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600000001

第1章 代序 关于《解读王朝》

我不是一个历史知识很丰富的人,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当历史学家。但是我常常读些史书,想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几年我从上古到清末,系统地读了些史料。使我吃惊的是,自西周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死于非命的帝王竟然那么多!占在位帝王的比例那么大!我便按朝代做了若干张统计表。其中一张是“死于非命的历代帝王比例表”。此表分为四栏:

一、纪元:自公元(前、后)××年至××年。

二、在位帝王:该朝从××帝至××帝,在位帝王共××代,亡于×朝。

三、该朝在位帝王平均享年(生卒年月不详者未计)。

四、死于非命的帝王数目、死亡原因及其在该朝在位帝王中所占的比例。

这几项统计,头两项前人作过,属于普及知识范畴,但后两项,就我所接触的史书,尚未见过。我列了二十几张各朝各代表和一张“总表”(因为夏商史料不全、不准,我是从西周开始统计的)。统计数字所表明的结果很令人吃惊:

一、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1911年,共2957年。

二、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4个王朝,882个在位帝王。

三、在位帝王平均享年41.7岁。

四、在882个在位帝王中,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也就是说,100个在位帝王中,有近1/3不得善终。其中有4个王朝100%的帝王被杀,有25个王朝50%以上的帝王被杀。帝王的平均寿命40来岁,可以说是短命鬼。

五、在被杀帝王中,有18个未成年帝王,占被杀帝王的7.4%。

帝王是权力的最高象征,掌握着举国的生杀大权,这么多在位帝王被杀,就不能不令人想一想有关“什么是历史”和“权力”的一些问题了。

令人深思的还有:这些被杀帝王中,按我们习惯认识的常理,应该是被农民起义军所杀。可是统计表明,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宫廷政变的夺权斗争中互相残杀而死的。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个崇祯皇帝,是在李自成攻进北京时,上吊自杀的(只能算半个)。所以,我在“总表”的“附记”中说了一句:“被农民起义军杀死的极少,其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又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总表”有一个“附表”,即把在位30年、活到50岁以上的皇帝列了一个“长寿皇帝表”。按我掌握的资料,在历史上可以说寥若晨星,一共不到30个。我列了20个,并在一条“小注”中作了说明。

从此表可以看出:

凡是开国的、治国的、对人民实行“仁政”或“勤政”、重视文化的朝代,延续的时间都比较长,帝王平均享年高,被杀的少;凡是继位的帝王反复争权夺位的、荒淫无道的、压迫人民特别残酷的王朝,统治时间都比较短,被杀的帝王比例大,帝王大多是短命鬼。这也是一种规律。

统治和被统治是残酷的,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这种斗争也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

其中还有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每次农民起义建立的只是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战争之后无不哀鸿遍地,尸横荒野。倒是某个王朝统治比较稳定的时期,科学文化发展了,则会有一个被称之为“盛世”的时期。

在“非正常死亡表”中,还有三张“王子”、“后妃”和“重臣”的“非正常死亡表”。

在某一个皇帝在位时,如果不立太子,内部矛盾暂时潜伏下来,一旦要立太子了,即这种统治权力更迭时,皇帝与太子、皇子与皇子(因为皇帝的儿子很多)、拥立此皇子与拥立彼皇子继位的大臣派系之间,甚至王妃之间的斗争,便激化起来,使用的手段也特别毒辣、残酷。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之间便互相杀将起来。但本表只统计在位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如果把被杀的王子、王妃、大臣也统计在内(还有其他原因被杀的),那就太多了!纵观古今各朝各代,概莫能外。因此,后三张表统计都比较简单。因对方施展阴谋而“暴崩”的皇帝,史学家未证明是被杀的,也未计算在内。

制订了这些个“表格”后,我没想到发表,只是作为自己认识历史、思索权力的规律性的一个资料,有时也作为和二三好友谈话的题目。后来和一位文学界的朋友谈及此表,他建议我编一种套书。我本来有许多小说要写,可是,我觉得此事很有意义,自己也有兴趣,即组织几位又是史学家又是作家的朋友(即阎德荣、吴梦起、郎享伯、孙宝镛同志)着手编写,又过了一年多,编成了四卷书。

编写之前,我和这几位同志曾经商量了几个问题:

第一是读者对象问题。此书是作为史料写,还是作为文学作品写?我们认为,对象应该是最广大的普通读者,让他们通过此书了解历史和思索历史;不是为史学家提供资料——他们掌握有比我们还多的资料。要特别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力争达到雅俗共赏。

