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0400000016

第16章 解读人心的心理工具(3)

穿出来的性格

小江和小吴在同一家公司上班,闲时便喜欢在一起聊聊公司里的事情,当然这种聊天还带有一种探讨性质,因为小江比较内向,与同事的关系不尽如人意。这时候,他就会习惯性地找小吴帮忙,小吴也热情,两人一来二往便熟络了起来。这天,小江又来找小吴了,谈起了公司最近新来的同事,这位同事坐在他的旁边,却从来不和他说话,但是也不会不搭理主动和他搭话的人。“就是那个总是喜欢穿着一身宽松衣服的人吧?那些衣服我总觉得是又肥又大,蛮奇怪的。”小吴似乎也早就注意到了。“是啊,是啊。”小江点头。“其实,我已经感觉到了,他是因为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去接近人,但是只要你肯主动接近他,时间一长,和你熟悉起来,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小江果然这么做了,每天早上他都会先说一句“早上好”,和他主动搭话,下班时也会主动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走,而每次那位新同事也会很热情地做出回应,时间一长,没想到两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其实只要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搞好关系也就不是难事了。故事里的小江是因为摸不透对方的性格,才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而面对就坐在自己身边的同事,也不能不理不睬。而小吴给小江的建议,就是根据新同事的穿衣风格得来的:喜欢穿宽大衣服的人一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类人内向,不容易主动接近他人,朋友不多,但是一旦熟悉起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此,小吴觉得他并不是不喜欢小江,而是不愿主动,所以就建议小江先主动一点,不料还真的挺管用。这就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妨看看对方的穿衣风格,通过穿衣打扮来了解其个性,把握更多的人际信息,这样才能清楚该怎样对待这一类人,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穿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个性的展现。

1.喜欢穿简单朴素衣服的人,性格稳重、沉着,为人也比较随和真诚,只要别人以诚相待,他绝对会以相同的方式予以回应。这类人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都属于踏实好学型,并且善于客观、理智地看待事情。

2.喜欢穿华丽衣服的人,虚荣心比较强,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多注重华美的外表,与这类人搞好关系,就需要多多对他身上的服饰表达赞美之情,同时还要适当为他创造一些自我显摆的机会,最好不要和他有金钱上的纠缠,否则,关系破裂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3.喜欢穿相同款式衣服的人,性格大胆直率,是非爱憎分明,有自信心,因此行事也比较果断,不会拖泥带水,但是有时候也会自信过头,给人傲慢清高的感觉。

4.喜欢穿淡色衣服的人,一般生性活泼好动,开朗健谈,乐于结交朋友;而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性格则比较稳重,沉默寡言者居多。

5.喜欢穿短袖的人,性格随和、亲切,追求创新,但自主意识较强,往往会以一己好恶来评判一切;喜欢穿长袖的人,性格就比较保守,不喜欢创新,虽然不喜欢冒险,但是却有着较高的人生定位,往往追名逐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差,他们往往注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从喂养的宠物看对方的脾性

公司年末聚餐的时候,曾海涛因为堵车晚到了十几分钟,最后坐在李立的旁边,但是由于两个人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平时也不来往,所以当大家都在闲谈的时候,他俩倒觉得有些尴尬了。还是李立先开口说话了:“嘿,酒量怎么样!”半试探半询问地说了一句,曾海涛笑笑,“还没怎么醉过,应该还可以,哈哈!”“上回我喝醉了,回家后,我妻子没管我,我家小蜜倒过来安慰我了。哈哈……”李立接着曾海涛的话说。但是,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即就引来了曾海涛奇怪的眼光,“小蜜?”曾海涛惊异地问。“嗨,我养的猫,从和妻子结婚那年就一直跟着我,一晃都五年了……”李立似乎在感慨些什么。“猫?我也喜欢猫,家里以前养过一只,但我不懂照顾她,结果没过多久她就消失了,到现在,我都不敢再养猫。”曾海涛心想,早点认识他就好了。“这猫啊,像女人,要哄,所以她就成了我的小蜜。”李立像是在打趣。后来回家,曾海涛便从老家领了一只小猫回来,以后也经常去问李立一些养猫的细节问题,两人从此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逐渐了解以后,他们都在彼此身上发现了很多相似之处。后来,李立开玩笑说:“小蜜成了咱俩的红娘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猫是一种需要尊重与关爱的动物,一般喜欢猫的人在性格上是比较会尊重人的,在人际中,他们都有一种与之保持联系的愿望,懂得相敬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所以,一个人与猫相处的模式往往就是他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写照。但实际上,那些不养猫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更喜欢的宠物,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妨考虑从对方所饲养的宠物那里,透视他的脾性。如果要问起喂养宠物的原因,其实并不单单是“做伴”那么简单。心理学家根据研究证明,从喂养的宠物是可以透视一个人的性格的。大多数的人往往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选择一种与自己有类似性格的宠物,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特立独行的人喜欢养猫;性情开朗热情、活泼好动的人喜欢养狗;喜欢追求刺激的人喜欢养蛇等。同时心理学家还证实,饲养宠物其实有几种心理类型:

