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1900000002

第2章 坚实的足迹

安家正

孙为刚生于1952年。上帝犯了个错误,把“8”写成了“5”。就“代际”的意义讲,两代人都具有“节点”的意义。也许,都是“思而不学”(孔子的语言),但经过岁月的磨练,却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作为一代人足迹的记录,“孙为刚散文集”其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80”后的一代,无灾无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思想解放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根本不懂得,也懒于去想象“物资匮乏”是什么样子;更遑论思想藩篱禁锢,动辄丧失人身自由是什么滋味。他们思想解放,对新鲜事物、前卫观念都十分敏感,个性奔放,拒绝盲从,凡事要问“凭什么呀?”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当然不肯“皓首穷经”,而是“与时俱进”忙于快乐。不是“无书可读”,而是“有书不读”,绝不肯钻故纸堆来判断是非。

然而,他们却是“思索的一代”,结束了中国20世纪以来丧失自我,唯上是从的历史。他们是转折的一代,开始了对自己命运的独立思考。当然,受到种种限制,但却天马行空地自我设计。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50”后却是多灾多难。长身体的年代遇上了灾荒,面黄肌瘦唱红歌;长知识的年代又遭遇“浩劫”,提着小桶刷浆糊。文凭成了“四旧”,想混文凭也不可得,高中停办,无书可读,屈指算来,孙为刚只有可怜的初中一年级正式学历。然而,他们这一代人却都阅历丰富,有着丰厚的“生活馈赠”。历史宿命地让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长大,不仅革命意志如钢,而且实际本事高强。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知青群”,他们当仁不让地在中年之后,成为改革开放年代的社会栋梁,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顺利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为刚没有上山下乡,却在正式调入报社之前,有着七年工人加上七年秘书的职业经历。中年之后,突然“半改行”,主修了首部《烟台日报社志》,与此同时,主持编写了两本为纪念《烟台日报》创刊60周年的文集。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都不乏“50”后的佼佼者。

值得重视的是这代人,他们应该是“无书可读”的最后一代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不错,新世纪里“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调门儿响得很时髦。世界确实是丰富多彩的,仅黑色就多达19种,然而,众多色彩不是等量齐观的,红、黄、蓝是三原色。国门洞开,思潮滚滚而来,有人愿意在他人的思想武库中捡破烂,也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却应当理直气壮地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50”后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从小就“时刻准备着”,做党的好孩子,他们的偶像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的保尔。他们把保尔那段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仅牢记在心里,而且溶化在血液里,成为指导自己一生言行的信条。他们的这种“痴迷”大多未能与时俱进。

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白驹过隙,很快半个世纪过去,孙为刚舞文弄墨了数十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结集出版他的第三本散文集《烟台的海》,嘱我作序。为刚是个老实人,绝非沽名钓誉之徒。他说,只是想把自己的剪报留给后人,让后人记住这一代人走过的历程,得到一点人生的启迪,从而活得更充实。这令我想起了一位天福山起义的老前辈,也是红色经典作家的自题诗:“幸喜留得脚印在,回首往事不脸红。”为刚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自然不用“脸红”。是不是能证明“心红”?铁券成册,放在那里。能为这样的文集写序,实在是一种荣幸;何况,为刚是主持笔政的德者,我的稚论有所亵渎也不会见责,就勉力为之了。

如何评价为刚的散文?实在是一个难题。因为他属于那种年轻的老作家,从第一篇散文见报到现在已近40年,但现在才60岁。风格成熟的年代才刚刚开始。

199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学术专著——《胶东当代文学史略》。我想,如有机会修订再版的话,我一定会用较多的篇幅对这位“胶东当代散文创作的佼佼者”作出新的评价。

这绝不是“溢美之词”,首先是因为他在散文领域取得的成就。

散文集之末有一辑别开生面的“附录”,里面收入语文教师的“教案”。胶东当代林林总总的散文中,入选语文课本的寥若晨星,而一人入选两篇,更是难得。

入选正宗教材之外,还有课外阅读与欣赏的数篇,当然也是“范文”。编选者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例如,关于“鸟岛”的那篇游记,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与欣赏》(高中版)就评价:“这是有了独立思考的追求,使散文不再是披着华丽辞藻的“时文”。

