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1300000011

第11章

规定的时间到了,志愿者返回后,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只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但许多人相信,心情好坏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决定的。

“心情糟透了,唉,考得这么烂,我算是完了。”

“他居然这样说我,真是的,害我几天都吃不下饭!”

“约好了十一点看电影,这都十二点了,他居然还不到,我现在什么心情都没了,都怪他!”

……

是啊,当我们感到愤怒或忧伤,我们会认为是别人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感到受挫或忧伤,我们倾向于责怪自己的处境。然而,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并不是人和事让我们喜悦或悲伤--它们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刺激。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包括观念和想法)决定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感受。

为了阐明这一理论,埃利斯提出了“A-B-C”模型:

A代表“前因”(antecedent)(引发反应的情况)。

B代表“观念”(beliefs)(我们对该情况的认知)。

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我们的感受和行为)。

尽管我们倾向于责怪“A”(前因)造成了“C”(结果),其实是“B”(观念)使我们产生了那样的感受。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设想你考试成绩不佳,你很沮丧。

A:前因:没考好。

C:结果:沮丧,失望,抑郁。

你感到抑郁(C:结果),不是因为你没考好(A:前因),而是因为你的理念:认为自己必须考好,成绩不好,就进不了好大学,这个后果是你所担忧的(B:观念)。

可见,这种抑郁还是有好处的,可以促使自己及时反思,知道自身不足,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计划,清理自己的知识仓库,从而有利于成绩的提升。

这时的抑郁情绪体验,还是恰当的。

可是,一旦抑郁情绪萦绕于我们心头,会让我们精力不济,难以集中注意力,内心惶惶不安,学习效率下降,使我们犯一些低级错误,这既使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又觉得该做的事太多,不知从何做起。失败情感体验的不断反馈,会使我们更为沮丧、失望、无助,抑制了大脑,影响我们的思维效果,最终导致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这时的抑郁情绪体验,是不恰当的。而不恰当的情绪宛如洪水,不仅不能滋润土地,而只会席卷一切,使糟糕的情况变得更糟,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所以,当过度的抑郁席卷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应该改变固有的观念,把抑郁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发挥它的正向作用。

那么,到底有哪些错误观念,导致我们抑郁难言呢?

三、那些害人的不合理信条

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我们从他们的自动思维中就可以找出答案。遇事就联想到消极、痛苦、郁闷的人,他的生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幸福沾边,即便他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多么地优越。凡事能够联想到积极、进取、愉快的人,即使他的生活水平一般,他的幸福感也是比较高的。

不同人的自动思维差异是很大的。男生杨程和乔军碰到女生蒋明丽,两人齐齐和她打招呼,但蒋明丽没理会他们,低着头走过去了。杨程的第一反应是,“哦,她可能正在想事情,没看到我们。”乔军的第一反应是,“她怎么会这样?太傲慢了吧,故意不理我们。”不同的自动思维,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阿尔伯特·埃利斯观察到,人们天生就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挫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他注意到,有些人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已成为习惯,因此他们尤其容易心烦意乱。按照埃利斯的说法,我们的思维如果违背了我们追求生存与幸福的内在欲求,那么它就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坚持某个信念却使你经受不恰当的愤怒、抑郁、挫折感,或者使你的自尊心受损,或者妨碍你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那么,你的信念就是不合理的。

他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不合理信条。

不合理信条

表现

(一)专横的“应该”

我的表现应该永远完美。我应该永不犯错。我应该总是高效率地利用时间。我的生活应该无忧无虑。我应该总是能够控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听上去很励志?可是,这专制的、绝对化的的“应该”,却让许多人脆弱得容不下一点失败,听不得一点批评,受不得一点委屈。这种苛求令我们苦恼,因为生活中总有不如意: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偶尔也会偷点懒,犯点错,也会有些人不喜欢我。

(二)非黑即白的思维

这是一种看待事物走极端的趋势,认为事物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忽略了中间状态。走极端的看法使得思维模式发生扭曲。比如一位同学考试分数不高,就说:“不能考进北大,我的前程全毁了。”这就是典型的非白即黑思维。其实,他还有很多选择,不能进北大,进入一般的院校,依然有良好的前程。

(三)以偏概全

碰到一个骗子,就觉得天下人都是骗子。受过一次感情的伤,就认为天底下男人每一个好东西。我们往往以有限的依据为基础,对自己和别人得出了消极的结论。仅凭一次经历,我们就用“总是”、“从来不”、“每个人”这样的词汇来思考。比如,“我总是在重要考试上出漏子”,“每次试图和朋友沟通,都毫无用处”,“高中三年,我简直就虚度了”……

