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8900000017

第17章 红拂女临终感叹女人的慧眼

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唐帝国的左仆射平章李靖的夫人在病榻上等待着死亡了。

这个夫人便是历史上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红拂女,不少传奇小说提到了她,甚至连《红楼梦》中,也借林黛玉的《五美吟》,咏叹了一番这个红拂女:

长剑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女之所以传奇,是说她“慧根识英雄”。其情节大致相同: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说他有三员大将;杨素、韩擒虎和贺若弼。灭陈就靠的这三个人,所以这三个人都成为开国元勋。这三人之中的杨素尤其权倾朝野,因为他跟杨广勾结在一起,纵横捭阖,施尽诡计,才将杨广扶上了皇帝的宝座。杨素有废立之功,更加不可一世。连新登机的隋焬帝都得畏惧三分。

隋焬帝游江都,命杨素守西京长安。杨素以为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舍我其谁?于是就要摆一番藐视一切的威风。每次公卿入见,宾客晋谒,居然踞居在一张象牙床上,命四个美人抬出,左右二美人扶持,前面二美人开路。象牙床刚刚放下,立刻有众美人捧着热巾把子、唾壶、香茗等,侍候得密不透风,根本不把来人放在眼里。入见的公卿宾客慌忙打恭作揖,杨素也爱搭不理,直至那些造访的客人诺诺而退,杨素也不曾欠一欠身。

这天却突然来了个布衣,身佩一柄长剑,径直求见杨大人。

门卫自然不肯放行,所要引荐的条子。

那个傲然一笑,道:“我叫李靖,并无人引荐。只是身怀‘奇策’,不知这‘奇策’二字可当荐条否?”

“奇策”二字无题是有巨大诱惑力的,门卫只得进去禀报。杨素一听有“奇策”奉献,也动了好奇之心,就说:“叫他进来吧!如无奇策,要他好看!”

其实来的这个人,是雍州三原人士,为韩擒虎的外甥。他隐瞒了这层关系,见到杨素时也没有将他的母舅抬出来。只是见杨素踞居于象牙床上,一幅傲慢不逊的样子,两侧还用一大批美丽的丫环做扇形排列,就有点鄙薄这个杨素,向前一揖道:

“天下方乱,英雄尽起,公以帝室重臣,必须以忟罗天下豪杰之心为谋,不该踞见登门宾客。”

李靖神采飞扬,语声铿锵,果真镇住了傲慢不逊的杨素。杨素突生此子不同于常人之感,立即敛容而起,谢罪道:“素知罪矣!安可怠慢天下士?”

他请李靖入座,自己陪坐。李靖为杨素分析天下形势,隋朝必亡,又提出对策,侃侃而谈。杨素洗耳恭听,与方才判若两人。

这时,洗耳恭听的还有一妓,天姿国色,执红拂亭亭而立,她用两只秀媚的杏眼,一直瞅着李靖。李靖当然也有所察觉,可这是杨素家妓,怎敢胡思乱想?只是略一瞥视,便敛容续谈国事。

移时,李靖辞出。

不久,红拂女追了出来,在栏杆处遇到了一个小史,吩咐道:“快追上去,问来人住在哪里?杨公忘记问了。”

小史赶上李靖,问李靖下榻处。李靖道:“我住在高升客栈,不过旬日即将他去。”

小史回府,见红拂仍在那里等候,将李靖的居处告诉了她。

这天夜里,五更之初,居住长安逆旅的李靖忽闻敲门之声,隐隐若若,似有若无。李靖披衣下床,开门一看,一个穿着一身紫色衣服,戴着一顶帽子,遮住脸颊的人,伫立在门旁。身上还背着一个行囊。

李靖惊异地问道:“阁下何人?为何里凌晨造访?”

来人发出银铃般的声音道:“妾乃杨家之红拂妓也。”

李靖闻言,急请进房,关好房门,回头一看,见来人已脱去紫衣,露出窈窕袅娜的身姿;摘下帽子,青丝如海波垂披于地。果然一个姿色绝美的女郎,年方十八九,青春的活力令旅店蓬荜生辉。

红拂拜了下去,李靖也拜了下去,俨然一场无人主持的“夫妻对拜”。

拜罢起身,红拂道:“妾侍杨司空(杨素官居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但无如君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私奔来寻君。”

李靖听了之后,眼前浮现出白天在杨府所见的情景,迟疑地说:“杨司空权重京师,奈何?”

