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1300000037

第37章

敦煌藏经洞用壁画封闭千年之谜

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莫高窟的诸多洞窟中,最为驰名的首推第 17窟——藏经洞。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始于十六国,终于五代宋初,历时近 7个世纪,因而,敦煌的这些文献写本本身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活资料。而文献中除大量汉文文献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这些多民族语言文献的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中亚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藏满瑰宝的藏经洞竟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即 1900年的 6月 22日,这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原本是沧海一粟,一个瞬间而已。然而,正是这一天,一位道士的偶然之举,改变了莫高窟的命运。王圆箓(1849~ 1931年),道号法真,湖北麻城人。1897年或 1898年,他云游到敦煌莫高窟时,发现莫高窟前的木质栈道大都毁坏,堆积如山的流沙因长期无人清理而把最下层的许多洞窟给掩埋了。于是,他雇佣杨某帮其清理积沙。这天,杨某在休息抽烟之后。当他把点烟燃剩的芨芨草无聊地插进甬道北壁的裂缝时,芨芨草竟插不到底。杨某异常惊讶,用手敲了敲墙壁,感觉里面是空的,敦煌莫高窟便立即报告了王道士。等到夜深人静之时,王、杨二人打开墙壁,去掉封泥,找到洞口,眼前的一切在烛光的照耀下令二人惊呆了:高约 2米、宽约 27米的洞窟里堆满了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纸画、法器等文物 5万余件。震惊世界的敦煌藏经洞,就这样被王道士二人在无意间发现了。

当你站在洞窟门前,望着这小小的石室,定会思绪万千,满腹狐疑。里面曾经堆置的 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文书,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由于何种原因存放的?何时将洞门封住,轻松地抹上泥皮,绘上了壁画?

敦煌学专家、学者钻进浩如烟海的敦煌遗书资料中仔细地查阅,从未找到解谜的文字记载,只好另辟途径,根据其他历史资料进行推断,提出了多种假说,试图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主要说法有这样几种: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敦煌各寺院集中在一起的废弃物,即所谓“废弃说”;还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因为避免战乱而有目的地藏起来的,即所谓“避难说”。

主张“废弃说”的代表人物是斯坦因,他是第一个来掠取这批宝物的外国人。斯坦因是匈牙利人,当时在英国所属的印度政府供职。他是一位考古学家,在藏经洞未发现之前,曾三次到中亚探险。当他得知敦煌发现古董时,于 1907年来到了敦煌。几经周折,终于买通了王道士,他从中挑选了许多好的写本、绢画等,拉了满满 24箱写本和 5箱艺术品,经过长途跋涉,于 1909年运到了英国伦敦,入藏伦敦大英博物馆。他对这批写本和绢画进行研究,他认为这些经卷文书都是当时敦煌僧众抛弃无用的废品。因佛经众多,为尊重佛法佛典,这些用过的经品既不能丢弃,也不能烧毁,只好用这个石室封存起来。而且藏经洞内没有整部大藏经和其他珍贵物品,大多是残卷断篇,夹有不少疑伪经,甚至还有不少错抄的废卷和涂鸦之杂写,乃至作废的文书与过时的契约,等等。在藏经洞封闭时,即曹宗寿当政时期(1002~ 1014年),敦煌僧侣已向内地请求配齐了大藏经。并向朝廷乞求到一部金银字大藏经,还有锦帙包裹、金字题头的《大般若经》。整部大藏经没有被收藏,收藏的反而是残经破卷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实在没有实用价值被废弃了。

日本学者藤枝晃也主张“废弃说”,但他认为废弃的原因是随着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印刷的佛经取代了卷轴装的佛经;图书馆的重新布置导致了原来的卷轴佛典遭到废弃,时间是在 1002年以后不久。

主张“避难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人伯希和,他是一位汉学家,不仅精通汉语,而且还精通中亚的几种文字,当他得知敦煌莫高窟有古代写本的消息后,1908年,他到了莫高窟,虽然洞内的宝物已被斯坦因洗劫了一部分,但他仍然从剩下的珍品中掠走了许多珍贵文物。伯希和根据他所掠取的文书,认为这些文物是为了避免当时的战乱而被封起来的。唐代发生了“安史之乱”以后,驻扎在敦煌的军队被调入内地平定叛乱,经卷和文书被藏于石室中封闭保存,是莫高窟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使经卷文书免于战火而存放的。