(四)心灵滤除

一些根深蒂固的信条,会让我们戴上有色眼镜。和我们信条一致的,我们就感知;和我们信条不符的,我们就滤除。假如你认为世界充满了敌意,人们彼此漠不关心,你就会注意那些证实这一观点的信息——比如老人摔倒没人扶、饭店炒菜用地沟油,而滤除那些相反的证据——老人一辈子节俭领养了十个弃婴、大学生捐献骨髓救人性命。

(五)草率得出负面结论

很多人倾向于对各种情况得出负面结论,而不管支持这种结论的依据是多么有限。当事情出了差错就立即设想最糟的后果。他们还会从最消极的角度来曲解他人的意思,从而感到难受。

(六)贴标签

忽视实际情况,给自己、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我成绩不好,我一钱不值”,或仅凭一两件事就概括了一个人的品行。这是一种自我挫败的做法,因为它对你的愤怒和憎恶火上浇油,浪费你的精力,还使你跟别人难以相处。

(七)灾难化思维

偶尔流鼻血,就认为自己得了脑瘤。一次成绩不佳,就觉得高考无望,一辈子毁了。这样的人习惯性地关注负面的可能性,例如失败、丧失、痛苦、灾难或者被拒绝。他们跟自己讨论可能降临的灾祸,常常涌现“假如”、“万一”之类的想法,于是内心永无宁日,无法全心处理手头的事务。

(八)自找罪受

小孩子看到家里贫寒,就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其实这并不是他造成的;走进教室,忽然听到后桌嬉笑,就误认为是笑自己;走在校园里,向老师打招呼,老师无视而过,就认为自己不受重视。这样的心理状态,就是自找罪受,自寻烦恼。

四、检测我们的不合理信条

注意我们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因为这让我们得以辨认那些造成糟糕心情的认知活动,那些认知活动值得盘问。为此,监测我们的想法很有帮助,我们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最好的办法是:每当我们心情不好,就写下自己的想法。一旦我们这样做了,通常就可以辨别与这些想法有关的信条。

陈思文刚刚读完高三,在这一年中,他一直努力学习,并决心进大学读法律,成绩出来后,他发现自己的分数不够念法律,于是觉得被击垮了。他想:“这不公平,我苦读了一年——所有的牺牲却都付诸东流。白费了一年功夫!我的前程毁了!”

陈思文错过了自己很想得到的东西,当然会感到失望。当他被迫接受现实,当他考虑自己的未来,在一段时间内感到悲伤也是正常的。然而,陈思文失望的程度是由僵化的信条造成的——他认为自己必须达到某个目标,结果却没有达到。陈思文的信条包括——

·人生应该是公平的——付出一定要有回报。

·我必须总是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我们不能学法律,我的一生就完蛋了。

·达不到目标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他身上有“非白即黑”的思维。忘记了就算不能读法律,也可以选择其它专业,生活照样可以很好。

我们再来看曹世杰的例子。他在狱中,曾写过一篇自白,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母亲由于不明原因去世,自己当场目睹了母亲被解剖的过程,这对我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而父亲的脾气本来就不好,母亲去世后他的脾气就更加暴躁了,经常骂我……而父亲因为我分数够而没有报考军校或免费师范而大发雷霆,他说家里本来就相当困难。后来我仔细想了想,也确实理解他,从那以后我心里就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自己上大学后因为相貌、经济方面原因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与歧视,加之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谈,遇到什么事都爱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以后,便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抑郁感与自卑心理。经常呆在寝室里发呆,也经常藏在被窝里掉眼泪,严重到了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才敢出去的境地。同时,成绩也一落千丈,甚至考试都不敢去了。白天遇见人时也从来不敢抬头,但还是逃不掉别人的歧视与取笑。想到无法面对家人时便极度自责与怨恨,对取笑我的人产生了极度的愤恨心理,只能在痛苦与怨恨的伴随下度过每一天。到后来严重到感觉所有人看我的眼神,与我交谈时的表情都是在取笑我。

案发当天,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看电视时,对电视里演出的小品的精彩片段,同学们都大笑不已,而我莫名其妙地感觉到这种笑声是对我的嘲笑,顿时心中产生了极度的烦躁与怨恨,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于是莫名其妙地带上刀漫无目的地就出去了,之后头脑一片空白,直到刺了被害人张某并被制服后,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弥天大祸……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有许多不合理信条。

