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4200000004

第4章 我的自传(1)

王士倬

我的出生地

我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的港下镇巷里村。我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具体的生日是1905年9月10日,当时乃前清光绪31年阴历8月12日。港下镇距无锡县城约22公里,现在有公路直达,汽车行驶一小时稍多便到。但在我幼时是相当闭塞的。那时要乘航班船进城,傍晚五点钟登船,在船上睡一夜,次晨九点至十点可达。无锡在太湖流域,溪流密布,城乡或乡镇之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木船,由船夫摇橹前进,并掌握方向。

我的家乡处在无锡、江阴、常熟三县接壤地区。距港下东约三华里是王庄镇,王庄的商店区属常熟县,距港下北约四华里是陈墅镇,陈墅的住宅区属江阴县;距港下东北约五华里是顾山镇,顾山完全归属江阴所辖。

当时县划分为几个市(注:相当于现时的乡),港下属于怀仁上市,简称怀上市,其首镇设在张泾桥。民国元年,即1912年,在巷里开办小学,称怀上市立第七小学,设在我们王氏祠堂里。这个学校的课桌与坐椅联结为一体,漆淡蓝色,颇为别致。这些桌椅都由张泾桥运来。县里派来的视学官乃顾彬生先生,张泾桥人,戴黄金丝边眼镜,颇受我们敬重。第七小学的校长叫程伯徵,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算术,很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教四则运算题,引人入胜。我后来学工程专业,要归功于程老师所打基础。

我的祖先及家庭成员

我的曾祖父叫梅卿公(注:王梅卿,家人尊称梅卿公),是前清秀才。我的祖父叫履初公,是前清举人。我的父亲叫博泉公,是前清的廪生(注:贡生中的尖子,也称拔贡)。博泉公自觉文章八股,应中举人,乃科举考场上不得意之流,死于辛亥革命前夕。他没有见过民国,可说是忠心耿耿的满清王朝的奴才。我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陈墅的姚陛芬,二姐嫁给羊尖的赵颂文,都是大地主。我的母亲须氏家乃王庄大地主。我家则比较贫寒,父亲约有150亩地,是一个小地主。

我4岁时母亲病故,6岁时父亲病故。但父亲在我5岁那年续弦娶了秦氏,故我有继母。继母还生了一遗腹子,即我的弟弟王士任。我的大哥王士伟,是哑巴,不会讲话。我的二哥王士 ,字达刚,乃我家最重要的成员,对于我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达刚是培养我成人的顶天柱。我还有一个哥哥叫王士僖,我叫他小哥,他可能是我家最不幸的人,生长在家境最贫困的年代,受的教育最少,仅毕业于省立第三师范讲习班,终生当小学教员。

母亲及舅妈

回忆我的母亲,她的面貌我完全记不得了。但有几件小事,倒是忘不了的。我3岁时,母亲教我唱山歌。歌词是这样的:“三岁小囝学摇船,脱落子橹绷河底里钻,跌湿子花鞋娘房里换,跌湿子衣衫天晒干。”歌词充分描述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母亲给我取一个绰号,叫“宋梅大”,因为她的娘家王庄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姓宋名梅大。她大概很喜欢那孩子,故给我也取那名字。我是母亲的第九胎孩子,并不得到十分宠爱,有一次我哭得厉害,父亲生气了,要把我扔出窗外摔死,母亲急忙跑到窗外接住。我母亲胆子特小。据说有一回,贼在半夜里钻进她的卧房从衣柜里拿东西走,她看着也不敢嚷。母亲不懂节育手续,听人说喂奶时月经不来,可以避孕,故对我一直没有断奶。母亲死了,我还爬到床上去抓她的奶喝,旁观者见之落泪。

我的舅妈很疼爱我,做些衣服给我穿。特别使我记得的是舅妈替我做了一件长袍,在腰部褶叠三层,准备等孩子长高后,放开褶子使长袍加长; 但经过洗涤后褶子部分的颜色明显地表现深浅不同,我感觉很狼狈。遗憾的是舅妈的儿子,即我的表哥须钟英吸鸦片,没有好好读书,也没有后代。

两个姐姐

我的二姐没有活到30岁就死了。她生下一个儿子叫赵振声。二姐夫赵颂文续弦,后妻没有生孩子。赵颂文死后的遗孀受赵振声欺侮,听说有一次吵架,赵振声竟用长条板凳摔击继母。传闻是否属实,无法查考。赵振声的面貌,据说与我酷似,人云外甥不出舅家门。振声的儿子叫赵启生,现任庐山水泥厂厂长。