红拂正色道:“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甚众矣!彼也追不胜追。我计谟已详尽,幸无疑焉。”

面对着这个敢爱敢恨,敢走敢留的少女,李靖为之砰然心动。白天见其容貌艳丽,身姿灿然,就已为之动容,现在见其肌肤凝脂,秋波宛然,更觉得天人降临。既至听其语声琅琅,吐气如兰,更觉得笑靥一绽,满室灿烂。细恩那言词气语,可就肃然起敬了。眼前是个敢于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奇女子,她以自己为乔木,愿丝萝相随。这种“红粉知己”,难得呀,难得。不想今日为自己所得,实在值得庆幸。

她留下红拂做了妻子。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那段“红拂私奔”的佳话。

不想红拂自己在临死的时候,却对这段佳话持否定的态度了。

她先否定了自己的“慧根”:

“唉!作为一个女人,我被人渲染成一个慧眼识人的怪物了。听说还有一本《虬髯客传》把我说得更玄,我深恐那是靖国公指使文人于的事,不然也是一些文人为了讨好丈夫写的,这本传奇说在逃奔途中,遇到一个赤髯如虬的怪人,尽管他骑着头跌驴,有种种怪诞的行为,我却将他认作了兄长,而且因此得到了这虬髯客的全部家产。听了这虬髯客的话,以家资助李世民南征以定大业,才有了李靖辅助李世民开国的元勋。这岂不是笑谈?

李靖出身世家,母舅为隋朝元老,不说富敌天下吧,也是一般士民不敢望其项背的,何用一虬髯客相赠?这虬髯客如传奇所说,是只吃仇人脑袋的神仙,又能有多少钱币?须知如果贪恋财宝,就永远做不成神仙了呀!

“造这传奇,无非想说:非红拂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遇红拂。把我的私奔涂上一些神秘的色彩,越发证明我有慧根,而且慧根来自仙赐而已。其实这也可笑之至!”

垂危的红拂立即忆起了20年前的往事,那往事是记忆犹新的。她自己很清楚当初为什么会冒险私奔。

杨素“家僮数千,后庭妓妾曳绮罗者以千数。第宅华侈,制拟宫禁。”(《随书》本传)是隋朝除皇帝外,最大的一家金粉世家。“也许因为过分的荣华富贵了,他的穷奢极欲就带有几分败家相,所以我才敢说他‘尸居余气’。”红拂在病榻上评述自己当年的举动,“也许,因为他的妓妾太多了,所以他对女人只有纵情的作践。他从来没有钟情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再侍寝之后随意赏赐给了下人,稍有迟疑便推出去杀掉。在他身边的女人 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越是美貌的女人越是惶恐不可自胜,因为他只挑选美貌的女人留在身边,我当时已经是危险迫在眉睫了呀!不私奔,等待我的也决不是什么好果子!

“至于选择了李靖,那也是一种偶然的幸运。我不否认,有选择英雄的初衷。古往今来,英雄蹶起于草莽之间;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李靖与杨素侃侃而谈天下大势,那些见解征服了我,我相信他会是一个英雄。然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却是绝大的冒险!英雄不等于是爱情专一的君子。一旦以身相委,却又遇人不淑,奈何?况且,以色事人者多悲剧,我以对方的英雄而投怀送抱,对方以我为淫娃荡妇而始乱终弃,又将奈何?我的夤夜私奔,实在不足为后人称道,又何必以‘慧根’而载之史册,甚至演为传奇呢?”

病榻上的红拂女已经两鬓似雪,当年垂披于地的青丝早已无影无踪,可是那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侠举仍沥沥在目,老实讲,她并没有多少后悔之意:“人的一生,能作出一件被世人称道的事,也就很可疑自慰了。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人,又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呢?但让我遗憾的恰恰又是这一点:我只是个女人,只能以‘丝萝’自居,把男人视为‘乔木’,借‘乔木’而攀附相生。世人和后人称道有所谓的‘慧根’,只怕称赞的不是地方。这只怕是我遗留给后人的罪过呀!”

红拂女在弥留之际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十分惶恐。她在内心中呐喊:“是的,是的,人们所谓的‘慧眼’,不过是我认得了‘乔木’,认得‘乔木’又奈何?并没有改变我‘丝萝’的命运!”

