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700000011

第11章 法政(3)

见对方犹豫,叔向解释道:“雍子明知理不在自己一边,便用女儿去贿赂法官;叔鱼拿了人家好处,便徇私枉法;邢侯不是司法官,却擅自杀人,所以说他们的罪行是一样的。雍子那样的人,有罪却想获胜,叫做‘昏’;叔鱼那样的人,贪婪而败坏自己名声,叫做‘默’;邢侯那样的人,凶残而随便杀人,叫做‘贼’。夏朝皋陶制定的刑法规定,凡属‘昏’‘默’‘贼’的都应该处死。”

于是韩起下令杀掉邢侯,将雍子和叔鱼的尸体放在闹市上示众。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叔向的身上有着古人正直的遗风啊!处理国事、面对法律,不包庇自己的亲人,多次指责叔鱼的罪过,从不轻描淡写,完全合乎义的要求。虽然惩处了自己的亲人,但名声反而更好,这是遵从义的结果啊。”(《孔子家语·卷九·正论解》)

法律是天下公器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担任廷尉。文帝出行路过中渭桥,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惊扰了驾车的马,文帝命令侍卫抓住他,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说:“此人违犯了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判处缴纳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驾,多亏马匹性子温和,要是换了别的马,我能不受伤害吗!可你却判他只交罚金!”张释之说:“法,是天下人共有的。(法者,天下公共也。)按照刑律,这个案子就应该这样定罪;要是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况且,当初发生这件事时,如果皇上命人将此人杀死也就罢了,但现在已经把他交给廷尉,而廷尉是掌握天下衡器的人,稍有倾斜,天下用法便会出现偏差,民众还怎样安放自己的手脚呢!请陛下深思!”文帝良久才开口道:“你判得对。”

文帝的舅舅将军薄昭杀了朝廷的使者,按照法律,应该处死。文帝不忍心杀他,派公卿找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不肯。文帝便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这才自杀。司马光评论道:唐人李德裕认为,汉文帝杀薄昭,确实挺果断,却有损道义。春秋时期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见到舅父,好比母亲仍然活在世上。何况当时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还健在,她只有这一个弟弟,文帝杀薄昭毫不留情,不是孝顺母亲的做法。我却以为,法是天下的公器(法者天下之公器),只有坚持法律,不分亲疏远近,没有回避遗漏,才能使所有人都不敢有恃无恐而触犯刑律。(《资治通鉴》卷14)

唐朝刚刚建立时,有一个不够判处死罪的人,唐高祖特别下令杀掉他。监察御史李素立劝谏道:“法律条文写出来虽然只有三尺长,却是君王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东西。法律一旦动摇,人们便会无所适从。陛下大业初创,怎么可以弃法而不顾!臣下我愧为司职法律的官员,不敢接受诏命。”高祖依从了他。(《资治通鉴》卷186)

唐太宗时,刑部尚书张亮被告发谋反,定为死罪。太宗派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并传达太宗的话说:“法,是天下的衡器(法者天下之平),我与你共同遵守。如今你自己不谨慎,与恶人交往,在违法中陷得太深了,如今还有什么办法!你好好地去吧。”(《资治通鉴》卷198)

五代时,后唐潞王李从珂起兵清君侧,朝廷派楚匡祚处置他的家人。楚匡祚杀了李从珂的儿子,还杀了他已经出家为尼的女儿。李从珂坐上帝位后,要把楚匡祚连同他的族人一起杀掉。韩昭胤说:“陛下是天下人之父,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儿子,运用法律应该遵循至公无私的原则(用法宜存至公)。楚匡祚遵照朝廷指派,不得不那样做。现在要诛灭楚匡祚一族,不仅对死者没有益处,恐怕还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于是李从珂把楚匡祚长期流放到登州。(《资治通鉴》卷279)

