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1100000037

第37章 封建社会卷(26)

张居正把“加强中央集权制”列为了首要目标。他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把实权牢牢控制在内阁手中。他又罢免了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人才准备。

在经济方面,张居正的成绩亦非常显着。他任用着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

“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着的增加,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一千三百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张居正在军事上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派戚继光守蓟门,李志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三千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上述的一系列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

当然,张居正倡导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而,他的变法不可能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挽救不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总趋势。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

趣味链接 张居正“夺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回家守孝三年,称“丁忧”,服满后再回到朝廷任职。如果政务需要,无法离职,那么朝廷可以命令他素服办公,不必去职,移孝作忠,此为“夺情”。因古代中国讲求孝道,故“夺情”一般会引起严重的伦理问题,只能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公元1577年,张居正父亲病逝,按规定他应回家守丧,但张居正认为此时变法正在展开,如回乡服丧,恐生变化。户部侍郎李幼孜为讨好张居正,上疏提出张居正不去职以素服办公。内阁大臣吕调阳、张四维等人亦先后上疏附和。明神宗和李太后也不愿张居正离职,遂决定让张居正遵旨“夺情”。

神宗怠政——曹署多空,政治腐败的年代

明朝国力的衰退始于明武宗,至明世宗、明穆宗时期进一步加剧。明神宗时期,因张居正辅政,励行革新,政治上一时颇有起色,国力也有所增强。张居正死后,明神宗长期怠政,朝政不举,国力进一步衰退。

公元1582年,明神宗开始亲政。他一度颇思振作,不仅勤于政事,而且还比较重视生产,关心民事,对臣下的批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然而好景不长,四年后,他便以种种借口拒不上朝,开始了长期怠政。

公元1586年9月,明神宗以病为由,连日免朝。他在给内阁的谕旨中称:“朕前御门,已于卯初起,一时头晕眼黑,力乏不兴,已谕暂免朝讲数日,静摄服药。兹当孟冬时享太庙,暂遣公徐文壁恭代。”

是年10月,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提出疑问,被责以悖妄,廷杖六十斥为民。直至11月13日神宗才出宫,在天坛祭祀天地,回来后在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此后,明神宗便一发不可收拾,怠政现象日甚一日。

神宗为什么怠政?

神宗怠政的原因有三。后宫生活过度,身体虚弱,此为其一;厌恶大臣之间的朋党斗争,学明武宗暗操国家政权,此为其二;贪杯、吸食鸦片,此为其三。

公元1588年6月,神宗以“心肝二经之火屡动,头眩目烦”为由,传谕内阁罢经筵日讲。为免朝臣责难,他称:“奏进讲章,可不拘日期,每日写进,以备温览,待秋凉朕疾稍愈,仍赴讲筵。”此前已有卢洪春“廷杖、被贬”的例子在先,遂群臣虽有异议,但谁也不敢违背神宗的意旨。有的大臣沉默不语,有的大臣则表现出迎合之态。自此以后,罢经筵日讲就形成了惯例。

神宗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长达四十八年之久,但是他怠政竟然长达二十八年。公元1560年以后,神宗彻底身居后宫,不仅不上朝,而且几年才见个别大臣一面。当时,如果有哪位大臣能面见皇帝,竟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若国家突遇大事,神宗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处理。

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是政府的唯一决策者。一旦皇帝不愿处置但又不轻易授权于太监或大臣,整个文官政府的运转就可能陷于停顿。神宗怠政期间,政府“曹署多空”,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按正常的编制,南、北二京六部应当有尚书十二名,侍郎二十四名,这时总共缺了近三分之一……神宗后期政府运作的效率由此可以想见。

公元1620年8月,神宗于后宫驾崩,其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明神宗一生逍遥自在,二十八年不理朝政,而明朝亦在这二十八年里走向了衰败,再无复兴的可能。明光宗即位后,摆在他面前的不是锦绣河山,而是老爹留给他的“烂摊子”。