1.自恋心理。即宠物是其部分人格的反映,这些人把宠物当成自己一样来对待。

2.理想化的照料者。这类心理通常在孩子身上出现比较多,当自身缺乏关心与照料,他会将宠物当成自己,而自己便是一个照料者,他怎样对待宠物,其实就是他内心渴望被照料的方式。

3.情感压抑的表达。心理学家证实,很多人都有两面性格,即心理学上的“隐形性格”,而当面临压抑又无处释放的时候,喂养一种具有自己隐形性格的宠物便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从读书种类看对方思想情操

有一次,霍夫曼接受了一位咨询者,咨询者是这样说的:“我工作已经三年,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但是我很想有自己的事业,本来想从小职员做起,慢慢往上升,可是我的表现似乎总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最近我很烦闷,不知道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霍夫曼博士没等他把话说下去,就说:“你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吗?”那人摇摇头。“刚刚看了看你的基本资料,兴趣爱好一栏,你写的是读书,那么,请告诉我你喜欢读什么书呢?”“兵书。”那人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脱口而出。“很好,那我建议你现在就辞职吧。”后来那个人果真辞职了,两年后,他开了一家自己的投资公司,并且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商海经理。

美国纽约有一家名叫“希尔塞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机构,博士霍夫曼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阅读的书和他的性格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知道咨询者的读书爱好后,根据其所喜好图书的类型,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性格特征,以及该从事的职业领域。喜欢读兵书的人,擅长研究谋略,能够随机应变,他们中间不乏政治卓越者、学识渊博者、商人、军人等。而事实也证明了霍夫曼博士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就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一个人喜欢阅读的书籍来判断他的性格特征;同时,你如果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性格,还可以通过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来加以培养。霍夫曼博士根据研究总结得出一些可以看出一个人什么性格的例子:

1.喜欢阅读言情小说的人,感情丰富,多感性,生活中态度积极乐观,相信自己的直觉,即使是遇到挫折,也能很快走出阴霾,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2.在推理侦探类小说上比较沉迷的人,善于解答疑难,爱动脑筋,喜欢接受挑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他们都乐于面对,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

3.爱好武侠小说的人,个性鲜明,爱憎界限明显,常常有远大的梦想和抱负,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生活。

4.经常阅读恐怖小说的人,多喜欢冒险,不甘于平淡无奇的生活,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类人或许对当前的生活感到压抑,希望在书籍中寻求些许的刺激,暂时抛弃忧愁与苦闷。

5.常常在传记类书籍中徜徉的人,为人思想成熟,凡事深思熟虑之后才会付诸实践,有雄心壮志,同时也敢于尝试并踏实肯干,因此很容易取得一番成就。

6.对新闻报纸杂志等感兴趣的人,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7.总是喜欢沉醉于诗歌中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性格上追求简单纯美,向往人性最初的真善美,不喜欢纷繁复杂、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

8.如果女性对女性读物比较热衷,那么她是比较有进取精神的人,工作上严谨认真,生活上一丝不苟。

9.对财经类书籍颇为关注的人,往往希望表现自己,个性要强,善竞争,男性一般都会有较强的事业心。

10.还有些人喜欢阅读《圣经》之类的书籍,这样的人通常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会踏实进取,诚实肯干。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 看人看到骨子里

