器学科第一个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创建者。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100余人(含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其中涌现出国家智能机器人专家组组长、中兴通信技术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一批拔尖人才。马远良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目前继续承担着研究生教育和航空声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总装备部重大探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工作。

马远良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类推荐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华丽苍凉逆流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华丽苍凉逆流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本书是一本历史随笔集,讲述了二十三位民国时期传奇女性的跌宕的情感经历。本书从男女两性关系入手介绍民国那些女子,这也是大众最感兴趣的所在,加上作者清秀淡雅的文字,使这些民国杰出女性真实而丰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仅仅在读她们的“往事”,更会从湮没已久的传奇里,体验到自己在今世的情爱悲欢,会在某段感情里,想起书里的某个人,某句话。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 凤未

    凤未

    入宫五载却从未见过圣颜,自己五年来却从未见过夫君的样貌,只听闻夫君长得极其俊朗仪表堂堂。本想认命在皇宫里安安稳稳不求荣华富贵好好度过余生,可奈何命运弄人。他说,待他收复北夷凯旋而归时,便是他立她为后,让她真正成为他正妻之时。征战一年,每月寄以家书,奈何君问归期未有期,最后三月杳无音讯,北夷之地收复,回来的只有一支残破的军队、一封圣旨、一块半残的龙袍……
  • 一步破天

    一步破天

    一个普通的鱼人族源师,意外的成为一位长毛腿人类,他袒胸露乳只知道穿着一条大裤衩,行走于49层陆域,18层海域。一个阴阳鱼,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总是不点自燃的坑爹油灯,总是给他莫名其妙的指引!一段意外之财的传承记忆,到底是巧合还是时间的必然!一块破碎的石板,又预示着什么?破天,还是顺天!!!新人新书,多谢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求留言……建议先看下作品相关,里面有一些本书的大局设定,在书中就不一一说明了。
  • 逆天种植

    逆天种植

    天肖,一个父母双亡的可怜孤儿,一个不明损落的稀世天才,一个注定不能成为武者的废物。被同族兄弟冷落、嘲笑、讥讽的他在某一天非常悲剧地遭遇了魔物的袭击从山崖上落下,然后又莫名其妙地撞到了一个坑爹的农场,从此……嗯?你说黄金葡萄?呃,我这里放的都是白金葡萄。啥,你要一个千年灵芝?抱歉,那个我没有,万年灵芝要不要?哦,你说你有雷鸣地裂剑。挺厉害的嘛,要不要和我这把雷霆破天剑比一比哪边更强?———————随身带个神秘农场,珍品药材,逆天神器,垂手可得。每天拿个推荐票,看见此书,随手一投,霸王感激不尽。
  • 犹太企业家传奇

    犹太企业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妖少

    妖少

    他的生日是月圆之夜,满十八岁也就成人了,可他发现自己活了十八年,却不是人类。人不是人,妖不是妖,自己究竟是什么?PS:这篇偶尔写着玩,所以更新不确定。
  • 混世医神

    混世医神

    身份神秘的医生混迹美女如云的医院,从此艳福不断。上班有清纯实习生帮忙打卡,中午吃饭有美女上司的爱心便当,下班了还有美女总裁转车接送……萝莉,明星,空姐,性感尤物粉墨登场,暧昧不断,爆笑不断。
  • 风契

    风契

    二十年一次的武林大会即将召开,作为武林大会曾经最水状元的儿子,他将如何改变天下人看法。盖世神功如何修炼,天下无敌又如何
  • 乱世争锋之一

    乱世争锋之一

    一个怀恨报家仇,一个殊死卫忠诚,一个战血魔将胆,一个倾城红醉尘,一个伶仃命浮沉,一个血场斩枭雄,一个冷面血无情……一场乱世,七人传奇,谁与争锋,王者何从?
  • 婚浅情深:冷情总裁暖暖爱

    婚浅情深:冷情总裁暖暖爱

    她是人人眼中的弃妇,他是铁血手腕的霸道总裁。一次意外,两人恩怨纠葛,从此命运牵连......背叛,破产,险些失去至亲的痛苦终让她趋于崩溃。绝望之际,他逼她入墙角,声音冷冽:“白帆,做我的女人!”“凭什么?”“满足我,我帮你气死他们!”极度震惊之余,又会牵扯出怎样的阴谋与算计?为了她,他可以商界厮杀,亦可以安暖相陪,为了她,他可以与天下人为友,亦可以与天下人为敌,他不是冷,只是他想温暖的,从来只有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胆少年行

    孤胆少年行

    一本奇书,几经风雨,误入平凡少年手,一段人生,历经坎坷,终至康庄大道旁。亲情,爱情,友情,当我们无奈的失去它们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是在痛苦的仇恨中走向灭亡,还是在繁华的名城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