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录像上来看,人们认为是青年男子通过某种手段杀死了老者,但录像里的年轻人自始至终都没有靠近过老人,也没有说什么,更没有什么动作。难道仅用眼睛盯着就能将老人吓死?随后,警方派人拘捕了这位青年男子。男子声称当天在工作中受到了处分,他的心情虽然很不好,但从未产生过杀人的念头,更没有做任何伤害老人的事情。
那么,男子的说法是否可靠?老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14海滩凶杀案
一个周末的午后,怀特一个人到郊外沙滩度假。为了放松身心,他特意找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放眼望去,大海的风光一览无余,左边的一处海岬显得格外迷人。旁边5米开外的地方只有一把红色的沙滩帐篷,帐篷下有一对嬉笑打闹的情侣。因为隔着帐篷,所以根本看不到人,只能听到两个人嬉笑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突然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一阵从录音机里传来的嘈杂的音乐声。紧接着,音乐声也消失了,随后怀特看到一位男子从帐篷里走出来,向大海走去。这个时候,从帐篷里传来了女子的呼叫,男子回过头对女子挥挥手,然后纵身一跃便跳入海中游起泳来。
四周安静之后,怀特躺下来开始休息,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光。不知过了多久,正在熟睡的怀特突然被一阵尖叫声惊醒。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打着蝴蝶结的麻料衣服,戴着一副很大的太阳镜且留着胡子的男子从帐篷里跑走了。他不知道帐篷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那个游泳的男子回来了。他身上滴着水走向帐篷。紧接着,怀特就听见他突然大喊:“杀人了!”原来那个女人被勒死了。经过警方调查,怀特看到的那个留着胡子的男子应该是女人的情夫,所以,警方将其视为杀人嫌疑犯。但是逮到这个人后,他声称自己有不在场的证明,而且确实属实。那么,谁是凶手呢?
15鲜花与凶手
赫斯夫人每天下午都要去池塘边散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独自一人,偶尔也会让她的侄女凯莉陪同。一天,赫斯夫人被发现倒在池塘边,伤势严重,目前,她躺在卧室里,脸色苍白,额头上还有因碰撞而导致的淤血,但没有发烧。
福琼探长接到报案马上赶过去调查。一路上,他得知了有关赫斯夫人的一些情况。赫斯夫人是镇上有名的富贵人家,她年近70,孀居在家,身旁只有侄女凯莉和外甥布里特两位亲人。赫斯夫人人缘不错,从没和别人结过怨。几分钟后,福琼将车开到了赫斯庄园的门口,一个古堡式的小楼呈现在他面前。夫人躺在卧室的床上,表情看起来十分痛苦。在一旁的护士说道:“第一天晚上,我听到夫人在说‘推我’、‘推’这样的字,但不知道是不是胡话。从那以后,一直很安静。”
看过赫斯夫人后,福琼探长和赫斯夫人的私人医生狄龙大夫来到凯莉的房间谈论病情的相关情况。凯莉的屋内除了书架和各种书籍外,就剩书桌上的一大瓶鲜花了。
“你是怎么认为的?”福琼问狄龙大夫。
“夫人的一切症状都是由严重摔伤引起的。”
“您认为她是摔伤的吗?去品味一下赫斯夫人昏迷时说的话吧!”福琼嘲讽地说,然后向凯莉问道,“这几天给赫斯夫人吃什么了?”
“狄龙大夫吩咐每天给她喝一点牛奶,但夫人就第一次喝了一点,最近两次喝了后差点呕吐。”
“哦。”福琼摸着下巴,细细地揣度着。
吃完晚饭后,福琼先生在花园里散了一会儿步,就回到临时整理出的客房。他手里把玩着那些从赫斯夫人卧室拿来的茶具,在茶杯底部发现一些细小的黑色颗粒。
第二天,福琼将一封信寄了出去,回来后又在花园里散步。突然,他发现前面的一株金雀花树像是被人砍掉了。接着,他在上楼的时候碰见了一只猫。女仆怕影响他休息,就将它往一边赶。福琼抚摸了一下猫问道:“它是不是想喝牛奶了?”