歪曲法律罪大莫及

汉宣帝时,一些官吏任意办案。宣帝颁布诏书说:“刑狱关系着万民的生命。只有能够做到生者不抱怨,死者不怀恨,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官吏。如今却不是这样,有的官吏用诈使巧,玩弄法令,断章取义,随意解释条文,判决案件忽轻忽重,又不如实上奏,连我也无法了解真相,四方百姓还有什么仰仗、指望!二千石官员要严格管好各自属下吏员,不得任用这样的人。”(《资治通鉴》卷25)

唐朝穆宗时,柳公绰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途经邓县,发现有两个官吏犯法,一个贪污,一个随意解释法律。大家都以为柳公绰要杀掉贪官,不想被处死的却是曲解法律的那个人。柳公绰宣判说:“贪官虽然犯法,但法律仍在;而舞文弄墨曲解法律,则法律等于灭亡。”(《资治通鉴》卷243)

刑罚的关键在于得当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太中大夫梁统上书,说西汉自元帝起,开始给死罪犯人减刑,形成惯例,结果搞得大家不尊重法律,百姓动不动就触犯刑律,官吏也把杀人案不当回事。梁统强调:我听说为君之道是以仁义为主旨,仁是爱人,义是坚持原则。爱人就要以除暴安良为目的,坚持原则就要以消除祸乱为中心。设置刑罚在于适中,不能偏轻。汉高祖承受天命,制订法令,确实都很恰当。文帝只取消了肉刑和连坐法,其余全都遵循旧制。到哀帝、平帝继位,丞相王嘉穿凿附会,肆意删减先帝的法律规章。希望陛下命令主管部门,仔细选择好的律令,制订一部不容更改的法典。刘秀把梁统的奏章交给公卿讨论。

光禄勋杜林上奏说:汉朝初兴时,废除苛政,四海之内欢欣鼓舞。等到以后,法令逐渐增多,连果桃、菜蔬之类的馈赠,都收集起来成为赃物,有些小问题尽管不妨害大义,也要判处死刑。结果发展到后来,上下互相掩护逃避,弄得有法不禁,有令不止。这才有了后来的删繁就简。

虽然大臣们的具体看法不一致,但都反对法律过宽或过严,主张以适中为宜。(《资治通鉴》卷43)

南北朝时,中书侍郎韩显宗上书北魏孝文帝,说:“刑罚的要害,在于运用得当,而不在于加重。如果不让罪犯漏网,虽然施刑很轻,人们也不敢再犯;如果给罪犯留下侥幸逃脱的余地,虽然有夷灭三族的严刑,也不足以通过惩罚止住犯罪。”(《资治通鉴》卷139)

法律不可轻易变更

东汉顺帝时,名臣李固上书说:“先朝圣王制订的法令制度,后代君主应该坚决遵守,不管政事还是教化,一旦遭到破坏,一百年都难以恢复。《诗经》说:‘上帝反反复复,百姓受尽劳苦。’用以讽刺周厉王擅自改变前人法令制度,致使下民深受其害。”(《资治通鉴》卷51)

隋朝建国,颁布新律令。纳言苏威屡次想修改其中一些条款,内史令李德林说:“当初制定律令时,您为什么不说话?如今律令已然颁布实行,就应该严格遵守,如果不是严重侵害民众的条款,就不能更改。”(《资治通鉴》卷175)

唐太宗说:“法令不可多次变更,多变则法令繁琐,官员不能都记全;同时又容易造成前后不一致,使官吏有空子可钻,以售其奸。今后变更法令,一定要谨慎从事。”(《资治通鉴》卷194)

法律不徇私情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担任并州总管后,奢侈腐化,越制修建宫殿府第,被文帝免职。左武卫将军刘升认为杨俊不过是耗费了国家的钱财而已,应该得到宽恕。文帝说:“国家的法律不可违背。”尚书右仆射杨素也认为对杨俊的处理过重。文帝说:“我难道只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五个儿子的父亲,而不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吗?如果像你说的那样,为什么不专门制定用于皇子的法令呢?以周公姬旦的才能施政,尚且诛杀举兵造反的兄弟管叔、蔡叔,我比周公差得很远,又怎么敢徇私枉法呢!”后来,杨秀、杨谅也触犯刑律,先后死于刀下和狱中。(《资治通鉴》卷178~180)