不合理信条

表现

其一,自找罪受。

家里困难,他没有读免费高校,就觉得愧疚,认为对不起父亲。他“严重到感觉所有人看我的眼神,与我交谈时的表情都是在取笑我”,听到同学们看电视大笑不止,就认为是在嘲笑他。显然,这都是自找罪受。

其二,贴标签。

他因为被人说了几次“皮肤黑”,就认为自己相貌丑陋,不敢与人交往,“白天遇见人时也从来不敢抬头”。其实从照片上看,他长得挺端正。

其三,灾难化思维。

他因为几次成绩不好,就觉得再也考不好,“考试都不敢去了”,“想到无法面对家人时便极度自责与怨恨”。

其四,草率得出结论。

上大学后,他“因为相貌、经济方面”不太好,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与歧视”,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其五,心理滤除。

我们看他的自白,看不到一点暖色,全是压抑和苦楚。他不爱与人交谈,遇到什么事都爱憋在心里,有抑郁感,有自卑心理,不敢正视别人,听到笑声就烦躁、怨恨。显然,他把光明面都自动滤除了。

或许往下挖掘,他还有其它不合理信条。这些罗网将他的内心死死缠住,最后让他陷入崩溃。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时,就要及时反省,防微杜渐,避免造成悲剧。

为了形成健康一些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辨认自己那些导致不安情绪的观念和思维模式。这样做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我们感到不安时监测我们的认知活动,或者说,信条。

现在我要你捕捉自己的信条,最好的办法就是写ABC日记。接下来的几天,无论何时,只好感觉到内心受到困扰,感到抑郁、不安,请把不好的事情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是“不好的事”,尽量描述详尽,记下人物、时间、事件和地点。

第二栏是想法和信条,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

第三栏是后果,请记下你的感受。

我的ABC日记

不好的事

信条、想法

后果

五、批驳不合理的信条

我们的心灵都有一道城墙,守兵便是理性和自尊,面对外来的批评和攻击,守兵会奋力反抗,而不会坐以待毙,被轻松攻陷。但如果祸起萧墙,往往难以抵抗。正如前面所说,遇到“不好的事”,让我们自我谴责,自我批评,如果程度适中,促使我们自省自悔,当然有利于成长,但若是沉湎于自责,或是过分苛责,往往自怨自艾,甚至陷入自我毁灭,自然对成长不利。这时,我们就要反思:这信条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我们知耻后勇,改变自己,改变环境中不尽如人意之处。若是发现信条逻辑上说不通,甚至有灾难化的趋势,就要及时反驳,以免心灵受到更大伤害。那些所谓的“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没劲”、“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了”之类,往往是情绪泛化,如毒汁熔岩,在腐蚀我们的健康了。

所以,埃利斯在ABC模式之后,还加上了D(disputation,辩驳)和E(Energization,激发),他用“辩驳”这个词来描述我们质疑自己思维方式的过程。

我们一旦弄清了使自己难过的想法和观念,下一步就是辩驳它们。学会辩驳,从而最终改变使我们感到难受的认知,是避免和释放很多不安情绪的关键。

同类推荐
  • 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事

    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事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二十几岁是最美好,也是最宝贵的日子,事业、健康、爱情、友情、亲情……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在这段日子里整理、努力,只要在这段日子里,把所有需要去做的做好,你的未来就会一马平川,如果你虚度了这段光阴,那你的未来会成为你的包袱。本书主要告诉那些正处在二十几岁青春年华的读者,在这段美好的时光中,你应该从事业选择、工作经验、爱情观、健康理念等诸多方面着手,去完成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为未来的日子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文字明了简洁,结构清晰严谨,结合各种事例对如何做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从做事时目的要明确、讲究条理和方法、不怕失败、善于借力、细节、创新、机遇等方面出发,借鉴和汲取了许多处世办事的精华,配以生动的事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办事的方法、手段和技巧。通过阅读《这样做事,提早成功20年》,读者朋友可以在做事时把握好分寸,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做好。
  • 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本书全面讲述流传于哈佛大学百年的成功原理,揭开哈佛大学成就无数精英的独门秘密,和盘托出哈佛大学数百年来不为人知的成功法则。读完这本书,你也可以从平凡走向卓越,从普通走向巅峰。
  • 识人三经:观人学

