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1200000002

第2章 序言

幸福的人赢得未来

读书很苦,读书很累,读书很无味。

或迟或早,你会爆出一句:我在为谁读书?当然,长辈们循循善诱:为了你自己啊,上重高,读名牌大学,过好日子啊。哦,你似乎懂了,于是你拿出悬梁刺股的劲头。终于,你如愿以偿。但没能快乐几天,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学业、就业,然后是房价、物价……

如此看来,真是人生无处不辛劳啊。

于是我们开始了反思:我是谁?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在这不长却极折腾的一生里,我到底在追寻什么?或者说,我们生活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从亚里士多德到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我们追求的终点,是幸福。

是的,幸福。

那么,幸福是什么?

心理学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愉快心情,对生活满足,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且以后还能持续久远。

可这样的定义,只说明结果,却没有说原因,更缺少方法。

所以,我们的疑问变成了,我们怎样才能幸福?

幸福首先源于内心的富足

广告里说,当你拥有了豪宅,拥有了名车,然后去马尔代夫旅游,你就幸福了。电视剧说,拥有爱情、亲情,享受天伦之乐,你就幸福了。当然,当然,这都不错,我们都很向往。但人的天性就是,得到了就不珍惜,未得到的更具诱惑力。人心有个深深的窟窿,该怎么填补?许多人选择向外界索取更多,买更高档的住宅,买更昂贵的汽车,赢得众人关注,可他们的内心并不因此而得到安顿,因为幸福极具主观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在的标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而且,这种不满足,还有个副作用。甘地说:“我们这个世界,足以供应人类所需,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其实,正是心灵失衡,不知幸福真意,造成消费社会,并向外界扩展,造成了生态危机。

那么,到达幸福,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塞利格曼的嫡传弟子,哈佛教授本-沙哈尔写了一本书,就叫《幸福的方法》。他认为,幸福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过程的利益;意义则是有益于他人,属于目标的利益。比如说,沙哈尔写这本书,过程很快乐,写成之后,能给读者(或学生)带来帮助,这就是幸福。

这一点,我非常认可。因为我谈人生规划,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进行合适的定位,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己的使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心目中的“快乐人”有一番生动的描绘:

“他一觉酣睡到天亮,跳下床铺,一边穿衣一边唱歌或吹口哨,下楼时容光焕发,稍有刺激就会哈哈大笑,真是一位精力四射的健康人。他不仅意识到自己已有的成功,而且由于自己的能量、敏捷、多谋,对将来也充满信心。就这样,他满心喜悦地开始自己那天的工作而没有丝毫厌腻之感;他每时每刻都体会到高效率工作带来的满足;回家时还有大量的剩余精力进行好几小时的休闲活动。”

多美好的场景。对比萎靡不振的上班族,真有天壤之别。

于是,我写下了本书的第一部分,“人与自我如何相处”。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价值(自爱),并懂得幸福不是静态,而是动态,于是选择自强不息。如何自强?必然是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同时,要想发挥潜能,自然不能浪费光阴,于是需要“自律”。但只顾进取的劳碌命并不可取,我们还要活在当下,感受身边的美好,这就是“自乐”。

于是,这样的人自强不息,又悠然自乐;严谨自律,又自爱自信。同时无论身处什么境地,他们总会顽强地崛起,并发现世间美好的细节,陶醉于湖光山色。

幸福在于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毕竟是要在社会中生存,独善其身完全不可能。比如,要想自主选择,在“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的时代,就无法实现。要想滋养一颗富足强大的内心,还需要一个清明的社会环境。

于是,我又撰写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人与社会”。

当代社会,充满竞争。这话不假,同时也是好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繁荣,源于诸子百家争鸣,既是争鸣,定然是竞争,看哪家思想能一统天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小小的佛罗伦萨就涌现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三大师,也是源于激烈的业务竞争,艺术家也要抢饭碗啊。

要想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当然要有竞争意识。竞争赋予我们活力,也让社会得以发展。

但竞争最需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否则将陷入无秩序的弱肉强食。而如何保证公平正义的实施,不是靠神的赐予,而是靠民主的声音,言论的自由,法治的剑锋。所以,一个牢固的社会大厦,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是四根最坚实的巨柱。

此外,我们还要在大厦涂上了博爱的颜色,让社会充满和暖之气。再装饰着艺术的花朵,让人心灵完整。这样的社会,让人由衷地喜爱。

其实,这样说毕竟有些生硬,不像我的语言风格。好吧,描绘一个小场景,歌颂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幸福。

与好友相聚于家里,互吐肺腑,无所不谈,话题忽东忽西,天南地北,想着便谈,谈完即换,若有会心处,便兴致高涨,于是茶酒助兴。再看个人姿态,也是全然无拘束,或在沙发上斜躺,或在地毯上安坐,手脚都安放在最舒服的位置,心也安放在最舒服的位置。

想想看,多美好!