胶东当代文学有着现实主义传统,在战争年代乃至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主流思潮的忧患意识、悲剧审美、复仇精神、斗争哲学,都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多元崛起、信息爆炸,毋庸讳言,渐渐露出了庸俗社会学的潜在影响。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散文,缺乏甚至丧失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只有“流行的思想”,很少独立的思考。齿轮和螺丝钉退化成留声机和应声筒。作家仿佛在带着手铐跳舞,明明是“无话可说”,却要“有话说”,结果是思想浅薄,行文苍白,“乌纱惯性”,让文章可有可无,“报告”的思维严重束缚了艺术生产力。

为刚是个“报人”,职业习惯令他有很强烈的“喉舌意识”,然而,他却把“党性”化作了个性,写出了“血浓于水”的佳作。

文学是要张扬个性的。散文则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内容来。人云亦云绝不是好文章。现在看《烟台的海》,确实内容丰富多彩,表现为一种繁富之美。作者的足迹从莫斯科到旧金山,吹过欧洲乡村的薰风,访过三元里抗英的遗迹。说民俗,从《最后的海草房》到《鱼锅片片》,光是烟台人最习见的鱼,就洋洋洒洒地写了《鱼卤面》、《加吉鱼》、《晒咸鱼》等七八篇。作为革命老区长大的作家,笔下自然绕不开红色的记忆,我们从散文集中瞻仰到了《雷神》、《山中的无名烈士墓》;看到了布满《138个弹孔》的雨搭,领略到战争的残酷;还有支前路上刻着众多地名的《竹竿》,我们为英雄的前辈自豪。

让人钦敬的是作者的创作思想。作者高高地擎着爱的大蠹,在他的笔下,没有轻佻的嘲弄,只有严肃的思考,浓缩着真切的人文关

篇非同寻常的游记……这篇佳作就在这往返'之间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新颖别致的亮丽、璀璨和深刻。”关爱,在拒绝沉重的时风里卓然特立,反而让人感到异常睿智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为刚散文表现出一种属于“文学回归”的开拓,锋芒。在“全球视野”下,那些闪射着作家独立思考的个性光芒,让怀;没有丝毫的“愤青”痕迹,处处洋溢着对生活的挚爱,对人民的作品坚实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收入集子中的散文已经显示了风格的成熟,作者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学追求,那就是“平实”。有一辑是“心路札记”,写了对当代大作家的敬慕与交往,其中有冰心和峻青。冰心推崇“人淡如菊”,峻青怒目金刚,“文似潮涌”,但作者熟悉的是晚年的峻青。峻青晚年十分推崇孙犁,早就远离喧嚣。“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刚风格的形成当有继承的基因。

建设文化强市是一个历史过程。为刚的散文绝不是“速朽文字”,当然会越来越凸显它的历史价值。就地域文化而言,有两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它不同凡响的历史意义。

其一是民俗。在《烟台的海》中,很多地方涉及到“乡情民风”,不仅记录了招远特有的《粉浆饭》,还有福山经典的《海肠子》。有一股浓浓的《大葱蘸酱》的味道。

在民俗研究领域,有一派学者特别推崇一种叫作“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散文集中提到的山曼先生就是杰出的躬行者,病倒之前还徒步沿着黄河两岸采风。为刚写民俗,绝不浮光掠影,更不是猎奇辄止,而是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挖掘,显然传承着山曼先生的精神和做法,只求民俗的“原生态”。

值得重视的是关于“地域性格”的华章。他的老乡,招远作协主席刘玉杰生前与山曼先生经常就这个课题相互调侃,交锋出许多精彩故事来,成为烟台文坛脍炙人口的佳话。现在,为刚写出《杂侃胶东人》,用极其洗练的文字概括黄县人、掖县人、招远人、莱阳人等不同县域人们的性格特征,显示了对民俗的深层次了解。

其二是文史。毋庸讳言,胶东当代的一些作家缺乏历史感,太多的文章是“述职报告”,“乌纱”思维惯性,“新闻情结”,热衷轰动效应。少的是历史知识,人文思索,文化追求。为刚拒绝历史虚无主义的“浅思维”,为地域文化发展预留历史软件。这个问题,随着- 0

