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7300000010

第10章

据80年代统计,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约有90万。他们和汉族一样,同属黄种人大家庭,不过他们的皮肤较粗糙,呈现铜棕色;黑发白齿,高鼻梁,大宽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在莽莽高原上与大自然奋力搏斗,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个民族淳厚、善良的品格。藏族牧人热爱自然,尊重敬畏自然,然而他们自身也归属自然,在青海牧区,除了祭祀神灵,绝不允许无缘无故地搬动山上任何一块石头,除了采集药物,绝不允许损伤一撮草或掐断一枝花;除了果腹和使用皮毛需要,绝不允许捕杀生灵,藏族牧人心中充满温和、仁慈,爱护大自然的一切,犹如爱护自己的生命,在青海牧场上,人们遇到的每一座帐房,都像牧人心田一样,是永不上锁的。尽管素不相识,只要你走进帐房,主人会热情地为你拴马看狗,礼让你进帐房当座上宾。如主人不在,你也不必客气,帐房内你可享用冷肉,糌粑和奶茶,酒足饭饱后,你可趁几分醉意,倒在铺着毛皮的地上酣睡。主人回来看到此景,不仅不会责怪,相反会感到欢欣,这就是藏族牧民好客的情怀。青藏高原的风寒,铸就了雪域藏族,他们向来以剽悍著称,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在他们的道德观念中,崇尚力量,赞美英雄,爽直侠义,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绝不低三下四。为了维护尊严,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在解放前,为了维护同族人的利益而引起的血亲复仇中,壮士们会拔出腰刀殊死血战。一个真正的藏族牧民,对朋友既谦和又礼貌,讲究诚信;一旦固执起来,会令人难以理解;而当他们天真起来的时候,又如同幼童稚子般可亲可爱。牧人只要有机会,便会集聚一起寻找快乐。那时,他们不分男女老幼,在一起唱歌跳舞。藏族的歌和舞是结合的,歌声昂扬激越,舞姿纵跳回旋,当舞步起动时,妇女身上的环佩叮当,男人脚下的银铃踏踏,具有陶醉人的感染力,又有格陵兰人跳踢踏舞一样的旋律,欢快、激烈、振奋人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4人跑遍玉树州主要牧区和果洛州西部牧场,返回单位后,我们把采访的典型人物和所见所闻的先进事迹,陆续写成了50多篇广播稿件,先向全省广播汉语稿件,然后经藏语部翻译成两种藏语方言文稿,即“康巴”和“安多”藏语文稿,通过藏语频道,传播到全省高原牧区,鲜活的报道,上下反响很好。

回到单位,面对学习、开会、洗脑、派斗,苦恼又心烦,我便找理由骑上刚配发给我的自行车,下工厂交朋友。当时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全国有许多大工厂搬迁到青海。这里是大三线,东北、上海、山东,许多重要军工企业,来这里安家落户,例如:齐齐哈尔重型机床厂;鞍山拖拉机厂;济南二机床厂;鞍山特种钢厂和吉林化工以及光明和黎明化工等重要厂矿。

他们都欢迎记者。那个时代,人想革命厂想出名,搞起形式来不要命。每个单位都有宣传科室。我下厂既可了解行业特点,又结交了不少通讯员,建立了通讯网系,便于自己以后工作联系。

这年的夏季,远方的爱人来信,说她已有身孕,催促我想法调她来青海。我跑有关单位联系,又给单位领导打报告,说明家庭具体情况,要求单位人事出面联系。还好,在她分娩前,把她调到了青海,因专业关系,先安排在离西宁50华里的湟中县农机厂,后又经两年多时间,领导亲自去湟中县要人,找熟人说情,终于调进了青海农学院。那个年代,夫妻两地分居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十几年都调不到一起,我们还算幸运,总算有了个家。1969年12月下旬,女儿出生在青海西宁。