幸福是与天地精神往来

本来,这本书写到这里也就够了。

冯友兰却说:“竞争共赢,属于‘功利境界’;仁厚博爱,属于‘道德境界’。这都很不错,难能可贵。但人还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天地境界’。”

什么是“天地境界”?

冯友兰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这话说得玄了,神秘了。

哲学需要回归生活,然后就可以理解。于是,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个幸福时刻。

夏始春余,我在植物园里小憩。当时阳光灿烂,气温合宜,我躺在长椅上,看头顶的枫香树。新叶初生,纤尘皆无,小而精致,在风中摇晃着,被阳光一照,青翠晶莹,可爱无比。风很清澈,抚摸着身体,几乎能渗入皮肤。或者说,身体化了,不在了,融入春光之中。当时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庄子的话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处在这种境地,确实身心和谐,无比幸福,觉得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于是想到了这样几个字:活在珍贵的人间!

这莫非就是“天地境界”?

冯友兰说:“是,天人合一,至美至善。但又不够,真正的天地境界,还需要我们参与宇宙之造化,这就《中庸》说的:‘赞大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培育生命)。’”

乖乖不得了,人有这么大能耐?

有。我们人类能量之大,不是都改造了地球吗?改造原本是不好的,会破坏亿万年形成的生态平衡。但看目前的架势,改造不能停歇,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好一点的改造方式,帮助天地化育生命呢?

中西哲学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懂得所有生命都紧密相连;我们不再掠夺自然,而是道法自然,用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要开发新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受伤的土壤与河流。就算身在商界,我们也要知道,只有低能耗、零污染的项目,才能不伤害地球,从而获得社会认可,保持基业长青。

于是,我写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人与自然”。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敬畏生命”、“道法自然”。

写着写着,一则新闻占据了大小媒体。

李开复病了。我一惊,因为我在小说中的杨略父亲,同样也得了癌症。这是某种巧合吗?我想不是,因为这是每个人会遭遇的困境。

李开复一生勤勉,在学业、商业上卓有成就,又关注青少年成长,给他们写信,于是倍受尊崇。然而正值英年,却得了癌症。此刻的他,幸福吗?会有抱怨吗?

是的,我们或早或晚,总要面对这个终极问题:人生有限,却渴望无限。在死神临近的时刻,我们能像王阳明那样坦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吗?

幸亏孔子给了我们精神力量,他说:“为而无所求。”原来,终极的幸福,天地境界的幸福,是要乐天知命,懂得万物随化,才能让人奋斗,同时又乐于接受最后的成败。庄子告诉我们解决之道:“安时处顺,哀乐不入。”用智慧来破除忧烦。

达到如此境界,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这才是“至乐”。

于是我又添了两章,“乐天知命”与“诗意栖居”。当然,我肯定还做不到。那需要一生的修行。

远见,让我们无可替代

说着说着,话题就有些沉重。许多青少年会说:“这样的境界很高,我很向往。但是,我太年轻,还达不到,我更关注如何考大学、找工作。”

所以在文章最后,我们来谈谈如何赢得未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的格局。

在近代史上大放异彩者,无不目光敏锐,看清了时局变幻,引领了时代潮流。他们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力主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得以复兴。这些人大部分时间在想什么呢?答案是:他们在思考未来,寻找前途,以及通往这未来的途径。而那些试图开倒车的人,都成了历史车轮上的尘埃。

于是孙中山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潮流就是走向生态文明。

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人类依然目光短浅,认为占有、消费、享乐,才是人生意义所在,那只能日益穷奢极欲,最后耗尽地球的所有资源。于是,21世纪对于人类而言,是一道深深的峡谷。涧水汹涌澎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人类就坐在一条木筏上,在浪涛和暗礁之中前进,越来越快,越来越急。这些暗礁,有人口爆炸、全球变暖、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能平安穿过,峡谷过后,我们将进入生态文明,那是一片开阔的水域,风平浪静,景色优美。要是不能穿过,或许21世纪,将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世纪。

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真相。

世界的现状,是一种危机。但对于年轻人而言,也是一种机遇。如果我们将个人的成功与世界的前途融为一体,那么,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努力中,我们的生命将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懂得了时代的潮流,你再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并且无可替代?