“人才断层”的出现,已经变得异常尖锐了。

散文集中有着丰厚的胶东史地沉淀。不仅写芝罘刻石的秦碑,还有云峰山上的魏碑。戚继光、烟台山、所城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亮点,自然无不触及,《跨越百年的巨响》振聋发聩。至于众说纷纭的“雄风海表”还是“表海风雄”,他更兼收并蓄,罗列众说,为后人提供翔实而全面的史料。在这些篇章中,他娓娓道来,很像一个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对儿子叙说古人,然而却比任何一个说古者多的是现代意识的辐射,是严谨学者在抒发历史的见解。这可以从其中的《吴佩孚和他的军歌》为例证之。吴佩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妖魔化为十恶不赦的军阀,然而,历史真相却是,他是罕见的杰出的爱国将领。峻青晚年到烟台来,索取拙作《吴佩孚》,就是为找到那篇《满江红·登蓬莱阁》,他想为吴佩孚鸣不平。现在,为刚写出来了。顺便提及,为刚本来不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但他却连续四届参加了吴佩孚学术研讨会。决不囿于成见,敢于为历史说话,表现了十分可贵的历史胆识。如今,从联合国档案中找到了“九一八事变”时,吴佩孚致日本天皇抗议信的原件,雄辩地证明了为刚等一批识者的真知灼见。为刚的这部分散文是烟台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必然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是属于未来的。

2012年春于烟台家中

(作者为著名地域文化专家、作家、烟台教育学院教授,著有《胶东当代文学史略》、《胶东通史演义》等)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用文字摆平好汉

    用文字摆平好汉

    耿立的文字质感多层面,可以慷慨悲歌,可以诗意旖旎,可以故事曲折回环,可以幽默解颐。《用文字摆平好汉》使我们感到的是:梁山不远,水浒很近。那些人物是宋朝的,也是当代的,水浒气,如阴魂恶鬼缠绕着这个民族。那些戾气可以借尸还魂,人们啊,要警惕。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热门推荐
  • 唐骏给年轻人的15条职业准则

    唐骏给年轻人的15条职业准则

    解密打工皇帝背后的成功经验,成就企业员工双赢的黄金准则。从普通的小职员到最有价值的“打工皇帝”,唐骏创造了一个职场传奇,也为无数职场人士点亮了一盏成功的希望之灯。唐骏的人生经历无法重复,但他成功的方法却可以复制。看唐骏,学本领,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 餐馆赢在决策

    餐馆赢在决策

    本书分为理念篇、实务篇、误区篇。采用了先讲案例,再做画龙点睛似的精辟短评,然后配以漫画加深读者印象的表达形式,力求生动形象地、深入浅出地把决定成败的道理娓娓道来。
  • 女神的最强高手

    女神的最强高手

    被美女总裁逼婚,他断然拒绝;被各种纨绔挑衅,他随手打脸;被各种高手挑战,他依然最强!因为他是最强高手!隐身都市的高手少年,本欲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却被迫重新走上强者之路,守护女神,脚踩纨绔,缔造无悔的传奇人生。
  • 天武之途

    天武之途

    乞丐紫阳,在面临着宗门灭门之时,却在后山突然发现了一块木头,就是这块木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他乞丐之名。他乃乞丐出身,但绝不会因乞丐而终生,看他如何以一个蚂蚁的力量,步一步独登巅峰,问鼎苍穹!“我紫阳不可能一辈子行乞!武道天途,唯我独霸!”……
  • 超能帅哥太牛叉

    超能帅哥太牛叉

    帅哥是受欢迎的,能打NBA的帅哥那就令人崇拜了(不好意思,我说的不是书豪,他比书豪牛叉多了!)如果这个帅哥还是一位钢琴王子,美女们该如何保持矜持呢?不过,这一切只不过是他的小小爱好,他真正的身份是——生化专家!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
  • 绝代芳华倾城妻

    绝代芳华倾城妻

    “慕晨哥哥,以后长大了,澜澜要做你的娘子。”五岁的澜澜对着七岁的慕晨说道。少年并未说话,宠溺地摸了摸澜澜的头发,随后,承诺道:“好,慕晨哥哥非澜儿不娶。”洗尽铅华,褪尽繁华,回眸处,慕晨,你可还在等我?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慕晨爱澜澜之心,至死不变,任他江山如画,只愿携手天涯,可……事事难料,转身,是否依旧执子之手?
  • 负暄野录

    负暄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皇女

    最强皇女

    升东凤,东方国的四皇女,被人讽刺为草包皇女。在这个以武为尊的领主大陆上处处遭人嘲笑,就连她喜欢的人也厌恶她。一次意外当中,她被自己喜欢的人甩撞到假山上晕了过去,当醒过来之后,却换了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工强悍灵魂。看草包皇女如何走向异世之颠!
  • 槿年依旧

    槿年依旧

    我是槿年,我是位面工作者之一,我想要完成任务,为此我来了。其实就是渣伪攻的观察真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