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2400000010

第10章 为官之本惟立身(10)

二、完善自己,学会化劣为优

羊有跪乳之礼,鸦有反哺之义。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永远离不开党的教育培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人民的公仆,群众对为政者最有发言权、评判权。衡量一名干部从政为民的现实表现,最终要看群众的评价。所以,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在虚心听取民意中查找自身品行之失,学习群众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优秀品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增强群众感情,加强党性修养。一要常照“对面镜”。经常把自己和工作放到人民群众面前照一照,用民意这道亮光映照出品行之失和工作疏漏,从而化劣为优,用响当当的政绩树立新作风,展示新形象。二要敢照“反光镜”。从群众的牢骚话中看到不足,查到纰漏。群众的牢骚话大都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带有含沙射影的批评之声。因此,想要化劣为优,最有效的方法是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意见,对照自身查找不足。三要善用“放大镜”。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注意观察群众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倾听群众的无心之语,破译群众未说出口却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从而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让群众的心里充满阳光。

三、积淀自己,学会厚积薄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苏东坡说过的一句话。对为政者而言,这句话尤其值得细细品味,因为它包含了催人奋进的励志情怀和人生哲理。它要求我们在勤奋博学中凝智慧,在岗位实践中积跬步,在工作点滴中筑根基。只要为政者时刻准备展示,注重素质积淀,机遇终垂青,薄发堪有时。有一个西方青年画家,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他看到大画家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门采尔问他:“你的画怎么画的,多长时间可卖出?”青年画家答道:“画一幅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深思片刻,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花一年的时间去画,那么,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卖掉它。”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打牢基础才有立足之地,不懈努力才可一鸣惊人。唐朝诗人李贺,7岁能赋诗,人们称他“神童”。其实,他的成就除了天赋条件之外,主要得益于平时的勤奋和积累。他每天吃过早饭,背上破旧的布囊,骑上毛驴出门云游,观察生活,一旦有所得,便立即记在纸上,投入囊中,晚上在油灯下再选择、归类、整理。他运用这些素材,发挥创新,终于写出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则故事又告诉我们,积小集细而成大作,“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人人做生活的有心人,将点滴智慧闪现纳于囊中,为我所用,必能厚积薄发,成为大家。

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必先养德

古人在论述养生之道时,悟出了“养生必先养德”的道理,即所谓“大德必得其寿”,“德不修则寿易损”,“日思夜忧,人心易离,养生之戒”,“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尚夭折”、“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为什么说德不修则寿损,养生先养德呢?这是因为,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修养,脑子里就会被追逐名利的私心所桎梏,整日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纵服玉液金丹,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相反,会加速肌体的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做坏事的人,其身心常处于受谴责的状态,在这种强刺激下,身体是不可能健康强壮起来的;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的人,整天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也未必能长寿下去。

19世纪末,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的人,最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憶忧失眠等折寿。他跟踪调查了583名被指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罪行的贪官与同样人数的清官10年的健康状况,前一组有60%的人生病死亡,后一组病、死的仅占16%。美国对2700人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随时都乐于做好事、肯奉献、助人为乐者,比那些为蝇头小利而争吵不休,斤斤计较的人死亡率低2.5倍。

可见,缺乏道德修养,对人寿的影响是极大的。这样的人一方面惟利是图、整人害人;一方面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中,大脑得不到休息,机体活动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常处于未老先衰,疾病缠身的状态。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心境始终平静,精神乐观,思想愉快,机体始终是在正常的均衡状态下运行;良好的心理和情绪,促进了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了机体的抗病力,有益于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人们为了长寿,使用了不少的办法,有营养方面的科学,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等等。当年,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不惜亲自出马,周游列国,最终死在荒丘古道上。然而,人们在寻求长寿时,却往往忽视了道德方面的修养和精神方面的因素。不是吗?有的人在腐朽的人生观支配下,把争权夺利、敛财聚物作为最大的幸福,殊不知“无德而禄,殃也。”从古到今,凡是贪官赃官,没有几个人是享乐终生、寿终正寝的。从石宗到和坤,从王守石到王宝森,哪个不是在千夫所指之下,不得好下场而折寿呢?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个为官者,如果一旦缺失官德,犹如一个生命体导致了残缺,其生命之花必将随着枯萎。”养生先养德,这是健康长寿最好的一剂良药。

养生先养德,立业先立德,为官先修德,这应该是共产党人为官做人的真谛。

共产党人如何看待修德?左传中说:“有德则乐天。”有德之人,脚跟正,脊梁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无“半夜敲门”之惊和“东窗事发”之忧,活得坦荡泰然,睡得香甜安稳,既利国利民,又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是“德”。“心底无私天地宽”,跳出个人名利得失的漩涡,活得轻松,过得自在,这就是“德”。美德留后代,功名彰千秋,丰碑在人心,这就是“德”。君不见,柳公祠香火历代不绝,都江堰李冰父子被奉若神明,苏堤白堤游人仰思古贤,兰考泡桐绿荫蔽沙丘……。由此可见,有德便是福,有福人长寿。有德,工作才能尽职尽责,处事才能公道正派,身体才会健康壮实。

