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1800000019

第19章 绝地反攻,楚汉争霸之势形成(2)

最悬的就是英布,英布虽然和项羽有矛盾,但两人的关系底子比较厚。之前,项羽觉得英布盗贼出身,封给一个九江王,英布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英布不爽,他觉得自己功劳比其他人大,结果封了一个很一般的九江王,心里很不高兴。后来项羽攻打齐国,向英布征兵,英布称病不出,拨出五千人算是应付。英布这个人性子比较直,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只是他自恃功高,觉得自己是项羽的左右手,理应得到比张耳、司马昂等更多的封地。

项羽在英布的问题上可能有些失职,没有交流好,英布这样的直性子本来不应该背叛他的,何况共同出生入死过。两人之间有什么误会,在酒桌上摊开讲就不会酿成大问题,项羽可以解释为什么给他封九江王,英布应该告诉项羽自己为什么对九江王不满。但是双方都把问题搁着,期望对方能想通,偏偏两人都是刚愎自用的人。

刘邦打彭城的时候,英布袖手旁观,这无疑加剧了和项羽的矛盾,虽然英布一再称病。项羽打回彭城后,又召英布见面,英布又托病不能外出。很显然,英布的这些举措让不可一世的霸王非常愤怒,虽然他未必表现出来。

张良选择英布,就是看中了他和项羽矛盾的激化。即便如此,游说英布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搞不好使者还会被英布烹掉。

刘邦旗下不乏能言善辩的说客,但似乎没有合适的人。郦食其口才相当好,但是夸夸其谈,英布跟项羽一样讨厌满口大话的人,所以让郦食其去不行。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张良建议刘邦先在荥阳驻扎。刘邦出征的时候,萧何一直在关中“看家”,听到刘邦迁往荥阳,马上运输粮草过去。

此时,濒临破产的刘邦集团总算重新整合起来,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靠得住的说客说服英布叛楚。就在刘邦为这个人才烦恼的时候,一个儒生挺身而出。说实话,见到是个儒生,刘邦信心直往下跌。但见这个叫随何的儒生信心满满的样子,心想,反正没人敢去,就让你去吧,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是天意。

书生也有用

随何到了九江后,一连几天没有见到英布。英布只派出太宰(相当于总管)招待他,尽管受到怠慢,随何还是感到有戏。如果英布毫不动摇的话,理应让人宰了他。现在英布不见他,派太宰招待他,显然是在观望。

见英布始终没有动静,随何便对太宰说道:“大王不见随何,想来是因为楚强汉弱,所以踌躇不定。其实大王何妨和我相见,如果我所说合大王的意,大王不妨采纳。如果我说的不合大王的意思,大王将我枭首示众,献给楚王也是大功一件啊!希望太宰能把我这番话传达给大王。”

太宰将随何的话传达给英布后,英布总算召见了随何。英布是个冷酷无情的角色,他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山大王的料,如何巩固和保住自己的地盘才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项羽和刘邦谁能让他坐稳山大王的位子,他就会跟谁。

随何见到英布后,在酒席上说道:“汉王遣我随何来此,一来是向大王请安,二来也想问问大王,为何对项王这么忠心?”

英布说道:“寡人是楚国的臣属,曾经跟随项王反秦,自然不能不忠心了。”

随何说道:“大王和楚王,都是诸侯,如今大王甘愿为楚国的臣属,想必是看楚国强大,可以依靠;但楚国伐齐的时候,项王亲自带着部队去征讨,大王理应率领部队作项王的先驱,为何只拨几千人?难道做人的臣属有这么敷衍塞责的吗?而且汉王进彭城的时候,项王还在齐国,一时来不及回援,大王距离彭城很近,应该及早出兵相救啊!可是却不闻大王出一兵一卒,莫非这就是大王对楚王忠心的举动?大王名义上事楚,但是实际行动却是完全相反啊!将来项王发怒,会饶了大王吗?如果项王来讨伐你,不知大王是投降呢还是抵抗?”