60年代末,人们还处在“文化革命”狂野时期,生活物质十分匮乏。尤其是青海高原,生活物资除凭票供给的外,再什么也买不到。那里农民不种菜,吃菜要到兰州农村去拉,单位有车不定期地去甘肃拉菜和水果,但远水不细流,所以在高原家里养育孩子十分困难。没办法,只好把女儿送到北京,让我小姐姐代养了一年。然后送回山东蓬莱老家,在她爷爷奶奶身边长到四五岁,才接回青海。1971年,我爱人生第二胎时,直接回老家,产后把儿子留给他的爷爷奶奶,老人买了头奶羊,把孩子喂大.记得我当时工资是43.5元,因“文化革命”,66届全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延迟了一年,晚转正6年,后来国务院发了文件,工龄仍从1966年9月1日算起,我们的工资涨到了54元。为了孩子,我们只能吃公共食堂,每月给两个孩子寄去60元生活费,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基本上熟悉了高原的风土民情,六州八县也走访了大半。广播媒体在高原民族地区举足轻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靠民族语言的广播来传递,为此奉献青春年华,付出辛劳,我感到温馨和自豪。

2014年3月

五、走进电视

电视,这种新型传播媒体,发达国家已运转了好多年。因技术和国力多种原因,1958年我国才起步,后又停办下马,仅存上海、北京、广州3个大城市电视机构维系着单一的教学功能。1969年在国家的倡导下,为适应宣传、教育、娱乐和信息传递等多功能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开始恢复筹建电视台。青海省革委会对这项事业很重视,于1969年召开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决定筹建西宁电视台,并拨专款和外汇购买设备,开工建设电视大楼,还把胜利公园中一栋楼借给电视台临时办公用。建台初期,专业人员少,连同技术人员不到20人,懂行的仅有1位:曾在广州台工作过的女导演1人。为此,青海广播事业厅研究决定,抽调青年专业骨干分赴北京、上海学习。1971年夏天,让刘延庆带4人去北京台,让我带5人去上海台学习,我带的队员是刚转业的复员军人,年轻素质好,他们主要去学习电视播出技术方面的业务。让我学电视摄影采访编辑技术,还专给我配上一套刚进口的16mm保莱士进口摄影机,有4个不同功能的镜头,是当时最好的摄影器材。局革委会的军代表是二炮驻青海某地的团级干部,他家是上海人。他亲自带我们去上海电视台,安排好后又返回了青海。当时上海电视台的办公地,设在南京路上繁华地段的小洋楼里,是荣毅仁家族的房产,西面是永安百货商场,东面是孤傲高耸的洋式楼房,大约19层。洋楼一层是上海有名的大药房,经营名贵中药材,5层以上是上海电视台办公场所,上下有电梯,出入门岗很严,楼内每层都有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房间,很气派别致,也很豪华,玻璃都是进口的彩色玻璃,据说是荣氏家庭成员的起居室。上海电视台编辑部在第9层,我在这里跟随朱盾、吴亚东、陈正才老师学习了大半年。从摄影理论学起,镜头的抓拍,构图角度,分切组接,用光技巧等技术,再学习主题设计、选题架构、编辑方法。他们外出采访拍片,让我跟班学习,现场教我拍摄技术。后期制作,我也全程参与。这期间,三位老师分别带我拍摄了“沪东造船厂两万五千吨郑州号货轮出坞下水”、“上海重型机床厂五万吨冲压机试车”,还拍摄过上海玉雕厂和上海工业博览会等题材短片,让我见识了大上海。后来他们鼓励我单独采访报道,我拍了好几个新闻专题,还去过崇明岛,他们看后,认定我已达到了合格的电视记者水平。9个月的学习中,我与他们建立的友谊关系一直保持了30多年。不论我在青海工作还是调回山东工作,有机会到上海办事时,都会去看望他们,他们有机会来烟台时也来看我。

我在上海台学习时,还有一件大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1972年2月的一天,周总理到上海虹口机场送别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是一次重大外事活动,与我有何缘呢?说来很奇巧。当时上海电视台负责人徐景杰是山东德州人,他负责上海时政报道。正因这项外事活动太重大,不能有任何纰漏,头天晚上他找我商议,让我明天带机器去机场,预防他那台旧设备出毛病时能替换完成拍摄任务。我说你可拿这台摄影机去用,我人去不合适。他担心新机器初次用怕不熟悉习性误大事,非让我与他同去。就这样,第二天我随车去了机场。总理送别尼克松的场面,庄严而热烈,中外记者一大群,挤来拥去,官员们列队,青少年挥舞着鲜花欢呼雀跃。我虽然没能亲手拍摄,可我带来的保莱士摄影机,记录了那庄严热烈的历史时刻,我也现场目睹了那个场面,感到十分自豪。