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在《说苑》三十篇谈到为官之道时,把官员分为12类,列为“六正六邪”,不妨在这里捧给大家,一起共勉。六正:高瞻远瞩、防患未然,此为“圣”;虚心尽意,扶善除恶,此为“良”;夙兴夜寝,进贤不懈,此为“忠”;明察成败,转祸为福,此为“智”;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此为“贞”;刚正不阿,敢诤敢谏,此为“真”。六邪:安官贪禄,不务公事,此为“庸”;溜须拍马,曲意逢迎,此为“谀”;巧言令色,嫉贤妒能,此为“奸”;巧舌如簧、挑拨离间,此为“谗”;专权擅势,结党营私,此为“贼”;幕后指挥,兴风作浪,此为“险”。

这六正六邪,对于今日为官者来说,或许有着参考价值。

第三节 求真与务实

求真与务实,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和基础,务实是求真的展开和目的。求真的目的全在于务实。崇实、务实、求实三者抑不或缺。崇实,就是崇尚实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实为要义,以实求真知。务实,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实际体现,脚踏实地,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的态度做务实的工作。求实,就是扎扎实实,兢兢业业,不务虚名、苦干实干。求真与务实堪为领导者当政立德的第一原则。

当政者最难求真务实

当政者什么最难?最难的是求真务实。因为求真务实,符合变化着的情况,符合最现实的要求,符合最基层的意见,但不一定符合某些领导的意图。所以,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受陈旧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善于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而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惯于四平八稳地开展工作、凭老经验指导工作、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无视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群众的实际困难,硬是追求表面上花里胡哨的东西,形式上求新,声势求大,口号上求响,看上去气势恢宏,令人振奋,领导也为之叫好,什么“有魄力、有创意、有前途”,什么“大手笔、大思路、大文章”,但一阵“烟花爆竹”之后,偃旗息鼓,没有半点实际效果,群众戏说他们是“三怕三不怕”:

一是“不怕说长远,就怕说眼前”。其实质就是好高骛远,不敢面对现实。因为长远好比一张“白纸”,只凭自己的胆识和气魄,去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眼前”却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正因为他们拿不出这一切,所以就“怕”。二是“不怕说原则,就怕说具体。”其实质就是不懂装懂,乱点“鸳鸯”谱。因为原则的东西弹性大,可以“囫囵吞枣”,可以泛泛而谈,而具体的东西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无法“滥竽充数”,因而就“怕”。三是“不怕说别人,就怕说自己”。其实质就是对别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说起别人,可以横挑鼻子竖瞪眼,而当触及自己时,则遮遮掩掩,文过饰非,怕揭了疮疤丢了丑。因而就“怕”。

诚然,这“长远”、“原则”、“别人”不是不能说,问题是不敢实事求是,仅仅是以此来标榜自己、装点自己、衬托自己来回避说“现在”、说“具体”、说“自己”。这实际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长远蓝图再好,也要从眼前做起,“原则”的东西必须由“具体”来体现,批评别人更要勇于解剖自己。“三怕三不怕”的实质乃是作风浮、虚、夸的东西,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与我党所提倡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格格不入。

面对现实,当政者应该破除哪些不良行为,摆脱哪些思维定势,让主观符合客观,让理论符合实际,开拓工作新局面呢?

首先,求真务实,就要摆脱唯书唯上的定势,求工作思路的突破性。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习惯于引证书本和名人的观点指导工作,不加思索地以其是非为是非,以其成败为成败。这种唯书唯上的定势,使得领导者工作无法放开手脚,打开局面,缺乏突破性和创造性。固然,书本上的知识是以往经验的积淀,名人的观点也具有广泛的认同效应。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具体条件,任何名人的实践都有其个体的局限。领导者想问题办事情,不应以书本和名人为标准,而要尊重真理、尊重实践。要在实践中去闯去试,敢于提出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的新观点、新举措。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在看准的前提下,敢闯敢冒。这个“敢闯敢冒”强调的是工作要有创造性,而“看准了”强调的是工作要有科学性。领导者只有把科学性和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工作的突破和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求真务实,就要摆脱思维中的从众定势,求工作思路的独创性。“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从大流的意思。在“从众定势”的误导下,别人怎么想我就怎么想,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种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领导者的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工作上很小会有出色的成就和建树,属于“庸官”一类。要改变这种状况,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敢于标新立异,必须坚持原则,敢于顶住压力。有时,你可能违背了上级意图,受到了批评或处罚,但你求真务实,实践会证明你是对的;有时,你可能受到上级表彰,戴上了大红花,但你却做了违背群众利益的事,事后被证明是错的。因此,求真务实,需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敢于说真话,不怕戴帽子。“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当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就因为反冒进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但历史最终还他以公正的评价。