唐太宗想用儿子李恪取代李治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劝住。事后太宗告诫李恪说:“父子之间虽然属于至亲,然而一旦犯罪,那么天下的法令是不能偏私的。从前汉朝已立刘弗陵为帝(西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图谋不轨,大将军霍光一封便笺就要了他的命。做臣子的怎能不深以为诫!”(《资治通鉴》卷197)

唐高宗时,出身皇室的魏州刺史郇公李孝协贪赃枉法,被赐死。负责宗室事务的陇西王李博义上奏,说李孝协的父亲李叔良为朝廷而死,孝协没有兄弟,这一家恐怕要绝后了。唐高宗说:“法律整齐划一,不以亲疏而不同,如果伤害百姓,就是皇太子也不能赦免。李孝协有一个儿子,何必担心没有人祭祀祖先呢!”李孝协在宅邸自尽。(《资治通鉴》卷201)

唐代宗时,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的部下有一个士兵,能拉开240斤的弓。他犯了盗窃罪,应当处死,马璘想免其死罪。三使都虞候段秀实对马潾说:“将领有爱憎之情,就会执法不一,即使是古代良将韩信、彭越也不能够治理好军队。”马璘认为段秀实说得好,杀掉了那个士兵。(《资治通鉴》卷224)

小结

法律的三个特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公。强调法律的公共性,是为了避免个人或一部分人对法律的占有;强调法律的稳定性,是为了避免利益集团对法律的操纵;强调法律的平等性,是为了避免特权对法律的欺凌。总之,法律是公器,不代表任何个人、阶层、组织、部门,属于全体民众,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法律是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法守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2.执法

要义

法律能否起作用,最终要看执法,有法不依,再好的法律也是摆设。在执法环节上,最重要的是严明。韩非就是这样认识的,他说:“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韩非子·制分》)意思是,凡是领土广阔、君主有权威的国家,一定是法律执行力强大的国家,能够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故事

君主犯法也要受罚

楚文王得到一种名叫茹黄的猎狗和系着丝绳的短箭,便跑到云梦一带去打猎,三个月不归;得到丹阳的女子,便沉溺于美色,一年不上朝听政。

当时的太保姓申,人们叫他太保申。他去见楚文王说:“先王曾经占卜,任用臣为太保将会带来吉利。如今大王得到猎狗和短箭,到外面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了丹阳女子,纵情美色,一年都不上朝。大王的罪名应该受到笞(chī)刑的惩罚。”笞刑就是用鞭子或者棍子击打。

文王说:“我从离开襁褓就列位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罚吧,不要让我受笞刑。”太保申说:“臣继承先王的法令不敢违背。大王如果不受到笞刑,就是改变先王法令。臣宁可得罪大王,也不敢得罪先王。”楚王只好同意。

于是,太保申把席子拉过来,请文王趴在上面。他把五十根荆条捆成一束,跪下身子,把荆条放到文王的背上,接着又重复了一次,然后说:“起来吧!”文王说:“既然我已经背上了笞刑的名声,你就动手打吧!”

太保申说:“臣听说,对君子要让他感到心灵的耻辱,对小人要让他感到皮肉的疼痛。如果耻辱仍旧不能使他改正,疼痛又能带来什么益处?”说完,就快步出宫,把自己流放到深渊之畔,并请楚王治他的死罪。

文王说:“这本是我的过错,太保申何罪之有?”于是,楚王改正了错误,召回太保申,杀了猎狗,折断短箭,放还丹阳之女。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小国,迅速发展成一流强国。(《吕氏春秋·直谏》)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霸主

晋文公和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有着相似的一段经历。

同类推荐
  • 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本书着眼于社区领导任职需要,从社区领导角色定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社区组织管理、规划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物业管理、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阐述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导读

    本书对汉、唐、宋、明、清诸代的政府组织,考试选举监察制度,财经赋税制度,军事与兵役制度,民族、宗教制度与政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对每一制度进行了利弊得失分析,对每一朝代的政治进行了评述。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大国阴谋:美国独霸全球内幕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热门推荐
  • 玉耶女经

