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000000020

第20章 书背后的故事(5)

至于引进版权,业内的同行都很重视。2011年,海豚出版社引进了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幼童文库,该文库是中国第一套经典原创儿童绘本。计200种,内容包括故事类、社会类和自然类,是以低幼小读者为对象的。整套图书文字有趣易懂,以图画为主,共计3500余幅手绘插图和封面画。是在王云五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1934年起推出。2011年,商务印书馆(台湾)独家授权。海豚出版社出版时,对《幼童文库》整理再版,首次出版10册,以原书的4册合订为1册,共集原书40册。图书出版后,反响很好。最近他们又推出一套民国22—25年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文学读本》,共8册。从微博上看,绘本的插图十分漂亮。新浪微博上说:“全书之精美,今天读来,仍然让人赞叹不已。”相信市场的前景不会差。好东西,一眼就会让人喜欢。中青社在版权引进方面,应该说,以时间论是走在前面的。我们算得上是开先河的人。我们确实也引进了一些好的作品,比如销售业绩明显的插图本《城南旧事》《毛泽东传》《没有任何借口》等。总的看,我们在版权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在引进方面的教训更值得总结。我们要反思,我们是最早下手的人,为什么现在落了后?我们的引进在多大的层面,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我们为什么没有形成特色?我们有多少随机性?我们有无整体性的规划?我们的引进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引进的图书品种中,盲目性有多大?我们的引进在多大的层面上支持了我们的出版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了,会对未来的引进工作有质的提升。

说到资源,出版社版权的维护非常重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看好我们的家。一个出版社要有家底。有家底,才好在圈内混。我们不一定去学那种鸡鸣狗盗的行为,把别人家还在版权期内的作品,利用作者或其后人的逐利本性,以一种见不得人的非法手段,进行资源的强盗式的攫取。但我们要管好我们的资源,管好我们的家底,总是可以做到。我们不能碍于情面、不能因为一些所谓的原因,便廉价地出让我们的资源,出卖我们的家底。其实,即便是不很廉价,我们也不要干这样的事情。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你就可以试出你该不该做这样的事!你用同样的条件去要求那个跟你要资源的人,你看一看他干吗?这些年,我们又从谁的手里获取过这样的资源!我们不是不想做,是人家对资源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认识。人家把资源看作生命;我们把资源看作什么?不好说重,至少没有人家那样重视。资源的独有性,我们不重视,于是乎,市场上多了许多版本。我们获得的那点可怜的租型费,被抢跑的市场份额轻易地就冲抵掉了。最关键的是给了人家进一步抢夺资源的机会。人家拿着新出的版本,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作者或者有授权资格的人的信任。如此,你的维护版权的工作,力度是否会加大,成本是否会加大?聪明人不要做糊涂事。当然,今天的社会,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我们要交朋友,我们也会有与别人这样或那样的合作。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慎重对待我们的资源。比如说,合作了,我们同意租型。但我们是否要加上一些附加条件。我们可以按照对方的要数,由我们来组织生产,保证一次合作投放市场的量可控;我们也可以在版本和书装上有要求,除非不得已不允许对方出新的版本;我们还可以租型的时候,对其提出单本书不得定价单独销售的要求;……维护版权的办法是很多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待资源的态度。在资源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大方。有的时候,甚至不惜动用法律的手段。人家早就对我们不客气了,我们还干吗装谦谦君子!我们并没有多少资源,那一点儿家底,经不起我们挥霍。某种程度上,大方与出卖是同义词。如果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版权工作会好一些。

作为资源,还有一点需要关注,即公版图书。公版图书,是指那些已经进入公共领域、没有了版权的图书。在此方面,我们的关注度似乎不够。记得早年间,华夏出版社曾经有过大手笔,出版了一套百部中国古代长篇名著。在这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的也不错,诸如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以及其他一些古代典籍,时间上与现在靠近的《鲁迅全集》等。中华书局也在此方面做得较好。后起的在公版领域出版最多的还是民营的一些公司,吸引他们的最主要的是公版无稿费,做书成本小,利大。

总之,我们在资源问题上,挖空了心思去做,没什么不好。因为,只有你占有的资源多,且充分发挥了资源的作用,你的发展才有可能。反之,你不会有好日子过!