趣味链接 神宗和他的“十俊”

明朝帝王大多暴虐、好色。说到暴虐,神宗绝对不及太祖朱元璋以及成祖朱棣,但在好色方面,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公元1582年的3月,他在民间大选嫔妃,仅一天就娶了“九嫔”。可能是因为神宗前半生享尽了“天下美色”的缘故吧,后期时,他对女色一点兴趣也无,竟转而玩弄起了小太监。当时神宗从宫中挑选出了十名长相俊美的小太监,被他封为“十俊”,专门供他淫乐。荒唐程度堪比当年的武宗。

魏忠贤专权——宦官为政,大明王朝苟延残喘

公元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因病服用“红丸”而死,终年三十六岁。其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

纵观明朝历史,各种“奇才”皇帝层出不穷。朱元璋、朱棣父子以暴虐扬名古今;朱厚照的荒唐至今被人诟病;而对于朱翊钧的“怠政”至今依然争议不断……当历史的车轮驶至17世纪时,明朝又出现了“木匠皇帝明熹宗”。看来,明朝还真是一个盛产“奇葩帝王”的朝代。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然而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仅对贤臣的劝谏充耳不闻,还把朝权交给了宦官魏忠贤。他自己则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不仅喜欢当“木匠”,而且还当得很有“水平”,其作品很具有艺术特色。

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且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当“木匠皇帝”沉迷于他的“艺术”时,宦官魏忠贤勾结内外,将朝权尽揽手中,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贤的丑恶行径,激起了正直官员的严重愤慨。公元1624年,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大胆揭发魏忠贤的奸恶。无耻的魏忠贤立即向熹宗哭诉,大臣王体乾也极力为他辩护。昏愚的熹宗竟然信以为真,反而下旨痛斥杨涟。

魏忠贤自此以后气焰更加嚣张,大兴冤狱,对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公元1625年,魏忠贤诬告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等六名东林党贪污腐败。此六人中,除一人自杀外,包括杨涟在内的其余五人皆在狱中被各种酷刑折磨致死。

公元1626年,魏忠贤又以同样的罪名、方式捕杀了东林党人高攀龙、周起元、周顺昌等七人。历史上称这两次大狱受难的东林党人为“前六君子”、“后七君子”。

公元1627年8月,“木匠皇帝”明熹宗病逝,其异母弟朱由检即帝位,改元崇祯,是为明思宗。朱由检素来对魏忠贤十分嫌恶,而东林党亦想趁权力更替之际,弹劾魏忠贤。遂东林党联合众多贤良之臣,列举魏忠贤十罪状,纷纷上书弹劾。思宗亦借机将魏忠贤及其党羽全部逮捕治罪。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畏罪自杀。

趣味链接 入宫前的魏忠贤

魏忠贤进宫前是个无赖混混,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有一次,他输得精光,最后把裤子都押上了,结果还是输。他不想光着屁股回家,就耍赖逃跑,被债主紧追不舍。魏忠贤穷途末路,脱口说出这么一句话:“老子进宫做太监还你们钱还不行吗?”回到家,他就把当太监的想法告诉了家人,竟得到了妻子与哥哥等人的支持。因为在当时的明朝,太监是十分吃香的“行当”。也因此,进宫需要关系、需要送礼,而魏忠贤家里很穷,最后他把女儿卖作童养媳,哥哥魏钊把地卖了,好不容易才进了宫。

清朝

后金崛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境内)女真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中。十岁时,他的母亲去世。由于努尔哈赤的父亲对继母宠爱有加,努尔哈赤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他便带着弟弟舒尔哈齐来到建州卫都指挥使王杲那里。

然而,王杲常常起兵作乱,明政府派李成梁发兵讨伐之。公元1574年,努尔哈赤与十岁的舒尔哈齐,在战乱中被当作王杲的家奴,成为李成梁军队的俘虏。努尔哈赤在明军中做事,渐渐得到李成梁的赏识,甚至被视为养子一般。