    识人三经:观人学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
  • 给自己点个赞

    给自己点个赞

    本书是一部超人气励志暖心文集,由豆瓣、人人、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一批作者联合打造,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共同探讨如何这复杂的世界里面对平凡的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才能够迎来更好的未来,屡次成为热门话题,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参与。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挺自己一辈子。网络人气作者治愈暖心文集,数十万粉丝共同关注,超百万次点击量,要相信,你是最好的自己。
热门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本来本书已经设置成完结状态,是无法继续更新的。可能是改版后的原因,导致出现了可以继续发布章节的这个错误。现在错误已经修复,后台无法发布新章节……这样导致我解释不了,所以只能改在简介上面了。我很想写完……但或许是天意,千言万语只能说声抱歉。新书九月初活着中旬的样子发布……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想想就很激动!
  •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夏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逆战之天才命师

    逆战之天才命师

    少爷我必须狂拽风骚吊爆天啊!去他妈废柴!高富帅?碾压!天才?啪啪打脸停不下!美人?推倒啪啪,咳。且看二次穿越者在大混乱年代,血雨腥风的辉煌岁月!----轻松基情诙谐满满滴!废柴退婚-我吐-------
  • 缘份太浅

    缘份太浅

    此文献给我的爸爸,没有“亲爱”做定语。老天给了我们缘份,却只有6年的时间。写下这些,我只是想让爸爸在天有灵,知道他并不孤独,世界上是有一个人爱他的,那就是他的女儿,他有一个值得骄傲、自豪的女儿爱着他。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无法否认的。……
  • 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

    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

    【大结局】他以嗜血闻名,行事向来高深莫测、不合常理、阴晴不定,传闻他以人血为食,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世人称之为魔王。她立志赚尽天下财,不管黑与白,凡挡她财路者,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算妖魔鬼怪来了,她也照砍,可偏偏遇上一个煞星克星……他以为她只是个生性贪玩、调皮捣蛋的古灵精怪,却不料是个深藏不露、笑里藏刀的厉害角色……她以为他只是个冷酷无情、剑走偏锋的嗜血狂魔,却不料是个用情至深、十全九美的好男人……当冷酷无情的嗜血魔王遇上深藏不露的古灵精怪,造出两个举世无双的小萝卜头时……【夫妻篇】某打翻醋坛子的男人,看着旁边数银子的某女人,问:“如果我和银子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哪个?”某女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先救银子。”“什么?”晴天霹雳啊!“因为你不会沉下去,银子会。”无语……【父子篇】“爹爹,你长得很像我。”“儿子,是你长得像我。”“好吧,娘亲说爹爹在更年期,要让着你。”无语……【父女篇】“爹爹,情敌叔叔帅帅。”“女儿,他有爹爹帅吗?”“好吧,爹爹也帅帅,娘亲说的。”无语……
  • 大日神尊

    大日神尊

    太监了.....................................实在没人看。。
  • 唯暗之光

    唯暗之光

    内最炙手可热的新晋明星,苏琪年,一时间绯闻缠身。私生,错爱,背叛。经历生死别离后,她前往法国,期盼寻觅着,也渴求着某种解脱。决定此生只守护她一人的衍说,两人尽管有着太多的承担经历,却注定错综复杂,爱恨纠缠。从童年就开始种下的阴霾,母亲过早地离去,被近亲领养后的冷眼。到成长过程里,遇见浓烈纯粹的黎安,充满黑色暴力的林默。苏琪年。她像一株生长在极致黑暗里的向阳植物,生的纯洁又妖冶,爱憎极端,偏执分裂。在幼年时就已根植于心,重逢时更是给过她无尽温暖与庇护的摄影师沉和,也同时给了她最彻底深邃的绝望。暴戾。嫉妒。贪婪。愤怒。自私,善变。伪藏。隐欲。人性的弱点与阴霾。是否唯暗,才能够带来光明的可能...
  • 妖痕传说

    妖痕传说

    我叫“痕”。我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个世上,我只知道从我记事起就有一头巨大的白狼陪着我,我叫她叫妈妈,她教会了我怎么捕食、怎么追踪猎物,她教会了我如何分辨其他动物留下的气味、如何统治这片领地,她教会了我在森林里要处处小心,教会了我这片森林的生存法则,教会了我生命的无常。呵,生命的无常!
  • 征服九美路线图

    征服九美路线图

    带着武尊的实力重生附体,灵罗城的天才少年萧七因此跌落神坛,却被卷进了美女与争霸的旋涡,站在玄罗大陆的风口浪尖,孱弱少年能否驰骋江山,纵横天下。《九美图》代表着玄罗大陆上最为风华绝代的女子,或人,或妖,或兽,或仙……谈笑间风姿绰越,顾盼中美目流莹,莲步上摄魂夺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