    看人看到骨子里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谈到谎言甄别的方法,其来源就是测谎仪测谎过程,熟练的测谎检查员能够通过该操作高效确定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我们的方法论使用起来与测谎仪相比,其效率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方法论是中情局内部专用方法论,为了保护中情局的资源和方法,不能在此进行分享。但由于其高效性很快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更多情报机构和联邦法律执行机构都寻求接受该方法论的训练。自此,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开发该方法论,将其改良,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需求,从那时起,我们三个人为上百家组织提供了培训,从华尔街的客户、股份制企业、法律事务所,到非盈利学术机构,再到当地法律执行机构。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怎样去除心理阴影?怎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本书针对青少年生活中的性格培养、情绪控制、对自我和身边世界的认识、青春期特殊心理、常见心理症结,以及交往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采取故事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以鲜活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出各种有效的方法。给予你一定的启发,帮助你解决成长道路上的迷惑,带给你更多的快乐和关于成长的思考。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 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我们的逆乱青春

    我们的逆乱青春

    这时一部关于青春热血的小说,在那个纯真与浮躁并存的年代,那个曾经热爱学习的他们开始变得不务正业,整天琢磨着偷窥女生宿舍、谈恋爱、玩乐队、打篮球、喝酒打架等,男主第一次和女生开房却意外遭遇潜规则,一次意外山鸟遇见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小蕊,在小蕊的影响下山鸟决定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正当山鸟带着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准备向小蕊表白时,突然发现小蕊竟然是自己老大一直提起但他从未见过的那个女朋友,山鸟喜欢上了自己的大嫂,山鸟现在该怎么办?就在山鸟一直犹豫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兄弟的女友一直暗恋着他……
  • 倾城天下:王妃逆天

    倾城天下:王妃逆天

    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的她穿越异世,成了一位柔弱不受宠的弃妃,还是一位破坏别人感情的局外人。无奈,情生,不得不忍痛割爱........却也得到了他的成全。且看她如何凭借自己的小智慧小心思,步步谨慎逆天而袭!
  • 凤傲苍穹

    凤傲苍穹

    朋友背叛,一朝穿越,她成了手众人所知的废材小姐。她狂妄的笑了,废材?靠你见过吧丹药当堂都吃得废材?你见过被圣兽当祖宗的废材?你见过一天进六级的废材?当绝世的她重生,大陆风云之变,且看她如何凤凰欲火,凤傲苍穹!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本书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婚恋预测方法系统。它对易学文化研究起到拓展和丰富的作用,填补了家庭社会学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它又是一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启蒙性普及读物,对每个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起到“劝人向善”的作用。
  • 狂魔传说

    狂魔传说

    平静祥和的瑞亚大陆暗潮汹涌,消失已久的血族、精灵族、矮人族……惊现于世是报复,还是私欲?大陆陷入纷争不断的战火之中,而集天魔经和狂血宝典两大至高修炼密典于一身的龙文,又该何去何从?在这满目疮痍的大陆上,他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
  • 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社会交往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大肉”、“胡吃海喝”、只挑喜欢的食物吃、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青少年在日常饮食上陷人误区,如“大鱼方便面当早餐、喝浓茶提神、大吃甜食等,如不及时纠正必定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穿越凰女之绝色风华

    从妖到仙,再从仙到尊,本是荣宠至极的一世,到头来发现不过是一场梦……爱,既然不能给我,我又何须强求?三百年前,我对自己说“我只为自己而活,我要一辈子无忧无虑”,现在依旧如昔。所以,我很自私,我选择穿越,到一个没有他们记忆的时代重新开始生活!穿越,只是一个我选择幸福的方法,一个可以无所顾忌的生活方式。权臣霸主又何妨?
  • 善恭敬经

    善恭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不生气的世界——世界500强都在用的情绪管理法》全书共包括八章,其中包括微笑工作、快乐工作、平淡工作、和睦工作、轻松工作、努力工作、灵活工作和珍惜工作。通过章节安排,你可以读出作者美好的出发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工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