但是,努尔哈赤不想长久地在李家生活。公元1577年,努尔哈赤脱离李成梁,回到建州自立门户。

公元1583年,李成梁攻打古勒寨。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正在寨中做客,也被乱军杀死。为了安抚努尔哈赤,明政府为其祖父和父亲的冤死平反,并赠送努尔哈赤马匹三十匹、敕书三十道,还让他世袭了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之职。努尔哈赤虽然多了复仇的资本,但其实力仍不足以与明朝抗衡,便转而先攻打自己的仇敌尼堪外兰。

努尔哈赤带着祖父和父亲遗留下的十三副铠甲,以追杀仇人尼堪外兰为借口起兵,攻打所有尼堪外兰所逃往的地方。同时,他的势力不断壮大,并在几年内征服了董鄂部、浑河部、苏克苏浒部、哲陈部和完颜部,统一了建州女真。但努尔哈赤深知时机未到,因此对明政府一直恭敬有加。明政府对他的军事行为也不加干涉,甚至在他统一女真之后任命他为建州卫都督佥事。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被提拔为建州左都督,同年,征服位于长白山的鸭绿江部。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叛。公元1619年3月,明政府派十四万军队讨伐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掌握战机,歼灭明军六万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趣味链接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把战略重点从原先统一女真诸部转移到反明上。公元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公开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所谓“七大恨”是:1.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3.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4.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5.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6.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7.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闯王进京——攻陷大明都城的农民起义军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土地集中于皇亲贵族、地主豪绅之处,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公元1628年,山西发生灾荒,但官府仍向贫民催逼租税,最终激起民变。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人纷纷起义。公元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起义,自称“八大王”。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反,投靠由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号称“八队闯将”。

公元1633年,农民领袖王自用病逝。李自成收其遗部两万余人,后与张献忠联手将明将邓玘击败。次年,又于甘肃乾州(今甘肃乾县)将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公元1635年,明朝分兵陕西、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战败的起义军受到教训,决定联合彼此的力量。公元1635年,各路起义军会师于河南荥阳,共十三家,七十二营。其后,起义军于宁州(今甘肃宁县)、真宁(今正宁西南)等地先后击败明军。次年,高迎祥被俘杀害,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之后,李自成转战多地,攻取多座城池,并深得民众支持。

公元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自封为“新顺王”。3月,将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杀害。4月,又杀叛将袁时中。5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占领陕西省。次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为“大顺”。

同类推荐
  • 霸血枭图

    霸血枭图

    男人流血不流泪,铁铸筋骨不下跪,抬头九霄风云动,脚踏九州山河碎。诗一样的悲歌,酒一样的醉人。且恋最美的人,饮最烈的酒,霸业皇图,枭血河山,且与我重铸九州,鼎立乾坤!
  • 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

    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

    一位龙族的九星级烈焰金龙由于战斗死亡穿越到东汉末年,什么龙族技能都无法使用并降为五星级武将,只有最重要的洞察技能能够使用。找个根据地开招贤馆,就这样在这乱世中招揽在野名将,俘虏名将开创自己的霸业天下!本小说将把几个最没有名气的黄巾将领送上名将的的舞台,小说类似于网游有武将属性值!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次写书如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都提出来我将尽力修改,给读者献上一本较满意的书,谢谢!收藏支持!!
  • 极品侍卫俏佳人

    极品侍卫俏佳人

    身怀佛门绝世武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唐朝一个俏皮小姐的侍卫。身为侍卫的主角能干嘛?家主见了,“少侠,你若想要,我王家上下都是你的!”王家三少见了,“逸哥,那醉香楼又新来了个姑娘,要不?”武林人士见了,“盟主,又出来执勤啊!”少林方丈见了,“施主,你看何时方便来接手我这方丈之位啊?”番邦见了,“大侠饶命,我们也是大唐子民啊!”主角林逸:“别闹,我只是小姐的侍卫...”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婴儿的到来,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还是迎难而上,缔造传奇!
  • 大唐之国士无双

