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8900000014

第14章 谢道韫临终叹出身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女诗人谢道韫所以成为名女人,是因为那篇在旧时代最普及的发蒙读物《三字经》。《三字经》是包括乡村私塾在内的启蒙教育读本,可说是就旧时代只要识字的人均会背诵,不识字的老妪也会讲其中涉及的古人故事。其中就提到“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用作激励人学习的模范。在人们的心目中,谢道韫是中国才女的杰出代表,历来知识分子家庭生了女孩,都喜欢用“若韫”、“如韫”、“希韫”这美字样来命名,就可见谢才女成为一种偶像了。

《三字经》里提到的“能吟咏”是指这样的一件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迎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这里的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后期支撑着半壁江山,在淝水之战中与宾客从容弈棋而大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相,死后被追赠为太傅。胡儿是谢安之侄谢朗的乳名,也并非等闲之辈,史书上说他“朗博涉,有逸才,善言玄理”,他用向空中撒一把盐来比喻骤雪,也可见才情出群,但可惜比不上“无奕女”有诗趣。这“无奕女”便是谢道韫,她是谢安长兄谢弈(字无奕)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

谢道韫因一个“柳絮因风起”的比喻而名垂史册。贴切而雅致的比喻却是脍炙人口。

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之后的某一天,这个才名远播的女诗人面对着死神。这时她已经孀居很久,对生死看得甚淡,只是对自己,对人生有一些颇费心思的思索而已。

她想到了自己的出身,并由此带来的“士族通婚”,不由得感叹万千。

谢、王两家都是名门豪族,两晋时已经崛起,至永嘉南渡后达到鼎盛,直到齐、梁时代仍旧以缨簪世族冠冕南朝。那个挟重兵自北方来归的实力派侯景,在逼死梁武帝,篡位自立国号之前,曾向武帝要求与王、谢通婚,武帝的回答是:“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下求之。”也就是说,要高攀王、谢是一点门儿也没有的,连江南世族朱、张、顾、陆尚且不行,只能在朱、张之下找个户头才有希望,谢家的身份可想而知。

谢家确实门庭显赫,人才济济。谢道韫的祖父谢裒曾任太常卿、吏部尚书;父亲谢弈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其叔谢安为一代名相;其兄谢玄也以大破苻坚立功而为康乐公;谢玄的孙子谢灵运更是一代诗圣。谢道韫便是这样一个名门的千金小姐。

面对死神,这千金小姐思索自己的家族:到底有什么好?

父兄一代都是以天子骄子自居的,唯我独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乃至到了藐视天下的境地。

恒温已经被辟为安西司马了,当然,当时的权势还未达到炙手可热的程度,可已经是掌握重兵,生杀在手的权臣。这时,作为恒温部属的父亲,竟然要逼着恒温饮酒,实在被逼不过,竟走逼到老婆南康公主的房里去逃避。看来只是饮酒的小事,父亲也口出狂言,只将恒温视为“老兵”,找了另一个恒温的部下兵帅喝起来,说什么:“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幸亏恒温一向与谢家友善,这才幸免责怪,可是这种狂狷情态,如果是寒门学士,哪里去寻半点踪影?

出身高贵的人难得自重,这是恒古不变的常道,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垂危的谢道韫自然想到了自己的丈夫,那平生唯一的一次婚姻。

“我为什么不满意这次婚姻呢?是丈夫不好吗?不!丈夫有地位,大小也是个封疆大史,先后任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丈夫也有才华,与乃父一样,也是个书法家;何况对自己也体贴入微,温情有加?那么,是婚配不当,有违袒制吗?也不!王、谢二家门第相当,恪守士族婚配的祖训,门当户对,况且两家是世交姻亲,而王羲之和谢安都是一对人望,两人交情深厚。谁都得承认这是一桩美好的姻缘,可是——”

病榻上的谢道韫不得不承认她不满于这个婚姻,嫁过去之后压根儿就瞧不起丈夫,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归宁之后的一段往事,是她与叔叔谢安的对话。谢安企图劝导她,“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恶,你何至于恨他到这种程度?”她应声答道:“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众兄弟,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是的,她有一种怨懑的情愫,谢氏一门叔父辈一代名相不去说了,下一等也均是有声于世的人才。封,是谢韶乳名,官至车骑将军司马,胡,是谢朗小名;也是东阳太守;遏指谢玄,末指谢渊,义兴太守,可说是个个芝兰玉树,相比之下,王凝之只能黯然失色,怎不叫她发出“石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的恨恨之词?