    玉耶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之天道

    灵之天道

    一个普通的学生林青友在一次意外以后,居然能够看到了空气中的鬼魂,而且,还和一个自称是学习鬼的鬼怪成为了朋友。拥有了这种特殊的能力以后,无意争逐的林青友居然成为了一名修灵界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在胸无大志的情况下开始修习灵诀,而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朋友、亲人、爱人逐渐受到伤害,林青友开始思考自己所做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过,他已经别无选择,为了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朋友家人,他必须不停的修炼下去。
  •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高冷男神的暖萌甜心

    高冷男神的暖萌甜心

    一个月前吻过她,一个月后却说不认识她?这是哪门子的青梅竹马。他是圣华大学学生会会长,平素高冷孤傲,自小对她钟情。面对她的懵懂,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她是家中小公主,暖萌可人,被守护长大。危险在侧,他誓要将她护于身后,没有人能伤她一分。无论险阻多少,他说:一切有我!当抉择在前,面对四家荣辱,强敌暗处。他毅然将她揽入羽翼,就算一个她能换回多少人的生,他也只要她一个,别人生死他只能尽力护住。而她,却是要生死守护。原以为是彼此的一辈子,却是阴差阳错。为她挡去伤害,他命悬一线,最后关头,牵手别人离去,自此消失。五年后再次相见,她无视他,他强吻她,齐齐登上新闻头条!暗黑霸主PK集团千金,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 笑面修罗

    笑面修罗

    他肩负着家族的秘密责任,只身离开多年之后突然归来,同时也搅乱了他身边那些人本来可能平凡的人生。他到底肩负着一个什么样的使命令他身陷虎穴龙潭?权谋,恩怨,斗争,在以着各种隐形般的手段渗透到他与敌手之间。为何会有人称他为笑面修罗?
  • 不死便是永生

    不死便是永生

    身负主角光辉的浩歌果断悲剧的穿越了,来到一个僵尸满地跑,怪兽多入狗的悲剧世界.....(>﹏<)不过身为主角的他是否能够存活下来?拥有召唤体质的浩歌究竟能召唤出什么?什么?巨龙?怪兽?都弱爆了!
  • 爱恨终成过往

    爱恨终成过往

    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的住进了我的心灵城堡,我希望里面的风景很美,能让你驻足留恋一生,久久不愿离去;我希望里面有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久久缠绵;我希望里面的每一天都是花开满园的春天,久久飘香。然而染指流年繁华过后,你依然还是离去了,那些爱恨也终成了过往。
  • 三国杀传奇之战火的重燃

    三国杀传奇之战火的重燃

    这可能会是一个看上去有些乱七八糟的故事。不过晓会保证,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出来的。这会是一个充满着少年幻想的故事,也会是一个让人感到热血的故事。这也是三国杀传奇的参赛作品。
  • 凡界之皇

    凡界之皇

    自古以来空间被分为上界、凡界、下界,上界灵气浓郁为神魔所住之地,凡界灵气稀薄为人、妖所住之地,下界几乎没有灵气为鬼物积聚之地,这三界各行其道,不能随意跨界,所有生灵都向往上界,只有到达上界才能与日月同辉,拥有无限的生命,而生灵想到达上界必须要不断修炼,只有修炼成神魔之身,才可真正羽化成仙魔进入上界,然而在无数生灵悠悠岁月的修炼当中真正能去上界的人可谓凤毛菱角,少之又少。一个一心向往修仙的店小二,被魔宗大小姐绑入了魔宗,又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个蒙面的女魔头为师,从此卷入了一场正道、魔道、妖族之争。命运从来都是非常残酷的,在经过师徒别离,好朋友反目,感情迷惑后,云恒终于站在了凡界之巅成为了凡界之皇。
  • 男大当嫁

    男大当嫁

    朋友介绍去当倒插门女婿。上门女婿不好当,老婆和丈母娘天天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