我出生的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生活最困难的时期。国家资源紧缺,又加上天灾人祸,粮食供应不足。城里人要按定量供给。成人多一些,每人每月30斤左右,未成年人配给少,按年龄从10来斤到20来斤不等。食用油每人每月3两。粮食的种类构成,也是五花八门,得凑合就凑合。白面、大米月供每人各一斤,其他全由粗粮凑足。有高粱米、玉米面、黑面、荞麦面、地瓜面……其他方面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配给。那时国家发的各种票很多,有布票、肉票、糖票、粉票、火柴票、全国粮票、地方粮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的初期。

生活的艰难,使人们学会了很多应急的解决办法。秋天里,人们到秋收过的庄稼地里去捡人家漏掉的土粮食;春天的时候,四处寻找一些可以开荒的田头地垴,松松土、打上垄,弄上一些农家肥,播上种子,雨水若好,秋天里收一点儿粮食,贴补家用。冬天,是最难熬的日子。柴火不够了,要去冰冻的田地里刨茬管。秋天收割后的玉米、高粱地里,秫秸有一小段露于地表。由于地冻,土层下面的部分是刨不下来的,所以,只能用镐敲下露出地表的部分,再收集起来,带回家里烧火做饭。天冷,去一趟,等到把茬管带回来,人差不多要冻僵了。

那时,我虽小,大人往往也不愿让孩子过早地体验生之艰难,但耳濡目染,记忆是深刻的,故也会尽可能地帮助家里做些事情,减轻大人们的负担。也去开荒、也去拣庄稼,也去打茬管……那个时候,最盼过年。每逢过年,无论多艰难,大人们都会给孩子们几个压岁钱,可以买很少的一点鞭炮,吃到一点儿平时吃不到的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不是什么东西的好东西,有的时候,大人也许会给你做一件新衣服,那一刻,你的心里会洋溢出无限的温暖。脆脆的鞭炮炸响,你对生活生出的是无限的遐思。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导,说的是伊核危机中,各国在西方制裁伊朗的背景下,印度居然不顾西方的反对和制裁,超乎以往地加大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份额,一跃成为全球从伊进口石油的最大进口国。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印度离不开伊朗的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它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有句话说,在国际事务中,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利益。好好品一品,这话很深刻。再看看印度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出版社要发展,资源的问题要解决。有一个问题,我们还一直没有涉猎,就是资源的开拓问题。我们维护现有的版权,并尽可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是必须做的,毋庸置疑。但在资源的问题上,还要有积极开拓的态度。我们要加大原创的力度,要让新的出版资源进来,我们也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版权引进的力度,让域外的资源进来。老的旧有的资源,与新的进来的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好比一条大河,丰沛的水资源不断地补充进来,那河能不浩浩荡荡吗?如此,我们的出版事业,你想不发展都不可能。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本文取这样一个题目,并不是想说钟馗这个神,以及他种种打鬼、被人们爱戴的事迹。我们只是想借助这个形象名字,更好地诠释我们如何来通过借助社会的资源、力量,来发展我们的出版事业。

方今天下,人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村里,人们整日里忙忙碌碌,谁都在设计着自己,以便自己活得比别人好些。那叫价值的自我实现。这无可厚非。但你要实现自我价值,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借助必需的诸如人脉、资源、资本等因素,你恐怕做不到。所以,“为了打鬼”,必需“借助钟馗”。

我上小学的时候,甚至于初中的早期,学校里有一种做法,挺有意思的,于今想来,不过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的意思。那个时候,学校的管理很差,“文革”期间,全国一样。班级里秩序很乱,调皮捣蛋的学生多,有时正常上课都难以做到。不得已的,老师便出招,让几个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做班干部。这样做的用意最清楚不过了,一则可以满足几个孩子的虚荣心,管住自己;二则“以夷制夷”,管住别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学校里还盛行一种做法,男生女生间隔排座,尽量避免男生在一起上课捣乱。

我们不去更多地讨论这些做法中有无不妥当的地方,仅就客观效果而言,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三国火烧赤壁,是典型的“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的案例。你想吧,曹操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大举南下。刘备不借助孙吴的势力,只凭自己一己之力,无论如何抵挡不住强大的曹魏。故才有外派诸葛亮到孙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遂大胜魏军。从此,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基业。

借力、借势,古人、今人都懂,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我们总不能于此无动于衷吧!