不过,死到临头,他扪心自问:当初那种“大不悦”恐怕更多的还是门第兴衰的考虑。王、谢两家发展趋势已昭然若揭:谢家正如日行中天,渐趋鼎盛;而王家却在把持朝政的王导死后,家道虽未衰落,可势望已大不如前。比起人物辈出,势望火红的谢家来,已明显处于下风。谢道韫虽不会势利眼到不侍公婆,然则,那种类似降尊纡贵的情绪却是与嫁俱来的,隐隐左右着她不能不向谢安发泄。

她在病榻上哀叹:为什么一代出身高贵,就把人类最基本的感情都扭曲了呢?

她不由得又从夫君想到了自己的公爹,那个以书名满天下的王羲之。

王羲之当时趋奉谢家,对待谢家的人要比对自己的岳父殷勤得多。见到谢家的人来了,就倾架地款待;可自己的小舅子来了,却招待得马马虎虎,竟气得王羲之的夫人愤愤不平,吩咐自己的两兄弟道:“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度;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简直要弄到亲戚不上门的地步了。

其实,王羲之的岳父郗鉴,也是东晋元勋,父子都曾任过显职,只不过后来退居闲散,没有了权势而已。

谢道韫想到了王家的子侄对舅家的态度,当郗家有权有势时,自然另眼看待,执礼甚恭;可是,一旦落势,便态度大变。“皆着高屐,仪容轻慢。”连坐一会儿都不肯,气得郗公大骂是些“鼠辈”。

她在临死之际,不由得感叹万千了:“是的,出身豪门的人,几乎死一下生就生活在权势之中,注定了终生要在权势之中浮沉,耳熏目染,视权势为至宝,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唯一追求,除权势之外无地。什么亲情,什么仁爱,什么温馨……统统让权势之海,却不得不卑鄙下贱,势利如斯,恰如溺海之人,只能抓住权柄以残喘苟延。奈何!

“人情的冷暖完全取决于权势,还有人情吗?”谢道韫在临死之际无可奈何地承认了:出身豪族的人皆无人情!别看他们标榜清流!

“也许正因为如此吧!这些唯知权势的人才成为众失之的。”行将就木的谢道韫想到了自己何以突然成为寡妇——

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谢道韫随夫王凝之在会稽内史任上,发生了孙恩起义。

孙恩是奉五斗米道号召浙江沿海贫民反抗东晋朝廷的首领,先被东晋官兵战败,逃到海上,由海上纠集了徒众反攻,攻陷了上虞,进击会稽。王凝之以为自己也信奉五斗米道,不出兵也不设防,只是在道室中跪咒,所以很快作了孙恩的俘虏被杀。谢道韫却是让奴婢抬着轿,抽刀出门,手杀数人而被执。最后虽被释放,却也成为寡妇。

这件往事带给她心灵的创伤是十分深刻的,也由此她开始了对权势的思索,她开始否定那个世家的出身,因为这出身实在带给她的只是悲剧。

晚年她开始写诗了: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登山》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石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飘。

——《拟嵇中散咏松诗》

死期将近时,她回忆起这些诗来,不禁哑然失笑。她知道这些诗作会越发加重自己“林下之风”的身价。在一个崇尚清谈的时代,有许多人会据此说她“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而那首《拟嵇中散咏松诗》更可惜嵇康的名头而钓名沽誉,以为嵇康是魏末名士的冠冕人物,“林下风气”的首领,为两晋名士所敬仰,自己的诗又是借松涛以昭“清雅”之志,所以也会把自己挤入名士风韵的行列。

其实,她心中明白,这只是一种标榜,一种无奈!如早已在病榻上审讯过自己了:“我果真有林下之风吗?否!我只不过以此标榜自己‘入流’而已,恰如王家乃祖王导推崇稽康一般。”

王导过江之后,之谈三篇文字,其中两篇就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养生论》,认为它们“宛转关生,无所不入”,可以“尽天下之理”。足见王家是崇仰嵇康的。可是果真让他去当“林中大夫”行吗?谢家褚人也都标榜自己是“竹林七贤”的崇拜者,谢安说他对嵇康的崇敬到了不敢赞一词的境地,可当真让他终老山林,却只怕会涕泗横流,惶惶不可终日了;甭说只当白丁,只怕死后没有子嗣当高官显爵,也会像王导一样,家族面临衰微之虞,会死不瞑目的。