再次,求真务实,就要摆脱思维中的经验定势,求工作思路的超常性。经验是以往阅历与感性认识的积淀和凝结,它对领导者从事实践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经验定势却对进行开创性、寻求工作的新思路,却有着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因为所谓经验定势是指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并从中寻找现成的答案,对超出经验的事情即不敢为也不能为。古代有个曹冲称象的故事,说的是许多人对称象之事都无能为力,因为经验告诉他们,称东西只能用秤,像大象这种庞大动物用秤是根本无法称的。曹冲则不囿于经验定势的束缚,敢于把大象的重量转换成相同重量的碎石,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此不难看出,领导者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必须讲求工作思路的超常性,自觉破除头脑中的经验定势,敢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敢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经验之外寻求新的甚至超常性的举措和做法。邓小平同志就是一个不囿于已有的经验,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伟大人物。他提出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设想,给中华民族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同类推荐
  • 向阳孤儿院5

    向阳孤儿院5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把你扁成一张画

    把你扁成一张画

    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选共四本,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钟山》《花城》《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50多个,小说十多次入选选刊和年度选本。中篇《愤怒的小鸟》获人民文学奖,中篇《不二》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和《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中篇《入流》获2011《小说选刊》年度奖和《人民文学》2011年度小说奖。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脸色

    脸色

    小说以机关传达室守门人为视点,通过机关人形形色色的脸色,窥视谁得意走红,谁失宠去势,别有一番意味。如果要多此一举给《脸色》定一个什么调子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世情小说,其中除了官场人事外,还有一些篇什是关于世俗人情的。
  • 水荡双魔

    水荡双魔

    《水荡双魔》是一文一武两位传奇人物风云际会的故事:文的是施耐庵,武的是张士诚,全书以历史上著名的水泊起义为北京,撷取施、张被“逼上梁山”的亲历,探讨了元末明初农民起义的历史规律,揭示了《水浒传》产生的可能性、可信性与必然性。
热门推荐
  • 天水美人计

    天水美人计

    这是一场诱惑与反诱惑的较量,这是一番美人计中计。究竟是谁诱惑了谁,不到最后看不分明。商清葵的一生,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起初她只是想寻个双修的对象,将双修大业发扬光大而已。然而遇到郁沉莲之后,一切便都脱了轨。
  • 应天语

    应天语

    自天地分成,万物生长,世间之物是以人,灵力最盛,给予了无上智慧,凌驾于万物生灵之上,是谓王者,统御世间。而每一个“天地宠儿”都必经着红尘五味、宿世牵绊……求道升天,万般劫难……冥冥天威,谁可打破这宿命的轮回?终于万年之前,有一人历经艰险,参透红尘,得应天道、长生登仙。只是传说他参透天道时,为世人留下两句话"泱泱天道万妙法,长生极乐需应天",和其一生参悟天道的宝藏,而后净身飞仙而去。之后世人便以这双语中的"应天"称其谓"应天老人"至于那不知为何物的宝藏,亦称"应天宝藏"。岁月穿梭,时光荏苒。万年间,对于"应天老人"的传说与宝藏,不曾减弱,世人仍是不惧艰难的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传说,一直延续……
  • 骨将

    骨将

    《十三诸天大法相》,被一个修体炼骨的小子修成……山岳法相、迷离法相、白虎法相……铮铮铁骨,练就出诸般法相。……掌握生死,不堕轮回,直至长生!翻手之间,毁天灭地……--------------------------------本书已经签约,大家可以放心收藏谢谢支持!!!!!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Deion of Wales

    The Deion of W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觉察力

    觉察力

    对事物的精准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觉察力。觉察力是洞悉彻悟事物的发展规律、方向的高度预见性的一种本领和能力,是能够以小见大、以心见性、见微知著、敏捷独到的一种超前的感悟能力,觉察力是自身体验、内心关注的结果。觉察力是超前思维的具体体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迹象可循,没有无因果的事物,更没有毫无联系的事物,觉察者善于运用心理、思维的力量去解开这些因果关系、相关环节,从细节看到整体,从琐碎看到简明,从表象看到本性,抽丝剥茧地将事物铺垫展开,明晰事物的脉络,从而或取精去糙,或去伪存真,或未雨绸缪,或相机而动……
  • 猪扒戏君

    猪扒戏君

    俗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她的福是祸事连连,什么样的倒霉事都跟着她转。好不容易找个相公,是个‘病秧子’也就算了,竟然还是条腹黑狼,叫她可怎么活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秘书别走:变成狗儿也爱你

    秘书别走:变成狗儿也爱你

    什么?!出个车祸竟然魂穿至狗!虾米?!领养个狗儿竟然自己蹲在马桶上,完了还会冲厕所!啊啊啊…聪明的狗儿竟然会跳舞,在键盘上跳舞竟然买到了一支当红股,挣了一笔钱!这就是传说中的狗屎运?!
  • 中国民俗趣谈

    中国民俗趣谈

    本书收录了近140篇文章:《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九头鸟与楚文化》、《黎族纹身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等。
  •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的故事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的故事

    本书以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故事为蓝本,讲述其如何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大致的球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