我的大姐嫁给陈墅姚陛芬。大姐只生了一个闺女叫姚若英,后来一直没有怀第二胎。姚陛芬想得子,娶一妾叫瑞姑娘,妾也生了一个女孩,叫姚品璋,以后也不再生育。

姚若英在无锡教育学院读书时,认识了一个男朋友叫韦乐忍,四川青神县人。姚陛芬大概觉得四川离无锡太远,反对四川人。1930年至1931年我住上海时,韦乐忍经常来找我,他们知道姚陛芬比较容易接受我的意见,结果姚若英与韦乐忍结了婚。后来抗日战争期间,姚陛芬偕他的老母以及我的大姐和瑞姑娘等全家逃难到四川,在青神县落户。

1945年8月,我在赴大定以前,曾偕袁瑾瑜(注:王士倬夫人)及小毛(注:王士倬三儿子),由姚品璋带路到青神看望了大姐,那是我与大姐最后一次见面。解放后,农民分田斗地主,听说大姐作为地主婆挨斗,吃了很多苦。大姐非常节约,我从来未见她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在家里她的打扮酷似一个帮工老妈子。论脾气,大姐像我的母亲,二姐则像我的父亲。

童 年生 活

我的母亲身体瘦弱,据说患肺结核,因家务无人照料,所以把我的大嫂从港下接来,说是“冲喜”,没有办什么筵席就替士伟哑巴完了婚事。实际上我是由大嫂抚养的,从4岁到8岁; 其中我6岁的那一年因大嫂怀孕,我被送到严家桥她的胞姐徐家暂住。就在那一年,我开始在严家桥城隍庙里受启蒙教育。我读的第一本书,名《史概节要》,第一句话是“盘古首出”,第一个字是“盘”字,可谓相当复杂的字。那位私塾老师的姓名我从未问清楚,听说他教我念了不少别字。

幼年时和我在一起玩得最多的是王士佑。他的小名叫“彦官”,我的小名叫“连官”,在港下方言中,彼此差别不大。士佑当时父母具健在,并有祖父祖母。他的父亲每天下午回家,都带给他一块“橘红糕”。看惯了,我并无馋的感觉。士佑的祖父,我叫他“韦公公”,是叔祖辈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对我们很慈祥,从未申斥过我们。

但有一次我做了一件很蠢的事,那时我在江阴南菁中学读书,学会了抽香烟,韦公公来喊我吃饭,我马上把燃着的烟折断,扔掉一半,另一半塞进衣袋。殊不知在匆忙间,扔掉的是未燃着的,而塞进衣袋的却是留有火烬的半截。吃饭时,人们嗅到布料焚烧的气味,搜查到我的衣袋里的余烬,狼狈万状。

青年生活

在我10岁的那一年,博泉公的后裔分了家。二哥达刚初结婚就负担起培养士僖与我的责任。分家由公亲族长监督,把祖传的租田分为五份,继母和士任为一家另加养老田3亩,士伟一家另加长孙田3亩,我的一份为24亩地。后来解放后我自称是24亩田的小地主。我与士僖就跟着初结婚的达刚嫂嫂同吃。

二嫂对我的态度显然与大嫂不同。大嫂看我是一个小孩子,我3岁就跟着她长大的,二嫂却把我当大人看待。初接触时我已10岁,懂事与不懂事之间。我与二嫂同住一室,但从未同住一床。某晚,我要撒尿,但灯火已灭,我要求她点灯,她让我就站地上撒尿,宁肯第二天天亮后抹扫也不愿点灯。她打毛线衣用的一根铜针被弯曲了,她问是不是我弄弯的,我说“不是”。她再问“不是你,是谁呢?”我说“若是我,我马上倒地摔死。”她觉得我那样赌咒发誓冲撞她,气得哭了。有一次吃午饭时,我把一条鲫鱼吃得仅剩一点尾巴,推给她并说“姐姐,你把尾巴吃了吧。”她大怒,把鱼尾巴摔到地上,说我轻视了她。某日午饭时,我从小学回家,她被穆家请去做客,留言要我也去穆家,我坚决不去。因为穆家富,我家穷,乃人所共知,我要求她回家做饭。

巷里王氏族人

我的高祖父叫什么名字,我至今不知,恐怕亦无法打听了。高祖父大概是很有气魄的人,在巷里建造的房屋,布置规划,颇具匠心。墙门当然朝南,迤北约百余米为后山墙,中设大厅,取名“孝友堂”。高祖父有三个儿子,我们称谓大房、二房和三房。大房住西边,二房住东边,三房住后边。大房有我的叔祖父,我叫他“韦公公”,他的儿子叫王冠千,我称他“巽叔叔”,他的孙子就是常与我玩的王士佑及其兄王士佐。大房还有我的伯父王哲甫及其弟王鉴如。哲甫有三女二男,我叫他们翠大姐、小眯姐、幻姐及士修、士企。鉴如有五女一男,即文杰、文淑、文化、文华、文粹及士伸。