是的,我们要成为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我们承担着使命,高瞻远瞩,努力地工作,懂得道法自然,构建生态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同时又享受着爱,享受着美景,于是身心和谐,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具有生态观念的幸福人。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是真正能在未来获得成功的人,也是无可替代的人。

同类推荐
  •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心态决定人生、生气不如争气、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宽容是一种美德等。
  • 低调做人密码

    低调做人密码

    本书介绍了低调做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包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示弱也是一种智慧、耻笑讥讽来不得、有本事也不要自卖自夸、将钱看得淡一些、每天淘汰你自己等多方面的思想哲学。
  • 赢得一生好时机

    赢得一生好时机

    本书从认识自己、规划方向、把握机遇、情商管理、人脉关系等方面,生动地讲述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做事技巧,全方位地解析了一个人的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然后赢得成功的好时机。
  • 笑容的力量

    笑容的力量

    本书内容包括:“生活中保持笑容,为生活加些轻松剂”、“交际中保持笑容,赢得亲近和人心”、“职场中保持笑容,获得同事的认可”、“逆境中保持笑容,乌云背后总有阳光”等。
  •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敏·感:人生没有规定动作

    一代跳水皇后七十余枚金牌之上的人生修炼!本书是世界跳水皇后高敏首部励志作品,充满成功正能量、幸福正能量、人生正能量。高敏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从逆境中起步,经历被看轻、挫折、苦痛、迷茫,在不断拷问和改变自己中,冲出全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一场场大赛,一步步走上人生的顶峰。这里,有她完美逆袭的经历与思考。在冠军舞台上,高敏遭遇了不为人知的内心煎熬和挣扎,在争议中退役,从3米台跳向万丈红尘,面对重新走入平凡生活的尴尬和失重,远遁异国,又重新回国。
热门推荐
  • 末世赦免帖——魂裂之隙

    末世赦免帖——魂裂之隙

    魔族归位在即,赦免帖不知所踪,唯一知其下落的少女芳魂消散。这一趟持续万年的征程,究竟何时才是终点?
  • 千载轮回

    千载轮回

    一把审判之剑,拉开了纠结的命运,两人到底是生存,还是死亡……一场历险,他是否能够想起她。足以毁灭三界的力量,一场命运相对的厮杀,真的无可避免吗?
  • 《萝莉魔王》

    《萝莉魔王》

    她苏离,因一次天灾而穿越到这个奇怪的朝代。别人穿越都很强,但为毛她就是个弱鸡,除了那双能蛊惑人心眸子以外,样样不及格!不过还好,她还有美人相公!
  • 梦断仙途

    梦断仙途

    蚩尤大帝,华夏古之战神,刀者善用,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炎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蚩尤大帝善用刀剑,其三把战刃之首便为八斩乾坤刃此刀天工所铸。威力无边以八斩为天地之力震破苍穹一斩为力斩开金断石二斩为影斩化影分身三斩为气斩百丈穿甲四斩为怒斩开山断崖五斩为风斩横扫千军六斩为念斩不动杀敌七斩为魂斩灭魂夺魄八斩为命斩续命还魂
  • 雨下的秘密

    雨下的秘密

    今日题量过度,双手不堪重负。虽有答案书,误抄书页他出。加速,加速,大脑一塌糊涂。
  • 相近相远

    相近相远

    天上掉下来个男子,还是个古代人!这穿越来的“太子”居然被导演相中,转眼变成了影视巨星!顿时身边莺燕环绕!
  • 仙家十四娘

    仙家十四娘

    这就是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姑娘慢慢修仙的小日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做生命的船长

    做生命的船长

    本书通过剖析人生这场艰辛之旅,进而带领读者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它让我们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并以此来丰满世自己。
  •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