英布听到这里,沉着脸不说话。

随何见状,又进一步摆出道理:“大王认为楚军强势,必然认为汉军弱势。楚兵当然是强大的,但是大王不要忘了,楚兵恶行累累,天下人个个都嫉恨,不愿屈服。想想项王都做了什么事吧,背弃怀王和诸将立下的盟约,排挤汉王,后来又弑杀义帝,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啊!现在汉王仗义讨贼,各路诸侯纷纷归附。目前,汉王正固守荥阳,广充粮仓,巩固城墙,与楚军对峙。楚军劳师远征,进退两难,必然会陷入困境,到时强弱之势自然扭转,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退一步说,纵使楚军获胜,诸侯必定会团结起来,合力抗楚,众怒难犯,项羽就算是再强也不可能不败啊?”

说到这里,随何摸了摸胡子,继续说道:“所以说呢,楚军的前途实在比不上汉军啊!如今大王不肯和汉军合作,反而忠心于那个外强中干、强弩之末的楚国,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看到英布越来越动摇,随何笑道:“当然了,目前大王的人马未必灭得了楚军,但只要大王和项羽决裂,归附汉军,项羽必然会前来攻打,这样大王就能将项羽绊住几个月,汉王便能稳夺天下。那时,我和大王一起归汉,汉王自然裂土分封,将九江仍然归在大王的名下。否则的话,大王如果还是一意孤行跟着项羽,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楚国还没灭亡,九江就先已动摇。到时呢,不但天下人唾弃大王,便是项王也会记挂前嫌,来找大王的麻烦啊!”

随何讲起道理来层层剥皮,英布虽然是莽夫,道理也听得进。他还挺细心的,对着随何的耳朵小声说:“寡人会按你说的做,只是这几日先不要声张,稍待几日,再告示天下吧!”

英布所谓稍待几天,便是想观望,非常时期站队很重要,一旦站错了,可能身家性命难保。

随何等待了好几天,也没看英布有什么动静,探问馆员,才知道楚国的使者也已经来到,正催促英布征讨汉军。英布迟疑不决,当着楚使的面和部下一起商量出兵的事。一天,随何不请自来,直接走到楚使上首,坐定后说道:“九江王已经归汉,你是楚使,怎么可以来这里征兵?”

英布本来想瞒住,随何说破后,英布脸色很难看。此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掉随何,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心;一个是杀掉楚使,证明自己对汉王的忠心。楚使这时表现不好,看到变故,大惊失色,连忙往外跑。

随何忙对英布说道:“事情已经败露了,赶快杀了楚使,速速帮助汉王攻打楚军,免得贻误时机。”

英布此时没有了选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挥挥手,左右一起冲上,将楚使捉住,一刀一个。然后,英布宣告与楚国脱离关系,联合汉王,兴兵伐楚。

现在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也只能说明教育的失败,而不是读书的失败。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是有用的。把书读活,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把书读死,反而降低个人能力。

开放的胸怀

刘邦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被人打趴下后,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爬起来。他似乎不需要什么调整的时间,他的心理素质似乎已臻化境。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人说刘邦深谙道家思想,我们更愿意仅仅把他理解为脸皮厚,而且已经厚至无形。

以关中为后盾、荥阳为大本营,刘邦又雄起了。项羽经常派军前来骚扰,双方各有胜负,此时,项羽有些困惑了,刘季明明被打得一败涂地,怎么这时候骨头又硬了呢?