中国有的学者也主张避难说,但在具体封闭时间上又各不相同。最有代表性、较普遍的说法是,宋初西夏人占领敦煌之前,千佛洞下寺的僧人为躲避战乱,临走前便把经卷、佛像、杂书等藏入洞内封闭。待战乱过后再回来启用。谁知这些僧人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此洞便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又有一种说法把封闭时间定为宋绍圣年间(1094~ 1098年),认为藏经洞的封闭与伊斯兰教的东传有关。当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哈拉汗王朝向宋朝要求出兵攻打西夏。宋朝表示赞同。这一消息传到敦煌,佛教徒们惊慌失措,恐惧万分,便采取保护措施,将千佛洞的经卷、佛像、文书全部集中堆放进石室封闭,免受其害。还有宋皇之后(1049年)说、曹氏封闭说、元初说、元明之际说等,均为逃避战乱说。

以上有关藏经洞的封闭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挖掘旁证资料,解开藏经洞封闭之谜。

中国僧人头上的戒疤是怎么来的?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众所周知,佛教中有剃度制度,即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实际上,从东汉开始传入我国的汉传佛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是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而第十个戒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在中国十个戒疤的“首席和尚”拥有者不超过五个。

为什么出家人头上以前会有戒疤呢?戒疤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关于其起源,依谈玄《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炷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炷香,作为终身之誓。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人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然而这并非是佛教的原创制度,而且为中国所独有,并未见于其他国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末,蒙古军队一路南征,所到之处青壮年男子要么被屠杀,要么被强征服劳役,但是蒙古军队对出家的僧人却从不为难,盖因当时蒙古上层推崇佛教。因此汉地青壮年纷纷剃发穿起袈裟,扮作出家人以躲避刀兵劫。出家人陡然增加,令蒙古军队无法分辨真伪,因此蒙古统治者以烧戒疤来区分是否是出家人,而且烧了戒疤以后是不允许还俗的。因为烧戒疤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而且日后无法还俗,因此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假出家这种方式。从元朝以后,一直到中国佛教协会废止烧戒疤止,戒疤成为了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和尚烧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当时,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后来,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

实际上,烧戒疤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密切相关,《梵网经》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条说:“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又《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烧臂供养诸佛。”从这几段经文的内容,说明了原来烧身有二重意义:一是用以表申至高无上的供养;二是为了消除业障。至于燃烧的位置,则不局限于头顶,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1939年,普利普·摩勒曾在南京、浙江间的宝华山隆昌寺见到了和尚受戒的全过程,并在他所著《中国佛教寺院》一书中对于如何烧戒疤做了详尽的记录:“沙弥将祈祷毯紧紧裹在颈项上,手拿着在前项典礼领得的小红袋。袋里装着 12到 14颗用艾草做成的黑色小粒艾绒,每颗约一公分高。沙弥面前站着主事和尚中的一位,他把用龙眼干做成的蜡,涂在左手拇指上。从递来的小红袋中取出易燃的艾绒后,这位和尚将蜡涂在艾绒底部,再一个个放置在沙弥头皮上点有小圈的部位。接着,他拿起纸捻迅速点燃 12粒艾绒。他一个人,或者再加上一位站在沙弥(现在跪着)身后的助手,用手紧按着沙弥的头,使头部固定不动。由于灼痛,沙弥必定会发出不由自主的动作,这时艾绒可能翻滚,烙疤在错处,因此这道程序以及在颈上裹毯都是必要的。在准备阶段,以及艾绒点着、燃烧时,沙弥及助理和尚不停念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当 12个炽燃的小点逐渐接近头皮时,我们几乎可以根据念佛的节奏,衡量痛楚的程度。佛号在沙弥口中越来越快地重复,音调也逐渐上扬,最后——通常是火烧着头皮的刹那——在痛喊声中停止,艾绒大约燃烧一分钟左右。”

烙疤不仅会给受戒者带来疼痛,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还会引起视力与视觉系统的损伤。烙疤后睡觉,也会引起短暂的血液中毒,以及视力减弱或失明、头肿胀等。为帮助沙弥保持清醒,寺院会允许他们随心所欲漫游全寺各个角落,见见男人与女人,到客堂、方丈室,等等,利用天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保持清醒。

由于烧戒疤会带来严重的身体损伤,1983年 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同类推荐
  • 华图腾越宋元