“很奇怪,它这两天看到奶连碰都不碰一下,真是通人性。”女仆说道。
第三天,福琼先生来到池塘边。池塘旁边有两个穿制服的警员,他们向探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赫斯夫人摔伤的当晚,凯莉小姐和狄龙大夫曾出现在池塘附近。
听到两个警员的话,福琼探长紧皱的眉头开始舒缓,看来他越来越清楚事情的真相了。接着,他回到赫斯庄园,召集大家过来开会。所有的人都来了,包括管家、医生、凯莉和布里特等人。福琼探长说自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只见他慢慢地张开口说:“有人想杀害赫斯夫人,她刚刚对我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姑妈的情况有好转了吗?”凯莉问道。
“是的。”福琼探长回答道。
“狄龙,你也没想到姑妈这么快能开口说话吧?”布里特拿枪对准了狄龙大夫。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这么想过!”狄龙大夫反驳道。
福琼制止了他们的争吵,然后解散会议。接着,他通知警察秘密逮捕了布里特。这是为什么呢?
16新药试验
监狱是黑暗的,比如说这里常常发生一些拿犯人当试验品的事情。一次,有几个刚进来的犯人就碰上了这种倒霉事。
一家制药公司号称研发出了一种测谎药物,罪犯们一旦服下这种药物,就能产生某种表情,审讯官从表情上就能看出他们是否真的有罪。早就有传言说研制出了这样的药物,可是一直没有人服用过。这次,监狱里新来的一批犯人被要求服下这种药物。
之所以选这几个犯人当试验品,是因为他们都喊冤枉。审讯官拿他们没办法,又被他们吵得不耐烦,便允许制药公司拿他们当试验品。得知第二天就要服用这种药物,每个人都辗转难眠。
负责给罪犯服药的工作人员告诉罪犯们,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于是,每个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服用下去。审讯官很认真地观察犯人服药后的反应。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确地感觉到了药物所带来的神奇效果:有一部分犯人镇定自若,坦然地正视前方;另外一部分则急于观察别人的反应。事实证明前者都是无辜的,而后者都是真正的罪犯。
测谎药物真有那么神奇吗?
17布朗小屋的秘密
大侦探波洛接到一桩凶杀案,死者是富商佩斯先生。报案者是他的外甥斯坦博,他称案发之前他和妻子佐伊以及舅舅佩斯住在德比的布朗小屋。他们原本是打算来这里度假的,在通知看门人米尔顿太太后,他们当天下午就到了那里。晚上,斯坦博返回伦敦城里办事,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妻子的电报,得知了舅舅遇害的噩耗。他伤心不已,所以他很快报了警,并且请求大侦探波洛来破案。
下午3点,他们下了火车,来到案发地点——布朗小屋。他们按了门铃,开门的是中年妇人米尔顿太太。她向大侦探波洛汇报了案情:“昨天晚饭后,来了一个和佩斯先生一样口音的陌生人,说要见佩斯先生。我就领他到佩斯先生的房间,然后又回到厨房忙活,直到外面响起了很大的争吵声,我才再次出来。这时,正好女主人也出来了,就在我们照面的时候,佩斯先生的房间传出一声枪响。我们跑过去,发现佩斯先生已经中弹倒地,那名男子跳窗逃跑了。我们想要去追,可是已来不及了。斯坦博夫人当即让我报了警。”
“你看清那名男子的长相了吗?”波洛问道。
“是个留有大胡子的中年人,戴着帽子,除了口音像美国人外,其他的就没留意。”米尔顿太太答道。
“哦,我能见下斯坦博夫人吗?”
“没问题,我这就去楼上转告她。”
过了几分钟,从楼上下来一个有着曼妙身姿的艳丽少妇。波洛承认,她的确是位美貌的女子,而且,他早就听说,斯坦博的妻子是位演员。今日一见,果然气质不凡。见到波洛,两眼红肿的佐伊说:“久闻您的大名,现在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
“多谢夫人!您知道那名男子什么时候离开的吗?”
“大概晚上9点左右。”
“那时您丈夫已经回伦敦了吗?”