1972年5月份,我学成回到西宁,拍摄了《青海湖鸟岛见闻》第一部电视片,作为结业作品,向单位领导汇报,他们看后觉得艺术新颖,表示满意。

那时拍电视片实际是拍16mm的电影,所用的胶片有彩色和黑白两种,制作工序与35mm电影一样,拍完要洗印,再剪辑、配乐、配音编辑成作品,可当电影胶片放映在屏幕上看,也可通过电视电影交换机转换成荧屏电视。所以,电视台实际是个小型电影厂,前期工序一个都不能少,工种也很繁杂,到80年代末才全部换成录像设备。

我为何第一部电视作品拍摄青海湖鸟岛呢?因为青海湖是一方圣景,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心中早有揭开她神秘面纱的愿景。青海湖是青海省名的由来和象征,她像是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烟水空蒙,闪闪发光,她深藏着温柔,但瞬息万变的高原气候为她推波助澜,又常使她冲动起来。这里,可以看到水天一色的壮丽,平稳如镜的湖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湖面倒映着悠荡的白云。弹指之间,风暴会骤起,雪峰、绿野、羊群,一下全被遮盖,除了满天乌云滚滚,再也不见别的什么。刚才还是碧波荡漾的湖面,顿时掀起巨浪,冒着泡沫的波涛上下翻腾,倾泻的大雨随之而来,于是电光熠熠,雷声隆隆,雨声夹着波涛声,猛烈地冲击着湖边沙滩,整个青海湖抖动着它那庞大的身躯。只有此时,人们才会真正领略到高原湖泊的宏大气派,人们也许会问,青海湖的神韵和大海一样吗?怎么会一样呢!空旷寂静的绿野,纯净如镜的蓝天,重峦叠嶂的雪峰,像白云一样流动着的羊群,这种如诗如画的美景,只有高原独有。而最让人回味无穷的,还是雨幕或雪飘中的青海湖。

青海湖东西长106公里,宽63公里,湖水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内陆湖,青海湖西北部是驰名中外的鸟岛自然保护区,在这个只有十分之一平方公里的岛上,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每年春末夏初,它们从南方飞来,在岛上欢度蜜月,产卵育雏;八九月间,当小鸟羽翅坚硬后,就成群结队迁徙到南方过冬。岛上的鸟主要是斑头雁,灰褐色的羽翅,头顶有两道黑色绒毛,体态玲珑可爱;其次是大海鸥和棕头鸥,全身有光亮雪白的羽毛,灰色的双翼,橘黄色的喙和蹼,长得十分漂亮;还有一种是浑身羽毛漆黑,贪得无厌的海盗鸟——鸬鹚,它善于在俯瞰中盯住鱼群,能滑翔而下潜二三十米,是对鱼儿突然袭击的行家。在这个芳草萋萋的小岛上,坐巢的还有黄鸭、黑颈鹤和大天鹅等多种水禽。小岛被鸟儿们挤得水泄不通,在这里,鸟蛋随手可拾,雏鸟随手能捉,好一个鸟的世界,为高原湖泊增添了神奇的自然美景。

水波涟漪的青海湖中,蕴藏着珍贵的鱼种,青海裸鲤,土名叫湟鱼。这种鱼为了在高原急流中生存,身上的鳞已退化殆尽,每年夏天,鱼群沿着各条河流逆水上游,到淡水河中产卵。从此,在沿湖的倒淌河、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等几条大河里,游来的鱼儿摩肩接踵,摇头摆尾,蹦跳戏水。每年冬季,青海湖有时冰封几个月,也是渔人冒寒凿冰下网捕捞期,不过,藏民从不食鱼,那是汉族和其他居民的事儿了。