第二是文学性和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第一要符合历史真实,但必须有文学性,有可读性。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事,即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要符合历史真实;小事,即情节和细节,可以运用文学描写手段。或者叫作“以史为骨,以文为肉”。这是用文学手段写作历史题材作品的共同规律。

第三是选材问题,即多和少的关系问题。历朝历代的宫廷斗争,留下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只能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有特色的故事来写。如果悉数收录,那是百八十卷也写不尽的。

第四是篇幅问题,即大和小的关系问题。每个帝王,每段历史上的这类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中篇、长篇小说,或者多集电视连续剧,如果尽情地这么写开了去,这不是本书所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规定每个入选的故事写5000至1万字。每卷三四十个故事,约25万到30万字。

第五是求全和不全的关系问题。在近3000年历史84代王朝中,280多个帝王被杀,还有数不清的王子、后妃、重臣被害,而我们只选择几十个故事,显然不足以囊括历史。为补缺遗,我们在每卷后面列了一个“附表”,或可从中约略窥见全貌。

《解读王朝》的四卷分别为:

第一卷《帝王卷》,主要写历代帝王为夺取江山、巩固自己的权力,互相杀戮的故事,特别是内部宫廷政变中的自相残杀,是极其残酷的,本书第一卷的附表中,有18个未成年皇帝被杀,有的只当了一天皇帝就送了小命,可见内部的夺权斗争的激烈!

第二卷《王子卷》。权力这个东西是极其敏感的,历代王朝都是如此。平常矛盾还隐蔽着,每当要立太子时,即权力的转移时刻,矛盾便激化起来。要保这个太子登基和要推那个太子继位的各个派系,互相间便争得不可开交,大多以阴谋或血刃相见。因为他们权力的“运行机制”是世袭,是皇帝指定“接班人”,立长立庶有老规矩,但由于各种因素又不能尽行老规矩,或是由于实际威胁,或是由于猜忌多疑,于是便父杀子,子弑父,兄杀弟,弟杀兄,宫廷便笼罩在刀光血影之中,要说明的是:皇帝们的王子太多,不可胜记,其中被杀者数目不准,也无法像对在位帝王一样列出比例,后面的附表只能由斑见豹。

第三卷《后妃卷》。我国古代女人本来是不参政的。但后妃们一旦置身于权力的漩涡中,和立太子、当太后联系起来,也就卷入了权力斗争,有的成了牺牲品,有的则“比男人更凶残”,如吕后。也是因为皇帝们的后妃太多,被杀者难以列表,更算不出比例。如果算出来一定是个可怕的数字!但我们还是列了个“历代后妃非正常死亡情况表”。

第四卷《重臣卷》。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稍不小心,皇帝老儿就会要你的脑袋。况且不少重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参与了夺权斗争,被杀头、赐死的难以胜记。冤假错案不少,作恶多端该死者也不少。这一卷主要写他们的故事。

编就这四卷书,掩卷深思:权力这个东西像张魔椅,都想坐上去;坐上去为了保住它,什么道德、良心、父子之情、夫妻之义,全化烟化灰了,其残忍程度有时比对异族他国的敌人都凶。还觉得可悲的是:这些帝王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但那魔椅总是驱使他们去重复这段历史,这里有什么不可抗拒的规律吗?

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的主人公——这个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也曾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废了几个皇后,杀人者、被杀者都没有好结果,悲哉!

这套书分别由四位作家写作。文章的风格基本上是统一的,但也不免有些差别。我想,在一套书中,不求统一风格也好,若总是一个调子,会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换换口味,可能更有兴味。

我是怀着浓厚兴趣提议编这套书的,和几位作家一起做了“总设计”,由我主编,荫柯和亚方同志任副主编。

在我制作第一卷那一部分“附表”的时候,曾经请教作家、清史研究家凌力同志和本书的另几位作者,为我作了校订,在这里表示感谢。

韶华

2008年8月28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青衿歌

    青衿歌

    铅色的乌云疯狂的翻卷、汇聚。转眼间,草原如同被泼墨了一般陷入无边的黑暗。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铁幕,照亮被狂风压倒的荒草,以及在草原上飞驰的骏马。骏马迅如疾风,但骑士还是觉得速度太慢,手中的马鞭一鞭快过一鞭地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吃痛,速度又快了一成。骑士抬头看了一眼风云激荡的天空,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这场雨来的太及时了,自己留下的痕迹会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唳!”一声尖锐的鹰鸣,穿过狂风的呼啸,钻进了骑士的耳朵。骑士身子一晃,抬头一望,只见一只雄鹰在乌云的间隙里穿梭着:竟然在这样的天气出动……骑士伸手压了压胸口,接着手中的马鞭挥的更急。“嘶!”骏马吃痛,四蹄奋扬,跑的更加的迅疾。
  • 苏联往事