她说:“我是很幸运的,找到了一个可以依托的‘乔木’,可是,这些年来我又过得如何呢?征战的年代,我为他担惊受怕,每次有前方的战报送来,未曾启封我就心惊肉跳,生怕他有什么不测。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乔木’呀!一旦‘乔木’倒地,‘丝萝’焉能独生?征战结束了,我本想能够夫妻团聚,日夜厮守,岂知他出将入帅,官封一品,又能给我多少时光?早知如此,真不知嫁个田舍郎!用不了多久,他就侍妾成群了,我虽不被见弃,可也自知年老色衰,不敢擅宠,总得作些‘不妬’的退避。谁叫他是‘乔木’呀!我既认定了他是‘乔木’,‘乔木’必然高大,会成就一番事业。他果然如此了,就无法阻挡他妻妾环绕。这是‘乔木’身份的象征呀!如此说来,我又要这识‘乔木’的‘慧根’何如?”

红拂就这样在病榻上有着淡淡的哀怨,却有着深深地思考,不无遗憾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是一双能在微贱中选择英雄的眼睛,被千百年来文人大肆渲染的“慧眼”,却失去了光彩……

同类推荐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歌德之勺

    歌德之勺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散文精选集《歌德之勺/张炜少年书系》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歌德之勺》分为“绿色遥思”“默默挺立”“人和芳草”“歌德之勺”“稷下之梦”“让我寻找”等六辑,以友情、爱情、成长、哲思、旅游等角度,收录张炜不同时期代表散文六十余篇。张炜把激情融入大地和海洋,播下许多思想的种子,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歌德之勺》中文章多次被选作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热门推荐
  • 校园堕天使

    校园堕天使

    一个悲催的屌丝,遭到富二代的逼迫,忍受不了痛苦的生活。跳河自杀了。但是却遇到了死去了很久的堕落天使路西法的灵魂。接受了非常牛逼的传承,他又回到了这个曾经让他痛苦的世界,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 彪悍医妃

    彪悍医妃

    替姊待嫁,却没有料到嫁给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犹记得新婚之夜,那个男人挑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耳边说道:“就你那干瘪的豆芽菜,一点都引不起我任何的兴趣。”一盆凉水哗啦的淋在她的脑门上,她这是骨感美,一个只知道打仗的王爷懂什么?一年之后,王妃悄悄地溜进军营之中,做起了伙夫,给带兵打仗的王爷下了点猛药,王爷一震暴怒,扛着大刀一脚踹开了厨房间的门……
  • 续传灯录目录

    续传灯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这25个话题里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压垮我们,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才能得到一个稍许满意的回答。海漂这些年,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存在着。我看见在求职公寓里,每天有人住进来又有人离开,在异乡永远没有落脚。我看见无数人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在坚持和放弃间不断徘徊。我看见了真正“道明寺”级别的富二代的生活,我明白世间并不存在真正公平。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乐天派好朋友璐璐,却看见她闪婚闪离背后的无奈。我目睹了凤凰男刘志刚从矿工到程序员角色的转换,在重重压力下克服困买房安家。还有,同事偷拿公款被抓,我倾听他离开上海前对欲望的解读。
  • 重生不晟

    重生不晟

    相亲路上,悲催折戟的青年,重回宁朝,誓要完成不剩的宏远。没有大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奈何,世事如棋,棋不妄动,棋盘自转,下一场被推动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在看似繁华,实则天下将乱的世界里,博一片天地,许一生痴心。
  • 情感旋律

    情感旋律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夜话安倍晴明

    夜话安倍晴明

    日本古代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在众多的传说以及书籍记载中,只要涉及到“阴阳道”这个名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便是那犹如晨星般闪耀的人物--安倍晴明。阴阳师安倍晴明和武士源博雅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两个男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 西楼:南宫晨

    西楼:南宫晨

    三尺剑,破空舞;此离去,不归还。何日再同游?可怜白发生!风吹吹断肠,樱瓣化落泥。却再无人语。只留金戈声。
  • 夜灵灰

    夜灵灰

    传说,每个夜晚都会有两个灵魂的使者,在夜晚的空中寻找着灵魂的归属。她们一个是灵魂的守护者,一个是灵魂的毁噬者。如果你走在夜晚,把你的左眼遮住,右眼便会看见灵魂的守护者;如果你的右眼不小心被遮住了,便会碰见灵魂的毁噬者。
  • 黄羊堡故事

    黄羊堡故事

    本书成书于2001年,一经出版就引起广泛重视,成为这一领域一本重要的书目。本书旨在通过几个相互独立,而又内在关联着的成长和成年的叙事来讲述一个人所经历却又难以言说的生存困境。本书故事惊心动魄,发人深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任何一个生存的在者,无论是成人还是未成年人,是意志力的超人还是生性脆微的弱者,都有着属己的生存伦理--一种存在的价值求索和生命想象,这是个体在性生存的同义语。小说中耘耘梦归洞穴,看见那个死去的弃婴手持小花向她求援的情节,似乎便是作者一个无意识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