我在青海电视台工作的9年中,从拍摄的电视片登记簿上获知,我选材与青海湖有关的题材,有十多部,例如:《青海湖鸟岛见闻》、《青海湖中捕鱼》、《高原养貂》、《青海湖畔牧民运动会》、《青海草原飞机灭蝗》、《青海湖畔育新人——中央民院开门办学纪实》、《油菜丰收》、《青藏铁路西进》和《龙羊峡水电站勘察施工典礼》等。这说明,我在饱含激情尽个人才智,用当时最先进的影视工具,描绘旖旎的草原,揭开青海湖神秘的面纱,展示着高原牧民原生态的民族性格。在那个年代,我干的行当是个政治性极强的职业,整天要去拍摄大会和小会,突出政治,为官员们按职位高低,“排排坐,吃果果”式地露脸亮相。一时不小心或因低报了某人的官职就要挨批写检查。我曾因为一个官员,头几天刚升为常委,几天后又升为副书记,因升迁太快,让人始料不及,又没有人通知我们,仍报常委头衔,播出后,遭到批评。当年官场非常滑稽可笑,政客们为了名次前后顺序当众争吵毫不礼让,背后诋毁别人,抬高自己的事,我见过不少。为此,我尽量打擦边球,不去拍时政性的会议,找理由下乡去牧场。

同类推荐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寂寞深处的风景

    寂寞深处的风景

    西海固永远是一块出产优秀诗人的沃野,这其中的奥秘大概与地气、方言、接受力等诸多现象有关。特别是文化的冲突更容易在一个诗人的笔下产生灵性,更容易在灵魂的层面上叩问自我。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热门推荐
  • 龙套逆袭记

    龙套逆袭记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龙套,更不会仅仅因为外表华丽就自认为是主角。你的世界里或许只看到自己,我的世界里你同样微不足道,至于别人的世界,不好意思我把你的戏抢了......
  • 鹏神记

    鹏神记

    这是一个混乱的、无序的大陆,没有任何规则的大陆,唯一的规则就是强者为王,强者的规则才是规则。云鹏,一个护卫的孩子,一次意外获得至宝后,注定要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血屠——犯我者必以血屠之!云鹏却加入了血屠并赐名——血鹏!圣女,哦,圣女会爱上谁?
  • TFboys之云彩下恋爱

    TFboys之云彩下恋爱

    凌薇,梦璐,雨汐是全国首富千金,也是tfboys的女友,他们的爱情有着酸甜苦辣咸,时间都被他们感动。如果有什么意见在评论区评论,我会按照大家的意见写的
  • 东京喰种之喰种猎手

    东京喰种之喰种猎手

    这个被扭曲了和崩溃了的世界,是人类把它扭曲了?还是喰种把它崩溃了?……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具现时代

    具现时代

    一款名为“纽带”的游戏全面上市。政府的全力支持....高度的游戏仿真....全新的卡牌概念一个父母双双失踪的少年,踏上了游戏世界寻亲之路。原本的平淡无奇,最普通的学校,半吊子的成绩,因为游戏世界而发光发亮!惊人的天赋,迅速的成长,惊险的遭遇!尽在新书《具现时代》!
  • 欺上新妻 (完结)

    欺上新妻 (完结)

    一次异地之旅,韩莉在豪华的客轮上因感冒迷糊的走错了房间……许久之后,雷尔凡才知道那日在客轮上与他邂逅的女人一直在他的身边,而且是他那位精明能干的秘书,意外的发现她肚子里竟然还怀着他的骨肉.好友的美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绝色虐妃(又名:红尘断情)》文/红尘韵溪http://novel.hongxiu.com/a/104750/
  • 健康晚餐

    健康晚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tfboys之四小只i

    tfboys之四小只i

    此书纯属虚构,四叶草们千万不要当真哦!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四大家族有个规定:每位继承者满一定年龄后,必须出去历练至少10年,他们在14岁那年出去,到25岁那年才能回来。他们仅用1年的时间,走到了最红的位置。他们在那1年之内的努力没有人看到,他们在15岁的时候出道,他跟粉丝们约定了10年之约。里面的女生比他们晚到了半年,可她却跟他们一样闪耀。在他们历练的这10年里,发生了许多有趣、悲伤和一段段美好的爱恋!在这10年内,他们用的是平常人的身份,他们只认得对方,却不在同一个地方,最后他们一起努力,拼搏到了最后!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