楚军的骑兵比较厉害,既然攻不下来,让骑兵骚扰还是有效果的。汉军没什么骑兵,刘邦紧急组建骑兵对抗项羽,为此请来了原秦国骑兵名将李必和骆甲。这两人不愧是名将,他们对刘邦说,我们是秦人,统帅汉军怕大家不服,反而影响了战斗力,我们还是负责实际的训练和领军的事务吧,骑兵司令还是由汉军中大将担任。

于是,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令,相当于骑兵司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秦人治军颇严,果然,汉军与楚军骑兵在平原上大战后,楚军竟然失败。

汉军的势力逐渐稳固,项羽不能轻易撼动。前线有韩信,后勤有萧何,军中参谋有张良、陈平,冲锋陷阵有樊哙、灌婴,这个阵容的确非常强大,而且配合得很好。相反,一个团队阵容再强大,如果配合不好效率也会非常低,如果让萧何上前线肯定不行,如果让樊哙和灌婴在军中作参谋也肯定不适合。

这时候,刘邦的人才队伍里出了一点小状况,这事情发生在陈平身上。陈平加入刘邦阵营后,一直没有什么特殊表现,所以不被刘邦重用。陈平是个酒色之徒,难免手头有些紧,便想出了个歪点子:凡是有话要向汉王传达的将领,必须交一定数量的礼钱,陈平才肯帮忙。

周勃和灌婴听到后大为不满,向刘邦谏言:“陈平这个人华而不实,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曾跟嫂子传出私通的传闻,第一次在魏国当官的时候就因为作风不正为人所不容,后来投奔楚国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最后投到汉营来,大王如此重用他,陈平非但不懂感恩图报,反而狐假虎威、收取贿赂。像陈平这种小人,反复不定,破坏团结,实在是个害群之马,还望大王明察。”

刘邦听了很恼火,但他没有直接找陈平麻烦,而是召来陈平的介绍人魏无知责问。

魏无知辩解道:“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跟他的品德无关。在现在这种乱世,一个人品德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一个人像尾生那样品德高尚,能够帮助大王吗?如今,楚汉之间你死我活,陈平又是有奇谋之人,我推荐给大王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完成大业。至于说陈平盗嫂、收取贿赂这些事,我不清楚,而且我觉得也不重要。”

刘邦原本很恼火,听了魏无知的话,连连点头。刘邦找到陈平,觉得不惩罚他,也有必要教育一下:“先生在魏国被人骂,到楚国没什么作为,到了我们这里,又做出种种让人指责的事,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陈平听到刘邦的话,一点都不紧张,反而面带微笑冷静地说:“我侍奉魏王时尽心尽力,可惜魏王不懂谋略,所以我只好投奔项王。我投奔项王后不是没有功劳,而是项王不信任有功劳之人,反而险些把我治罪。项王任人唯亲,我来到汉王这里就是因为汉王素有爱才的美名。至于说受贿嘛,那是因为我太穷了,来到这里时两手空空,连生活都成问题。微臣心中早已有为大王夺取天下的规划,如果这些计划不能采用,我愿把收取的贿赂全部奉还给大王,并且马上辞职。”

刘邦让陈平谈自己的计划,听了后觉得颇有道理,不仅没有惩罚陈平,反而重金赏赐,并升他为护军都尉,负责监督所有将领。这似乎能够解释刘邦为何能置于死地而后生,和大多数领导不同,他的胸怀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他没有康熙那么高明,但境界上却比康熙要高,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的心灵就像气流一样,和外界始终保持着接触。

韩信计擒魏豹

公元前205年6月,刘邦返回都城栎阳,和萧何讨论“持久战”计划。

此时,刘邦心中已有“当皇帝”的蓝图,所以立刘盈为太子,就是那个在逃亡过程中被他推下去几次的小男孩。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统治的地方实行天下大赦。期间,关中发生大饥荒,刘邦将关中的百姓大量移民到汉中垦殖,有效地缓解了饥荒问题。

8月,刘邦返回荥阳,萧何则着手建立法令制度,设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处理后勤工作得心应手,漕运、兵源、粮道、驿站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个稳固的后方对于前线士气的振作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一个地方,项羽的军队冲锋陷阵、天下无敌,但是后方总是不稳固。