二房人丁不旺,有王沂清,我叫他“小春叔”。他有一子叫王士优。还有一个伯母,我们都称她为大娘,无子有一女,养在深闺,很少露面。二房还有王镜秋,我叫他“宗叔叔”,他吸鸦片,没有儿子,娶妾叫凤姑娘,不规矩,她的女儿有些来路不明,这女儿更不规矩。

我是三房后裔。三房是读书人家,曾祖父梅卿公是秀才,祖父履初公是举人。三房的人口众多,房子不够住,我的叔父王露峰就在隔河建造新屋。露峰有三个儿子,大的叫王士杰,字英北,乃我们士字辈最大的,我们称他为“大阿哥”。二儿子叫王士佳,字品韩,天津北洋大学法律系毕业,可惜30多岁就病殁了。三儿子王士倜,字自惕,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曾教过中学数学。

我还有一个叔父叫王澹中,字菊人,大概30岁左右就病殁。她的遗孀发了疯,是痴子,整夜不眠,大声自言自语,有时深夜出走,到田野去倒卧路边。她的儿子王士信,晚年患羊癜疯,卧死路上。士信有一儿子,听说也不正常。

巷里其他人家

以上所讲都是墙门里的王家,被当地人称为关门王家。墙门外西邻,也有姓王的,即王增贵夫人。我叫她“增大娘”,我的胞兄王士僖即过继给她为义子。再往西就是巧金的家,继续往西就是穆家了。穆家堪称巷里首富,与我们王家有亲戚关系。我的三姑妈嫁给穆二先,我叫他姑父。但三姑妈早死,穆二先续弦也是排行第三,我们叫他“三伯”。这一位三伯很“贤惠”,与我们王家交往和睦。他的儿子穆韬臣和我的胞兄王达刚更是亲密无间。

穆韬臣好色,与港下孙家的一位姑娘通奸,被痛打一顿后,娶该女为妾。港下孙家是我大嫂的娘家,韬臣之妾比我大嫂晚一辈,她叫我“连叔叔”。她的儿子穆澄,1944年毕业于成都空军机械学校中级班。韬臣的大儿子叫穆清,字吉甫,解放前任无锡县参议员,俨然豪绅,解放后作为大地主被贫下中农狠斗。传闻穆家地窖中,被查出银圆银锭。

穆家再往西的一家也姓王,叫“大相官”,此家再往西是一片砖场叫野场。野场再往西是稻田,隔百余米便是观音庙。更西到西坝头,乃巷里村的西界线。

关门王家的东墙外是王鉴如的家,更东是丁家,隔一竹园便是杨茂生家,当时乃巷里的东界线。再往东约百米便是东坝头,乃通往城乡的水码头。现时王开建的房子即在东坝头,已与港下镇联结。

我 的 教 育

二哥达刚指导我的教育。1915年我在怀上市立第七小学毕业后,到无锡县城投考省立第三师范的附属高等小学,以第二名被录取。达刚觉得我不必进附小,他找到了五房庄我的叔父王营征,字胜筹,请他当我的导师。胜筹叔与我的先父王博泉颇有交情,慨然允诺,当年即带我到沙洲市立第一高等小学就读,地点在合兴街,即今日的张家港市。半年后,胜筹叔受聘到陈墅姚润坤家当私塾讲师,我也跟着到陈墅。那是所谓改良私塾,除语文外,还授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等科目。

二哥达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知道北京有一所清华学校,是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办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公费留美深造。他就鼓励我投考清华。

我投考清华三次。第一次是1916年,列榜上备取第16名; 第二次是1917年,改名王汉才,列备取第8名; 第三次是1918年,列正取第3名。是年江苏省共录取9名,为刘丙彪、朱湘、王士倬、过元熙、唐亮、陆坤一、谢启泰[1]、刘家骐、陈銮。

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均委托各省教育厅办理。各省录取的名额每年略有差异。1916年为16名,1917年为12名,1918年为9名。我在1917年未被录取清华以前,同时投考了江阴的南菁中学。

南菁中学不是省立中学,其经费来源是一批在长江淤积起来的沙田。学校的正式名称为江苏公立南菁中学,校长为袁希洛,乃日本留学生,当时办学的宗旨是培养农林人才。南菁的校风不大好,入学学生的年龄彼此相差不少。我当时12岁,而同宿舍的竟有17到18岁的,还有已结婚的人。