做出版工作,其实跟方方面面的行业和方方面面的人有联系。有的时候,联系还十分的紧密。它甚至于会成为你能否做好事业的重要性因素。因此,我们提倡聪明地做事,聪明地借助“钟馗”。这样,我们的事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4月的一天,我读《参考消息》,副刊第480期上载一篇文章,篇幅不小,占了整整一版。题目是《那些书,影响了美国总统》。文章开篇即转引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18日所刊发的特维·特洛伊的文章,该文强调说明:对奥巴马及过去历届总统来说,他们阅读的书籍影响着其政策与观念。文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任美国总统,概要地介绍了他们所爱读的书,对他们有重要影响的书。文章的小标题醒目地提示:杜鲁门:爱读历史和传记,他喜爱《圣经》和《伟大男人和著名女人》;肯尼迪:一篇书评引发重大决策。用13000字的书评推介的那本书就是《另一个美国》,该书记载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贫困现象;尼克松:托尔斯泰迷;里根:推崇保守派的作品。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有密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乔治·吉尔德的《富裕与贫穷》;克林顿: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比如,他喜欢的作家有马亚·安杰卢、拉尔夫·埃利森和泰勒·布兰奇。他读过的《怀疑的文化》《巴尔干幽灵》,对他都有不小的政策性的影响;布什:偏爱说明性的书。比如纳坦·夏兰斯基的《民主论》、埃利奥特·科恩的《最高命令》;奥巴马:看中书籍对舆论影响力。他读过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描写林肯内阁的《对手团队》。他还读过乔纳森·奥尔特的《决定性瞬间: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百天与希望的胜利》和琼·爱德华·史密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看过这篇文章,我思考很多。从华盛顿到奥巴马,历届美国总统,到现在加起来44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呢?不用说,假若我们丢开意识形态的观点去评价他们,无疑,这是一个精英的团队。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美国以至世界的走向。那么,是什么样的书影响了他们呢?这些书的魅力在哪里?对于今天的我们又会有哪些启发的意义?我们国内曾引进过大量世界名著,也有过“汉译世界名著”这样的图书工程,但我们可否尝试做一套以“美国总统喜欢读的书”为丛书名字的图书呢?这样,针对性是否更强?我以为是可以的。这样的图书选题,用不着做什么调研工作,只要抓紧操盘就是。随后,我们就安排了得力的编辑,进行全方位的出书安排。目前,我们已有《另一个美国》出版,后续还会有诸如《怀疑的文化》《大洋公园的皇帝》等将陆续面世。这个工程我们是会做下去的。

同是媒体,但兄弟媒体的工作,不仅启发了我们,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有可能建设性地开展我们的工作。

借助央视的资源,发展我们的出版事业,也是一条捷径。过去,出版社出版过崔永元的《揭秘》,也有过影视互动的作品。最近几年,我们与央视的“探索·发现”栏目合作,出版了《考古中国》和《秘境追踪》两个系列的图书。央视的制作水平,保证了我们图书的质量。图书出版以来,社会影响一直不错。央视的“百家讲坛”,是央视的品牌栏目。2010年,我们完成了与央视合作出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项目。说到该书的出版,我不想多说与央视的合作多么成功,我更想说的是,作为新崛起的民营公司,在此合作项目中起到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出版社的未来发展中,对于民营公司,出版社要给予应有的关注。这也是我们借力、借势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同类推荐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李白全传

    李白全传

    本书包括:习书练剑、辞亲远游、安陆十载、三诏进京、长安岁月、赐金放还、梁园情深、东行南游、虎穴历险、战乱前后、从军获罪、救月升天。作品讲述了一个绝对的诗歌天才;纵横瓷肆,想像瑰丽,如仙人所作;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笔傲凌沧州。后人称之诗仙。我辈凯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绝对是人中豪杰。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杂文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杂文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热门推荐
  • 蔷薇色蝴蝶

    蔷薇色蝴蝶

    这周在兰言月身边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妈妈结婚,一件是莫名其妙爸爸就成了嫌疑人。兰言月原以为这已经够倒霉了,谁知道,不经意的闯进私宅,竟然被骄傲自大的他逮到。
  • 诸教决定名义论

    诸教决定名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清国籍条例

    大清国籍条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北齐书

    北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辣手相师

    辣手相师

    山野小道士邢楠初入大都市,偶遇少妇,邂逅白富美,懵懂的他开始懂得,不对姑娘耍流氓,就是混蛋;不对美女动手动脚,就是神经病!初出茅庐的他,面对骇人的‘血门惊魂局’居然还有心情与美妇玩耍;面对号令相师的‘三省玄门令’,居然敢说‘滚’!
  • 嫡女望舒

    嫡女望舒

    她贵为侯府嫡女、三朝帝师府嫡亲外孙女的身份却因胆小懦弱受尽欺凌。一朝生死轮回再睁眼时她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与人为善让她步进黄泉路,那自此以后她便要做那恶中恶的真小人。且看她敛了善心步步为营,斗倒后娘、教训渣爹、碾压恶姐恶妹。他跋扈乖张、残忍噬血却贵为王爷,又受封皇命手握兵权,是当朝重臣亦是少女春闺梦里人不二人选。当遇强则更强的腹黑王爷遇上以更残暴来制暴的真小人会是怎样一番光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独尊

    邪王独尊

    一代邪王,三世轮回。废柴逆袭,万世独尊!
  • 字条里的爱情

    字条里的爱情

    这是发生在樱华高校里的故事,故事源于习题集里一张字条,字条上的字隽秀整齐,同桌胡冀显然知道内情却始终没有告诉她字条是出自谁之手,一次市级联考,她为了登上本市电视台然后狠狠的鄙视下傲慢自大的同桌,设巧计让胡冀说服字条的主人教她功课,当那人出现,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