所以,病榻上的谢道韫是大彻大悟的:“权势才是真正的魔幻,一旦被其缠身,世代无以自拔。也许,太赤裸裸了,带来人性的没绝,亲情的背悖,所以就需要粉饰,需要的装,因而就有了貌似鄙薄权势而骨子里却以林下为终南快捷方式的清高。即使那稽中散,又何尝不是在林下饮酒时,心中依然想着庙堂?他们那惺忪的醉眼仍旧盯着权势,所以‘清高’云云,不过只是一种标榜而已。我身为女子,当然不可能直接去染指权势,可是,在权势之家过了一生,早就连骨髓都被权势熏陶成黑色的了。这种标榜只能是一种自然流露,不过带有一种‘无奈’的色彩而已。”

谢道韫并不特别看重那些话,倒觉得孩提时代将纷纷扬扬的白雪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倒不失孩子的天真。能有如此才思的女童也许会讨得大人的喜欢,但惟愿这大人不是有权有势者才好。

同类推荐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中华国学经典: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本书分上下两编,每编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本书的文学思想是传统观念与时代思潮的集合。本书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反对南朝“浮诡”、“论监”的文风。同时,也有意于纠正文论“各照隅隙,鲜观衢路”的严重缺点。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热门推荐
  • 女神的逍遥高手

    女神的逍遥高手

    初踏繁华都市的少年,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未料到各方势力像飞蛾扑火一般涌现在他的身边,恶斗、阴谋、陷阱,接踵而来;各色人物纷纷闪现,粉墨登场!任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各方英豪暗中角力,风云突变,亦自无惧,亦要站在那巅峰之巅!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穿越王道之音定情缘

    穿越王道之音定情缘

    她,花蓝笙雯,现代乐界全能型新星,超凡的气质,脱俗的容貌;她,世界三大企业家花蓝氏大小姐,阳光开朗,聪明调皮;她,国际X特工名副其实的掌权人,冷酷无情,以残忍嗜杀而出名,人赠—夜魅;她是善变的。那,究竟是什么让她陨落,是无意还是……但竟让她穿越到一个没有史料记载的朝代,以乐为尊。穿越是吧,看我如何玩转这个朝代!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 DNF之战神不灭

    DNF之战神不灭

    孤僻巨剑狂战士高手陆战重生阿拉德大陆,随身带着天价的龙鸣重甲套装与索喃秘影长剑。本想着凭着犀利的武器与防具大展身手,但是却发现自己的等阶突然从35骤降为1!“我要练级,我要强力!”空有宝山而无法获取的陆战看着装备栏,暗自垂泪说着。
  • 婚色撩人,唐少的小萌妻

    婚色撩人,唐少的小萌妻

    染夕夏不过是相错了亲,从此就被唐梓川这个老男人纠缠,甩都甩不掉。在哥哥的婚礼上,她黯然心碎,唐梓川循循诱导,“嫁给我,你想灭谁就灭谁。”婚后,老男人宠她宠上天,可盛宠的背后,是无法逃脱的漩涡和阴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寒食山馆书情

    寒食山馆书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玩转爱恋ABC

    玩转爱恋ABC

    她遇上了邪魅花心的他,既然是自己先动的心,那就不要犹豫,想尽一切办法将这棵帅草揽入怀中。帅哥,你是喜欢A计划还是B计划,实在不喜欢,咱们还有C计划!
  • 绝色摄政王:第一盛宠

    绝色摄政王:第一盛宠

    翻手为云,覆手为天。江左有梅郎,邢国有九幽。前世,她轻而易举猜透人心,却死于非命。重生,她是女流之辈,却是人人望而不可及的摄政王。看她玩天下于手中。
  • 自觉执行

    自觉执行

    自觉执行,是员工工作时必须遵从的天职。如果对工作不负责任,所有的人都会对你感到厌恶。不要无休止地去抱怨,除了自觉执行没有更好的办法。作者搜集到了丰富的知识,并把它们简洁、清晰地编进一本书里。它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有效而考虑周全的观点。是一本痛快淋漓的指导员工的书。 自觉执行,这是员工和老板工作时必须遵从的天职。这个理念能帮助把自身蕴藏着的雄心和才能解放出来,并且能教会我们怎样把这种雄心和才能用于有益我们自己的地方,用于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