    苏联往事

    1920年,“阿列克谢耶夫”号战列舰载着350吨黄金缓缓离开了锚位,圣安德烈的鱼龙唱响了它最后的悲歌...但这并不是俄罗斯帝国的追魂曲,大洋彼岸的第五大道,17岁的罗曼诺夫皇储正体验着他不一样的逃亡...
  • 假如这不是先秦

    假如这不是先秦

    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对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 回到汉朝当诸侯

    回到汉朝当诸侯

    三万里山河,五千年华夏,又有哪一段光阴能有它这样丰富多彩?历史的长河,流到这里,忽然间变得跌拓起伏,波澜壮阔。生命的乐章,奏到这里,忽然间变得辉煌摇曳,灼目生辉。无数文人墨客,仰望而叹,恨生不逢时。无数豪侠壮士,仰望而叹,叹其生也晚。三国,一个群星汇萃的时代。三国,一个光华夺目的时代。三国,一个令无数男儿热血奔涌的时代。三国,一个让芸芸众生心醉神迷的时代。让我们再一次品位三国的韵味如何?
  • 万世缘

    万世缘

    回忆里的爱,还找得回来吗?当熟悉变为陌生,这世界会怎样?
热门推荐
  • 苍声

    苍声

    以少年在变声期与人性恶的极端体验遭遇为主线,将以认识人性的复杂性为标志的成长和生理变化相结合,既写出了少年心性,又折射出成人世界的魅惑多变。这种多变有属于人性本身的,也有历史异化出来的。对长大成人的明丽向往,与真实的成长降临时的黑色和血腥,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难以拒绝的忧伤,共同构成了小说五味杂陈的韵味空间。
  • 娱乐之贵公子

    娱乐之贵公子

    一次意外让唐逸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周润发,没有成龙,没有四大天王,没有任何地球娱乐圈的任何印记。作为盛唐娱乐公司的老板,唐逸在心中呐喊,真是太好了
  • 花草蒙拾

    花草蒙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异能之校花护卫

    超异能之校花护卫

    莫扬,夜老虎特种小队的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当中,小队的八个人包括莫扬在内都坠入了一个奇怪的天坑,待醒来时,莫扬并未发现其他七位成员,并且意外的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个戒指,回到军部总部,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莫扬被开除军籍,他只感觉自己做了一个梦,如梦初醒的他离开了军旅,朝着公路一步一步离去。林可儿,盛风集团董事长林傲天的宝贝女儿,可因一些特殊原因,林可儿对于林傲天的态度犹如对于陌生人,可林傲天还是疼着自己的女儿,无论哪方面,他都会做到最好,也只有他知道,是因为那件事,林可儿一直放不下,他也很后悔,现在他最担心的还是女儿的安危,他不能再一次接受那种事发生,看着手中的名单,慢慢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 都市逍遥半仙

    都市逍遥半仙

    某天,王牧天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个半仙,同时继承仙人老爸的职位,成为一名要与孤魂野鬼打交道的值日使。幸好我有个仙人老爸,这正是改变我命运的时候。想来,以我的聪明才智,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渡劫飞升、一家团聚、当上仙尊、出任天帝、迎娶九天仙女、走上仙界巅峰,想想还有那么一点小刺激!书友群:273326574,欢迎大家来!
  • 晚清名伶

    晚清名伶

    一觉醒来,赵彩云发现自己成为晚清名伶赛金花。一哭二闹三上吊没有用,无路可逃,只好洗掉脸上泪水,看着盆中人影,自我安慰:回不去了那就好好的活,比历史上的“赵彩云”更幸运,比“赛金花”更传奇!
  • 醫閭先生集

    醫閭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明伟业

    晚明伟业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公笔下桃花源,也是杨明的汉家村,从一个村落到一个政权,杨明用现代人的智慧让明末换了个样。
  • 几曾何时

    几曾何时

    小说是文字的交织,也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交谈。在我看来,一直如此。文学对我而言是一份沉重的工作,当然更是我视之如命的喜好。这部作品中的主角,16岁的少年风间野分,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心理年龄——那来自与社会,城市对他的逼迫,使他不得不尽可能的保护自己。但当他面对好友织本泉,男友——脾气古怪的饭馆老板渡边彻时却完完全全地显示出了内心的不安,恐惧,胆怯,渴求爱与被爱的心理。算是比较现实而又富有温情的故事。我诚挚的在这里祝愿那个16岁少年,风间野分。因为那也是16岁的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