初进宿舍的一晚,同室有一郭某,因行李潮湿,经与和我同去的李国熙商量,暂与我同床而睡。不意夜间郭某乘我熟睡之际,与我接吻并用阳具与我的阳具玩弄,直至出精。我尚未发育,不知精为何物,痛恨郭某,但力气不足,不敢与他打架。

学校开运动会时,有一面旗子,大概是运动队的队旗,老师命我拿着旗子站在主席台的一侧。年长的学生们都讥笑我,认为拿旗子的小孩儿是运动员们的玩物。总之,我在南菁中学的一年时光,是我毕生最不愉快的一年。

同类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热门推荐
  • 默自尘渊

    默自尘渊

    =============================================================================================
  • 未来之机甲女王

    未来之机甲女王

    见证了母亲柔弱悲惨的爱情直到最后凄惨死去,让她对爱情冷漠。被人失手推下楼,却穿越到千年后的未来,一个富家庶女身上。因为原主的废物,让她在学校倍受排挤,家里被嫌弃。一次偶然为了保护母亲激发了潜能。从此以后她便不再是废物,在还未强大之前,她不仅要面对大夫人刁难,同父异母姐姐的挑衅,还要平复父亲的不信任。看她身怀惊世异能如何找到那立足之机,如何站在那强者之颠?
  • 潜规则游戏:与狼共枕

    潜规则游戏:与狼共枕

    “臭丫头,你找死吗?”初次见面,她让他胳膊脱臼。一记粉拳过去,他的左眼青紫成熊猫眼。她却轻描淡写一句“抱歉,一时手痒”醉酒失身,惊愕过后,从皮包中抽出一沓红票子,天女散花般洒落在床,“就当姑奶奶我瞟了回男人!”一场国际宴会,让他得知她的真实身份,“既然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们从此再无瓜葛!”她包袱款款走的潇洒。狂傲邪少全世界通缉:“想逃?休想!从这一刻起,我是你的保镖,而且还是贴身!”
  • 刁蛮公主变形记

    刁蛮公主变形记

    倒霉催的罗安妮,被爸爸送往大山深处改造,从此开启暗无天日生存模式,各种问题纷沓而至。罗安妮:茅房脏,刘砚:重新盖。罗安妮:吃不惯粗茶淡饭。刘砚:我去钓鱼,抓野兔。罗安妮:我想你把我娶回家?刘砚:这个…容我考虑一二,斟酌再三。
  • 异世穿越者的平凡生活

    异世穿越者的平凡生活

    穿越者宋景穿越后按部就班的生活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成了……
  • 暗皇凌天

    暗皇凌天

    暗皇凌天,我灭诸仙,轮回百世,永生之颠!为爱报仇,为父争光,主角走上了一条力压千古,震慑十方的不悔之路,踏破苍穹之巅,撕碎宇宙之王,在永恒孤寂的黑暗里,绽放出璀璨不朽的光芒。
  • 极品冥警

    极品冥警

    一个在冥界经过千辛万苦锻炼,成为冥界警察中一员的少年为何一再逃亡?一位冥警和众多女魂一起逃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这条逃亡路上他会遇上什么?“帅是帅,但你不能坏!强是强,但你不能狂!给我记牢了。”他说。
  • 潘石屹的坎

    潘石屹的坎

    他,地产大亨,身价不菲,拥有“华尔街夫人”,微博粉丝上千万,在这个房价高昂的时代,秒杀众多人的梦想。然而,市场坎、管理坎、媒体坎、家庭坎……样样他也曾遭遇过。浮华的光环背后,谁能想到他也经历了一路坎途?本书用大量真实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潘石屹由暴穷到暴富、引领建筑潮流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他屡陷困局的艰辛创业路,揭示了他不做大多数、乐观自信、敢于正视危机的独特个性和智慧,对于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颇有启迪。
  • 太上三元赐福敖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太上三元赐福敖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电击少女

    电击少女

    宇宙历西元965年,天旋星系七彩晶石的矿脉被探险船队发后,随着七彩晶石的作用被一一开发出来后,银河宇宙的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超能力时代。轻云,一个15岁的少女,来自于小国云秦联邦的农牧星嗒嗒星。由于3岁的时候吃了一只森林松鼠赠予的奇怪果子,她的身体变成了带磁电的体质。由于这种特殊的体质,她前往了天蓝星学习,进行自身超能力的开发。故事从这里开始了……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