“是的,他是乘坐六点一刻的火车回去的。”
波洛的脑子很快转动起来,如果斯坦博夫人所说属实的话,那么斯坦博有充分不在场的证据。接着,他继续问道:“案发后,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我丈夫挂在墙上的手枪少了一把,另外一把也被警察带走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波洛侦探又到佩斯先生的房间寻查了一遍,但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时,警方那边传来消息,有人在前往火车站的途中发现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一把手枪。经过证实,正是斯坦博家中丢失的那一把,而且还少了一颗子弹。而他们带走的那把手枪中恰好有一颗同样型号的子弹。
第二天早上,波洛想到了什么,他让警察马上去抓捕看门人。但是太晚了,那位看上去很稳重的米尔顿太太已经消失不见了,甚至连自己的随身物品都没带走。
波洛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马上去找斯坦博夫人,从她那里得知了看门人的一些情况。“她是我从蒙特大街伯恩劳务所雇佣来的,我以前的仆人也是从那里找来的,我一直都挺相信她们的,谁知道这次……”
尽管可疑,但波洛发现,看门人显然不可能是凶手,因为枪响的时候,她正和斯坦博夫人同时待在客厅里。既然她与凶案无关,那她为什么要逃走呢?
读者朋友们,你能想到凶手到底是谁吗?
18 凌晨3点的毒品交易案
凌晨3点钟,一个穿花格子衬衫的男子悠闲地走在芝加哥的商业街上,他的身后悄悄跟着两位FBI特工——凯恩斯和潘杰拉。
“潘杰拉,我敢断定,今天晚上我们要有收获啦!”凯恩斯兴奋地对潘杰拉说。
“为什么呢?”潘杰拉用充满疑惑地眼神望着凯恩斯。凯恩斯比潘杰拉整整大20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FBI特工经验足以让潘杰拉崇拜和仰慕。
“你难道没有注意他今天有什么不一样吗?你瞧那家伙走路的姿势,简直像去参加派对一样兴奋。”
凯恩斯的话音刚落,两人就看见这名男子突然闪进路边的一个事务所。当男子一进入事务所,凯恩斯和潘杰拉就带领一群潜伏在附近的FBI特工冲了进去,收缴了多包毒品,将男子逮个正着。
那么,凯恩斯为什么判定这名男子一定有作案嫌疑呢?
19绝对把握
距离柏克莱珠宝行劫案发生已经过去3天了。在这3天里,费城警方通过调查取证,终于锁定了两个主犯嫌疑人。
这两名嫌疑人分别是克洛斯和斯蒂恩。克洛斯是漂泊在费城的一位三流演员,平时喜欢结交朋友,经常穿一身红色的衣装,看起来风风火火,但私下里懒惰不堪。斯蒂恩是个保险业务员,口才极佳,平时只喜好着白色衣装,看起来简洁大方,精明干练,但最近身陷金融诈骗的指控,被折磨得焦头烂额。
了解完两位嫌疑人的情况,警长和探长开始打赌,警长依靠自己对现有资料的掌握,认为调查克洛斯的意义不大,直接调查斯蒂恩即可。而探长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克洛斯的嫌疑要比斯蒂恩大很多。警长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笑呵呵地同意了。他当然希望能够尽快破案,既然探长如此有把握,那就不用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了。
结果,克洛斯就是主犯。探长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20和平会谈
1987年,利比亚的一艘商业运输船在返回利比亚的时候,遭到了伊拉克海军的拦截。伊拉克海军为自己的拦截行为给出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这艘商业船上藏有反伊拉克政府的武装分子。
利比亚政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他们认为伊拉克政府这一行为别有预谋,这是他们实施的窃取机密的计谋。因此,利比亚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他们甚至制定了进攻伊拉克的作战计划。
事后,伊拉克政府将那艘船带回国检查发现,船上没有任何反伊拉克政府武装分子,他们完全搞错了。在一无所获之后,伊拉克政府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赶紧给利比亚政府发了一封道歉信。此外,伊拉克外交部也马上联系了利比亚外交部,商量如何处理这起事件。他们不知道,利比亚外交部是否能接受他们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