    华图腾越宋元

    它首先是一部中华民族原始至宋元期间约计一万年的传记年谱式演义,这其中包括盘古女娲开天辟地,天地公国3600年,中原公国2500年,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1294年五段历史时空。这万年的历史长廊,取其惊心动魄和精彩的历史事件加以渲染,赞美了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的人们,痛斥了卖国分裂可耻的人,从而宣示了中华民族从愚昧到文明的伟大进程。它是一部神话和凡尘交替演绎的小说,充分体现了我国人神共治的特色;它也是一部地理游记,文中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它也是一部跨时空的人物演绎,标示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一流的强大世界强国,进一步暗示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
  • 一把大勺闯北宋

    一把大勺闯北宋

    中文系大四学生因偶然穿越至北宋中后期,凭着一把大勺登堂入室,此君可否成就一番大业?请看小厨师之北宋历程......
  • 机甲战国

    机甲战国

    国破家亡,君主被劫,太子流落……那又如何?万古智慧在脑,改造躯体在身,七国君主若无物,红级战神只等闲!看我平叛,复国,横扫六合,纵横八荒,成就无上大帝,一统凋零乱世!!!
  • 小国士

    小国士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我的成长目标。内部倾轧屹然不倒,青云直上?啪,我岂是注重权力之人?两袖清风,不取民脂民膏!奉孝,志才!你们还我酒钱!一梦千年,小小宅男本欲混吃等死,却不想被历史车轮滚过,平步青云,乱世之中,小小宅男也有大智慧!(p.S这本小说本持着比较欢乐的风格,请历史考究党别喷我,作者很萌的!!!)
  • 温侯陨殇

    温侯陨殇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的,什么又是假的,他远去的背影最终也似乎没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分为天文历法、地理探索、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农学农具、数学成就、物理化学、医学药物、手工制造等多个板块。
  • 幼科证治准绳

    幼科证治准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易考原

    古易考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本书总体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每篇皆广泛涉猎天文地理、自然景观、生物科学、建筑交通、历史人文、影视艺术、军事体育等各项“之最”,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本书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且分类精当、条理明晰,加之合乎逻辑便于阅读的主题安排、科学严谨深入浅出的文字叙述、翔实丰富生动准确的内容呈现、精心挑选恰到好处的图片点缀,更能以点带面,助你遍览中国乃至世界的各种极致之美。读之既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更能在强烈的对比中,获得种种人生哲思。
  • 邪王霸宠,金牌杀手妃

    邪王霸宠,金牌杀手妃

    一朝穿越,醒来却看见一只咸猪手伸向她……姊妹陷害,毁的却是她的清白,墨浅自认不是软弱无能之辈,既然人负她在先,她有何必手下留情……直到遇见那个男人,杀人灭口本是常情,却不想反被他以身试毒。她说:“我就算死,也要拉着你垫背!”很好,他拥她入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命运的齿轮在第一次相遇中悄然转动,一段朦胧的情越想控制越不受控制,越想理清却越来越理不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故事以北宋靖康之乱为背景,悉心描绘了当时的生活风俗,在山河破碎中,个人微小的幸福是如此遥不可知,有女主角凌波身世感慨、生活顿悟,也有北宋灭亡前后,各阶层的今昔对比。在山河动摇的动荡时局中,且看主角路啸与凌波的情感将去向何方……
  • 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从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类社会 、体育等多个领域,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了各个领域之“最”,是一部融 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本书篇幅精练,文字优美,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精 美的绘画图片,使知识的介绍更加形象化,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 了艺术上的熏陶。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使知识的传达更加流畅、准确,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新奇、神秘的世界。
  • 奶茶少女的七彩回忆

    奶茶少女的七彩回忆

    他不喜欢漂亮的少女,但他喜欢清纯可爱的少女,当一个正符合他心目中的女孩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会为她心动吗,但不久,他最好的兄弟也喜欢上这个女孩,在爱情和友情面前,他该如何选择呢.......
  • 许诺: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许诺: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因为一场事故,哥哥(凌雪源)对她(女主:凌雪幽)的态度大有不同,但是她的表哥(宫雪烨)对她的十分照顾。好像渐渐发现哥哥对我的感情好像已经变了,仿佛他已经不是以一个哥哥身份存在,相对的而是“陌生人”。我发现,现在真正关心我的人就是我的表哥,但是女主依旧坚信:哥哥是爱我的,他不会抛弃我。因为哥哥对女主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她变得冷淡,直到他的出现········
  • 创业农民

    创业农民

    本书是中国农民创业致富的调查报告。作者实地考察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80余家,走访了返乡农民工家庭60余户,选择了其中那些具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最佳实践心得浓缩成本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