    大唐之国士无双

    自太宗以来,大唐盛极一时,后有武氏,治宏贞观,再有玄宗开开元,如此鼎盛之王朝,却在短短几代之内名存实亡?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仿佛都有一个无形的推手在推动着王朝的更迭,包不同,到他已经是第九代了,父母在他三岁那年便已远走,如今他却要卷入历史的车轮中。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檐前雨

    檐前雨

    岘港,距离河内764公里、胡志明市964公里。明蓝不明白,为什么江淮要坚持带她来到这个位于越南中部的海港城市。后来的后来,当她回想起秋盆河畔那一晚的雨,总觉得一切都是注定的。如果,她没有来岘港,便不会再次遇到南庆。记忆中的他是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眼前的他挺拔英俊,手中却多了一支细细的盲杖。如果,她没有去会安,便不会在那雨水滴落成帘的屋檐下,被独弦琴特有的琴声吸引。那首叫《檐前雨》的曲子,是江淮最后的作品,他从未有机会亲自弹奏,以后也不再有。
  •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第一佣兵穿越,萧家十三少从此扬名,凭着体内神奇玲珑塔,她翻云覆雨,纤手遮天。比玄兽?我有兽王为奴!比身手?我是玄武双修!比炼丹?咳,本人是紫玉阶丹师,你真的确定?!“他”富可敌国,“他”武冠天下,“他”妻妾成群,“他”风流纨绔,“他”指点江山令天下易主,“他”傲行九洲让众生仰慕。世人皆知,宁杀一万神仙,不惹萧家十三,又有谁知,天之骄子,一代狂相,本是红颜?!【穿越+玄幻,女强】(薄情佣兵系列之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傅少的亿万甜妻

    傅少的亿万甜妻

    一句承诺,将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捆绑在一起,她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做好你的傀儡太太,管住你的心。”撕旦的爱情不是什么女人都受得起,他逼她吞下堕胎药。她心灰意冷,他却霸道地圈住她的腰身,“夺了我的心还想跑?”
  •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国色天香:异姓王爷俏皇妃

    21世纪的心理学家,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嫡出的二小姐。青梅竹马,姐妹情深,二小姐没有的东西,她一件一件的开发。智斗昏君,辅助太子,二小姐不做的事情,她一样一样的去做。别人的身体,一样活出本色的自己。
  • 甜婚蜜宠

    甜婚蜜宠

    代姐出嫁,却偏偏嫁了自己最为崇拜的人,受尽屈辱,终于得到了他的眷顾,只是苍天不垂怜,非要在幸福的生活上强加痛苦,未来,她该何去何从?以后,她要如何选择……
  • 秋日回忆录

    秋日回忆录

    我不知道风,会吹向哪里,我不知道云,是否会跟随风的方向。但我知道,我会沿着你的脚步,与你一路同行,不管去向何方。
  • 中国通史(全集)

    中国通史(全集)

    《中国通史(全集)》由辽海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争霸、战国、秦朝烽烟、汉朝兴衰、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朝、十六国和北朝等。本书涉及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到民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制度的各个方面。
  • 惹火甜心:腹黑三少专宠妻

    惹火甜心:腹黑三少专宠妻

    每晚,都会有人趁我熟睡侵犯我,没有想到他居然是.....洛离真的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惹上了这个二世主,但她的特长,就是逃!把她塞进别墅,她逃;把她用手铐锁上,她还是逃。但她逃一次就会被再度抓回来,她终于炸毛。“你到底想要什么?”单翌的笑容很危险,“当然想要……你了!”他想打听的,她不会给,所以她只能妥协,一步一步陷入他早已设好的圈套。单翌指着了指二人相连的手铐,笑容邪肆,“这下,你永远也逃不掉了。”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这些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纯情的,甜爱的,宠溺的,虐心的,欢喜的,悲情的,校园的,霸总的,女强的,穿越的,耽美的,总之各式各样的短篇都有,相信总有一个故事会打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