刘邦这些软实力,泛泛之辈看不出来,魏豹就是其中之一。项羽3万人马将刘邦56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原本投降汉军的魏豹一心想重回楚军的怀抱。

同类推荐
  • 李素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李素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 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热门推荐
  • 藏机

    藏机

    这个世道,万里江山有高人落子,谈笑气吞河海,百年江湖有鱼龙盘踞,开声一语断江。八百浮屠战死,三千越甲归田,到底是书生千万言不抵武夫一剑?还是往来几千年自古成败在天?和尚说,路在脚下,走过彼岸便成佛陀。道士说,头顶昊天,世间一切有为大法。滚滚长江东逝水,淘沙如逐鹿,于这个平步起风雨老来多英杰的红尘内,主角孤身上路踽踽独行,能否于乱中求定,堪透玄机?
  • 老狐狸处世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处世心经(大全集)

    不论是人类,还是生物界,都遵循着适者生存的规则——对于我们来说,做到适者生存,就要学会处世。狐狸和豹互相为吹嘘自己的美貌而争吵不休。豹总夸耀它身上五颜六色的斑纹,狐狸却说:“我要比你美得多。我的美并不体现在表面,而是灵活的大脑。”
  • 蜗牛舍说诗新话

    蜗牛舍说诗新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为狼痴狂

    为狼痴狂

    她在野狼的哺乳下长大,吃生肉,喝生血,住铁笼是上天送给她的无法选择的生活方式!直到遇上一个男人,他的爱炽热如火,势不可挡,她却不屑一顾外加讽刺、挖苦带打击。热脸贴冷屁股这一招是否管用呢?
  • 梦绕绝尘:逆天倾城魔王妃

    梦绕绝尘:逆天倾城魔王妃

    她,被自己最爱的人背叛、被自己最信任的人给欺骗。她,是三大世家——云家的花痴废材女。一次穿越,使她穿到这个令人欺凌,容貌尽毁的废材女身上。是谁说她是废材?打通筋脉,绝世天才也不是对手。是谁说她是丑女?印记一除,不管是多国色天香的妖媚毒姐,照样能比下去。可遇见他..........“我愿助你九傲天下,只不过....只有一事允你答应。”“什么……"“以身相许!”“滚粗!”
  • 穿越之邪瞳

    穿越之邪瞳

    她是“黑蔷薇”公司的总裁,运动万能,智商超神,绝色的面容。外人传:她的身手鬼魅,没人能超越她。她的商业才能绝无人能敌。她冷淡无情,见人不爽就大开杀戒。其实真实是:她睡在沙发上,头发乱哄哄,嘴中嚼着薯片,听着属下的报告,一脸悠闲。。。这样的她,却意外的穿到了古代,遇到了多情潇洒的他。其实,本文就一种田文,写男主无限宠女主的宠文哈。
  • 穿越时空去旅行

    穿越时空去旅行

    一个名为时空旅行社的QQ群,一伙疑似蛇精病的二货,林子新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拐去穿越时空!“时空旅行?!!”“没错!第一站!异世界的中州大陆!”“我堂堂一个初二的初中生!你们!你们!你们……要卖小孩吗?!!QAQ!”——————————时空旅行小队成员如下:队长:天浅墨队员:林子新、君子兰、顾小墨、简妖、谢梓颜、度凡、叶清泉
  •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在清华谈卖点之道

    通过卖点炒作将货铺到消费者心里去,并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检验卖点炒作成功与否的唯一判别依据。
  • 灵极九霄

    灵极九霄

    君月夜前生是真灵大陆举世闻名的顶级炼药师,更练就了传说中的《灵火诀》,并因此一跃成为真灵大陆最强炼药师。最终被自己的师弟莫千尘在他修炼时突袭而身死。师弟的背叛,让君月夜在最后一刻,引爆灵气,试图跟对方同归于尽,结果因祸得福获灵魂夺舍在一个小家族的废物身上,从而踏上逆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